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勺子,女人和我简单吃了些东西,谭老头儿说什么也不肯吃。之后女人便带着我们出了滴流水儿洞,朝上山的山路走去。
“等等。”我们正要上山,谭老头儿突然叫住了我们,“勺子,看见那边那块方石头没?把我的背包放在石头那里。”果然,不远处有一块方方正正的石头。谭老头儿年龄大,因此都是我和勺子轮换着替谭老头儿背背包。这老头儿也是的,这次来宝象山既然准备了两个背包。
“您这是要做什么?”女人问。
“来,你们都靠后。”我们都卸下了背包,等着看谭老头儿到底要做什么。
谭老头儿卸下自己身上的背包。走到石头那里,对着方石头,用嘴巴好一阵的吹灰尘,然后打开了勺子之前替他背的背包,小心翼翼的从里面往外面拿东西。
“晕,好你个谭老头儿啊,这背包里面放着这么多好吃的,你怎么早不拿出来?哦,怪不得刚才你不吃东西呢,原来等着吃好东西呢。嘿,你这可有点不对了啊,你以为我们三个人肚子吃饱了,不能跟你抢了是吧?我告诉你,我这肚子,你就是给我头牛,我也能装的下。”勺子口水一下喷了出来。原来谭老头儿从背包里拿出的是肉食。
“勺子,别闹,老谭可能有用处。”我说。
“圣言说对了。勺子,不是老头儿我不早拿出来让你们吃。我的确是有用处的。圣言,你不是想学风水吗?这也是风水里面重要的一个环节,叫拜山。”谭老头儿说。
“拜山?我们南方人只有在清明的时候才拜山呢。”勺子说。
“南方人把扫墓叫作拜山,北方人叫上坟。咱们学风水的拜山可不是清明祭祀。老辈子的时候,但凡风水师进山寻龙,勘察风水情况,进山之前一定要‘三牲’拜山,将来意向山里的神明讲清楚,才能进山。一是希望事情顺利,二是怕犯了忌讳,惹祸上身。”谭老头儿说。
“没看出来,老先生,你们懂风水啊。”女人说。
“老头儿不才,出身风水世家,从接触、学习到现在也有五十多年了。”谭老头儿虽然前面说自己不才,后面的话却完全是另外一个意思,意思是如果我不懂,谁还能懂?
“老先生,看得出来,您是个风水大师。不过,您这祭祀用品也太寒酸了点吧?鸡、鸭、鱼。怎么着也得猪、牛、羊才好吧?”女人问。
“这个,呵呵。这猪、牛、羊是大‘三牲’。你看啊,这实在是因为不方便,我们实在是没办法带那么大的物件儿上山。这鸡、鸭、鱼虽然是小‘三牲’,但是携带方便。拜山仪式看重的是诚心,不在乎东西。”谭老头儿有点尴尬,“姑娘,你倒是懂得一些嘛?”
“没有啦,我们村子里每年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动,看的多了也就知道了。不过,我们的仪式可就隆重的多了,‘三牲五鼎’那是必不可少的。”女人回答,同时面露笑意,好像在嘲笑谭老头儿的吝啬。
“啥时候能吃?”勺子突然来了一句不合时宜的话。我正在喝水,一口全喷了出来,不禁向勺子竖起了大拇哥。
“别闹了,等我拜完,你再吃。”谭老头儿说完,小心翼翼地将小“三牲”奉上方石,摆放好,又从背包中拿出香炉和焚香,谭老头儿从地上抓了几把山土放入香炉中,退后几步,将焚香点燃,毕恭毕敬双膝下跪。
“九天九天,玄女真仙,头戴金盔,脚踏火轮,身骑白鹤在云间,手持宝剑斩妖精,临凡济度救良民,何神不伏,何鬼不惊,亲身下降,救济万民,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仙宫灵洞,显凡救世,玄珠妙道,玄女娘娘,兴儒度世大慈尊。后世徒孙谭金水今日入宝象山,勘察风水,望请娘娘保佑。恭拜九天玄女圣母元君大天尊。”谭老头儿说完站起身来,将焚香插在香炉内。
“圣言,你瞧瞧。我就真搞不明白,你为毛非要学这个?这都二十一世纪了,科技时代啊。看谭老头儿搞这个,我这鸡皮疙瘩都掉了一地。”勺子对我窃窃私语。
“哈哈,勺子,你放心。我又不学他这套。我就学风水知识。”其实,我也怕自己真成了谭老头儿这样,老实说,别说自己学成这样,就是看着谭老头儿做这种事情,我都还真有点接受不了。
“你们两个,难道自己家里就没上过坟,没祭过祖吗?你如果说这是迷信,那烧纸钱呢?”女人问我俩。
