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现代 > 星光至尊全文阅读 > 第23章 023 唇枪舌剑

第23章 023 唇枪舌剑


听到这两人还没有被John收归门下,郑桐心里怒意稍稍放下,他又恢复了平时冷静如水的神色,不过语气中仍带着寒意。

“你们滚吧,回去帮我带句话给John,就说好自为之。若有一天他忘记当初誓言,我必会去找他。”

两大汉忙点头不迭,互相搀扶着,屁滚尿流地离开了这个让他们胆战心惊的地方。

郑桐站立原地,叹了一口气,回头看了看已经从地上爬起来,双股战战,惊恐不已的黄伟汗,平静地问道:“黄先生,现在能好好谈谈吗?”

《明报周刊》、《星岛日报》、《东方早报》、《工商日报》……十余家媒体均发布了一个重要消息,除了《星岛日报》之外,其他报刊无一不把其放在娱乐版头条醒目位置。

“思远公司决定召开记者会《黄飞鸿》剧组就绯闻及电影一事接受记者问。”

“针对近来风传绯闻一事,《黄飞鸿》剧组愿意就此事给广大市民做出澄清,绯闻当事人《黄飞鸿》编剧、主演郑桐先生及女主角赵雅之小姐出席,并回答记者问。”

这一个消息出来,登时让一周来不曾消停的“赵雅之”事件瞬间达到顶点,一些不知情的市民如今都知道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加上这一举动本就是为了响应《明报周刊》前两次的相对性报道,顿时让整个事件成为了香港如今的最热门的焦点事件。

“这一次派你们过去,一定要死死地盯着郑桐,抓住他动手打黄伟汗的事实,不要让他们蒙混过关,把他们之间最深层次的矛盾给挖出来,问题不要怕难堪,怕尴尬,给我狠狠地盯着,咬着……”

温世仁眼眸之中带着血丝,这几天他终于体会到了何仲道临走时的忠告的深层意义,自己全文刊载了《明报周刊》的文章,结果闹出了一个大大的笑话,被郑桐和黄岳梁狠狠地摆了一道。

人家《明报周刊》是以事实为依据,不偏听偏信,采取了折中的态度,尤其毒辣的是,后面刊发的报道,不仅指出了前面报道的漏洞百出,而且有理有据地为郑桐、赵雅之正名,不但没有让《明报周刊》的销售量下降,反而为它扬了“新闻即真实”的好名声。

市民不会说《明报周刊》丧失立场,而是会称赞它“立场坚定,以事实为准绳”的办报态度,愈发显得《星岛日报》听风是雨的跟风本质,怎不让温世仁“怒发欲狂气冲冠”,所以,即使他看出来《黄飞鸿》剧组是想借媒体宣传,也不得不咬牙硬着头皮去参加记者会。

不过他不会让郑桐他们好受,他就是想利用这一次记者会的机会,让他们出丑,一旦抓住了漏洞,他就要狠狠打击,以报上一次的羞辱之恨。

香港九龙塘广播道,TVB大楼演播大厅。

此时大厅里面早已经是人潮拥挤,无数报刊记者、电视记者扛着长枪短炮,聚集于此,偌大的大厅座无虚席,大家议论纷纷,交头接耳,很多相熟的记者聚在一起,讨论着今天新闻的焦点。

上午十点整,香港思远公司老总吴思远,带着旗下《黄飞鸿》剧组所有主创人员一齐亮相,缓步走上主席台,稳稳坐定。

此次在TVB演播大厅召开记者会,是方怡华主动提出的,吴思远知道,冲着自己和邵先生的关系,要借到大厅并不难,但这一次事件全港皆知,也恰恰是提高TVB收视率的一次好机会,方怡华能看到这点,所以才主动提出出借演播大厅,这女人天生就有一副敏感的神经,难怪能成为邵先生在TVB的大管家,不是正室,胜似正室。

郑桐上台坐定,意外看到,这一次记者会的主持人,竟然是号称TVB“三小花”之一的毛舜均。

毛舜筠年纪非常小的时候就进入演艺圈,75年进TVB,是张国荣生前唯一深爱的女人。后来,毛舜筠与TVB满约后转入影坛发展,是著名喜剧演员,多次获得影后提名。

此时的毛舜均还稍显青涩,但神态自若,颇有大将风范。

“记者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电影《黄飞鸿》发布会暨针对前段时间风传的绯闻一事答记者问,请大家保持好秩序,马上记者会就要开始了,请大家有秩序地发问。”

记者会一开始,顿时一群记者犹如闻见腥味的鲨鱼,争先恐后地伸手提问。

毛舜均目光流转,指着一位女记者,示意她先问。

女记者身上挂着的牌子,赫然是TVB的标志,大家对于这明显是假公济私的行为,虽有不满,但这毕竟是别人的地盘,也没有什么话说。

“我想请问赵雅之小姐,前段时间有记者拍到您在清水湾片场,与郑桐先生幽会时,被黄伟汗先生撞见,随即被丈夫掌掴,而后郑桐先生一拳一脚将黄先生打伤,请问,这是不是事实?”

