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青春 > 羞涩的玫瑰全文阅读 > 第4章

第4章


第二章游庐山三人迷径摸黑路半夜而归

三人在登记旅社时,华雨露看到女孩填写的名字是吴雪儿,由此牢牢记住,并告知张天喜,从此他们就喊她雪儿。

却说第二天,一早,三人就坐上旅游汽车,一路云遮雾绕,汽车在庐山的公路上左盘右旋,就来到牯岭,等汽车停下来,环顾左右,让张天喜和华雨露大失所望,原来庐山牯岭早已像一座城镇,甚至牯岭上还有一座交通岗亭,红绿灯不停闪烁,街上人来人往,几人不用一小会,居然把这小街遛了个遍。

幸亏还有座会堂,据说是八大会址,外面紫红色的窗帘拉着,三人来到庐山博物馆,里面展出的文物不多,让张天喜开了眼界的是居然有一幅唐伯虎画的一幅小桥流水。也就是一张黄黄的宣纸上,用黑墨描了几颗大柳树,一个人在树下站着,一个人在垂钓,此画和唐伯虎的大名实不能相比。

以后游花径,仙人洞,看到的景物也远不是介绍的那么好。年轻人心性好动,于是决定不按地图,信步走去。

三人不管有没有路,只管望山里深处走,起初沿途还能看到一些游人,路也平坦,到后来人也越走越少,树却越来越多,只见山脚下一缕缕雾气冒上来,到有些雅致,张天喜对华雨露说:“自古以来,要出外游玩,要按着人家指得路子,虽然能看到一些景色,可那都是前人发现的,没有什么趣味,只有自己走进去,自己发现才是乐趣。

却说这庐山傍依长江、鄱阳湖,山上云雾缭绕,如此美景,三人却看不到。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写的著名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大概就应证了如此。如山上看云海奇景的地方是在花径以西,佛手岩上望沙河一带;或在牯岭东北的小天池上望东林寺、西林寺、鄱阳湖一带。三人不按指定的路线去玩,自然也看不到这美景。

却说三人走之间,上升的浓雾已使人难以辨清哪是峰,走了一会,又在顷刻之间,烟消云散,眼前又是一片秀丽景色。过了会儿,一团云雾冉冉上升,慢慢地竟将整个庐山淹没在茫茫云海中。

三人只顾走,雪儿跟随这两个才认识的老兄,居然完全信任他俩,以为他们胸有成竹,自然不会带错路,岂知这两个人跟她一样,都是胡涂虫一个,仗着年轻人的阳刚之气,只晓得在山中乱窜,等到三人发觉过来,天色已渐渐黑了下来,一股股山风,夹杂着雾气直望脸上扑来,于是想到要回头,却已是晚也!四周一遍死寂,山风中挟持着也不知是狗还是狼的叫声,让雪儿浑身起鸡皮疙瘩,幸亏她体力好,还能跟上这两位毛头小子的脚步。

此时,大概已到晚上八点,那时庐山管理没有现在那么完善,又没有现代通讯工具,这三人没有回到旅社,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再说整个庐山光牯岭就有几万人居住,区区三个人失踪,实在也不可能让人发现。

八点以后,天已经完全黑下来,喜的是天空万籁俱寂,一天星斗,如宝石般闪烁,到也不失寂寞,华雨露问雪儿害怕不,雪儿说:“有你们在怕啥?”说得华雨露男子汉的阳刚之气顿时显现,说:“既然如此,我们就一路走下去,看是否能探出一条路径来”。

来时,三人都没有注意到这路是有时上有时下,等到回去时,才发现路是时上时下的,最怕走至一个三叉路口,不知改走那条,倒是雪儿有主意,她说那边天亮些,就往那个方向走,因为牯岭哪儿到底是个小城,有些灯光,总会在这漆黑的天幕中透出些亮度来。这两位老兄不得不佩服雪儿有见识,就停下脚步,看哪个方向亮些,再往前走。

一路走去,三人由于紧张都忘了饥饿,等到远处有个地方真如雪儿说得有些亮光来,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于是张天喜提议休息一会。三人在一块大岩石上坐下来。人人都觉得身上汗津津的,虽然山风不小,到也不感觉凉。张天喜问雪儿:“你感觉如何?”雪儿说:“今生难忘。”华雨露哈哈一笑说:“等回校以后,可以在校刊上发表一篇《庐山历险记》了。”雪儿问华雨露:“你们外语系开那些科目?”华雨露说:一年级一般开精读,泛读,口语,古代汉语,初级听力到了二,三年级,除了这些课以外,还要开二外。张天喜说:“现在学校到了一些外教”,他看雪儿不理解,就说是外国教师,他们主要是代口语课。华雨露说:“我们学校现在有教师要出国进修,”他又问张天喜说:“美国有种考试叫托福,你了解吗?”,张天喜说:“听说过,据说高年级有人在准备报考,不过好像是公派。”张天喜说:“等着吧,中国很快就有股出国热。”华雨露说:“听说上海,北京已经有人在大使馆打听,有人已经在行动了。”雪儿听得两人说得有趣,就说:“你们也打算出去?”张天喜说:“现在提还早了一点,等到毕业看机会吧!”

三人说着,不知不觉间觉着身上冷了下来,就站起来,继续走。

三人又走了个把小时,那边方向似乎越来越亮,几乎就在眼前了,心情都一阵轻松,雪儿看了看表。已经是凌晨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