太妃又接着喃喃自语,发泄心里的不满:“这样的一个出身,让李忱很憋屈,当皇帝多半是没希望了,因为郭贵妃所生的儿子才是皇位的接班人。果然,唐宪宗死后,李忱的哥哥顺利登基,就是唐穆宗了。其后,唐穆宗的三个儿子又分别干了几年皇帝,李忱名为皇叔,实际连个宦官也不如,尤其是唐文宗、唐武宗在位那几年,李忱倍感忧虑,时刻担心性命不保。之所以可以苟活下来,全得益于他的装傻充愣。不然的话他那里会活的当皇上的一天!他实在太会作戏了,这一点皇帝你远远不及!”这个皇帝自然知道,他却不像太妃那样的偏激,在那样的乱政里,先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太妃回忆这当年的一切,几乎要疯了,“当年我和你的母妃都是他人送给先皇的姬妾,同床共枕数载也被他骗了,以为他是个痴傻的人!哈哈!傻人总是有傻福的,你别管是真傻还是假傻,反正他么一装傻,福气真的来了。当唐文宗、唐武宗兄弟还在讥笑亲叔叔是个“光叔”(李忱的爵号是光王)的时候,太监头子马元贽等人已经在物色下一个傀儡了。扶植傀儡,最好的选择,就是找个傻子。唐武宗并非没有儿子,可他还没来得及立太子就一命呜呼,马元贽等人焉能错过这等良机?忙不迭的就把先皇推上皇帝宝座。想想也好笑,人家先皇是装傻,这些太监们却是在犯傻,再一次证明了一句话,没根的东西,基本都没脑子,十有八九都是蠢货!”
皇帝此时也静静地坐在榻上,听得太妃的喃喃自语,也借着这样的机会了解他那自小崇拜却厌弃自己的父皇!
“先皇一即位,旋即变得机敏过人。不得不说,他虽然不是个好的良人,但也是一个好皇帝!每天除了处理朝政、打压太监和权贵,就是孜孜不倦的阅读“贞观政要”,原来他雄心壮志,处处以李世民为榜样。这下子,那些刚刚沾沾自喜没多久太监们都惊呆了,你不是傻子吗?只是已经为时已晚,可怜他们为别人做了嫁衣还蒙在鼓里!”
皇帝道:“先皇的雄才大略,是人人皆知的!他在位13年,他重视科举,纠正唐武宗大举灭佛的错误,彻底解决了延续几十年的牛李党争,还狠狠的教训了狂妄的吐蕃,收复了河湟之地。他整顿吏治,限制皇亲和宦官,把死于甘露之变中的除李训、郑注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也曾经想根除宦官,因宦官的势力太大,他未能有所行动,但他在位期间,那些宦官皆不敢有所动作!于是,唐先皇有了“小太宗”的名头,他在位期间,也被称为“小贞观”,连史官也颇为赞许,写下了溢美之词:‘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这都是看得见的功绩,太妃将敢说先皇是无耻的小人!”
太妃狂笑:“哈哈哈!那是他的一面,但是他对我们这些后宫女子有多残酷,你知道吗?后宫的妃嫔,人数众多,却份位极低,就是你的生母晁美人,为先皇诞下好几位子嗣,也只有美人的份位,是美人!她命好,有个当皇帝的儿子,才追封为元昭皇后,那其他人呢?根本就不知道在哪里有记载!
后宫的妃嫔何止千万,却只有哀家,你母妃,吴昭仪,仇才人,史才人,还有陈才人有份位,其他的人都被先皇玩弄和遗弃,在他的眼里后宫女子都是贱命,随时可以弃之不顾!随时可以丢掉性命!
当年浙江地方官曾进献一名美女,先皇一见面就爱上了,几天时间就赏给这美人无数珍宝,但不久他忽然宣布:“留她不得!”大臣们听出语带杀机,都建议把这美女遣送回老家,先皇却说:“放还,我必思之。可赐鸩一杯。”一位无辜美女,就这样被残杀了。
他是担心沉于声色而误国事吗?不!在他的心里,女子根本就是****,玩腻了,杀掉,然后再找,再玩腻,再杀,这就是先皇!在这样的后宫要生存,我们只有变得更狠毒,更可怕,才能保住性命!这都是先皇害的!”
皇帝狂怒,“一派胡言,强词夺理,分明是你心肠歹毒,却都推到先皇那里去,你羞愧不羞愧?你说出这样的话,将来怎么有脸见先皇!”
太妃的身子晃了一晃,跟着皇帝的话说了一句:“有什么面目见先皇?”
太妃的脸色顿时灰白一片,“哀家早就没有面目见先皇了!哀家将来一定是下地狱的!”
忽然看着皇帝,露出一丝阴森森的微笑,道:“不过!最没有面目见先皇的就是你的母妃了!本来她在自己的陵园好好的,是你这个好儿子一定要将她和先皇合葬,哈哈哈!你可知道,她是最没有面目,也最不敢见先皇的人了!说不定先皇如今在怎么样的折磨她!”
