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凶猛治国1:从朱元璋到朱棣全文阅读 > 第3章 屠夫当国(2)

第3章 屠夫当国(2)


  3.叫花子意外拾宝

  1352年春天,濠州城已被元军重重围困,领兵的是丞相脱脱,一个在元军中唯一有才干的将领。

  元军大军围困,破城在即,居然有人敢来投军?门卫居然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城下,确实站着一个穿破烂服、身材高大、相貌丑陋的穷和尚。

  他莫非是元军的间谍,来刺探情报的?盘问朱重八,他只说来见郭元帅,还没和门卫说几句话,双方就大吵大闹,动起手来。门卫们一拥而上,将他捆了个结结实实,绑在拴马桩上,百般侮辱。

  一位重要的人物即将出场。没有他,朱重八什么也不是,历史上根本就不会有朱元璋。他的名字叫郭子兴,职务是元帅,有一个宝贝女儿和几个不争气的儿子。

  门卫们派人报告郭元帅,抓到一名元军间谍,请令即刻行刑。郭子兴马上来到门口看看情况。当他看到这个丑和尚相貌奇伟,身材强壮,说话不像普通人,心里不由得吃了一惊。

  郭子兴把他留下来做卫士。朱重八非常感激郭子兴,一心想报答救命之恩。叫花子当久了,朱重八身体强壮,打仗如一头猛虎,几次战斗大获全胜,杀的、俘虏的敌人比别人多,很快在红巾军中冒尖了。

  郭子兴的二夫人张氏,非常欣赏朱重八,想把养女送给他,以帮助郭子兴打天下。朱重八其实对元帅的亲生女儿倾慕已久,只是张不开嘴——暗恋本来就是一场哑剧,说出来就变成悲剧,那还不如不说。身上的叫花子臭气还没洗干净呢,怎么配得上大元帅的女儿呢?鲜花插在牛粪上,郭子兴一家万万不干。所以,当张氏要把养女嫁给他的时候,朱重八只是习惯性地点了点头。

  朱重八是经济适用男,这个养女也是经济适用女,叫马秀英,孤儿,是郭子兴的老友马公临死前托付给他们夫妇的。她长着一对大脚,因为不缠足,没人敢求亲,人称“马大脚”。她相貌虽丑,但十分贤惠,朱重八还真是捡到宝贝了。

  朱重八做了元帅娇客,找到大靠山,也算有身份的人了。他里里外外鸟枪换炮,还给自己取了新名字:朱元璋,字国瑞。无衣无食的苦难生涯终于结束,朱元璋很快被提拔到重要位置。

  4.濠州苦斗孙德崖

  1352年,农民军发生火拼。

  郭子兴、孙德崖等人在安徽濠州起义成功后,把濠州当做根据地。在江苏徐州,芝麻李的起义军被元丞相脱脱数十万军队打败。城破后,脱脱下令屠城,起义军尸横遍野,流血漂橹。芝麻李从死人堆里侥幸逃出,不久被元军抓获杀掉。彭大、赵均用率领残兵败将,也逃到安徽濠州。

  几个起义军凑在一起,完全是乌合之众。没有一个能服众,各立山头,政见不同,争权夺利,闹得不可开交。大家推举彭大、赵均用做首领。但这两人也不合,管束不了部下,军队乱杀人、奸淫妇女,百姓不能自保。

  郭子兴和孙德崖成了死对头。彭大拉拢郭子兴。孙德崖怕吃亏,就拉拢赵均用。两边势均力敌,明争暗斗。

  孙德崖在赵均用面前说,郭子兴只认得彭大,对你白眼相待,根本就瞧不起你。赵均用大怒,带领亲兵把郭子兴抓起来,藏在孙德崖家里。为防止郭子兴逃跑,赵均用给他颈戴木枷,脚拴铁链,如狼似虎一阵棍棒,打得浑身稀烂,然后锁在一间空房里,准备杀掉。郭子兴的性命眼看就要葬送在赵均用手里。

  郭子兴的部下,这时没有一人敢去救,连他的儿子郭天叙、郭天爵都躲起来,不管老爹的死活。朱元璋正在淮北打仗,一听这事,肺都气炸了。部下都劝他不要自投罗网,朱元璋愤愤地说:“郭公对我有救命之恩,他现在蒙难,大丈夫岂能见死不救?”