赵雅之对着那女记者温婉一笑,道:“这事纯属那位记者先生臆想。当时是因为我先生过来探班,因一些家庭原因我们发生了争吵,后来郑桐先生看到之后,便误以为我先生对我非礼,一时没有弄清原委,便上前挡开我先生,所以才发生了这一次误会,对此,我对郑桐先生表示感激和歉意,毕竟这件事对他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赵小姐,听说您和先生夫妻关系出现问题,你们当时的争吵是不是因为这个?还有,当时黄先生有没有掌掴你?郑桐先生是不是对你有好感,以至于没有弄清是非黑白,就上前护花?”

又一位记者抢着站起来,问出的问题非常尖锐。

赵雅之脸色微微一僵,不过她对这种问题也早有预计,所以仍带着笑容,耐心道:“今天是对绯闻的澄清,至于我家庭出现什么问题,我暂时还不想多说什么。至于当时我先生是否对我动粗,我现在很肯定地答复你,没有,当时只是我身体不舒服,在我先生拉我上车的时候,头晕摔倒在地而已。郑桐先生只是我的朋友,我拍戏时的好伙伴,我们之间没有所谓的第三者关系,这纯属绯闻,我再重申一点,我和郑桐先生只是好朋友,请不要让这个绯闻造成大家的不便和烦恼,谢谢!”

“郑桐先生,我想问你几个问题。”一个带着眼镜的男记者站起来发问:“您的小说《龙蛇》我看过了,全书宣传的都是暴力,赤裸裸的暴力,而如今这一次事件也再次表明了,您似乎对暴力非常热衷,没有问青红皂白,就使用暴力打伤他人,这就是您所宣扬的‘国术精神’,难道华夏‘国术精神’就是鼓吹暴力?还有,在打伤黄先生之后,有人看到您送赵小姐回家,而此时,黄先生和赵小姐已然分居,你在打伤别人丈夫之后还送其回家,想来当时您已经知道黄先生的身份,你不觉得这种举动有失妥当吗?还是你对赵小姐确实心有好感,这绯闻其实并不是绯闻,而是真相。”

“还有,我知道《明报周刊》和你的关系一直不错,所以我想问,这一次两次报道,截然不同,舆论导向瞬间变换,这一切和郑先生你有没有关系?”

这几个尖锐的问题问出来,登时吴思远等一干剧组成员脸色都变得极其难看起来,整个记者会场上的记者也都轰然炸了,纷纷用佩服的眼光看着那位男记者。

这几个问题太毒了,而且丝毫不顾及郑桐等当事人的面子,刁钻,充满恶意,就连主持人毛舜均都脸色难看地示意电视台保卫人员,预备吴思远等人发话,就把那位记者“请”出去。

提问的对象,风暴漩涡当中的郑桐同志眼光撇过发问记者胸前《星岛日报》铭牌标志,眼神中闪过厉色,但神色间却非常平静,对脸上担忧的吴思远、赵雅之等人点点头,示意不必担心,之后喝了一口茶,缓缓地开口。

“首先,我要告诉这位记者朋友,你的提问技巧有待加强,因为你的话语让人很不快,而且带有人身攻击倾向,作为记者会主办方,我们完全可以让人把你给请出去,你的态度实在谈不上什么友好。”

接着,他话锋一转,继续道:“不过,我不会这么做,虽然你的提问很不客气,但倒底代表着一家具有影响力的媒体,而且也问出了一部分人的心声,所以在此我会酌情回答。”

“首先,赵小姐已经强调了,我在此再强调一次,我和赵小姐只是好朋友的关系,在工作方面,我们是好伙伴,我是第一次做演员,赵小姐作为前辈,对我比较关照,她是一位优秀的演员,而且对提携后辈一向非常善心,所以对她,我非常感激。”

“同时,那一天的情况也基本上和赵小姐所描述的情况一样,是一场误会。当时我也向黄先生道歉了,而且黄先生也接受了我的道歉。至于我开车送赵小姐回家是因为她身体不舒服,在黄先生离开之后,我不放心赵小姐一个人回家,加上当天的戏已经拍完,所以才送她回家。而且,关键一点是,我已经有女朋友了,而且当时我女朋友就在片场,我送赵小姐回家,她是知道的,也是同意的,要不是我爱人首肯,恐怕我也不敢送赵小姐回家,难道我不怕回家跪搓衣板吗?”

记者会上登时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大家都被郑桐轻松的语气逗笑了。

“至于这位《星岛日报》的记者朋友说我鼓吹暴力,我只能说我是一个比较冲动的人,但绝不是一个鼓吹暴力的人,我的《龙蛇》只是在阐述‘只杀敌,不表演’的国术精神,并不是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的暴力崇尚。”

“华夏是礼仪之邦,五千年来一直礼敬四邻,与人为善,传承已久的国术怎么会是暴力代言者,不,在和平时代,国术只是强身健体,将人体推向体能极限的一种运动,而在外强入侵的时候,这种国术精神才是我们华夏‘毋宁死、不低头’的精神所在。”

“难道列强、帝国主义欺辱我们的时候,你要跟强盗谈仁义,我一直在说,国术只有在民族危亡的时候,才是繁荣昌盛的,就像我,本身属于国术界中人,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也只希望利用国术在电影领域宣传华夏国术精神,绝不会用之展现个人匹夫之勇,这也是我在写小说写得好好的时候,写剧本,甚至拍电影的初衷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