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乞丐炼成皇帝
朱元璋档案:
学历:基本自学成材
出身:贫农
简历:放牛娃、和尚、叫花子、士兵、将军、皇帝
口碑:治隆唐宋、朱扒皮
谁能从一字不识的叫花子,成为君临天下的皇帝,并且文治武功还顶呱呱,能与唐太宗、宋太祖的丰功伟绩PK?
这种奇才,全世界恐怕绝无仅有。
但在中国,就有这样的高人——你可以剥夺他的财产,让他沦为叫花子;你可以把他关进监狱,把他交给死神;甚至使出无数次的暗杀手段,要剥夺他的生命,让他惊恐万状……但是,他只要有一口气在,必能以惊人的勇气,奋起一击,打败强敌。
元末,就有这样一个力挽狂澜的汉族人。他叫朱元璋,一个出生在安徽凤阳的小乞丐。
蒙古人统治中国已经很久,时代呼唤汉族人站起来,推翻统治,改天换日。这个任务,现在落到朱元璋身上。他的传奇经历那么激荡人心,简直就是前所未有的奇迹、非凡绝伦的传奇,更是一部伟大的励志书!
1.重八凤阳躲瘟神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朱元璋也不例外,他从小是在苦水中泡大的。他经历的大苦难,搁在常人身上,能够闯关的几率或许只有百万分之一,而他总是化险为夷,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克敌制胜,修成正果。老天将一块天大的馅饼——推翻元朝的重任,扔在朱元璋嘴里,这就是时势造英雄的历史机缘。他也确实异于常人,发展到后来,成为统一天下的领袖,大大加快推翻元朝的进程,反过来就叫“英雄造时势”。
1328年九月十八日(注:本书日期全部为农历),朱元璋生于安徽省濠州(今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
我们现在妇女生孩子,住花费几万元的贵族产房,还嫌不够档次。可是,朱元璋先生,却是生在破庙里,成长在草地上。他没上过幼儿园,仅读过几天私塾,因为家里实在太穷,辍学给人家放牛。长到十几岁,他仍然是斗大的字认不了几个的文盲,属于社会草根中之极品,弱势群体中的下等人。
这样的穷光蛋在当时不配有名字,因为在家中排行第八,大家就叫他“朱重八”。
朱重八小时候是当叫花子的命。凤阳是出产叫花子的不毛之地——“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穷,跟出不出朱元璋毫无关系,那里自古就穷,而朱元璋家又是当地有名的穷人。
说他家徒四壁,那是恭维他了,他家连墙壁都没有,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全家人靠租种别人的田维持生计,年年开荒种地,好不容易生地成熟地,田主趁机抬高租金,一家子只好辗转各地找便宜的田种。这种没有根基的苦日子,似乎没有尽头。
“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样普通不过的生活,朱家这样的佃农消受不起。改变命运,谈何容易?
成就大业的人小时候都不是乖孩子,听父母话的,多半走了父母老路,超越不了父母。朱重八的性格,跟老实本分的父亲绝然不同。他生性泼辣阴狠,胆子大,爱想问题,一肚子坏水,活脱脱一个坏孩子。
一天,他和同村的周德兴、汤和、徐达等一起放牛。
大家每天吃不饱,肚子饿得呱呱叫。朱重八动起歪脑筋,几人一合计,索性把田主的一头小牛杀了,捡些木柴,弄起烤全牛。美美地大吃一顿之后,把牛尾巴往山上的石头缝一插,跑回去向田主报告:小牛钻进山洞了,怎么拉都拉不动,只拽到一条尾巴。田主气得蹦起八尺高,把朱重八痛扁一顿,牛也不要他放了。复仇的火焰在朱重八胸中燃烧,但他毫无办法。
一顿牛肉征服了周德兴、汤和、徐达等人,朱重八成为孩子王,后来这些人都成了他手下的大将军。
1343年,是天下大乱的一个年份,这年朱重八17岁。
天降下一场大旱灾,安徽仿佛发生了生化危机,产生无数饥民,似乎要毁灭腐朽透顶的元朝。
当时,淮北几个月天天是桑拿天,湛蓝湛蓝的天空不下一滴雨。赤地千里,庄稼死光,蝗虫吃尽草木的叶子,人们又吃光草根树皮,最后吃起人肉和倒毙的死尸。那时候,没有袁隆平这样的水稻专家,也没有国际机构救援,国家的一点官粮,早就被有权势的人拿去保命。一有大旱灾,政府没有能力赈灾,数以百万计的人民流离失所、饿死病死,整个社会发生大规模的动乱和战乱。