  朱元璋找到郭天叙、郭天爵,一起去找彭大帮忙。

  彭大听了,也勃然大怒:“他们太胡闹,有我在,谁敢害你家元帅!”

  彭大立即对部下做战斗动员,准备武力营救郭子兴。朱元璋全身披戴盔甲,率领军队,将孙家团团围住。在搏斗中,朱元璋杀死孙德崖的祖父母。他又爬上房子,掀开屋瓦进入屋内,将奄奄一息的郭子兴救了出来。赵均用得知彭大已经出头,只好忍气吞声,不敢扩大事态。

  朱元璋看这几个元帅尔虞我诈,浅陋寡谋,困守安徽濠州,成不了什么大事,于是决定另起炉灶。

  他招募了700人,挑选出23名精兵强将,去建立新的根据地。这23人包括徐达、汤和、周德兴、吴良、吴桢、费聚、耿再成、耿炳文、唐胜宗、陆仲亨、郭兴、郭英等人,其他人全部留给郭子兴指挥。23人后来大多数成了公侯。

  朱元璋打仗是天才,讲求智取,总是以少胜多。1353年,朱元璋的军队奇迹般地不断壮大,夺取定远。冯国用、冯国胜兄弟和李善长等知识分子,纷纷投奔帐下。朱元璋请教夺取天下大计,冯国用说:“金陵(即南京)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应先打下金陵,定鼎天下,然后命令将士四出,救生灵于水火之中,远近倡导仁义,不贪求子女玉帛,这样天下不难安定。”

  李善长说:“你要学习汉高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5年就可以平定天下。”

  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心中有了战略大计,越发奋勇争先。

  朱元璋先夺取滁阳,作为根据地,军队发展到3万人。很快又夺取滁州,形势一片大好,不想麻烦却来了。

  5.元璋气死郭子兴

  在所有的英雄豪杰中,只有朱元璋算是真豪杰。但才能太出色,引起郭子兴猜忌。

  一些军队攻城拔寨,心里只有“钱财”二字,女人玉帛都搬回家去,只图一时快活,顺便弄点金银财宝孝敬一下郭子兴。而朱元璋心怀“天下”,有拨乱救民、安定天下的雄心,每次打胜仗,得到的东西全部分给部下,拜见郭子兴每次都两手空空。时间久了,让贪财的郭子兴十分不爽:我打仗为了什么,你难道还不明白吗?你装什么清高啊?

  郭子兴感到自己年老体衰,不是朱元璋的对手,而儿子郭天叙、侄儿张天祐水嫩水嫩的,更没办法跟朱元璋较劲。朱元璋时常与郭子兴的几个老对头暗送秋波,建立统一战线的才能这么厉害,又让郭子兴十分忧虑。

