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华北傀儡政权是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汉奸殷汝耕在日本人的庇佑下春风得意。日军袭击中国军队之后,在通州驻扎的伪军部队决定反正。在得知日军对北平外围平民炮击,并且还轰炸了伪军保安队的营房,造成伤亡之后,战场起义。
贼船是怎么上的?日本人入关了,中央政府不打,说是要和平。何应钦和日本人签订华北协议,老百姓怎么看?中央政府的军队撤离昌黎、通州、宝坻、密云、昌黎,这里都变成了汉奸政府控制区域。可是政府不和日本人打仗,而且还签订条约,大家商量好了一切反共,地痞流氓见缝插针,进体制内很难,要有关系,有学历,才能吃香的喝辣的。平民百姓发现,给殷汝耕打工既可以进入体制,又可以吃喝玩乐,于民族大义,连党国都没说个不字。既然停止一切反日活动,那么在宣传上就看不出什么敌对态度。那还不过去混口饭吃,就是放弃了一个升官发财的机会。一国两制蒋委员长都默许了,说不定真就是日中亲善呢?蛇吞象?那是不可能的。和平才是硬道理。老百姓都是这么想的。等到中日开战,才发现自己已经站到了汉奸的行列中,被迫给日本人当开路向导,挡枪肉盾,这才恍然大悟。
河北伪军保安队的队长张庆余发现了这个问题。当初自己就是想吃口官饭,没想到今天却成了卖国贼了。张庆余一气之下,集合队伍,把日军驻北平的特务机关层层包围,三千多保安队员把一百多个日本军人以及八十多个特务机关特工一个个撂倒。平时颐指气使的日军特务家属,这个时候就彻底暴露在杀红了眼匪气十足的伪军面前。又有二百多个日本浪人、韩国浪人、特务家属、日本女人、日本孩子被杀或强奸。这也就是日本人在战后一直叫嚣着的“通州事件”。
张庆余逮捕了殷汝耕,不过老汉奸连夜逃跑。反正部队投奔了二十九军。但是这个事件却给了日军进攻的口实。日军参谋本部里,一个瘦小的将官长叹了一口气,他知道,仅仅通过他一个人的力量,已经无法让已经贪婪到疯狂的战争机器保持三档,低速行驶,慢慢蚕食庞大的中国大陆了。这个高速运转的机器已经拟定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上到天皇,下到普通士兵,都已经不把眼前的几百万中国军队放到眼里了。
石原莞尔,日军参谋本部参谋次长。参谋总长是亲王载仁。但是日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为了协调争风吃醋的海军和陆军,也为了让骄傲的海军和固执的陆军能够保持战场协同以及经费分配的合理性,陆军部和海军部的参谋本部首长都又亲王挂职,一旦有争议时才参与决策。所以,石原莞尔就是日军在战略上的总参谋长。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田代皖一郎突发心脏病离职,不久就死了。香月清司继任。赴任之前,石原莞尔表情凝重地对香月说:此去中国,千万不能借机扩大战争。陆军省那帮白痴都是狂妄自大之徒,他们不了解中国,也不了解世界。我们在对内宣传的时候,不妨就可以说日本民族是统治世界的最优秀的民族。但是对外,作为军人,你一定要理智。中国现在已然四分五裂,各个军阀派系林立,如果我们借机获取华北五省自治,扶植殷汝耕,扩大他的影响,巩固满洲,建设满洲,移民满洲。这才是最重要的。日本是个人口小国,务必日化满洲,建立亲日华北政权,分裂中国,逐步蚕食,才是最正确的战略。往国际上讲,通州事件已经足够给国际上交代,到中国后,迅速成立战地调查组,把这个结果公布到国际上,使战争保持在冲突阶段。但是,备战不能停止,军事集结仍然必要,给中国政府施加压力,分化宋哲元,哪怕是中立宋哲元,孤立蒋介石在华北的势力,对大日本帝国才最为有利。我们的目标是南洋,是荷兰属地印度尼西亚,赶走英美势力,获取石油,等到欧洲形势发生变化,伺机再和美国人决战。
香月清司冷笑着,他自然听不进石原莞尔的话。他和陆军省长官的想法一样,要想征服中国,必须在华北寻求决战,沿着京浦线南下,以楔形战术占领武汉,完成对国民政府的战略迂回。迫使中国投降,才是最终目标。
香月刚到中国,战争就扩大化了。六万日军已经到达北平外围,其余部队在登陆地集结。二十九军陷入危局,宋哲元见状,立刻跳出即将合围的包围圈,放弃军部,南撤保定。听到这个消息,石原莞尔失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