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凶猛治国1:从朱元璋到朱棣全文阅读 > 第4章 屠夫当国(3)

第4章 屠夫当国(3)


  元军已经大举围困太平城,形势危急!多次被朱元璋打败的地主武装陈野先,现在率领数万大军进攻朱元璋。朱元璋的二夫人孙氏,劝说朱元璋把官府的金银抬到城墙上,鼓励士兵拼死据守。派出徐达,绕到陈野先背后,前后夹攻。元军大败,陈野先被活捉投降。朱元璋杀白马乌牛祭告天地,和陈野先结成兄弟。

  1356年三月初一,朱元璋亲率大军,水陆并进,进攻金陵。

  但陈野先跟朱元璋玩的只是“投名状”的游戏,结的是假兄弟。他进攻南京时,只呐喊不卖力,看打仗的人比真打仗的人还多。只有张天祐拼死力战,被元朝守将福寿打得落花流水。

  陈野先一看福寿这么强,又想投靠元军。他请张天祐和郭天叙吃酒,又是一场鸿门宴,把张、郭绑了,献给福寿。福寿看都不看,一刀杀了两个元帅。

  元军大举反攻,红军大败,战死两万多人。陈野先一路追击到溧阳,进入当地民兵的埋伏圈。陈野先本来是条变色龙,叛来叛去的,现在是什么颜色,这些忠于元朝的民兵根本就分不清,把他误当红巾军杀了!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现在,两个元帅都死了。郭子兴的整个军队,完全是朱元璋的了,得来全不费工夫。

  三月初三,朱元璋夺取江宁镇,活捉守将陈野先的儿子陈兆先,俘虏3.6万人。陈兆先被俘后,押到朱元璋的大帐之下,朱元璋亲自上前为他松绑。

  陈兆先感动不已,于是投降,后来在鄱阳湖大战中英勇战死。

  这天晚上,朱元璋命令500名刚刚投降的将士担任警卫,把自己的亲兵全部调出在外,寝室只留下冯国用一人在卧榻旁侍候。

  这一夜,朱元璋解甲脱衣,安寝达旦。投降过来的将士深受感动,消除疑惧,愿为朱元璋效命疆场。几天后,冯国用率领这500名士兵冲锋在前,冒着疾矢弹雨,直抵金陵城下。

  六月初十,两军在金陵城外大战,元军大败,主帅福寿兵溃自杀。元军水军元帅康茂才等投降。朱元璋又聘用夏煜、杨宪等12名知识分子,军队发展到10万人。

  朱元璋占领南京后,改名应天府,作为自己的根据地。韩宋政府得知金陵大捷,任命他接任司令官兼江南行省负责人,封为吴国公。这一年,朱元璋年仅29岁。

  然而,正当朱元璋势如破竹之时,部下却发生了几起叛变事件。

  第一个是邵荣。他与朱元璋一同起事,南征北战,战功很大。朱元璋帐下3名骁将,除了徐达和常遇春,就是他了。1358年,邵荣与徐达攻克江苏宜兴,第二年在杭州余杭大败张士诚。邵荣被提拔为中书平章政事,地位超过常遇春。

  1362年,邵荣在处州平定苗军叛乱后,回到南京,与参政赵继祖,密谋暗杀朱元璋,率领海船投降张士诚,被特务宋国兴偷偷告发。

  朱元璋不动声色,安排廖永忠设下鸿门宴,在席间逮捕两人,锁了脖子。

  朱元璋和他们喝酒,情绪十分激动,边哭边厉声质问:“我们一同在濠州起事,只望事业成功,共享富贵,成为一代君臣,可是你们为什么要谋害我?”

  邵荣痛苦地说:“我们连年在外打仗,攻城略地,非常辛苦,不能在家和妻子相守同乐,所以想杀你。”说罢,哭泣不止,坚决不喝。赵继祖抱怨说:“我们如果早动手,哪有今日?今天像猎狗一样死在床下,多么窝囊!事已至此,哭有何益!”朱元璋一连和他们吃了几天送行酒,将两人用绳子勒死(另一说斩首于南京聚宝门)。

  第二个是谢再兴。他是朱文正的岳父,和朱元璋是亲家。朱元璋没跟谢再兴商量,私自把他的二女儿谢氏嫁给徐达做老婆,引起不满。

  1362年,谢再兴守浙江诸暨。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来进攻,苦战二十多天,没有得手。可是谢再兴不守军纪,派两个心腹在张士诚的地盘——杭州做生意,想捞点外快。这两个心腹被朱元璋逮住杀了,人头给谢再兴送去,挂在他的办事厅,警告他不要乱动。并将谢再兴降为副将,派参军李梦庚去诸暨约束他。谢再兴大怒:“嫁女儿不让我知道!现在又让我听人摆布!”

