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FBI行为识别术全文阅读 > 第4章 在危险面前你是不是羔羊?(3)

第4章 在危险面前你是不是羔羊?(3)


  但他可以问下面这些问题:

  ·你对该职位的评审程序有何看法?你认为校方在决定是否授予申请人该职位时应该考虑哪些方面?

  ·在以往的经历中,当管理部门没有按照你希望的方式处理事情时你是怎么做的?

  ·过去你和哪一类同事在相处过程中曾经产生过问题?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在你以前担任过的职位中,都收到过哪些正面和负面的意见反馈?

  你是怎么对待那些负面反馈的?

  詹姆斯博士在倾听应聘者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发现对方无意间透露出来的细节信息。比如,应聘者是把一切矛盾和批评都归咎于他人,还是自己承担了某些错误?如果一个人喜欢指责他人,往好里说,顶多在工作的时候不太容易相处。而往坏里说,他有可能是个挟怨记仇的人,满脑子暴力的幻想,对别人的成功心怀不满,喜欢钻牛角尖,在工作中总是认为别人给自己下了套,遭到了排挤或不公正的对待,有朝一日,他会把自己所有的不满以暴力方式发泄到他的老板和同事们身上。

  詹姆斯博士还要注意应聘者是否对某项政策多次表达过不满,而且不仅在言语上表达了不满,在行为上也仍是我行我素,对该政策置之不理,甚或公然违抗?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就是一种危险的信号了。稍后在本书中我们还将向您介绍更多关于如何对陌生人进行暴力倾向分析的知识和技巧。

  情境案例3:让孩子留宿的风险分析

  香农女士的小区里最新搬来了一家人。这个家庭中也有一个小男孩儿,和她的儿子同龄,而且两个孩子很合得来。在这家人刚刚搬进来的那天,香农就到他们家进行了一次短暂的访问。他们看上去很平易近人,也很普通。

  他们的儿子凯尔想要香农的儿子马克斯当晚留在他们家过夜。那么香农在答应儿子留下来过夜之前,应该先确保掌握哪些情况呢?

  以我的观察,我发现许多人似乎毫不犹豫就答应让自己的孩子跟他们不甚了解的人出去,甚至比让他们把车借给好朋友还要爽快。如果你是一位家长,而且也足够诚实,那么请你扪心自问,曾经有多少次,你并未经过深思熟虑便同意自己的孩子到其他孩子家过夜了?有时候你甚至可能连对方孩子的家长都没见过,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即使你认识对方的家长,也会询问一些情况,但很有可能你只会问对方什么时间让孩子们睡觉、晚餐吃什么这一类无关痛痒的事。

  你之所以如此放心,是因为你的直觉告诉你,邻居们都很安全。而你的直觉可能又缘于如下一些理由:

  ·你潜意识中认为危险的人一般不会有家有孩子,他们要么独居,要么就住在别人的小区里,与你很遥远。

  ·你认为身为父亲或母亲的人是不会做出伤害孩子的事情的。你觉得凡是为人父母者都有共通的情感,他们会本能地保护任何孩子。

  ·你认为看上去正常的人就是正常人,而你的邻居们看上去全都很正常。

  ·你们的孩子上同一所学校,所以你认为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学校肯定会有所察觉并采取措施。

  然而这些理由全都不成立,本书稍后会进一步做出解释。即使香农的新邻居不是恋童癖者或杀人犯,她仍然有许多问题没有考虑到:

  ·对方家中是否藏有可致危险的枪械,如果有,孩子们有无可能接触到?

  ·对方家中是否藏有香农不希望儿子接触到的含淫秽或暴力内容的音像制品?

  ·对方家长有无酗酒或吸毒问题,是否有滥用非处方药的问题,比如安眠药或镇痛剂?

  ·对方家长是否有语言上或身体上的虐待倾向?

  ·对方家庭成员中是否有人爱发脾气?

  ·对方家庭中是否有人参与不良性行为?

  ·对方家庭中是否饲养动物?如果有,对孩子是否会构成危险?

  ·清洗液、杀虫剂等有毒有害物品以及其他易燃物品是否妥善存放,且置于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

  ·对方家长有没有可能因为粗心大意,在抽烟、做饭、烘烤或使用供暖装置的时候意外酿成火灾?

  ·他们夜里休息的时候会锁门吗?

  ·对方家中是否还有其他孩子?如果有,孩子的性格如何?香农的儿子有没有可能会遭到其他孩子的欺负、虐待或威胁?

  ·还有什么人会到他们家里去?有什么人可能会接触到孩子们?

  ·对方父母中是否有人有犯罪记录?如果有,是哪种类型的犯罪?他们是否与有犯罪记录的人来往?如果有,因何来往?

