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牺牲全文阅读 > 第3章

第3章


  1937年7月7日,日军突然进攻卢沟桥,战斗持续了两天。在和守军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达成口头停战协议后,战争扩大化的报告送到了日本首相近卫文麿的案头。近卫文麿终于看到了出兵的理由,利用宝贵的停战时间,迅速从东北、朝鲜抽调关东军和朝鲜住屯军二十万人进入华北。

  此时此刻,中国人似乎已经群情激奋,表达出强烈的爱国心,四万万五千万华夏儿女似乎也要万众一心,同侵略者斗争到底了。蒋委员长在庐山发表抗战演讲。戴笠已经通过军统天津站得知日军在塘沽登陆的人员、装备数据。二十万人,这在当时的蒋委员长眼里,是一个天文数字。九一八、一二八、山海关抗战、察哈尔抗战、多伦抗战、长城抗战,中日两国军队伤亡统计数据相差十倍。唱高调的自由派学者高呼:我们不怕日本人,我们一年消灭他们五万人,损失四百万人,我们也能用人口基数压倒他们,让他们亡国灭种!这是战争,不是拔河比赛,战争不是你杀了我五个人,我砍了你十个人,你就输了。综合国力,蒋委员长一直在思考这个词。一个内乱了三十多年,背负了晚清数次战争赔款,丧权辱国条约又被迫让国民党政府继承的就有一千多条。几乎每一个地方省份都有独立的财政、军事、行政割据。好容易逼走了在瑞金的红军,委员长天子门生薛岳在红军后卫部队后一百里跟进,假途灭虢。红军走到湖南,陈济棠给红军开了一个口子让红军过路。陈济棠本以为祸水西引,委员长不会进粤了,谁知兵权一夺,乖乖地打发到国外考察去了。王家烈倒是实惠,可是中央军到了贵阳,王家烈就发现味道不对了。龙云和白崇禧是天生的地头蛇,拐了弯地讨便宜不干活,蒋委员长吃了哑巴亏也没办法,暗自咬碎钢牙:走着瞧。

  不过好歹,红军这一路走来,薛岳这一路跟来,广东、贵州、四川好歹听话了。好容易地方分制的割据被打破,大一统的局面已经形成。张学良刚刚在西安给了蒋委员长一个下马威,局势稳定下来后,慢慢耕耘,力求改变的。他不怕,不就一个东北么?几千万父老就能让日本人给变了种?中国人又不是没被异族统治过。假以时日,评定了西北各部,一百多万德国顾问训练,希特勒援助的军火装备的整编师调理得当。在中国实行他蒋委员长的东方独裁,跟他德国的心灵导师有样学样,像德国一样突飞猛进,若干年后,挥师北伐,东北还是我们的。

  他把东北当成了德国的莱茵区了。

  可是眼下,日本人进攻了。

  蒋委员长在庐山紧急发表了演讲。

  “中国民族本是酷爱和平,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向来主张对内求自存,对外求共存。”

  “这次卢沟桥事件发生以后,或有人以为是偶然突发的,但一月来对付舆论,或外交上直接间接的表示,都使我们觉到事变的征兆。而且在事变发生的前后,还传播着种种的新闻,说是什么要扩大塘沽协定的范围,要扩大冀东伪组织,要驱逐第二十九军,要逼宋哲元离开,诸如此类的传闻,不胜枚举。可想这一次事件,并不是偶然,从这次事变的经过,知道人家处心积虑的谋我之亟,和平已非轻易可以求得;眼前如果要求平安无事,只有让人家军队无限制的出入于我国的国土,而我们本国军队反要忍受限制,不能在本国土地内自由驻在,或是人家向中国军队开枪,而我们不能还枪。”

  “卢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于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键,全系于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

  每一个字,都藏着蒋委员长无尽的委屈和深切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