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FBI行为识别术全文阅读 > 第3章 在危险面前你是不是羔羊?(2)

第3章 在危险面前你是不是羔羊?(2)


  《FBI行为识别学》将帮助你降低日常决策的风险,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安全。读完这本书,学到属于你自己的防身术,你会变得更加自信、从容,面对任何情况你都能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做出最明智的决定。

  测一测:在危险面前你是不是羔羊

  每当和人们谈起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不幸事件,我经常听到他们说“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一点迹象都没有”或者“真没想到这种事会发生在我的身上”。

  这一类说法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这些人在遭遇不幸之前并没有任何直觉上的预先警告。他们没有察觉到恐惧和欺骗,对即将发生的坏事也没有任何不祥的预感。

  是直觉和本能辜负了你们。本书后面我们会对你在过去曾经做出的某些决定展开讨论,并分析当初你采用的是什么样的评估方法,效果如何,以及是否有改进的余地。

  现在,我们先来做点有意思的事情。下面几页中提供了一些情境案例,认真考虑一下,如果你处于这些情境中,会怎么做?你对所处的形势会如何评估?做决定的时候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哪些信息你认为不重要?然后参考每个问题后面的答案,看看你的本能的危险指数有多高。

  情境案例1:征婚广告是否有诚意

  简50岁出头,丈夫去世多年以来仍孑然一身。不过,现在她已经做好梅开二度的准备。问题是,她的朋友们谁都没有认识的和她同龄的单身男人可以介绍。她不可能在教堂里寻找对象,而她平时的各种业余爱好又没有机会结识单身男性。于是有朋友告诉她不妨尝试一下网上征婚。可她对网上征婚一直抱着抵触情绪,认为网上不会遇到好男人。而且她一想到自己已经到了要上网找男人的地步,就觉得特别难为情,仿佛自己成了绝望的主妇。为什么通过老方法就遇不到合适的男人呢?她认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也许她太老了,没有吸引力了,要么就是太墨守成规了。

  可事到如今,既然其他路子都不通,她也就没得选择,只好决定试试网络这条路。最近她在一家征婚网站上注册成了会员,并浏览了大量的征婚广告。她发现,这些广告大部分看起来都像是蒙人的,即使有些是真的,也让人提不起劲来。就在她准备放弃的时候,忽然一个叫凯文的58岁男子的广告引起了她的注意,广告中写道:

  本人欲寻找一位能够永远爱我、关心我,愿意与我长相厮守的知心女士为伴。本人绝对真心实意,非诚勿扰。本人经济独立,经营自己的公司多年,最近退休。我曾周游世界各地,身体健康,相貌英俊。如今渴望觅得一位完美的灵魂伴侣共度晚年。亲爱的那个她,我会用真情爱你、敬你,对你温柔呵护、关心疼爱、理解信任、忠贞不二,让你感受我浓浓的爱意,让你感受生活的甜蜜。

  要不要和这位凯文联系呢?从这则征婚广告中,简能获得哪些信息帮她做出决定?简应该问些什么问题才能判断出凯文是不是她理想的约会人选呢?关于自己的情况,简应该跟对方说些什么呢?

  遇到如此出众的钻石王老五,简是否应该考虑在别人还没下手之前迅速出击呢?我不敢确定。我认为简对这位男士应该有所提防,但在我说明自己的理由之前,我们先从正反两方面仔细分析一下。从积极方面来说,凯文可能真的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男人,而且很可能会成为简的理想伴侣。

  但作为一个退休的联邦调查局(以下以FBI代称)行为识别专家,出于常年与坏人打交道的职业特点,我首先想到的是,凯文同样有可能是一个连环杀手、强奸犯或者大骗子。某些行骗高手借助征婚网站搜寻目标下手作案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据说理发师威廉·迈克尔(人称“骗子唐璜”)就通过征婚网站诱骗了数名女性。他先同这些女性结婚,然后设法骗取她们所有的钱财,得手之后就溜之大吉。

  征婚陷阱,是网络骗子惯用的5种欺诈手段之一。在这种“甜心骗局”

  中,骗子通常声称自己生活在另外一个国家。这种人最擅长花言巧语,他可能会对你说你的照片令他神魂颠倒,他和你似曾相识或一见如故,而且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与你见面。唉,只可惜,他连买一张飞机票的钱都没有。

  你能给他汇点钱买张机票吗?

  看出来是怎么回事了吗?

