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桐想到的人是在香港第一个倡导品牌消费意识概念的商界奇才——潘迪生。
后世很多人都听过潘迪生的大名,也有很多影迷看到过许多香港电影片头出品人都会出现这个名字。但大伙儿一定都不知道,其实潘迪生最出名的不在于他创立了德宝电影公司,捧红了如杨紫琼等香港一线明星,而是在于他在商界的传奇名声。
就在去年年底,香港演艺界就发生了一件不逊于郑桐创造的连续打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影响的另一个让港人津津乐道的事件,就是这个香港进入八十年代第一个圣诞节来临之时,潘迪生在香港老牌英文报纸《南华早报》上买下整整八个版面,前五版用来祝贺香港市民圣诞快乐,后三版则刊登自己所卖名牌产品的广告。广告刊出后,吸引了香港众多专业人士的注意,他所一手创办的迪生公司一举成名。
潘迪生父亲靠钟表起家,而潘迪生在香港读完小学之后,便在外国留学九年。一九七八年,潘迪生大学毕业,回到香港。他并未像一般富豪子弟那样参与父辈的企业管理,而是从父亲钟表行的最低层——售货员做起。六个月后,他又飞往日内瓦,在瑞士著名的钟表珠宝店CHOPARD当了十八个月学徒。十八个月的经历,不仅使潘迪生掌握了手表工艺,他甚至能自己装配出一只手表,更重要的是,他学到了瑞土人如何经营高档钟表及贵重珠宝行的经验。
就在去年,潘迪生带着自己创业经营的全盘想法回到香港。回港后,他向父亲借了一百万美元,在香港最高级的购物中心中环置地广场开设了一家迪生钟表珠宝店,开始了他靠名牌、精品创业的传奇故事。中环是香港的高级商业区,租金昂贵。潘迪生以瑞士高级手表——劳力士、萧邦等及名贵珠宝为号召,在港人心中树立起名牌的观念。对于潘迪生走名牌精品路线经营的手法,刚开始时,不少香港商家是抱着等着看这个毛头小子笑话的想法。因为八十年代初,香港只有少数消费者懂得享用名牌产品。但潘迪生坚持认为,香港已步入亚洲新兴发达地区之列,人均收入亦在中等发达水平以上,此时正是培养、建立消费者享用名牌产品的观念之时。迪生公司因顺应潮流,引导潮流,走在时代的前面,这才能在八十年代大展宏图,创造一种新的商业经营模式。
郑桐知道,最迟今年,潘迪生便会在港开设第二间分店,而且他还将正式进军高级时装业,他采取的办法是购买外国名牌服装香港专营权。他首先获得了CHARLESJOURDAN时装的专营权,在香港开设了两家JOUR、DAN时装店。
也许,这是一个机会,属于自己的机会。
想到这里,郑桐徒然有些兴奋起来,他站起身来,仔细推敲自己脑海中的计划,又不断揣摩自己脑海中超级计算机当中看到的关于潘迪生的介绍及性格的分析,最后终于下定决心。
他回头正要对奚仲文说话,此时才发现面前的奚仲文已经被他严肃而不寻常的举动弄得心惊胆战,手足无措了。
“桐哥,如果您觉得不妥,我立即去回了他们,希望你不会责怪我越权。您刚才说的卖鸡和卖蛋我并不是很明白。”
郑桐哑然失笑,打消了奚仲文的惶恐,并解答他的疑问。
“仲文,看来你并不是经商的人才啊。我们把服装设计卖给路易威登公司,就如同把一只会不停生蛋的母鸡卖给了对方,这是短视的行为,表面上赚了一笔,其实却是买椟还珠。而我们自己经营品牌,那么,以后就能源源不断地创造利润,甚至发展成一家不逊于路易威登的世界级品牌来。”
奚仲文顿时目瞪口呆,他被郑桐这个煌煌宏伟的想法给震惊了。路易威登是法国最老最成功的品牌,具有浓厚的底蕴。而现在郑桐不过只有一部电影里面几套服装的设计而已,一没有自己的营销团队,二没有自己的独立工厂,就像要创立自己的品牌,不知道是要说郑桐野心太大,还是说他疯了。
“是不是觉得我发疯了?”郑桐笑了,像是自嘲又像是赞赏自己道,“世界上成功的人哪个不疯狂?”
