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牺牲全文阅读 > 第14章

第14章


  得知蒋委员长被扣押,急坏了所有人。

  汪精卫远在欧洲得到消息,立刻打点行囊准备回国,利用自己的声望回来接收中央政府。多少年明争暗斗,这一次终于渔翁得利了,机会不容错过。

  何应钦组织在洛阳附近集结的中央军,准备进军西安。空军也集结待命,准备攻击西安。

  12月17日,斯大林表态,要求释放蒋介石。《真理报》、《消息报》发表评论支持蒋介石。经过内部争辩后,中共决定派周恩来飞赴西安,斡旋西安事变,要求释放蒋介石。

  12月22日,宋美龄到达西安,下飞机前,她把一只手枪递给身后的澳大利亚籍顾问端纳:如果叛军对我有什么失礼,请用此枪将我枪杀。下飞机后,见张学良和杨虎城恭恭敬敬地站在停机坪边,说:汉卿,这是我的东西,就不用检查了吧?

  张学良诚惶诚恐:夫人,岂敢,岂敢。

  随后,张学良陪宋美龄到达扣押蒋委员长的住所,宋美龄从行李中拿出一盒梅干菜。蒋委员长见宋美龄到了,泪流满面说:你怎么来了?如入虎口矣。

  宋美龄说:宁抗战,勿死敌手。

  蒋委员长这才想明白:东北失陷,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这时候,如果因为拒绝抗战的建议被兵谏士兵所杀,那么他蒋中正恐怕在历史上就会留下一个污点。请愿的学生、流离失所的东北难民,背井离乡的东北军将士,恐怕都不希望他死。连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都不希望他死。

  12月24日,蒋委员长接受了张学良和中共的建议:

  1、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

  2、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利。

  3、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

  4、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

  5、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

  6、其它具体的救国办法。

  杨虎城把这六条逐一整理,要求蒋介石签字。但是蒋委员长倔驴脾气上来了,心想,安全已经得到保证,你们又让我签字。我这个领袖岂不是一点面子都没有了。几个军阀吓一吓,我就得签字画押,以后刘湘、龙云、白崇禧这帮人还不有样学样闹翻了天了?

  张学良笑了笑说:不签就不签吧。

  杨虎城说:我们提着脑袋跟你干,最后一个字都不签?

  张学良笑着说:签了字又怎么样?到时候说是被逼着签的,一样无效。我和蒋先生就是君子协定。

  杨虎城还是拧不过来,周恩来上前劝解,好说歹说,放了蒋介石。

  12月25日,张学良突然决定,陪着蒋委员长回南京。

  从这一点上看,张学良真是铁血真汉子。他这么做属实汉唐遗风。一来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他张学良这么干事错的,他也承认错误了。二来,负荆请罪也让蒋委员长下得了台。后来蒋委员长走个形式,判了他十年徒刑,但是并未执行,而是改成了软禁。抗战时候张学良多次请缨,蒋委员长都没应允。这时候,张学良就有点过了,他的指挥能力,大家在热河就都领教过了。

  宋美龄也怕戴笠、陈诚这帮人吹几句口风就把张学良给办了,毕竟当时自己和哥哥宋子文也是对张学良的安全保证过的,于是对蒋委员长说:他不要钱,不要地盘,他要的是牺牲。

  到了1958年,蒋总裁越想越气,心说当年要在西安没发生那一出,没了你张学良,老子我犯得着窝在这受气么?美国人给压力要蒋介石在台湾独立,和大陆脱离关系,一天一催,蒋介石是地道的传统中国大一统思维的维护者,心里就没想着当美国人的小催帮,想来想去就想到了张学良。宋美龄知道话题赶到这了,再次发威:你要是做什么对张汉卿不利的事,我马上离开台湾,把你的事都公之于众。

  大凡政治家,都没几个没案底的。再说蒋委员长和宋美龄的感情这么多年,相互扶持,宋美龄的话他还是听得进去的,历史让他选择的机会很多,他自己放弃了而已。抗战胜利后抢占东北,本已经设计好,让张学良当东北第一行政长官,胡宗南负责军事,太子蒋经国当辽宁省主席和东北行辕秘书长,可是计划设计好了,蒋委员长自己给推翻了,愣让人生地不熟的熊式辉去东北。共产党派的人是林彪和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这一去,一呼百应,老百姓也都知道了,老张家的人又回来了。若是当年派了张学良当招牌,共产党也不好意思向老恩人下手不是?民心实力都摆在那,东北到底什么情况,谁都说不清楚了。

  一念之间,蒋委员长释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