  于是一气之下,把李梦庚活捉,献给绍兴的吕珍,投奔张士诚。

  还有一个是郭子兴的三儿子郭天爵。郭子兴的军队归朱元璋指挥后,郭天爵一心想夺回父亲的位子,纠集郭子兴旧部,合谋除掉朱元璋。他们多次下毒谋害,没能得逞,郭天爵被朱元璋以谋叛罪处死。而郭大元帅的女儿,朱元璋心里不知道、YY、了多少回,现在终于成了孤女,于是将她霸占,纳为妾。看到这里,我想到一个寓言: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个好心的农夫在路上遇到一条僵死的毒蛇……想当初,郭子兴像好心的农夫一样,将朱元璋留下来。在郭子兴的三儿子一再挑衅下,这条蛇毒性发作,咬死小郭,强娶元帅女儿。

  朱元璋挥刀铲除3个大敌,杀起来毫不手软,但是因此也患上猜忌多疑的毛病,终身不可救药。

  8.鄱湖射死陈友谅

  朱元璋定鼎南京后,西有陈友谅,东有张士诚。

  张士诚表面上接受元朝政府领导,实际是割据一方的军阀。

  陈友谅实力最强,野心最大,犹如好斗公鸡,连年打仗,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屡战屡败,士兵们都烦透了。

  1360年,天完帝国发生内乱。有点能耐的人全部张开大嘴,只等羊羔自己送上门。朱元璋的革命导师——彭莹玉已经牺牲,天完帝国掌握在丞相倪文俊手里。倪文俊出身于渔民,想杀掉布贩子出身的皇帝徐寿辉,结果没杀成,倪文俊逃到湖北黄州。

  这里是天完帝国的部将陈友谅的地盘。陈友谅也出身于渔民,也是吃鱼不吐骨头的野心家。他将渔夫倪文俊杀掉,自己做了宰相,还不满足,又派人一锤子杀掉皇帝徐寿辉,自己当皇帝。于是改称陈汉帝国,建都武昌(湖北武汉)。天完大将明玉珍驻扎成都,看不惯陈友谅弑主自立,1362年在重庆宣布独立,建立明夏帝国。

  可惜陈友谅登基的那天,天气太差,一直在下大雨。他在龙椅上志得意满,可是他的部下心里拔凉拔凉的。赵普胜原来是李扒头的手下,朱元璋淹死李扒头后,赵普胜跟了陈友谅。陈友谅对这名勇士很不放心,成天睡不着觉,最后设了一个计,把他杀了,这下才睡踏实。赵普胜手下的几员大将,吓得赶紧投降朱元璋。

  而朱元璋决不轻易打仗,战则必胜,这叫做“养威俟时”。不过,朱元璋夹在陈友谅和张士诚中间,日子难过,经常被两面夹攻。1360年,陈友谅进攻朱元璋的前沿阵地太平城,守将花荣英勇战死。

  敌人已经打到家门口,现在是灭掉大赢家的时候了!先灭谁呢?

  浙江青田人刘基(今属文成县)搬出擒贼当擒王的策略,对朱元璋说:“张士诚,不过是自守家门的怯懦小人,没什么大志向。而陈友谅就不同,杀主自立,骄傲自满,野心勃勃,没有一天不想消灭我们,应该先灭掉陈友谅。”

  这个计策非常关键,一条妙计胜过20万兵马。如果出的是孬主意,朱元璋的20万兵马也就玩完了。

  朱元璋于是把头号敌人定为陈友谅,决定先啃下这块硬骨头。

  南昌是南京的第一道屏障。1363年,南昌保卫战打响。陈友谅打造高数丈的三层红色大船,率60万大军包围江西南昌。南昌守将不是什么蓝玉,而是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他拼命死守,打得异常惨烈。城墙数次被陈友谅攻破,朱文正用火铳将敌人打退。双方激战85天,死伤惨重,尸体狼藉,大家脚踩尸体作战。

  朱文正的坚守,将士们的流血,为朱元璋集结军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直到七月,朱元璋亲率20万大军来救。陈友谅连一个小小的南昌都拿不下,锐气大挫,掉过头来对付朱元璋,双方大战鄱阳湖。

  大战开始前,朱元璋埋下伏兵,切断陈友谅逃往长江口的退路,造成关门打狗之势。

  陈友谅没什么文化,可能不读《三国》。他将几十条大船用铁索相连,人在湖上如履平地,一连十几里,好不气派。而朱元璋都是白色小船,仰头才能望见大船上的敌人。20万人打60万人,装备还这么差,朱元璋真想以卵击石吗?

  毕竟朱元璋是足智多谋的统帅,还有经验丰富的幕僚出谋划策。而陈友谅,虚骄自大,暴躁多疑,将士们只有听从的份儿,不敢说个不字。陈友谅是远征之师,后路被切断,粮食供应不足,士兵们打南昌打了85天,久攻不下,早就疲惫不堪,饿着肚皮,失去斗志。朱元璋则有南昌和大后方,源源不断地供应粮草。

  朱元璋想到火烧赤壁的战术——火攻。他们用大量火炮狂轰敌人的木制“航空母舰”,一烧一大片。组织敢死队,用小船满载火药和芦苇冲入敌阵,将敌方战舰引燃,同归于尽。短兵相接时,11支水军先发火铳狂轰滥炸,再用弓弩射下箭雨,最后跳上敌船,展开白刃战。杀声震天,火光熊熊,湖面漂着的尸首,把湖水都染红了。战斗非常激烈,朱元璋身边的警卫员全部战死,白色坐舰被火炮打碎,换了船竟然搁浅,动弹不得,朱元璋差点被俘。