皇帝顿时一惊,听出了太妃的话意有所指,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太妃却是诡秘一笑,道:“哀家不愿提及多年前的事了,若是哀家说出来,你的皇位就真的不保了!哀家就当欠你母妃一条命吧!”
皇帝冷笑道:“不必故弄玄虚了!这先皇的遗诏已经毁了,量你也耍不出什么花样!虽然你杀死了朕的母妃,但是这些年的养育之恩,朕还是记着的,若如你在长乐宫中自生自灭永世不踏出长乐宫半步的话,朕就饶过你还有昭王的性命!”
太妃起先不以为意,最后在听见昭王的时候,不禁一惊,道:“此事昭王毫不知情,为什么要将他牵扯进来!”
皇帝冷笑不已,“太妃是不是太天真了,这事情弄得这么大,昭王会不知道吗?朕听说他近日在南蛮一带游玩,可知不是有了别样的心思?”
太妃顿时脸色大变:“昭王向来不理世事,他是真的去游玩,皇帝不能疑心他!”
皇帝冷笑道:“什么叫不能?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一点太妃给了朕太多的体会!”
太妃欲要再说,皇帝到:“够了!朕已经言尽于此,太妃若是能按分数地待在长乐宫中,那么朕就不会计较先前的事,让太妃安度残年;不然的话,就和那郭太后一样吧!”
太妃的脸色微变,说实话,她自己不在意会和郭太后一般死于非命,但是为了昭王,她就越加不能动摇!这皇帝非除掉不可!万一他要暗害昭王的话,那绝来不及了,也不知道刚刚荣宜有没有看懂自己的暗示?
她在这里拖着皇帝絮絮叨叨地说了这么久,就是为了争取时间,也不知道到底安排的怎么样了!
皇帝自然是不知道这太妃的心思的,只是想着刚才的威吓,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和先皇一般的狠心,像对待郭太后一般的对待柳太妃?
郭太后是郭子仪的孙女,升平公主的女儿,多么显赫的家世!按照古代皇家的礼仪制度,郭太后应该是唐宣宗名义上的母亲,毕竟他的生母只是个侍女。当唐宣宗即位的时候,郭太后已经做了多年的太皇太后,他这一即位,好了,郭太后却只能做太后了,尽管如此,唐宣宗该当尽孝才对,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他唐宪宗面子上,也不能慢待了当朝太后不是?
唐宣宗当上皇帝之后,马上就有流言出来,说是郭太后与唐穆宗母子均涉嫌谋杀唐宪宗,虽然在当时听来是十分荒诞的事,但唐宣宗相信了,立刻展开调查,并为此减少了太后的日常用度。郭太后很郁闷很生气,痛恨唐宣宗六亲不认,翻脸无情,登上勤政楼,就想自杀,幸亏被及时发现而未遂。太后自杀未遂,唐宣宗听说后,非但不去劝解,还怒不可遏。当夜,郭太后突然身亡,怎么死的?当然是被唐宣宗下旨赐死的!这件事在皇帝的脑海里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说太妃在这里拖延时间,荣宜也加紧传递了消息。她先将这南莫云出现,但是郭子超却未曾出现的事告诉了雷姬。
雷姬不禁有些愕然了,想不到事情完全不在意料之中,这个南莫云是什么人?皇帝竟如此相信她!这该怎么办?
眼看着大好的机会就要溜走了,若是今日不能除掉皇帝,那么之后侹儿就要就花离开皇宫,去凉州那个鬼地方了!
雷姬当真是欲哭无泪,原以为皇帝看在侹儿时他的皇子的份上,会饶过他的性命的。是的,如今是饶过了,只是要让李侹一个四岁的孩子去凉州那么远,无异于送死!
雷姬当时得到这消息的时候无异于五雷轰顶,她真的想活活咬死皇帝!这个无耻的小人!
雷姬强自镇定,想了一想,唯有命这郭子超来偷袭了,而雷姬就困住那南莫云,就算拼了自己的性命,也要皇帝的性命!
雷姬的计策十分好,郭子超必定会说出很多杀害他妻子的事实,那么就是他个人的寻仇,和其他人无关,到时候宫中无主,柳家的人还没有离开京城,要趁乱扶持李侹也不是没有机会的。
于是雷姬便急急命人给郭子超带信去了。这郭子超虽然人在飞霜殿外,心里却是焦急万分,他恨不得马上就结果了皇帝的性命,到冰玉的坟前忏悔,求冰玉原谅他这么多年的有眼无珠,竟替仇人卖命了这么久。
此时,他瞄见那送信的小宫女,心念一动,随口嘱咐了几句,便离开了。等道郭子超明白了雷姬的谋划。郭子超自己却有了打算,他想着要去乔装打扮一番,若是抵不过了南莫云,也好尽早逃脱,等待下一次的机会,他可不想自己丢了性命,但是仇人依然未死,逍遥快活。
于是就急忙去准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