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 > 杨妃传全文阅读 > 第211章 先机

第211章 先机


这也真难为了法明和尚,他居然在佛经里找到了女人可以当皇帝的根据。但是,《大云经》还存在一个问题,即它本身并没有说武则天应该当皇帝,所以又有一些和尚为《大云经》做注叫《大云经疏》,来证明武则天就是《大云经》所提到的女皇帝。

他们附会佛教经典,鼓吹武则天是弥勒佛转身下世,由她替代李唐做皇帝是一种天意,将会给普天下的百姓造福。这种说法为武则天称帝炮制了权威性的理论依据,从而破除了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和世俗的正统观念。

根据佛经记载,弥勒佛是继承释迦牟尼佛位的未来佛菩萨,居住在兜率天宫,要经四千岁才降生人间成佛,广传佛法。据说,在弥勒世界里,到处都是金银舖地,庄稼可一种七收,树上长满了各种漂亮的衣服,任凭挑选摘取,人人不愁吃穿,个个可长寿至八万四千岁等,真是一个极乐世界。因此,凡间人们均渴望弥勒降世,盼它能为世间众生带来无限的幸福和欢乐。

武则天大喜,就于690年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大周。接着她又诏令全国各州郡大兴修造大云寺之风,专塑弥勒佛像,为她取得帝位的合法性大造舆论。至今在佛教艺术宝库——甘肃敦煌莫高窟里,还留有一座依山而建高达九层的朩构建筑,即第96窟的大佛殿,里面还完好地倚坐着一尊巨大的高达33米的弥勒佛像!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泥塑佛像,就是1200多年前往事的历史见证。

不能不说百姓是愚昧的,只要这个留言能让他们觉得安慰,他们就会选择相信,如今民不聊生,若是有心之人再说什么真佛转世,或是救星托生的话,一定会引起骚动,加剧百姓对皇帝的不满,从而达到他们的目的。

而这钦天监是完全有这样的能力的,他们掌握天象,众人皆认为他们是最早得窥天机的人,对他们的话一定深信不疑,前朝这样的事多不胜数了。

这一细想,皇帝顿时冒出一身的冷汗,颇有些六神无主,道:“那该怎么办?”

杨瑜道:“为今之计,当机立断,先发制人,皇上不妨紧急命人在各处安排一些异象,都要和太妃有关,且是大凶之兆,那么就算太妃再有什么动作,也只会打个平手,不会让太妃得利,此事一定要快!万一太妃先用这一招,那就迟了!”

杨瑜深知那先皇遗诏的杀伤力,却不好对皇帝明言,自己什么解释早就知道这遗诏的事?若是太妃先将这遗诏公布,皇帝的人心必然尽失;如今只有散布对太妃不利的异象和留言,人家才会对太妃手中的东西存有疑心,为皇帝争取一点的时间。

皇帝急忙下命令,要御林军去做这件事,却被杨瑜拦住,道:“不行!郭统领的目标太大,还是皇上书信一封,让常满送去给西门季玄,他办这件事才妥当!”

这一点其实雷姬也想到了,也催促太妃要及早行事,但是雷姬却没有说杨瑜知道此事,她不想杨瑜也受牵连,由始至终,她要对付的只是皇帝而已。

太妃却是犹疑不定,当初对付王宗实的时候,就有这先皇遗诏流出,太妃还以为是假冒的,想不到真的有这样的东西,看来当时这雷姬就有过这样的心思,如今再用这一招,效果会不会不好,若是将这真正的先皇遗诏公布,说不定会引来朝廷的动荡,这也非太妃的所愿。

若是百官质疑这皇帝都是不合法的,那么这太妃,以及太妃要拥立的皇子也就是不合法的了,这让太妃十分的纠结。雷姬见太妃犹疑不定,道:“太妃若再不行事,怕是要错失良机了!臣妾有传播消息的渠道,只是一直苦无良机,如今既然有了这么好的机会,何不好好谋划?”

太妃还是道:“哀家再想一想!”其实太妃的顾虑也是有道理的,只是成大事者如此前怕狼后怕虎,她还是没有武则天的气魄。

雷姬见太妃如此,也不好再劝,只是暗自担忧,以她对杨瑜的了解,她必定会有所动作,绝不会坐以待毙。雷姬看那了一眼太妃,犹豫要不要讲杨瑜已经知道这遗诏的事情告诉太妃,太妃一抬头,道:“此事稍后再说,没有到危急的地步,这遗诏还是不要拿出来的好!”