“这个吧,你得看怎么说。这清明祭祖吧,大家都做。可是你看他搞这一套,一般人不可能做这个啊。”勺子解释。
“呵呵,说白了就是怕别人觉得你们迷信啊,小小年纪挺好面子的。”女人说。
“唉,怎么说呢,这东西它就不符合我们这些现代年轻人的气质行为啊。”勺子继续解释。
“等你们觉得有用了,就不会这么想了。”女人说。
“老谭,刚才你拜的是九天玄女啊?”我问。
“对。我拜的就是九天玄女娘娘。”谭老头儿回答。
“我刚才听你自己说什么后世徒孙,你家的风水是玄女娘娘传的吗?”我继续问。
“圣言,以后这种话可千万不能再说了啊,传出去,让别人笑掉大牙。九天玄女娘娘那是咱们整个风水界的祖师。玄女娘娘不仅是上古战神,也是术数之神,精通各种奇门遁甲。玄女娘娘曾将相地术传与轩辕黄帝。因此,玄女娘娘是我们的祖师。这风水的叫法啊,在晋代风水大师郭璞之前还不叫风水,叫堪舆或者相地术。郭璞大师从相地术里面提取出来‘风水’二字,从此才有风水一说。每行都有每行的祖师爷,咱们这行拜的就是玄女娘娘。”谭老头儿津津乐道。
“我说,能吃了吧?”勺子对谭老头儿的话根本就不感兴趣。
“再等等,等香烧完。”谭老头儿回答。
“这得等到什么时候?”看来,勺子是真馋了。
“用不了半个小时。圣言,你记住。这烧香也有讲究。记住,如果香没烧完就灭了,这个山就进不得。”谭老头儿说。
“啊?为什么?”我问。
“在我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先问问你们。以前你们跟家里的大人去扫墓的时候,有没有遇上过纸钱点不燃,或者纸钱烧着烧着就灭掉的情况?”谭老头儿问。
“当然有啊。有的时候是因为风太大,不过也奇怪的,有的时候就是没风,也有点不着的时候,要点个好几次才能点燃。我还记得那种时候,家里的大人总会叨咕上几句‘对不起啊,一直都很忙,没来得及给您老人家送钱,您不要生气’,然后纸钱就烧的特别旺。”我想起来小时候扫墓时的情景。
“其实道理是差不多的。因为现在人总是太忙,没时间经常去坟上看看,先人们总是会有点气,所以纸钱不好点燃。咱们拜山也是,或者烧完之前就灭掉,那就是祖师在告诫咱们,山太凶,不能进。还有,圣言,你一定要记住,如果香点不燃,大凶,要赶紧离开。”谭老头儿一本正经地说。
“我真不愿意说你。你说你这老头儿,姑且你说的有理。为毛咱们进林子之前你不拜山?现在想起来那个林子,我后脖颈还冒凉风呢。你说咱们要是进林子之前拜山,香灭了,咱不就早回北京了吗?”勺子简直是怒了。
“你也说了是拜山,不是拜林子。这拜山,就必须得在山根下,那林子离山根下还几里路远呢。”谭老头儿力争自己做的没错。
“那你就不能提前拜下林子吗?”勺子不肯让步,看来林子里的经历真是吓着他了。
“我也得有那么多的鸡鸭鱼肉啊!如果咱们在林子前就拜过了,我今天哪还能有拜山的东西,早被你吃掉了。”谭老头儿一下就说到了根上,原来他早就防着勺子把这些东西提前吃了。
“你就不能多带点啊?”勺子不肯退让。
“老头儿我也得有力气背啊!”谭老头儿也不肯退让。
“还不是我背的!不跟你说了,我饿了,我要吃肉!”勺子扑向方石头。
“香还没烧完呢。”谭老头儿正要阻拦勺子。
“你看,已经烧完了。”勺子一手抓过来一只鸭子,一手指着香说。
“啊?怎么可能?这连十分钟都不到呢。平时这种香都要烧二十多分钟啊。”谭老头儿相当惊讶。
“啊?老谭,这,这,这。是不是因为有风?有风,加速了香的燃烧速度?”我问。
“不可能啊,刚才一直没风啊。这可是夏天啊,太阳这么大,刚才咱们也没感觉到有风吹过啊。你们感觉到了?”谭老头儿问。
“没。”我和女人回答,勺子此时已经被鸭子堵住了嘴巴。
“老谭,这个情况下,还能进山吗?”我问谭老头儿。
“我不知道啊。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啊。”谭老头儿一脸茫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