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 > 杨妃传全文阅读 > 第168章 田令孜

第168章 田令孜


一时间就连观礼的众人也听出了这中间的不对,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好不容易一曲罢了,皇帝的脸色阴晴不定,喝道:“这曲子是何处学来的!”

那歌者看见皇帝一脸的阴郁,不由得战战兢兢,道:“这是如今长安城最脍炙人口的杨柳歌,妇孺皆知。”

皇帝看着太妃和杨瑜的脸色就有几分阴骛,“妇孺皆知?脍炙人口?来人啊!这歌者歌声粗劣不堪,拉下去重打四十大板!”

那歌者实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这首歌明明是她按照曲谱唱的啊?“皇上!饶命啊!皇上!”那歌者凄厉地声音渐渐远去,直至消失。杨夫人的脸色更是惨白,她今天是真正的见识了这后宫的争斗,才知道自己的女儿在这宫中过的是怎么的日子,不禁懊悔自己对她的苛责了。

皇帝的脸色又回复了平常,道:“不要为这样的小事坏了我们的兴致,来!举杯为楚国夫人干一杯!”说罢就一饮而尽,却是没有再看杨瑜一眼。

杨瑜心里明白,刚才的事已经让皇帝的心里不舒服了,甚至会埋下了疑心的种子!

想当年在隋朝末年的时候就流行一段民歌,“杨花落,李花开;桃李子,有天下;李子结实并天下,杨主虚花无根基。日月照龙舟,淮南逆水流,扫尽杨花落,天子季无头。”世人都解此为“李氏当为天子”之兆。果不其然,最后李渊果然得取了天下!

而今日此歌,分明有杨姓卷土重来,要集合柳姓夺取李家江山之意,如何不叫皇帝心里难受!

太妃和杨瑜心中均是同一想法,此人用心的狠毒可见一斑,而且还是击中了要害!当今皇帝虽然不是什么明君,但却也见不得这江山落入他人之手的事!

接下来皇帝一直闷闷的,众人又岂会不知,也不过是强颜欢笑罢了。这好好的册封大典却是在这样沉闷的气氛中结束的,实在是令人心有郁结。不过杨瑜如今却顾不上这些,为今之计,要尽快拔去皇帝心头的刺,绝不能让他生根发芽。

不想皇帝醉醺醺的却是扶住了王贵妃的手!今夜他只想静一静,看着那浓妆艳抹的郭淑妃,却还是觉得淡雅的王贵妃更能让自己心情平复。皇帝这个举动却见杨瑜的脸色一黯,今日是她册封大典,皇帝居然不陪在她的身边,这对杨瑜来说也的确是有些失去了颜面,看着郭淑妃一脸的嘲讽,还有柳如云那事不关己的笑意,以及雷姬若有若无的怜惜,都叫杨瑜充满了无力感。

就连尚未离席的众人看着杨瑜也有些轻视,或怜悯的表情,仿佛她是要被打入冷宫的女子!也对,这李家皇朝对这样的神秘的政治谶言本来就十分的相信,因为这往往都是事实,不要说“这杨花开,李花落”是他们李家夺取江山的根本,也因为这民歌让他们得到了民心,认为李家是真命天子;还有那“唐三代后,女主武王”的预言更是让他们李氏皇族吃进了苦头!

而今这儿歌一出,怕是又要天下大乱了吧,不止是皇帝,李家宗族的人看向杨瑜的脸色也有些阴骛,这杨姓之人可不是什么好货,当年和李家争夺江山斗得你死我话的,虽然后来落败了,但这杨氏一族却总是阴魂不散一般,杨家的女子经常出现在后宫之中,到了唐玄宗的时候,这大唐盛世更是毁在了杨玉环的手上!

众人在复杂的心态下纷纷离席,一众大臣也是懊悔不已,如果知道是这样,当初皇帝说要册封杨瑜为楚国夫人的时候就加以劝阻该多好啊!如今木已成舟,但是这杨瑜若是再想进一步却是不可能了!

宴会终于结束了,杨瑜落寞地和杨夫人回到了****殿,她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这是谁搞的鬼?心机也太过深沉了,这真是叫杨瑜防不胜防,这后宫的争斗却变成了要谋夺江山的事,这样的罪名杨瑜怎么扛得起?

太妃本想着安慰杨瑜一下,却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开这困局,于是便作罢,回来长乐宫好好想一想。这民歌连她也唱进去了,可知此事必是有所准备,只是想不到这宫中还有这样的高手,实在是太小瞧她们了!

皇帝到了云光殿,因此喝醉了,不多时就昏睡了过去。王贵妃也不以为意,今日的事让她十分兴奋,想不到这只是命人换了一下歌谱,就有这样的效果!原来是王贵妃暗中吩咐人将那歌谱换掉,说是换成这最近传唱度极高的杨柳歌,那歌者不以为意,以为是上面的安排,于是就在御前演唱了这首歌。

王贵妃看着皇帝沉沉睡去的容颜,就悄悄命菊芳在此守候着,自己却暗中去了偏殿。这边,李俨已经熟睡了,唯有这田令孜依然无微不至的守护在他的身边,王贵妃不禁有了笑意,这田令孜对俨儿是真心实意的好啊,而且他还如此的足智多谋,常常为自己出谋划策。

田令孜正在沉思之中,原来临睡前他陪着李俨玩耍,这孩子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你真好,我叫你阿父可好?”说罢依偎在他的怀中。

田令孜不禁有些感动,他接近这李俨不过是为了将来铺路而已,他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和仇士良一般做一个权倾朝野的枭雄,而今最有希望的就是这李俨了,他的母亲出身高贵,如今又是贵妃,所以他才会如此用心!

不过平心而论,他对这皇子李俨也是有真感情的!

田令孜本姓陈,许州(今河南许昌)人氏,因为家境贫寒,打小净身入宫。最初时,不过在殿中省当个洗衣、扫地、涮马桶的小宦官,薪俸不高、地位低贱、前程渺茫,时不时地,还常常要挨大宦官的欺凌和责罚。那段日子不说也罢。

但是,不同于其他的小宦官,田令孜有一个几乎与生俱来的本事,那就是长于察颜观色、见风使舵,对人总是“未曾开口三分笑,话音未落四季春”,马屁拍得到位得体,绝不露骨。因此不久后,他就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