“仲文,交给你任务,你想办法联系路易威登公司,并将电影《杀破狼》的电影盘拷贝一部给他们,让他们好好感受一下这些服装设计的魅力。同时告诉他们,我们绝不会出卖服装设计,而是想和他们合作,共同开发这个品牌。”
奚仲文被郑桐一个接一个的主意震动的几乎麻木了,此时听到他的吩咐,脸上没有表情,却下意识地紧跟说了自己的想法,“桐哥,他们不会答应的。”
“他们会答应的,我今天再弄一些设计,你传真给他们,而且告诉他们,在香港自主品牌意识及消费水平日益上升的今时今日,这是一个何等广阔的市场,我的设计才是符合港台、东南亚甚至亚洲人的未来品味趋势,而且我还掌握了媒体,电影、电视台、报刊媒体我都有能量及资源,若是他们错过了机会,相信法国、意大利一些服装老牌名牌会很乐意和我们合作。”
郑桐每说一句,奚仲文的眼睛就亮了一分,等到郑桐说完之后,奚仲文已经兴奋得几乎颤抖起来,他终于体会到了郑桐的雄心壮志,也终于知道为什么眼前这位看上去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青年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在香港能如此迅速崛起的原因。
这就是差距啊。
这就是眼界啊。
这他妈就是实力啊。
奚仲文不住的点头,甚至从身上掏出纸笔记着郑桐说话的重点。
说完之后,郑桐对他鼓励、赞赏笑道,“仲文,这次多亏你的提醒,虽然我也有这个想法,不过一直都没有这方面的构想和人脉,想不到你竟然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放心,以后跟着我郑桐,你不会吃亏的。”
奚仲文顿时被巨大的幸福给砸晕了,他傻呵呵地笑了,就连感激的马屁都拍不出来了,只是傻笑,让郑桐又是好笑又是好气地赶出了办公室。
郑桐站在原地想了半天,最后化作一声长叹:“还是她妈的太穷了,要不然何至于要便宜别人呢?”
想到这里,他无奈地拨打了一个电话。
“喂,陈哥吗?我是郑桐啊。”
“……哎,哪里是忘记你们几位大哥啊,是兄弟我刚刚从台湾死里逃生啊,这不,一回来就跟你们打电话了,哎,对,对,惊心动魄啊,好,到时候一定过去,让你挖个底掉,为咱们报刊做贡献。”
“陈哥,你们太不地道了,怎么把新闻做到了自家人头上。好歹我也是合伙人不是,真是以后被你们卖了都帮你们数钱……对了,您认识《南华早报》的人吗?哦,那好,我想请陈哥帮忙打听一下前几个月在他们报纸上包下整八个版的那傻瓜,就是那姓潘的傻帽。好嘞,那就多谢陈哥了,这几天一定过去和哥几个喝一杯,行。”
从陈柏生嘴里,郑桐自然知道如今香港有很多人想看潘迪生的笑话,不过他可是知道,这小子日后会有多么辉煌灿烂的前景。只是这些人目光短浅,看不到而已。
和潘迪生合作服装品牌,似乎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只是和这种聪明人合作,自己手里必须要有一些底牌和筹码才好。想到这里,郑桐皱眉思索着自己的构想。
“等你吃饭了,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到底你是老板还是我是老板?还要我来请你。”
办公室门被一把推开,吴思远一脸怒气地走进来,摸着饿瘪的肚子大声抗议着,郑桐顿时极为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抢声道:“吴叔,我请客,我不对,您老人家息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