  猛将拼死冲杀,才将朱元璋救出。

  打了30多天,陈友谅弹尽粮绝,所有的家底几乎拼光。落到陈友谅手里的士兵全部被杀,而落到朱元璋手里的士兵全部受到优待,有伤治伤,愿意回去的,全部放还。

  陈友谅内部又发生严重分歧。右金吾将军建议陈友谅逃跑,烧掉所有战船,全军弃船登陆,逃往湖南,以保存实力。而左金吾将军主张再战。陈友谅同意立即逃跑。左金吾将军怕得要死,立即投降朱元璋。右金吾将军一看大势已去,也跟着投降。陈友谅一看,左膀右臂没了,急急忙忙下令退兵。

  朱元璋哪里肯放?命令白船堵住陈友谅的退路。陈友谅心里叫苦,在船里听到外边打得热闹,憋不住,想看看外边怎么样了,头刚探出船舱,就被一支乱箭从眼睛里飞入,射穿头颅,当场死亡。

  全军树倒猢狲散,士兵只顾自己逃命。大将张定边和陈友谅的儿子陈理,连夜逃跑,划着小船,将陈友谅的尸首运回武昌(在武昌至今有墓)。经过长达36天、23小时不间断的战斗,朱元璋终于剪除劲敌,并霸占陈友谅的一个妃子。女人在战争年代只不过是战利品,被人抢夺来抢过去。作家就此杜撰,朱元璋的第八子、长沙潭王朱梓是陈友谅的遗腹子,与这个妃子合谋造反。其实朱梓生于1369年,陈友谅死后6年才出生呢!

  第二天,朱元璋焚香拜天,慰劳将士,他心有余悸地对刘基说:“如果陈友谅顺流而下,直捣守备空虚的南京,我们进退不得,肯定失败。幸好他不直攻南京,却去围攻南昌,朱文正坚守南昌3个月,给了我充分的时间集中兵力。陈友谅的计策这么下三烂,不败才怪呢!”

  朱元璋亲自率领大军,围困武昌,围而不攻长达半年之久。张定边受不了,调驻扎在岳州的猛将张必先来解围。张必先被常遇春打败,做了俘虏,张定边和陈理无奈之下只好投降。

  朱元璋这时已经成为天下第一猛男,统兵百万,风采丝毫不逊于当年黄巾军的带头大哥黄巢。他在行军打仗间隙,手不释卷,狂啃书本,学问大有长进,写文章洋洋洒洒下笔千言,令文臣们十分佩服。他的诗歌也写得像模像样。一天,朱元璋走进一座庙宇。老和尚不知底细,问这问那,问得他烦死了。他写了一首诗递给老和尚: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莫要哓哓问姓名。”

  老和尚看了天下第一猛男的歪诗,打个哆嗦,顿时无语!

  9.棒杀江浙张士诚

  陈友谅军队强大,张士诚财力富有,优势都胜过朱元璋。但是,陈友谅骄傲自大,张士诚器量狭小,所以,朱元璋作出先灭陈友谅的正确决策。鄱阳湖之战,张士诚果然不敢迈出苏州一步。沉溺于享乐的军队,终究是要灭亡的。张士诚,就死在贪图安逸上。

  张士诚的名字是知识分子给他取的,“士,诚小人也”,暗着骂他是小气鬼。

  张士诚是个大懒汉,懒得说话,懒得管人,懒得出门,养尊处优惯了,甚至懒得打理朝政,没什么进取心,果然是扶不起的阿斗。元朝势力大,他就投降元朝,元朝不行了,他就自立为诚王。

  他控制着富得流油的江浙一带,反正只要有饭吃、有房住,哪管得了那些?

  暖风吹得将士醉,数十万军队享乐惯了,军纪十分败坏。高级军官们忙着修造房子,包养女人,买卖古玩,日日笙箫,夜夜歌舞,带兵打仗不忘带着妓女,以便消磨时光。

  沉迷享乐的军队犹如一把软骨头,不堪一击。要打仗了,一个个士兵们就开始装病。吃了败仗,张士诚也不追究将领的责任,仍然让他继续带兵。

  他弟弟张士信做丞相,更是个游手好闲的人,每天忙着搞贪污腐败,日夜歌舞升平,每天不玩爽,绝不睡觉。

  朱元璋的军队打下武昌后,转而消灭张士诚。徐达等快要攻陷城池,张士信竟然还在城头上和妓女饮酒作乐,好像下面不是在打仗,而是在闹元宵。

  一炮轰来,张士信人头不知飞到哪里,做了风流之鬼。

  1366年,徐达、常遇春攻击湖州,张士诚手下的大将李伯升、吕珍投降。

  李文忠进攻杭州,杭州的潘原明、谢五,不战而降。徐达、常遇春随即包围张士诚的老巢苏州。

  徐达几次派降将、张士诚的结拜弟兄李伯升劝降,张士诚都闭目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