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观音手持经箧,右面观音手持莲花,左面观音手持念珠,依次象征智慧、平安、仁慈。每一尊法相蕴含一种大智能及感应功能、能增福添慧、保佑平安。正面手持经箧观音,体现观音的般若德即智慧德性。左面手持念珠观音,体现观音的解脱德,即彻底摆脱无明烦恼和种种束缚,达到大自由大自在的境界,表现“众生念佛,佛念众生”同等同体的慈悲精神。右面手持莲花观音,体现观音的法身德。观音圣像总体表示观音“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拨一切众生苦”的大慈大悲形象。是“慈悲”、“智慧”与“和平”的精神象征。
一天,观音菩萨化作村妇的模样,手拿一个锦匣,内中装一面青铜宝镜,在洛阳街头叫卖。街上有不少人上前询问宝镜的价格,
菩萨说:“我的这面镜子是稀世珍宝,要卖一千两银子,少一文也不卖。”听菩萨这样说,有人就问宝镜珍贵在哪里。菩萨解释道:“这面宝镜,一能照见人心的善恶,二能照出过去的一切。就凭这两点就值一千两银子。”有一个人不相信,就问:“这样的宝物,能否让我来试一试?”
菩萨说道:“当然可以,但是借我的镜子照一次,要付三文钱。”那个人马上掏出三文钱递给菩萨。菩萨取出宝镜,告诉他:“照宝镜时一定要聚精会神,不能胡思乱想,才能照出真形。”那个人点点头,对着镜子专注的照了起来。大约一袋烟的功夫,他果真从镜子中看见了一幅幅画面,都是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
最后,他看见自己死后坠入畜生道,来生投胎为一条母狗。看完这一切,这个人非常惊骇。可是围观的那些人却什么也没有看见。观音菩萨从他手中取回镜子,问道:“三文钱照一次这镜子,值得吗?”那人吓的面如土色,连声说:“值得,值得。”周围的人听他这么一说,都纷纷要照镜子。先后共有三千人照了镜子。照过之后,大部分人或面露惊恐之色,或愁眉苦脸,只有一少部分人兴高采烈。
转眼天已经黑了,菩萨对众人说:“这面宝镜,只卖一千两银子是不贵的。可惜大家都是俗眼,没有识货的人啊。”说罢,菩萨将宝镜放回匣子中,在众人面前现了法相。众人这才明白原来是观音菩萨来点化众人。
只是在现场不同人的眼中,菩萨呈现出的是不同的法相:在恶人眼中,菩萨呈现出的是金神七煞相,十分可怕;在平常人眼中,菩萨呈现的是嗔怒之相,也令人胆战心惊;在善人眼中,菩萨呈现的才是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相。
于是,大家商议用刚才他们每个人拿出来的而菩萨没有拿走的钱,在原地建造了一座寺庙,供奉观音菩萨像。只是这尊菩萨像有三面,正面是菩萨面,左面是大愤怒面,右面是含嗔面,手中则持着一面宝镜,世人称之为“三面观音”或者“游戏三昧观音”。
三面依次象征智慧、平安、仁慈。每一面法相蕴含一种大智能及感应功能、增福添慧、保佑平安、消灾消难。正面,体现观音的般若德即智慧德性,表示观音“白度度人,智悲双运”,既能自利、观理事无碍之境而了达自在,又有利他,观一切众生之机而化度自在,以般若启众生智慧。
左面的大愤怒面体现观音的解脱德,即彻底摆脱无明烦恼和种种束缚,达到大自由大自在的境界,表现“众生念佛,佛念众生”同等同体的慈悲精神。右面的含嗔面体现观音的法身德,喻“常乐我净”象征众生的肉团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观音圣像总体表示观音“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拨一切众生苦”的大慈大悲形象。是“慈悲”、“智慧”与“和平”的精神象征。
右侧供奉为地藏菩萨,因为他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故名为地藏,说他如同大地一样,含藏着无数善根种子。地藏的道场为安徽九华山,也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据佛经记载,在释迦佛灭度一千五百年以后,降诞为新罗国王子(朝鲜半岛)姓金名乔觉,他躯体伟岸,顶耸滑奇,自幼出家,法号地藏比丘。唐玄宗时,年方二十四岁,航海来到中国,因为喜欢中国的佛学经典,所以不远千里来到中国游历大好河山之后,入安徽九华山苦苦修行,当时九华山归闽公和道明父子俩所有,当时闽公特别佩服地藏苦行,决定为他修做寺庙,问“地藏”须多少地,地藏说:“一袈裟高地足矣!”当时地藏把袈裟脱去,抛向空中,袈裟越长越大,整个覆盖九华山,后闽公把儿子道明送到庙里修行,自己也到庙里修行。因为寺庙之中佛教丛林制度闽公叫儿子道明为师兄,自己为师弟,后来两位成为地藏的左右胁侍,城藏在九华山宣传佛法,广收信徒,使这里成为香火盛级一时的佛教圣地。金乔觉九十九岁时,念罢偈语坐在函中圆寂,三年后开缸安葬时,肉身不坏,面色如生,抬动时骨节俱动,系摇动全锁声,按照佛教说法,金锁眩鸣,乃是菩萨应世,于是以全身入塔,这就是著名于世的地藏肉身塔,“肉身”又称其为肉身宝殿,坐落于九华山,神光岭之上,每逢七月十五和七月三十,是地藏的生日和成道日,千山有上万个信徒朝拜他,而且地藏菩萨曾经说过:“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终不成佛,地狱若空,方正菩提”。
韦保衡却没有心情欣赏这里的佛像,找人打探了一下,说是明净大师闭关修行去了,如今这寺院都是大和尚明空在打理。
韦保衡冷笑不止,什么闭关修行,怕是又在做什么害人的勾当,无妨!他有的是本事叫他乖乖地出来!
