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世界心理学名著)全文阅读 > 第2章 第四版序

第2章 第四版序


  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对精神分析的研究兴趣仍方兴未艾,这的确使人十分欣慰。但人们对这个理论的各组成部分并未持平等相待的态度。精神分析学中的某些纯粹心理学课题及其发现,如潜意识、抑制作用、冲突的致病能力、病态带来的好处、症状发生机制等,正日益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重视;甚至那些与我们观点不同的人,也不得不注意它们。然而对这一理论的其他组成部分(它们的要义已包含在这本书中),即那些与生物学相交叉的部分,人们的反对之声却有增无减;甚至那些一度对精神分析学极感兴趣和极热情的人,也放弃了精神分析的见解,转而寻找在正常人和病人的心理生活中起作用的其他一些限制性因素或意图。

  但不管怎样,我绝不愿承认精神分析的这一部分比其他部分更远离事实。发现事实的真相乃是心理分析的职责。我的记忆以及我不时对材料所做的重新检查使我确信,这一部分理论同样是建立在小心而又不偏不倚的观察上面的。为什么人们对我理论中的各个部分不能等同视之?对其中某一部分很乐于接受,而对另外一部分则坚决反对?其原因很明显。研究者往往偏重以极大的耐心和高超的技巧去追溯人类的性生活,甚至一直追溯到病人出生的那一年;然而医学实践又常要求疗效迅速。这种事是不易做到,况且,只有施行精神分析法的医师才能有机会接近这样的知识,从而不再使自己的判断受偏见与好恶的影响。假如人们早能学会如何去直接观察儿童,这三篇论文就无须再写。

  此外,我们还应记住,这本书的某些部分——坚持性欲乃是人类取得的一切成就的源泉,以及性欲观察的扩展——从一开始便是精神分析学遭到反对的最强烈的因素。那些喜欢高喊刺耳口号的人们,常常批评精神分析学的“泛性主义”,甚至无聊地攻击它以性来解释一切。若不是我们早已深知情感因素能使人混淆事实和健忘,我们一定会对此感到惊异不已。早在很多年之前,哲学家叔本华就已阐明了人类活动如何受性行动的影响。我想,大多数读者还不至于把这篇轰动文坛的文章忘得如此干净。至于说到性欲观念的扩展(就是分析儿童及其所谓的性倒错之后的必然结果),任何一个自视高明、对精神分析不屑一顾的人都应回忆一下,精神分析学在对“性欲”这一词的意义扩展之后,它同神圣非凡的柏拉图所说的“爱欲”(eros)在意义上是多么接近。

  弗洛伊德

  1920年5月于维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