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写了三天,以郑桐的速度,才写出了六万字。
开始几章,郑桐还稍稍改动了几处文字,但后面就不愿意改了,这部小说本身就代表了作者的文字风格,所谓“简练直白”为美,与现在的文辞优美的小说完全不同,在郑桐看来,反而是这一部《龙蛇演义》的魅力所在。
虽然郑桐拼命地写,仍然满足不了john的需求,气得后来郑桐一脚把他踢开,省的他像苍蝇一样烦着自己。
他想先去试一试,看看这部小说连载之后的效果如何,要是香港市民不喜欢这样的文字和风格的小说,或是几大报纸不鸟自己的小说,那岂不是写的越多,越是无用之功?
除了写小说之外,闲暇之余,郑桐还练习拳术,宋道人所传的迷踪拳,也就是燕青拳、八卦掌、形意拳等,都是注重实战的拳法,以象形、三体、十二动物站桩为基础,所以这段时间,郑桐练习的,还只是练法。
拳如逆水行舟,不练即退步,郑桐明白,自己自从穿越之后,拳法修为已经倒退了不少。
所以,他必须抓紧时间,捡起来,此时他的拳术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明劲巅峰,要突破暗劲,必须要有一个契机。
John这几天极其乖巧,除了老老实实泡面、打扫卫生之外,还抽空出去打听附近公交车的路途。
早晨晚上郑桐练功的时候,他也偷偷地站在一旁仔细观看,有的时候也按照郑桐的练法,一板一眼地练了起来。
郑桐也不多说,只是时不时地过来纠正他的练法,并嘱咐他每天绑着铅块沙袋,跑步,并用布条和麻绳,缠绕着一株大树,让他按照固定的击打方法,练习气力和技巧。
第四天,郑桐将书稿用牛皮信封装好,拿着john这几天打听到坐公交车的地点,乘坐公交,来到了柴湾嘉业街明报工业大厦。
柴湾位于香港本岛东区,是个比较偏僻的地方,郑桐足足转了两趟车。
近年来,香港地产行业大旺,房价和租金猛升,柴湾这里低廉的租金便显得更加诱人。
香港的一些报刊出版公司,便纷纷将总部设在柴湾。
明报工业大厦就是“明报报业集团”的总部所在地。
进入大厦,郑桐四处打量,发现如今的传媒界龙头明报所在的总部还是比较穷酸,没有后世的钣金玻璃墙面,也没有豪华奢侈的装潢,不要说不如2028年的华夏普通一个城市的顶尖大厦,就是一般的大厦也比这里装潢的好几分。
一位穿着深蓝色职业装的女孩带着微笑走了过来,问:“请问先生,有什么可以为你服务的吗?”
郑桐扬了扬刚在街头买的一份《明报周刊》,微笑问道:“我想找一下翁昌文先生。”
女孩仍是一脸温婉的笑容,继续问道:“请问您有预约吗?”
郑桐愕然,不由得摸了摸鼻子,苦笑道:“没有。”
“不好意思,那恐怕没有办法让您立刻见到翁先生。”
郑桐只得叹了口气,他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以为只要作品好,就能够一鸣惊人,谁知道对于这些大报而言,自己这个默默无名的小人物根本就连稿子都递不出去。
“那告辞了。”
郑桐转身要走,那女孩显然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目光撇过郑桐手中的牛皮信封,忽然问道:“先生您是要投稿吗?”
“嗯?你怎么知道?”郑桐一愣。
“呵呵,”女孩露出温婉的微笑,让她那本就俏丽的脸庞变得更加生动富有灵气。
“《武侠与历史》今年推出大型征稿活动,‘寻找下一个金庸’,你拿着牛皮信封,所以我猜测……”
看到女孩抿嘴微笑的模样,郑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点点头。
那女孩将郑桐带到前台,留下郑桐的稿子,拿出一支笔,抬头问郑桐:“先生留个电话给我们,到时候您的稿子入选,我再通知你。”
郑桐又是苦笑,自己住的地方都是贫民,那家有电话啊,他忽然无比怀念起以前拥有手机的日子。
“你这里什么时候结果出来,到时候我再过来一趟吧。”
“每周评稿一次,那你下周过来吧,就过来找我就行了。”
女孩微笑说道。
“到这里就说找李雨桐,就可以了。”
“谢谢你,李小姐,我叫郑桐,我们的名字居然都有一个桐字,还真有缘。”
郑桐伸出手,对这个善良的女孩他还是非常感激的。
“这个泡妞的手法,好土哦。”李雨桐柔软的手抓了抓郑桐的手,打趣了他一句。
郑桐心道:“我没这个意思,还真冤啊……”
从明报工业大厦出来,郑桐拿出报纸,翻到了后面招聘栏目,坐在不远处一个花坛边上的石墩上,仔细查找起最近招聘的信息。
“邵氏公司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招生”几个字映入郑桐眼帘,让郑桐整个眼角一跳。
“我靠,这不是号称‘港星摇篮’的TVB艺员培训班吗?”