上天没有怜悯朱重八,他一家人死去大半。他二哥不甘心这么死去,饿着肚皮外出逃荒,但是饭没讨到一口,还是饿死在路边。朱重八躲过了瘟神,但躲不过饥饿,他的命运又一次走到悬崖边上。怎么办?“饿不死的和尚,旱不死的大葱”,他于当年九月到附近的皇觉寺当了和尚。
和尚是“以和为尚”的,但他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求饿不死。富和尚那时没有禁忌,酒肉穿肠过,女色任他玩(“寺僧惟务酒肉女色”),没有约束。当然,皇觉寺是穷庙,没有酒色,像朱重八这样当和尚,只是为糊口。朱重八不相信鬼神,也觉得当和尚不光彩,当上皇帝以后禁止人们提到“僧”“秃”等字,否则一定格杀勿论。
他在皇觉寺受欺负,被人吆来喝去,过得很不爽。庙里的蜡烛被老鼠啃了,他怪泥菩萨没看护好,用扫帚痛打伽蓝神,还在神身上写上“发配三千里”几个大字。他当皇帝后,吹牛说他当初多么有本事,扫地时泥菩萨会自动抬起脚,伽蓝神还托梦给寺庙住持,让朱重八赦免伽蓝神没看护好蜡烛的罪过。
2.犀利哥差点饿死
朱重八吃白食好景不长,只有几个月,寺庙没有粮食,和尚们开始饿肚子,所有人被打发上路,外出化缘。朱重八真正开始了叫花子生涯。他可能意识不到,这段叫花子生涯影响他的一生,甚至影响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朱重八最后一批离开山门,当上光头版的“犀利哥”(叫花子)。一顶破箬帽、一个小木鱼、一个破瓦钵、一个小包袱,就是他的全部讨饭道具。
他开始在安徽西部一带乞讨。
他专找有人烟的地方走,在富裕人家的门前猛敲木鱼,高唱佛号,要点吃的。他饱一顿,饥一顿,走遍淮西一带的城市和乡村,穿越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川。他先往南走,到了合肥,再向西走,到了固始、光州、息州、罗山、信阳,再往北走,到了汝州、陈州,再往东走,到了鹿邑、亳州、颍州。
他后来回忆说,做叫花子的3年间,为了找口吃的,每天像无根的莲蓬四处漂浮,心里像滚开水一样焦急,境遇之可怜,活像一条野狗,软磨硬讨,受尽人间辛苦。看到有炊烟的地方,就赶紧跑过去乞讨。晚上遇到古寺庙就投宿,没有投宿的地方,就睡在山崖下的石板上,眼望天上的月亮,听着猿猴的啼叫和野狼的嚎叫,思念九泉之下的父母,久久不能入睡,感觉凄凉极了。碰到坏天气,风霜雨雪严相逼,想生存下来都十分困难。
大家都在受灾,朱重八讨不到饭,好几次差点饿死。一天,他讨到剩柴村,已经两天没吃饭。他拖着沉重的步子走进村子,村庄断壁残垣,一个人也没有,早被兵火蹂躏得没有人烟。正在绝望之际,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一棵柿子树,上面竟然挂着火红的柿子。他费力弄到一些柿子,一口气吃了10个,终于缓过劲来。几年后,他打下太平镇,又经过剩柴村。这株救命的柿子树啊,依然挺立在寒风中等他归来。他想起它的救命之恩,百感交集,下马给柿子树系上红袍,封这棵树为“凌霜侯”。
据说,他在徽州一带乞讨时,还获得一项发明专利。一天,他讨到几块豆腐,舍不得吃,等他从包袱里拿出来要吃的时候,豆腐早长满白毛,臭不可闻。他舍不得扔掉,将豆腐煎着吃。谁知道,奇迹就这么发生了,煎过的豆腐闻着臭、吃着香,还真是美味。这道菜就是徽州名菜臭豆腐,发明人就是朱元璋。
1348年,听说家乡一带闹土匪,他思乡的念头越来越强烈,苦日子也过够了,又一路乞讨回到皇觉寺。依然是一顶箬帽、一个木鱼、一个瓦钵,只不过都破破烂烂,几乎不能使用。他的身上长满虱子,散发着臭味,但是他的体力非常强健、脑瓜更为灵活,毅力和见识已经不同于常人。苦难没有摧毁他的意志,反而将他打造成一名钢铁战士。苦难也能毁掉一个人的善良德行,叫花子生涯让他成为一个狡诈、阴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朱重八回到皇觉寺,已经21岁。21岁,有些早慧的英才已经作出成就,但这个伟大的君主,现在仍然只是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没有一文钱、没有一件干净衣服、不认识几个字、没有几个朋友。他生命的前21年,所做的一切,就是想方设法避免饿死。