太妃不愿意赌,如今她和皇帝内斗,万一失败了,遭殃的也只有她而已,这也是她至今不愿将昭王牵扯进来的原因。因为昭王曾经在皇帝的面前立誓,没有皇帝的传召绝不会私自进宫,太妃也不曾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他,料想将来皇帝也不会怪罪在昭王身上,况且自己这个儿子如闲云野鹤一般,不久前,还说去了江南一带游玩,想必对京城发生的事一无所知吧。

但是若是这遗诏流露出去,就不是太妃和皇帝的内斗了,怕是所以人都会盯着这宝座了,特别是李滋的后人,恐怕会蠢蠢欲动,万一他们得了人心,说不定会有谋反之念,这会祸及昭王,实在不是太妃所愿。

雷姬只是叹息,原以为将遗诏交出,就可以扳倒皇帝,看来是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第二日,各地纷纷传来异象,多数是在田地里挖出石碑,刻有“流星当道,牝鸡司晨”的字样,一时间人心惶惶,都说是上天的警示,流星要祸乱人间了!

于是便有好事者分析,这流通柳,牝鸡司晨就是意思是母鸡代替公鸡行使报晓的任务,说的就是妇人专权,商纣王进攻苏国得到美女“妲己”,妲己看到蚂蚁爬上铜火盆被烫死,就告诉商纣王,纣王命人做两根铜柱,把犯人绑在铜柱上,用火烧热铜柱叫“炮烙”。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后感慨地说老母鸡一旦打鸣,家境就要衰落了。

百姓自然而然想起了柳姓的太妃,加之流言四起,说是西南方有太白金星出现在白昼,是大凶之兆!虽然没有人亲眼看见,但是一传十,十传百,竟变成人人皆知的事情!

话说这宫外的流言如火如荼,却不能抵消众人的担心,昌宁公主就是其中一个,她从姑父于琮哪里也得知了现在的形势,虽然皇帝略微占了上风,但是却没有必胜的把握,刘行深的偏执,韩文约的观望,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威胁。

这样的困局也不是这昌宁公主所能改变的,她不止一次的想过派杀手将太妃刺杀,只是长乐宫戒备森严,闲杂人等根本就不能靠近,昌宁公主摸着胸前的血玉,心潮澎湃,南莫云在哪里?她的肚子已经微微隆起,却不知道南莫云在哪里。

若是南莫云在这里,他是不是会冒着生命的危险替她去刺杀太妃?昌宁公主的脑海不禁浮现了南莫云那坚毅的脸庞,回到,他一定会的,虽然只是共度一夜,但是昌宁公主却莫名的相信他,只是人海茫茫,他到底在哪里?

昌宁公主十分惆怅,便来到了花园之中,看着圈养在此的鹿,昌宁公主不禁笑了,姑父于琮为了要皇帝出宫,亲自为这鹿染色的事还历历在目。

而今这七色鹿的美名流传得太广了,经常有人想来一睹这七色鹿的风采。

“抓刺客!来人!抓刺客!”突然一阵骚乱,一个人影飞快地窜了出来,后面跟着许多的侍卫。

看得出此人武艺十分高强,似乎是有心耍弄这些侍卫,在侍卫要抓住他的时候又飞快的离去,却又站在那等着侍卫靠近。

眼尖的侍卫见到了昌宁公主,急忙道:“公主,快躲开!有刺客!”

那刺客望向这边,顿时呆住了,后面的侍卫趁机一刀劈来,昌宁公主也见到了那刺客,震惊不已,不是南莫云是谁?

眼看那刀已经劈向南莫云,昌宁公主情急之下,大叫:“不要!”可是已经来不及了,饶是南莫云稍稍避让了一下,那锋利的刀锋依然划破了南莫云的臂膀。

昌宁公主又惊又怒,大喝:“住手!”急忙跑过来,却看见南莫云依然是一脸的笑意,任鲜血淋漓,却举起另一只手,轻轻抚摸着昌宁公主的脸,喃喃地道:“慕灵,我的慕灵,终于找到你了!”

昌宁公主泪如雨下,道:“是的!是我,南莫云,你怎么了?”原来南莫云已经摇摇欲坠!他含着微笑,轰然倒下,昌宁公主吓坏了,大叫:“南莫云!你醒一醒!救命!救命!皇姑姑,救命!”

虽然不知道这人是谁,但见昌宁公主如此激动,都急忙找来大夫治疗。

南莫云只是失血过多,并没有什么大碍,昌宁公主却执意要陪着他,只握着南莫云的手不肯放开。广德公主看见昌宁公主这副表情,便有些了然,于是便由着她去了。

昌宁公主一直守在这南莫云的身边,南莫云却迟迟未醒,昌宁公主不禁有些担忧了,那一刀刺得是这么深,流了那么多血,这里的大夫又及不上宫中的太医,会不会有什么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