  主帅大权,岂能旁落?内外勾结,多么危险!郭子兴决定使出撒手锏,限制朱元璋。

  他先把朱元璋身边的人全部调走,让他孤家寡人,成不了事。其他人都走了,惟独李善长痛哭不已,不愿意离开朱元璋。郭子兴拿李善长没有办法。

  但是凡是打仗,总兵权绝不让朱元璋沾边,让朱元璋十分憋屈。

  郭子兴将朱元璋关进牢里,时常让他挨饿,一日三餐无法保证。三儿子郭天爵,更是恨朱元璋挡道,他设计在食物里放毒,想毒死朱元璋。

  幸好还有马氏,几次识破郭天爵的阴谋,让他没有得逞。

  她将滚烫的烧饼,藏在怀里偷偷给丈夫送去,烫伤了胸部。她给郭大帅的二夫人张氏送很多礼物,从中调和,朱元璋才重获自由。看来,不走送礼路线,郭子兴那里根本通不过。

  患难中的情感最珍贵,朱元璋对马大脚另眼相看,竟然变得情深义重。

  称帝后没有忘记马大脚当年的救命之恩,立为皇后。马皇后病逝后,朱元璋悲痛欲绝,不再立皇后,这是后话。

  郭子兴想在滁州称王,朱元璋连连拍砖,不予支持,郭子兴连滁州王也没当成。滁州没粮食吃,向哪里发展呢?郭子兴和朱元璋意见不同,郭子兴又郁郁寡欢。本来就是小气包,长期闷闷不乐,郭子兴得了严重的抑郁症。

  他听从朱元璋的意见,奇袭夺取和州的和阳城。朱元璋固守和阳,仅有万人,元军调集10万大军围攻,朱元璋坚守不动,竟然固若金汤。双方相持3个月,朱元璋屡出奇兵大败元军,元军不得不放弃和阳这块烫手的山芋。

  这时,郭子兴的眼中钉孙德崖在盱泗一带活动,没粮食吃,士兵饿肚皮,要求来和阳“借住”几个月。朱元璋居然没请示郭子兴就答应了。郭子兴看朱元璋吃里爬外,怒气冲冲地赶来问罪。两支军队发生火拼,郭子兴把孙德崖俘虏,一心想杀之而后快。但在混战中,朱元璋的铠甲被孙军一枪刺破,皮肉受伤,跌下马来被俘,被囚禁的3天里,多次险遭毒手。

  双方都不放人,形成僵局。汤和献出一计,自告奋勇去做人质,换下朱元璋。两家最终达成换俘协议,郭子兴放了孙德崖,孙军放了朱元璋。郭子兴这回没杀成孙德崖,急火攻心,竟然一病不起。既生孙,何生郭啊?

  郭子兴像周瑜一样,吐血而亡,活活气死。

  6.醉杀巢湖李扒头

  农民军没有统一领导,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跟黑社会一样,尽使黑吃黑的手段。我实力比你强,哪天就把你吃掉。军队内部也不稳定,下属实力比你强,说不定哪天把你杀掉,自己做老大。

  朱元璋的军队,通过建军、吞并、攻打、抢夺几个招法,逐渐强大起来。他不仅建立自己的嫡系部队,还并吞郭子兴的军队,或者杀了人家头目,把别人军队抢过来;或者打胜仗,俘虏别人的军队。

  朱元璋的水军,就是抢过来的。

  军事重镇和州东南靠长江,经过元兵几次围攻后,城里粮食奇缺,红军肚子饿了好多天。正对面是太平城(今安徽当涂),南靠芜湖,东北是集庆(今南京),东倚鱼米之乡丹阳湖,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要解决军队的粮食问题,并夺取金陵,只能打过长江去。可是江水滔滔,汹涌澎湃,没有几千条船和数千名熟练的水手,横渡长江只能是YY、一下。

  朱元璋眼看对岸的粮仓,心里十分焦急。这时,朱元璋迎来他的救星——巢湖水军头目李扒头(国胜)。

  李扒头也是英雄好汉。巢湖一带的豪族俞家——俞廷玉、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父子,廖家——廖永安、廖永忠兄弟,还有赵家——赵仲中、赵庸兄弟,双刀赵(普胜),全在他的手下。他们推举李扒头作大头目,双刀赵(普胜)坐二把交椅,结寨自保。有千余艘船只,万余名水军,安徽巢湖真比水泊梁山还威风。他们和庐州(今安徽合肥)的红军左君弼结下大仇,打仗总是输,派人来向朱元璋乞援。