但是,他的心中还有梦,一种伟大的、让人仰视的东西潜伏在他的心中,这就是野心。
他在淮西讨饭期间,被另一个游方和尚彭莹玉(即布袋和尚)洗脑。彭莹玉是西系红军的开山祖师,传布弥勒佛降生的教义,将淮西建成东系红军的根据地。朱重八虽然没有见过布袋和尚,却接受了他的革命主张。朱重八信奉起秘密宗教——明教,这是个披着宗教外衣的反政府组织。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一滴水融入大海,不仅永不干涸,还能涌起波涛。
他依靠这个秘密组织,走上推翻元朝的道路,最终成为元朝的掘墓人。
他在皇觉寺还读起经书,不再是文盲。他还结交英雄好汉,不时混进濠州城探听消息。
经过布袋和尚等人的传播,信奉明教的人越来越多,江湖上传说推翻元朝、拯救天下的“明王”已经出世,但谁也不知道“明王”究竟在哪里,不知道何时才能现身。
老百姓对元朝的野蛮统治怨恨已久。蒙古统治者“只识弯弓射大雕”,马上打天下天下无敌,征服亚洲、欧洲,几乎蹂躏半个地球。但是马下治天下就不行了,统治方法低级,没办法跟唐宋相比。
元朝实行不平等的民族政策,把人分为四等,激起汉族等的反抗。第一等人蒙古人享有各种特权。中亚地区的色目人属于第二等,被蒙古人最先征服,沾点蒙古人的光,当官可以优先。蒙古人、色目人犯了罪,别人不能插手,只能由蒙古人设立的特殊法庭审判,法外可以开恩。蒙古人打汉人,汉人不能还手,只能到官府告状。
元朝统治下的汉族人、女真人等成了第三等人,统称汉人,贱称“汉子”。
女人有外遇就叫“偷汉子”,等于说这么贱的男人你都要。南人是宋代治理下的各族人,因为征服时间最晚,就成了最下等的人,贱称为“蛮子”,比汉子还不如。社会上还有大量的奴隶阶层,在市场上当牲口卖。
汉子和蛮子犯法归普通法庭判处,罪加一等。蒙古人打死汉人不偿命,充兵和罚缴安葬费了事,而汉人打蒙古人要被判刑或者抵命。偷了东西,蒙古人、色目人不刺字,汉人、南人就非刺字不可。
元朝对老百姓防范很严,禁止人民反抗。汉人、南人不能持有兵器弓箭,不许养马,不许习武、打猎,不许集会,不许到市场上做生意,不能学习蒙古文字,晚上不能出门。南方人20户编为一甲,甲主是蒙古人,索要衣服粮食、强奸百姓的妻子女儿,没人敢说话。
这样残暴的政权早就该死了。元朝的草原文明征服不了先进的农耕文明,最后反而被农耕文明征服了。统治者安享近百年的太平日子后,当初的武力消解殆尽,受罪的老百姓纷纷操起家伙反抗。
一首了不起的红歌吹响革命的号角,传遍大江南北——堂堂大元,奸佞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
这首歌指出元朝政治上奸臣掌权,经济上通货膨胀,法律太严酷,引起百姓怨恨。土匪、黑社会混进政府,贤能的人被排除在外,官匪一家,贼做官,官做贼,偷盗百姓财富。这些征象都指向一种末世现象——亡国之兆。
如果人民没办法生活,官员又腐败、扰民,社会矛盾激化,百姓起来造反,山崩地裂,势如海啸,没人可以阻挡。战争又生出大动荡、大破坏,死亡很多人,毁掉社会财富,制造多少人间悲剧!所以社会稳定,首先要让百姓吃饱穿暖,严惩贪污腐败,特别是防止官员耍流氓坑害百姓,激化社会矛盾。
大家一致起来跟元朝作对。1352年二月,郭子兴领导红巾军在安徽濠州起兵。元朝军队怀疑皇觉寺是红巾军的情报站,一把火把寺庙烧了,和尚一哄而散。25岁的朱重八面对断壁残垣,欲哭无泪,现在连和尚也没法当了,难道还要当叫花子?
朱重八的儿时伙伴汤和正在郭子兴手下当兵,写信邀哥们儿入伙。朱重八心里很犹豫,不想去。但是怕走漏风声,元朝的“还乡团”要找朱重八算账。
周德兴给他出了一计——问卦去吧,当不当兵全凭天意。
朱重八向伽蓝神问了一卦,一看是个吉卦,于是听从老天安排,来到濠州城,准备投奔郭子兴。
一代明王——朱重八,不再潜伏在山门。他一脚跨出庙门,正式飘进江湖!他的一小步,对中国历史来说却是一大步。此后的3年,没有人能复制朱重八的传奇经历,连项羽、刘邦这样的英雄豪杰都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