  ·新搬来的这家人与他们之前所在社区的邻居之间存在矛盾吗?

  您是不是在想:“谁会问这些问题啊?如果我这么问,邻居一定会觉得我是个偏执的妄想狂!”你说的有道理。香农只是来到人家门廊前打个招呼而已,不可能也不合适问这么多。这些问题很容易给人带来不快的感觉,而邻居听了也可能会产生强烈的防卫心理和抵触情绪。如果他们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个时候他们一定会格外谨慎,绝对不会透出半点口风。

  因此,我会建议香农推辞说今晚不太适合让孩子留下过夜。这只是个缓兵之计,目的是为香农争取更多时间搜集有价值的信息。回到家后,香农务必要上网查询,看看这家新邻居中是否有登记在案的性犯罪者,或者有没有任何提到他们名字的警方通告。比方说,如果他们家养了一只恶犬而且曾经咬过人,那么网上很可能会有警方就事件作出的报告,他们家的地址也很有可能会出现在危险犬只登记表中。香农可以先在网上查找这一类的相关信息。然后再用谷歌(Goog1e)逐一检索邻居家人的名字,看看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邻居的夫妻二人中有人写博客吗?如果有,都写了些什么内容?他们在脸谱网(Facebook)、聚友网(Myspace)e 或其他社交网站上是否拥有账号?如果有,他们在上面都说了些什么?

  你觉得这是小题大做吗?想想菲利普·加里多吧,他被指控绑架和非法囚禁受害人杰西·杜嘉德长达18年之久,其实在那之前他就有过性侵犯的罪案记录。然而他的邻居们过去却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在杜嘉德失踪后不久,有位邻居曾在加里多的后院中看到过一个年轻女孩儿,但他并没有在意。如果那位邻居查一查加里多的资料,知道加里多是一个登记在案的性侵犯者,而且法律禁止他与任何孩子交往,那么加里多后院中出现的女孩儿就势必会引起这位邻居的怀疑,很可能他就会想到报警了。

  不过,我们假设一切都很正常:香农的新邻居并非记录在案的性侵犯者,他们没有任何前科,网上搜索也找不到任何异常的信息。既然找不到不良记录的信息,是否就意味着不会出现问题行为呢?不见得。

  接下来,香农可能会在不同的场合与她的新邻居碰面。她也许会到他们家串门儿。在他们的家里她可能会看到某些东西,让她有机会可以通过礼貌的提问旁敲侧击出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假设她看到墙上装饰的鹿头,脸谱网(Facebook)和聚友网(Myspace)是美国两个大型社交网络服务网站和在线交友平台,用户众多。

  就可以问:“你们打猎吗?”对方的回答将会允许她非常自然地提出其他问题,从而帮她判断对方家中是否拥有枪支,以及枪支的保管情况。

  她还可以邀请邻居到她的家中共进晚餐,在餐桌上提出更多的问题,并留意对方的回答。或者,她可以暗暗观察那夫妻二人。他们是怎样交流的?在行为和语言上,丈夫对妻子是不是有很强的控制欲?他们会不会当着外人的面争吵,就好像吵架对他们来说如同家常便饭?他们喝很多酒吗?

  他们会贬损他们认识的人吗?他们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的?他们管教子女的方式霸道吗?他们是否独断专行?或者,他们对孩子是否毫不重视?

  久而久之,香农对这个家庭的了解会越来越深,她也就更有把握确定自己的孩子在对方家里留宿是否安全了。

  情境案例4:让陌生人进入房间的风险评估

  一名电话修理工来到你家门前。他穿着工作服,向你出示了证件,并声称是来检修在最近风暴中被破坏的电话线路的。他说他的工作范围只限于室外,但个别时候有可能需要到你的屋内查看电话线。他看上去诚实可靠,理由充分,说话彬彬有礼而且颇有专业素养,那么,你要不要同意他到屋里来呢?有何依据?

  或许以前你就曾经让这样的人进过家门。他们可能是来检测水质的技术员,可能是给你免费检查待更换窗户的推销员,也可能是人口普查员。

  不管是谁,你无非是草草打量了对方一番,就判定这个人没有危险。因为你知道,反正对方在你家里不会待太长时间。

  只能说,你很幸运。

  而在美国中西部,数名曾经为安东尼·乔·拉瑞特打开过家门的女性,就没那么幸运了。安东尼通常也是一身电话修理工的装扮。正因为如此,受害女性往往放松了警惕,大意地允许他来到屋内,结果,惨遭强奸和杀害。

  危险的人大都善于伪装和编织谎言来骗取你的信任。以我在FBI多年的所见所闻,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一个人是好是坏,仅从外表是不足以判断的。我的专业是去发现嫌疑人身上的精神变态特征。可如果仅凭打量对方几眼,就连我自己也不敢保证让一个陌生人到家里来是不是安全。

