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墟镇全文阅读 > 墟镇

墟镇


  三叔是一个孤老头子,也是一个被人们称作“疯子”的人。

  可这个“疯子”,并不是医学意义上的“疯子”,只是因为他行为的孤僻怪异,因为他在自己的世界里胡言乱语。

  三叔是我的同乡,小时候我也和别人一样,追在三叔身后喊他“疯子”!

  三十多年前,我曾经主办过一个“杀人”案件,犯罪嫌疑人正是三叔。

  那时候的我,刚在人民检察院工作不久,一心想做出成绩。

  那时的检察机关公诉人员,比照现在,可以叫做检察官。

  当我手里夹着刑事卷宗,又一次站在C市郊外的旷野里,望着第一监狱高大冰冷的铁门时,我的心情就莫名复杂!

  我又一次来到第一监狱,是为了约见三叔这名罪行昭彰的罪犯。

  “曾建国,人称曾疯子,男,1926年10月23日出生,初中文化,户籍所在地S省C市J县桥镇海井乡葫芦坝村四组。该犯罪嫌疑人曾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入朝作战,随后因伤回国治疗,两年后正式复员,回乡务农,至今独居未婚。”

  “1978年9月9日,该犯罪嫌疑人将一名活婴,抛投至沱江葫芦坝河湾段的江中,随后被激流卷走。该地点距江岸约20余米,水面与江岸崖顶垂直距离约30米。”

  “该事实有以下证据:事发现场有13名当地居民作证,该事件属实;经C市刑事侦察处立案侦查,在第一犯罪现场东南100米处,找到曾用于包裹幼婴的棉质襁褓。”

  “该幼婴身份不详,经过对事发周边100公里范围内常住人口的逐户排查,未查证该幼婴身份,疑为曾建国从外地拐带幼婴或为弃婴。”

  “该犯罪嫌疑人因本案于1978年9月10日被刑事拘留,9月30日被正式逮捕,现羁押于C市第一监狱。该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嫌疑人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

  “经C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刑事庭司法审判,因罪行社会影响极大,判处该犯罪嫌疑人死刑,报请省高院刑事庭核准执行。”

  简单卷宗,蹊跷的案情,虽然证据链有所缺失,但犯罪事实再清楚明晰不过。

  三叔之所以被判定为死刑犯,可以说和我有着莫大的关系。

  这个案子是我成为检察机关公诉人员后,独立承办的第一个大案。

  现在的他,正在这所监狱里,等待着接受执行死刑。

  我的眼前只有一条孤零零的路,通向监狱的封闭闸门。道路的两侧,是一大片开阔的荒草地。高墙外的监狱警卫,警惕的目光巡视着各处。

  我紧了紧大衣的领子,迎着这极为不善的凛冽目光,有些机械地向监狱大门走去。

  ※※※※※※

  一个时代即将结束的时候,熵总是无限增加,秩序几近崩溃,我们可以把它称为黎明前的混乱。

  在那样的年代,一切都失去了规矩,也许只有监狱这样自成体系的特殊机构,还能保留着几分秩序。

  在监狱警卫生冷的目光注视下,我来到了第一监狱的门岗。

  我掏出介绍信,办理完相关的登记手续。

  在一阵令人牙酸的监狱铁门开合声中,我终于进入了监狱长长的甬道。

  这个时候,在陈旧的监舍里,一扇小小的铁门也在“嘎吱”声中缓缓打开。

  “曾建国——曾疯子,有人探视!收拾收拾,赶紧出来!”