武宗灭佛以后,佛教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宣宗即位后,又陆续恢复了寺院。到懿宗时期,佛教势力又迅速发展起来。他本人沉溺其中,广建佛寺,大造佛像,布施钱财无数。在懿宗的倡导下,大规模的****道场空前兴盛,长安佛寺中的经声佛号又开始响彻捧真身菩萨起来。唐懿宗李璀,信仰佛教,怠于国政,并常往佛寺施予,到宫外游玩,特别喜欢到游人云集的寺庙去走走看看。
这护国寺也是皇帝经常来的地方,这里的大和尚明空也曾经接待几次。韦保衡打听到这护国寺中存放着大量的财物,其中就有江淮地方官派人送来呈献给皇帝的绫罗绸缎数千匹,暂时存放在护国寺中。韦保衡找来一群乞丐,怂恿他们冒一次大险,赚一笔大钱,发一笔横财。
这样发财的机会他们怎么会放过?于是找出一个与唐懿宗生得相象的人,装扮成颇有气派的游玩者,前呼后拥,大摇大摆地踱进护国寺来。这位气派不凡的游玩者,首先在护国寺的捐款簿上写的香火钱数目惊人,令明空和尚吃惊不已。明空也见过很多几次,见与之十分相像,只是今日是微服,有些不敢确认,却也不敢贸然上前询问。
这些人接着就是大方地遍赏寺院内的乞丐们,这群乞丐千载难逢的机会到了,因此他们要了再要,以致这位阔佬所带的赏钱都赏光了,还不能使众乞丐满足。
这时,阔佬的一位仆人低声地对大和尚说:“把庙内的钱借用一下。”
大和尚犹豫着,注视着那位似乎是当今皇上的阔佬,一时拿不定主意。“你怕他还不起吗?”仆人朝大和尚连眨眼睛。“啊,不敢,不敢!好说,好说。”大和尚断定游寺的阔佬便是皇上了。因此,除了慷慨地拿出寺内的现钱外,还将那存放的数千匹绸缎也拿了出来,让那位阔佬慷慨地分享给众乞丐了。阔佬临走时,他的仆人在大和尚耳边说:“你知道他是谁吗?等着赏赐吧!你就会再建一座更大的寺院了!”
明空和尚十分高兴,想着自己为护国寺办了一件大事,若是明净大师出来了,一定会对他感激涕零。
想不到,这群人刚走没有多久,这京兆尹温璋就带着衙役上门来了,将所有的香客驱赶出护国寺,让明空和尚十分惊异,莫非皇帝的赏赐这么快就到了?
温璋一脸的肃杀,道:“本官接到暗报,说是护国寺的僧人监守自盗,将朝廷的财物尽数私吞,可有此事?”明空和尚大惊失色,道:“大人明察!刚刚皇上来过,将所有的财物都用来布施了,怎么会是贫僧等监守自盗?”
温璋冷笑道:“明空!你好大的胆子!监守自盗不说,竟敢污蔑皇上!今日上朝的时候本官还见过皇上,皇上怎么会出宫来?一派胡言!”
明空和尚惊呆了,这才明白自己被骗了!急忙跪下道:“大人!贫僧被一帮乞丐给骗了!他们假冒皇上骗取了护国寺的财物!大人,不是我们监守自盗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