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牺牲全文阅读 > 第13章

第13章


  转眼到了1936年年底,已经和李克农商量好在西北割据但是因为马步芳遵循蒋委员长的命令在宁夏打击西路军而计划失败的张学良进退两难。蒋介石决定去西安督战,争取一口气解决西北问题。戴笠向蒋介石进言道:西安党部特工有情报说东北军一些中级将领和中共有非同寻常的联系,张汉卿应该也会有那么一点嫌疑。

  蒋介石一直很看重戴笠的情报,但是在这一点上,他是有自己的分析的。张学良是一个敢作敢当的人,虽然他抽大烟、玩女人、挥霍无度,但是在立场问题上,他应该不会犯错。都是四张的人了,做事还是靠谱的。我这边几百万人马,中央的名位,共产党有什么?他张学良现在是寄人篱下,西安不是奉天,没有他的行政人马了,他只是一个带兵的将军,拥有十几万没有后勤,没有独立财政权利的军队领袖那就再也不是地方军阀了,他有必要为了几万共产党军队冒险吗?让他打共产党是我蒋某人对他的器重,热河抗战这帮东北军什么表现全国人民都看到了,包括民主人士黄炎培不也在亲眼目睹了东北军的腐败之后,力主张学良下台吗?他灰溜溜出国考察,不也是我蒋某人念他政治生命还在盛年,招他回来的吗?他不是个翻脸不认人的人,这点,我还是放心的。

  蒋委员长没听劝。

  到了西安,蒋委员长先是询问剿匪情况,张学良按兵不动,杨虎城也是手握重兵不动,这着实让蒋委员长很没面子,自己毕竟是领袖,见着这样的下属,还是要骂骂的。可是张杨还是劝蒋介石抗日,蒋委员长心想:还是调中央军来解决吧。

  12月9日,学生运动爆发,全国学生得知蒋介石到达西安,就全部在西安行辕外请愿,张学良答应学生向蒋委员长转达意见,蒋委员长说:对这些学生,除了拿机关枪以外,是没有办法的。

  听完这句话,张学良突然就不再是军阀了,国仇家恨涌上心头,几年来被国人骂来骂去的窝囊充斥脑海。心想:当年我就是误判了东北的形式,我还不知道收拾几个关东军的参谋轻而易举,可是情报不对等,我当时远在北平,怎么知道奉天的情况?至于锦州抗战完全是东北军腐败,可是这么多年寄人篱下,远离家乡,再腐败的部队也想明白了,打回老家去才是东北军的出路。

  张学良以抗日为主旨,说你看李宗仁、白崇禧在广西起事,不也是为了抗日。我张学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家园沦丧,国恨家仇,你就让我在西北打共产党?

  蒋委员长听完了,心想:我倒是让你打了,锦州、热河,我当时就让你坚守了。守住锦州,国联调查团和英美调解团也好就地调查,即使后来我们弄清楚了这不过是关东军几个参谋策划的,并没有得到日本政府同意,我们也好以锦州为桥头堡反扑,那是反攻东北的跳板。可是你呢?现在还跟我讲什么抗日!锦州是怎么回事?热河是怎么回事?

  当然,蒋委员长骂人的时候就有几个特别的浙骂了——娘希匹。同时,逻辑也不能像笔者这么清晰,态度也不会多好,附加几个手势,几句威胁,几个枪毙的叫喊还是可能有的。

  今天看来,这都没什么。

  温总理在抗震的时候也说过:是人民在养着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蒋委员长的错误就在于,他发脾气的军官,并不是他的嫡系,而是一个军阀。

  张学良万年曾经说:我发动西安事变,就是想,你这个老头,凭什么这么骂我,我就是要教训教训你!

  千人疼万人爱的小六子,一直在父亲的公司打工,二十几岁就当上旅长,带着自己的小兄弟不亦乐乎,从来没有人这么骂过他。于是他发飙了。

  12月12日,东北军兵谏开始,先是包围了华清池,解除了蒋委员长卫队的武装。蒋委员长跳窗逃跑,在后山的一块大石头后被发现,后背摔伤。西北军包围西京招待所,扫射了军政部次长陈诚的卧室,陈诚侥幸活了下来,国民党中央委员邵元冲中弹死亡。邵力子、陈诚、卫立煌等人被扣押。西安国民党党部被占领,军警宪特等部门被强占,发生激烈交火。事后调查,国民党方面军政部门,包括蒋委员长的卫队,损失四百余人。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2009年,杨虎城的后代向迁居台湾的国民党中央写信,要求国民党对杨虎城在西安事变中的行为平反。国民党党史研究室负责人员说:任何一个军事将领挟持领袖、杀害卫队警卫四百多人、党的中央委员被害,这种行为时不可能被平反的。我们愿意为杨虎城先生的不幸被害表示道歉,但是对西安事变不会平反。

  杨家后人再次写信给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马英九没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