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真相和仇恨同一种东西。它们会像布里包着的针,越想捂紧,越会穿刺出来。r
最近有个电话频频打到程薇手机上。每次看到号码,程薇脸上都会闪过一丝不自然的神色,然后再避开林家生躲到房里接听。r
面对她显然有所隐瞒的行为,林家生一直不动声色。如果程薇真的是那个主谋,他操之过急地去进行监听,只怕会打草惊蛇,对苏水袖更为不利。r
这天,程薇接电话的时候,情绪显然比往日激动许多,她压仰的声音几度拔高从房里传了出来。让林家生连靠近都无需,就听清楚了程薇不断重复的那句,“不要再来找我,钱我会给你。”r
出来时,程薇已然一副心力憔悴的样子,见林家生若有所思地看她,她轻咳了一声,解释说遇到一个难缠的客户。r
什么也没说,林家生默默地把程薇抱入怀里,像父亲在安慰做错事的女儿,轻柔地拍打着她的脊背。r
真正高明的猎手从来不会为了尽早达到目的而亲自将猎物赶入陷阱。更何况,他对程薇一直怀着一种侧隐。r
那是同病相怜的照影。r
程薇僵硬的身体慢慢松驰了下来,她死死地扣住林家生的背,有滚烫的液体慢慢洇开在林家生的胸前。r
然而,程薇还是出动了。她在半夜里爬起身,推了林家生好几下,直到确定林家生已经睡熟,才赶紧下床换了衣服。r
听到门被轻轻带上的声音,林家生睁开眼,夜色便黑压压地弥漫了整个房间。r
七八月份的天气,即便是子夜,也到处蒸腾着热气。道路两旁的树木,蔫着树叶,搭拉着枝桠,在暗沉的夜色里大口大口地喘气。就连那些喜欢在夜里唱歌的铃虫,都要死了般发出阵阵呻吟。r
可林家生并不觉得热。眼前这暗得仿佛从地底下裂出来的道路,莫名地让他通体发凉。而且,他的耳边似乎有个声音一直在不断地哀怨着乞求,“你千万不要出现,千万不要出现”。r
只是,他早已无法控制。他的脚僵硬在油门上,任车子拽着他如电般向前飞驰而去。r
大力地甩了甩头,将那些不确定抛诸身后。林家生告诉自己,他必须开下去。因为只有开下去,他才能够知道程薇隐藏着的秘密,才能够确定她到底是不是水袖在查找的那个凶手。r
跟着早就偷偷装在程薇包里的发射器信号,林家生不费吹灰之力找到了程薇。她身处的那栋大厦,曾经有一个花盆掉下来砸在苏水袖的面前。r
藏身在大楼巨大的阴影里,林家生的心情比这夜色还要暗沉。r
不远处,程薇把一匝钱甩到了一个老头面前。r
老头刚用沾满了唾液的手贪婪地数完钱,就发现程薇耳朵上戴着一副明显价值不菲的耳环。趁程薇一个不为意,他猛地扑过去,一把将程薇按倒在地,伸手便开始拉拽着程薇的耳朵。r
寂静的夜里,程薇的痛楚被放大得鲜血淋漓。r
林家生忍不住冲了过去,一脚将那老头蹬翻,然后揪住老头的衣领高高举起拳头就要揍下去。r
“不要!”程薇突然厉声地叫了起来,连滚带爬地冲过来挡住他的手臂说,“不要打他。他是我爸!”r
什么?林家生一楞,老头立马抓住机会一溜烟跑了。r
程薇呆呆地看着林家生,滑坐在地,许久之后暴发出了让人心里发酸的哭嚎。r
在把程薇带回家的路上,林家生知道了关于程薇父亲的一切。那老头是个混球。不仅滥赌,还吸毒。自打他知道程薇的老板洛凡还有朋友苏水凉都是有财有势的人物,便三天两头找程薇拿钱,一旦程薇略有微词,他便要死要活的闹自杀。r
之前那次程薇来给父亲送钱,因为钱的目数不如父亲的意,两人再度发生争执。在推搡之中,阳台上的花盆便掉到下去。见楼下有人程薇便拉着父亲躲了起来,没想到上来的居然是苏水凉。r
真的只是如此简单的巧合吗?听到这,林家生眯起了眼,之前那些同情慢慢地敛到了眼底。r
林家生的不信任,让程薇如同被电了一般跳了起来,“苏水凉到底有什么好?她自大骄傲、阴险狡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她知道我缺钱,会受控于她,便把我安插到洛凡身边监视他。她明知道我喜欢洛凡,还拿来偷录的和洛凡上床的带子,一遍一遍放给我看!这样的女人,你们为什么要当她宝一样看待!”r
像蓄积已久的洪水终于等到了泄闸之机,程薇叫骂着,像个疯般滔滔不绝痛地诉着苏水凉的罪状。r
“苏水凉死了就算了,为什么还要再回来!为什么她就是不肯放过洛凡,不肯放过我。早知道是这样,当年我就不该只对刹车动手……”意识到自己话说得太多,程薇猛然刹了车。r
她太大意了,竟然一不留神说出了藏在心里这么久的秘密。林家生会怎么对她?把她交给警察?或者是悄无声息地处理掉她,像她当年对苏水凉做的那样。r
程薇面如死灰地看着林家生。可林家生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脸上平静得找不出任何一丝别的端倪。r
叹息声幽幽地响起,程薇烂泥般绝望地瘫在了沙发上,“我知道说什么也不会有人信。苏水凉是神。而我,只是一个妄想沾污她圣洁的坏女人。当年她的刹车是我弄坏的,你去告诉她吧……”r
程薇耳朵上的伤口还在流血,她不觉得疼吗?又或者,她的心里更疼……林家生刚一抬手,程薇就不自觉跟着他的举动抖了一下。r
看来,她真的吓坏了……牵着程薇到沙发上坐下,林家生取过药箱,拿出一瓶云南白药,轻轻地敷到她的伤口上。r
程薇又哭了。r
林家生无言地抱住她。r
明明是个坏女人,她怎么就能掉这么多眼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