  不过,即使凯文不是杀人犯,也不是骗子,可他万一是个酒鬼呢,心理不健康,或者脾气极端暴躁?这一类问题简应该都不愿意碰到。他可能是个喜欢到处拈花惹草的多情种子,从来无法维系一段持久的感情;他可能会跟踪或者不断骚扰那些与他分手的女人。总之,如果他不是简想要的那种好男人,那么简用在他身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纯粹是浪费时间,而且他很可能会妨碍简继续寻找意中人。更重要的是,和他约会有可能会造成简精神上的痛苦,经济上的损失,甚至身体上的伤害。

  鉴于这些原因,我认为简应该慎重考虑。如果她看错了人,无法预先察觉危险的苗头,那么与这个人交往下去潜在的风险还是很高的。好了,现在我们来逐句分析一下凯文的征婚广告:

  ·本人欲寻找一位能够永远爱我、关心我,愿意与我长相厮守的知心女士为伴。这是他征婚的条件。他想要一个可以长相厮守的女子。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不过简应该留意“永远”这个词。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反映凯文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在他的眼中世界也许是黑白两种颜色的,充满了非此即彼的绝对性,由此可以暗示其极为刚烈的个人性格。他在广告唐璜:西班牙的一个历史人物,诱拐少女,并杀死少女的父亲。此处与英国诗人拜伦的长诗《唐璜》无关,拜伦诗中的唐璜是用浪漫主义手法美化后的人物。

  中说希望对方爱他、关心他。这个要求可不算低。而反过来,他做出的承诺却仅仅是同意与对方长相厮守而已。这似乎有点不公平,好像他索取了这么多,但却并不打算给予那么多。他很有可能是利用甜言蜜语诱惑女性与他联系。他的话中诱惑的成分可能大于真诚的成分。

  本人绝对真心实意,非诚勿扰。任何时候当某人主动与某些事情撇清关系时,都可以视作一个危险的信号。当我看到“本人绝对真心实意”

  这句话,我就想,过去是不是有人曾经说过他不够真心实意呢?要不然,为何急于摆出来让别人知道呢?

  这就好似某人说:“我不想伤害你的感情,可是……”换句话说,他们不愿伤害我的感情,但说归说,他们该伤害还是会伤害。这一类用词都带有某种欺骗的成分。并不是说对方一定会欺骗你,只是有这种可能。遇到这类用词的时候,要多长个心眼儿,仔细分析对方的真实动机。

  本人经济独立,经营自己的公司多年,最近退休。很明显,这里他是在暗示自己经济稳定,对简来说这也许是好事情。

  我曾周游世界各地。说明他是一个视野广阔的人。这很可能是凯文的另一个优势。

  身体健康,相貌英俊。或许这同样可以看作一个优势,但我会建议简考虑一下,什么样的人会夸自己英俊?一般而言,一个人的长相不管是真英俊还是假好看,大部分正常的人(我指的是没有自恋情结的人)都不会这么直白地说自己英俊。简愿意和一个超级自恋的男人约会吗?更重要的是,简愿意和一个可能具有某种危险性的男人约会吗?具有心理病态性格的人容易表现出自恋和浮夸——炫耀自己的公司、长相,以及周游世界的经历,正是这一类人会做的事。

  ·如今渴望觅得一位完美的灵魂伴侣共度晚年。这句话乍一看似乎凯文已经准备好安定下来过日子了。不过,我要提醒简仔细想想“完美”这个词。世间没有哪个女人是完美的。难道他要找的是根本就不存在的人?

  他会不会因为简可能根本无法达到的标准而最终拒绝简呢?很有可能,尤其是他在使用了“完美”一词之前才刚刚用过“永远”。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灵魂伴侣”的说法。我的一个朋友经常说:“灵魂伴侣就像独角兽,纯属子虚乌有。”我很赞成这种观点。如果凯文要寻找的是独角兽,那么他为自己和简就早早设定了一个令人失望的结局。因为简毕竟是个普通的人。

  他之所以使用这一类的字眼,很可能是因为他想给女性留下深刻印象,并让她们放松警惕。如果这个人是个精神变态者,那么只要有利于达到他的目的,不管是真是假,他可以说得天花乱坠。他知道女性都希望寻找理想的灵魂伴侣,所以他故意使用这样的字眼作为诱惑。而且在过去,他很可能利用这一招成功诱骗过其他女性。

  ·亲爱的那个她,我会用真情爱你、敬你,对你温柔呵护、关心疼爱、理解信任、忠贞不贰,让你感受我浓浓的爱意,让你感受生活的甜蜜。从这长长的一句话来看,凯文似乎是个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男人。这话的杀伤力很强,毕竟,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被男人这样爱呢?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才提醒简一定要有所提防。这句话中有太多正面的、积极的词语了。