郑桐一拍脑袋,顿时喜出望外。
说到TVB艺员培训班,就不得不提到香港影视界的传奇大亨邵逸夫。他于1967年11月19日由利孝和、祁德尊等人创办香港首间商业无线电视台。利孝和去世之后,邵逸夫便成为了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主席,执掌这家世界第一大华语商营电视台。
TVB旗下有翡翠台,在香港拥有一半以上的收视人群,后来传播到世界各地多个地区,成为全球华人最为认可的文化电视平台,影响深远。
TVB艺员培训班就是基于邵逸夫从“邵氏兄弟”时代就开始坚持的自产自用的艺人制作理念而开办的,开办时间是1971年。
迄今为止已经办了八届,很多著名的邵氏明星都是从里面走出来的,包括周润发、林岭东、任达华、关锦鹏、吴孟达、杜琪峰、陈玉莲、鞠觉亮、汤镇业等等,
今年公开招生的是第九届,据郑桐记忆,这一届学员当中,有黄日华、苗侨伟等人,而下一届、下下届就更牛B了,刘德华、周星驰、梁家辉、梁朝伟等等一票影响华人影坛的巨孽级人物都是出自艺员训练班,可谓华人演艺界名副其实的“造星工厂”。
在这一刻,郑桐下定决心,报名参加这个培训班,即便以后不从事幕前的工作,和这些牛人认识,以后生活可就不用愁了。
再加上一点,只要考上这个培训班,可以在邵氏公司跑跑龙套,至少以后的生活费不用发愁,只要自己勤奋点,说不定以后还真能混得出人头地,自己脑海里可是有不少经典电影的剧本,到时候自己认真学习,也许还能成为一个出色的导演,在香港演艺圈依靠自己的“先知先觉”闯出一番天地来。
想到这里,郑桐非常兴奋,卷起报纸,兴冲冲地往九龙塘广播道赶去。
TVB总部大厦比“明报工业大厦”要豪气的多,装潢豪华,邵逸夫被圈内人称为“吸血鬼”,但是,那只是对演员来说,其实,在其他方面,邵逸夫还是非常大方的。
走进大厦,人潮涌动,很多来往的人都是形色匆匆,郑桐一下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身影,虽然说不上名字,但是他还是觉得非常熟悉,在他以前的年代,这些人很多都不在了,但此时,却是正处在年轻、最有朝气、最有活力的时候,自己一个三十多岁的大老爷们,要比人家“沧桑”得多。
TVB艺员培训班是在八楼,郑桐领着一块牌子上去,发现上面已经有十多人在排队等候。
其中两人引起了郑桐的注意,一个年纪大概十八九岁,长得十分憨厚淳朴,大概一米七几的样子,郑桐一眼就看出来了,正是当年经典电视剧《射雕英雄传》“靖哥哥”的扮演着,黄日华。
还有一人和他说说笑笑,比他大几岁的模样,样子俊秀,长得可比靖哥哥强不少,正是与黄日华同为“TVB五虎”之一的苗侨伟。
汤镇业是上届培训生,此时正在邵氏多部电视剧当中跑龙套,而刘德华、梁朝伟还没踏足演艺圈呢。
看到郑桐过来,有些人的目光有些惊讶,相比而言,郑桐的年纪似乎太大了点,作为艺员培训班,三十岁的大叔竞争力实在不大。
见到大家都对自己不是太在乎,郑桐自嘲地笑了笑,站在后面一声不吭,打量着这些报名的“同学”。
忽然,一个声音传进郑桐的耳朵。
“大哥,你好,我是黄日华。”
看到黄日华真诚的目光和伸出来的手,郑桐笑了,这黄日华果然性格淳朴,确实是值得交往的人物。难怪这小子被称为是“香港娱乐圈口碑最好的著名男艺人,最顾家的好丈夫、好父亲。”
“你好,我是郑桐。”
两人握了握手,黄日华身边的苗侨伟却嘴巴撇了撇,没有过来与郑桐寒暄认识,而是侧头和一个长相清秀的女生嘀嘀咕咕,不时逗得那位女生咯咯娇笑。
通过聊天,郑桐才知道,黄日华家境一般,为了让自己的弟弟安心读书,他高中毕业就想着自己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养家糊口。
据郑桐观察,这小伙子性格沉稳,做事有一种非常坚韧,认真的性格,是一个比较讨人喜欢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