  朱元璋亲自到巢湖谈判,成功劝说水军渡江,两军整编。五月梅雨天,淅淅沥沥连下20天雨,江面地面一片汪洋,李扒头的大小船只全部开到和州。

  六月初一,渡江战役打响。水陆大军乘风渡江,直达采石镇。这里为长江的南北咽喉要地,水面距离最短,过江最为理想。朱元璋亲率大军攻击。

  猛男常遇春第一个登岸,元军大败,沿江的各个堡垒全部投降。饥肠辘辘的红军早就饿得头昏眼花,一见粮食牲口,恨不得全部搬回和州去。朱元璋和徐达两人一商量,绝不能停留!命令大军不得打扫战场,必须乘胜前进,直取太平城。他们把船缆砍断,推入急流,霎时间,江面上千帆猎猎,顺流东下,一鼓作气打下太平城。

  和州渡江之战,巢湖水军功劳最大。可李扒头起了歹心,想在船上摆酒庆功,杀朱元璋。

  有人偷偷告诉朱元璋,朱元璋称病不去。过了几天,朱元璋设下鸿门宴,李扒头不明就里,欢天喜地去喝庆功酒。酒席上觥筹交错,十分友好,十分殷勤,大家全都烂醉如泥。尤其是李扒头,久吃败仗,今天大胜,好久没这么兴奋过了,是该好好地庆祝一下。既然是哥们儿,感情深、一口闷,那就喝个痛快吧!

  李扒头很快烂醉如泥。朱元璋的部下刚才一个个喝醉了,现在忽然全都爬起来,将李扒头捆住手脚,径直丢到江里。李扒头来不及挣扎,就做了冤死鬼。暗算来暗算去,最后却算计到自己头上。

  “双刀赵”一看阵势不对,趁乱逃跑。李扒头的部下没了主将,反抗不得,反正跟谁不是跟,干脆投降朱元璋。

  7.陶安献计夺南京

  1355年二月,红军统帅刘福通在砀山(今安徽砀山)找到韩林儿,接到亳州立为皇帝,建立宋龙凤政权,或者叫韩宋帝国。韩林儿又号小明王,还新修宫殿,大模大样当皇帝,其实就是一个傀儡。刘福通的目的和曹操当年一样:挟天子以令诸侯,谋求政治优势。

  刘福通立皇帝功劳最大,但是只捞到平章政事,杜遵道等没出力,却当丞相。刘福通十分不爽,暗地埋伏刀斧手,结果了杜遵道,自己当丞相。刘福通还不满足,不久改作太保,掌握东系红军的军政大权,可谓八面威风了。

  当时全国都在跟蒙古人苦斗,韩宋帝国三路出兵向蒙古人总攻,结果差点把自己拼光。朱元璋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样的买卖最划算,让全国人民打去吧,你们谁打赢了,我只需要收拾赢家就OK、了。

  小明王兵强马壮,为防备孙德崖吞并,郭子兴已经归附韩林儿。郭子兴气死后,小明王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司令),朱元璋为副都元帅(副司令),张天祐为右副元帅(副司令),命令他们渡过长江南征。

  军中都打龙凤旗号,俨然小明王就是他们的主子。

  郭天叙虽然是主将,发号施令,但没什么军事经验,打仗不行。张天祐胸无谋略,只有张飞般的匹夫之勇。而朱元璋,手下猛将如云、文臣众多,有徐达、汤和等将领,有李善长、冯国用等文臣,虽然只坐第三把交椅,但在军队掌握实权,如鱼得水。对副都元帅这个职位,他心里十分不爽,愤懑地说:“大丈夫岂能受制于人?”他知道,只有这两个元帅死了,这支军队才完全是自己的。因此,事事对郭、张元帅使心计,静静地等待机会,独吞郭军。

  朱元璋有自己的小九九,偷偷在南方扩张势力,“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占领太平城后,朱元璋得到当地知识分子陶安。

  朱元璋问他:“我想夺取金陵,足下以为如何?”

  陶安献计说:“金陵是古代帝王之都,龙蟠虎踞,又有长江天险。如果夺取它,再出兵攻打四方,哪有攻不克的道理?”陶安的见解,居然和多年前冯国用的见解一模一样。英雄所见略同,南京果然是龙蟠虎踞的好地方!

  攻取金陵!不惜一切代价!朱元璋确立了首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