  黑黢黢的监舍里,曾疯子盘腿坐在单薄的床榻上,两只手放在膝盖上,嘴里正默默地念叨着什么。

  他穿着单薄而陈旧的军绿色外套,有着一头糟糕的乱发。

  听到狱警的传唤声,曾疯子停下了呢喃絮语,用手将头发由前向后拢了拢,感觉一下子从金毛狮王的发型变成了顺肩披风。

  曾疯子慢慢地从监舍床榻上下了地,穿好解放鞋,站在门边,等待狱警给他扣好手铐脚镣,才脚步蹒跚地走出了监舍。

  狱警一前一后地裹胁着曾疯子,走在监舍的甬道里。

  跟在后面的狱警,看着眼前犯人的背影,脸上还露出了一种嫌恶的神情。

  这次的探视是在审讯室里进行的。

  屋子中间有一道铁栅栏与犯人相隔于屋子的两侧。

  上过一层铁灰色油漆的铁栅栏,因为年久未有维护,油漆已经开始斑驳掉落。

  铁栅拦的左侧是一张长木桌子,两把椅子,另一侧只有一张铁制的审讯椅,与水泥地面连在了一起。

  整个审讯室看起来实在是有些简单粗暴。

  我原以为第一眼看到的,会是一个有些疯颠的形象,可没想到走进审讯室的时候,却看到一位穿着绿色外套,一头齐肩长发向后梳着,脸色十分平静的老人家。

  这就是人们眼中众口铄金的疯子?杀害了一名婴儿的郐子手?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后来回乡务农几十年的老农民?

  曾疯子坐在栅栏另一侧的椅子上,眼神中看不到一丝疯狂,也没有死刑犯在临刑前的惊慌失措,或者绝望哀嚎的样子,这在见惯死刑犯的我眼中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狱警并没有除去曾疯子手上的铐子,中间的链子被扣在了铁桌上的锁环里。

  我没有说话,也没有提问,只是盯着三叔看了许久。

  三叔也没有看我,微微低垂的目光看着眼前桌面的锁环,嘴里似乎还在呢喃着一些模糊不清的音节,仍然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

  “他说什么?”

  我转过脸看了一眼看守的狱警问道。

  “好像是在念咒语,或者是某种经文吧?!”

  站在我身后的狱警说道。

  “他平时就这样,按点吃饭,按点睡觉,能吃能睡,有时也能好好说话,可大部分时间就像这样。人们都叫他疯子,鬼知道他是真疯子,还是假疯子!”

  另一位狱警也说道。

  “李国立,别这样说,他是不是疯子轮不到我们说什么,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先前说话的狱警提醒了一句。

  “我不就随便说说嘛,也是为了回答这位检察同志的问题。得了,我什么也不说了!”

  另一位李姓狱警小声地辩驳了几句。

  我不再理睬两位狱警同志的聒噪,向三叔打招呼道:

  “三叔,你还认识我吗?我是小木头。”

  半晌没有反应的曾疯子,终于停下了嘴里的呢喃,抬起头来看着我。

  仿佛触动了某种开关,他的嘴角开始上扬,脸上渐渐出现了笑容,连眼里也泛起了笑。

  就像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涟漪,在涟漪平静下来之后,他的眼神不再木然无神,而是有些清亮了起来。

  “啊!小木头,你又来看我了!”

  看起来完全清醒的三叔,开始向我打起了招呼。

  “我看他一点都没有人们传的疯样,他不是装疯,他是卖傻!”

  李姓狱警又在我的背后咕哝道,我没有理他。

  “三叔,你还好吧?”

  我向三叔问道。

  “还过得去,还过得去!嘿嘿!”

  三叔有些傻呵呵地说道,但至少算是正常交流。

  “三叔,对你的案子,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我照例问上了一句。

  “没啥补充的,没啥补充的了!”

  三叔脸上的表情没变,依然有些傻傻地,让人分不清状况。

  “三叔,你的案子在中院已经判了,如果没有其它补充证据提交,获准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三叔,你的时间可能不多了!”

  我认真地组织了一下语言,刻意强调了一下。

  虽然事实和证据就摆在眼前,案子也是我亲手办的,可我还是不敢相信,自小就认识的三叔,会是一位残害幼婴的刽子手,人们眼中的恶魔!

  “呵呵!没啥好说的了,这是命!”

  三叔无所谓地笑了笑说道。

  “三叔,可为什么会这样?”

  我再一次向三叔问道,还是希望找到原因。

  三叔没有再回答我,盯着我看了半晌,脸上神情也渐渐严肃了起来。

  半晌之后,似乎终于想通了什么,仿佛换了一个人一般,三叔终于开口说道:

  “小木头,今天你来看我,可能是我这一辈子,能和人好好聊天的最后机会了!我想说一些埋在心里几十年的事。你愿意听吗?”

  听了三叔的话,我不禁认真地回答说。

  “三叔,你说吧,我听着!”

  三叔抬头看了我一眼,才开始说了起来。

  “你知道,我年轻的时候,上过朝鲜战场。”

  “三叔,这件事我知道!能跟我详细说说吗?”

  对于三叔的话,我有些期待起来,不禁接过话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