  精神变态,是最危险的人格缺陷,根本无法通过直观的观察得出结论。而实际上,很多时候,其他类型的危险也无法凭借人的外表来判断。

  你可能会认为,像安东尼·乔·拉瑞特这样的人是极少见的。没错。

  你开门遇到连环杀手的概率是八百七十万分之一。相比之下,似乎被雷电击中的概率倒更高些。

  不过,更容易出现的情况是,你面对的这个陌生人有可能是来踩点的(为稍后的入室行窃做准备),或者是个不怀好意的骗子。

  在为陌生人开门之前,我建议你先考虑以下几点:

  ·你有没有在等什么人,也就是说对方是否有预约?

  ·如果门外的人企图硬闯进来,你觉得自己有没有能力阻挡得住(注意:

  强行入室其实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难)?

  ·屋里只有你一个人吗?如果还有其他人,那么万一出现危险会不会有人求助或者有能力制服潜在的袭击者?家中是否有比你更容易受到攻击的老弱病残或孕妇等?如果有,则尽量不要为陌生人开门。

  ·在不开门的情况下,你能核实对方的身份吗?你能否从窗户或窥视孔查看,或者通过隔门交谈确定对方是谁?如果对方是服务人员,你能否致电对方公司核实其是否为公司派遣的正当业务?

  ·对方是否携带可用作凶器的物品?

  你会说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预防措施,但我却发现很多人经常不把这必要的防范当回事儿。我就有些邻居,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从来都不锁门。而且我认识很多家长,他们对自己的孩子特别放心,他们认为即使大人不在家,如果有陌生人敲门,他们的孩子也不会轻易为对方开门。然而我已经说不清有多少次听到一些家长悲痛地对我说:“可她(孩子)知道不能给陌生人开门的道理啊,我都跟她说过无数遍了。”而根据我的经验,孩子们总是会开门的。

  随后在本书中,我们会就“门外的陌生人”这种情境,教你如何创建你自己的风险评估程序。不过现在,如果有人很意外地来敲你家的门,你又不足以保证自己的安全,而且你也无法核实对方的身份,那么我建议你干脆就不要应答。如果对方有正当理由,一定会留下条子,或者随后致电给你。虽然这样做有点不礼貌,甚至会影响对方的工作进度,但权衡利弊,有什么能比你的安全更重要呢?

  情境案例5:出租车安全系数分析

  ·拉里是华盛顿特区众多上班族中的一员。上下班高峰期,特区的交通非常拥堵。政府专门为上班族开辟了单向通勤快线车道,不过车辆只有在至少乘坐两人或以上时才允许使用通勤车道。这个规定促使拼车的做法蔚然成风。拼车者们聚集在公车换乘点,搭别人的车一同上班(当然,是要付一定的费用的),通常情况下,拼车的人彼此并不认识。拉里就是这样的一个拼车者。

  ·拉里的妻子不赞同他这么做。她担心他的安全问题,而且一再警告终有一天他会搭上一个连环杀手的车子。拉里总是对她说拼车很安全,不用担心。至今也没有出过一个因为拼车而遭人杀害的案例。“连环杀手的目标多为搭顺风车的人或妓女,而不是我们这样的上班族。”他对妻子说,“再说了,即使遇到坏人,我也能保护自己。谁能打得过我啊?”

  ·这天,拉里遇到了两辆车子。一辆是奔驰,司机是位女性。他透过车窗向车内窥视,看到车后排放着一个儿童汽车座椅。车里只有司机一个人,她穿着很职业的长裤套装,看上去很友善的样子。而且车里似乎开着空调,这天的天气着实有点热。

  ·另一辆车比较破旧,连轮毂盖都没有,开车的是一位男性。他身穿牛仔裤和T 恤衫。车里已经有其他两位乘客。车窗是摇下来的。拉里虽然不敢肯定,但他估计这辆车没有空调。

  ·拉里决定搭乘那位女士的奔驰车。他觉得这样的旅途应该会很愉快,开奔驰的妈妈们一般都不会是坏人,即使她是坏人,拉里也有信心能够应付。

  ·你觉得拉里的决定有问题吗?

  就在我叙述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在心里默默为拉里对比盘算一下哪辆车比较安全?基于以下原因,你可能和拉里一样会选择那位开奔驰车的女士:

  ·她是个女人,身体上的威胁会小一些。

  ·她有孩子(从车后排的儿童座椅可以推断)。

  ·她开着一辆豪华车。

  或许你会认为另一辆车更安全,因为有其他乘客在,人多就有安全感。

  然而,这两种看法都存在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