  他表的这个决心简直有点夸张,太好了就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我们暂时假定是我钻了牛角尖,分析过头了。假如这个凯文的的确确是个不可多得的好男人,他想找一位理想老伴儿的动机也很单纯。或者为了便于接受,我们姑且假设凯文在写这份征婚广告的时候可能征询了他爷爷的意见,所以才会如此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即便是这种情况,简仅从这则广告中还是无法了解凯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我是简的人生导师,我会建议她给凯文发电子邮件,向他提几个开放式的问题,以便增进了解,看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比如,简可以这样问:

  人生导师(1ife Coach):现今欧、美、日最受重视的生活指导师,尤其是出了社会之后,其重要程度远远超过各种领域的专家、老师或教练。

  ·你如何看待网上征婚?你对在网上遇到的各类人有什么看法?

  ·网上征婚你最担心什么?

  ·你觉得网上征婚有哪些风险?

  ·如果你有令人愉快的约会经历,那么令人愉快的原因是什么呢?

  ·如果你有不堪回首的约会经历,那么造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简可以通过分析他的回答来核实他在征婚广告中说的话哪些可信,哪些不可信。为了便于简进行分析,我在下面列出了几点,并做了相应解释:

  ·他把自己以往失败的感情经历全都归咎于和他交往的女人。这种情况可以得知,他并非如他所说的那样善解人意。

  ·他在组织语言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我”。这表示他可能具有严重的自恋倾向,简不一定能够接受。

  ·他回避简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说“稍后再跟你说吧”或“我不太清楚,不过……”或者,他可能会假装没看懂这个问题,或者干脆转变话题。不管出现哪种情况,都表示他有一些事情是不想让简知道的。

  ·他的反应透出很强的戒备心理。比如他会反问:“你怎么这么问呢?”

  这种情况同样表示该问题触到了他的痛处,他一定有什么事想要隐瞒。

  ·他不停地往自己脸上贴金,把自己说得要多好有多好。他可能发现简对某些方面有所警觉,从而力图补救或掩饰。也可能因为他是一个极端自大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他无所畏惧,把任何风险都置之度外。那么我可以认为他这个人不太在乎别人的感受。如果他是一个喜欢寻求刺激的人,往往不加考虑便做出决定,那么他很可能会极其乐意地拉着简一起冒险,包括她的生命、钱财、投资以及感情。这会给简带来非常严重的问题。

  在本书后面的内容中你会学到更多如何向对方提问并对其回答进行分析的技巧。

  情境案例2:从言谈举止中鉴别暴力分子

  詹姆斯博士在一所著名大学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他即将作为评审小组的成员参与本校英语系副教授一职的招聘工作,负责对众多应聘者进行面试和筛选。他对校园暴力和枪击事件以及国内时有发生的工作场所暴力事件深感忧虑。你认为詹姆斯博士和他小组中的同事们在对申请人进行面试和评审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地方才能确保该申请人以后在大学内不会出现暴力的倾向或行为呢?

  这个问题是不是让你很为难呢?大多数人都觉得为难。事实的确如此,因为大部分人都认为,除非这个人的暴力倾向写在了脸上,让他们一望便知,否则在他实施暴力行为之前,人们是不可能看得出来的。他们觉得有暴力倾向的人都是暴脾气,可如果不是事到临头,谁有没有暴脾气是根本无法预知的。

  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实施暴力行为的人没有固定的装束,没有特定的发型,也不会有明显的、一看便知的特征在身上。他们不一定生性孤僻,缺乏社交能力,天天抱着一只脏兮兮的猫窝在乱糟糟的家里(这种定式思维简直让所有喜爱在家里养只猫,自由快乐,不会妨害任何人的独居者背上了恶名)。

  然而,一个人在工作场所是否存在实施暴力行为的可能,好的面试官是可以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找到线索的。

  例如,有暴力倾向的人脾气往往比较暴烈,暴脾气与暴力是近亲。他们通常还是一些斤斤计较、挟怨记仇的人(下文会对此做进一步论述)。

  这就意味着他们这类人很容易动气,一旦被人冒犯,他们对冒犯者就很难原谅而且久久耿耿于怀。他们经常疑神疑鬼,纠缠于一些有的没的东西,把别人想象得很坏,把自己的不如意全都归咎到他人身上。当然,詹姆斯博士在面试的时候不可能问应聘者:“你是不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