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黄金择偶期是岁,
男人的黄金择偶期是岁。
相比之下,女性的时间比同龄的男性更宝贵。
所以不要和不值得的男人纠缠,和他多纠缠一分钟,就多浪费你几倍的生命。
是谁,误了你的青春
有个道理一直是我所笃信的,一定要和所有女孩子分享一下:女方在恋爱时,付出的总是比男方多得多。
女孩子的青春是浪费不得的,更是拖不得的,对女孩子而言,机会成本比什么都重要。
不要高估自己的定力,也不要高估自己的理性,你并不清楚自己会爱上什么样的人。
我们说白了,当你感觉一个人不合适的时候,如果不把位子空出来,是不会有下一个人来坐的。
要等到那个合适的人,势必要先一步摆出空着位子的态度来,否则随着时间渐长,你会发现你越来越离不开这个你曾经嫌弃的人。
所以,多和男性接触没有问题,但是不要轻易展开一场爱恋,在遇到真正能够打动你心灵的那个人之前,享受寂寞是正确的态度,在恋爱间隙里的寂寞,是必需的。
耐得住寂寞,是很重要的一个恋爱环节。因为害怕寂寞而去接近对方,得到的爱情无异于饮鸩止渴。
在恋爱中,无法忍受被彻底冷落的寂寞,想要将就着一段并不满意的感情生活,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的。有些男人一开始对你很殷勤,然后突然冷落你,或者一直不徐不疾对你很好,却不提要你做他的女朋友,只是一直消耗你的时间。
有些泡妞高手就很擅长用这一招儿来泡原本没有希望属于自己的优秀女孩。
他们对你,不是没有感情,只是这种感情太淡薄了,按照正常恋爱模式来权衡,按照相伴一生的标准来权衡,太不够了。
在爱情中,我也曾是个很性急的人,每天早中晚固定给他发三条短信,如果他没回,我会立刻给他打电话质问原因,后来才发现你一急,就会先输一筹。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学会不急了,是的,我很想他,我相信他也很想我,但他未尝想到要打电话给我,那么,我又何必自降身段。
是的,我喜欢他,但是他并没有喜欢我到愿意顾及我的心情和想法的地步,那么又何必在结婚前绑死在他身上?
习惯了一个人对你的好,习惯了他的体贴,会越来越离不开他的。如果突然失去,那种难受会如同戒毒一样,痛不欲生。
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放纵自己养成依赖一个人的习惯。习惯的养成一般只要三天和七天,三天养成一个小习惯,七天养成一个大习惯。所以,如果不够喜欢他、不够满意他,就不要连续和他保持三天以上的密切短信往来,或者连续约会超过一个星期。
简单一点来说:多谬误一天,就少正确一天。一定要时不时地给自己一点缓冲。
不扔掉鸡肋,哪能吃到鸡翅
我一个很漂亮的朋友,找了个足足大她20岁的男朋友。她曾经问过我对她BF(男朋友)的意见,我实话实说:“平衡各方面条件来说,这个人配不上你,你何必呢?”
她说:“虽然我不爱他,但是他对我很好,所以我觉得这样相处下去也是不错的,谁说只有爱才能让女人得到幸福?”
我当时没有反驳她,总觉得有些不对劲的地方,可这种事情当局者迷,且旁观者很难置喙,只有静观她这段感情的发展。
最近,听朋友提到她,说她被男朋友甩了,并一度精神崩溃,差点进了医院。
朋友转述时也颇不平,讲她说的最惊心的一句话是:“我都愿意嫁给他了,不嫌弃他了,他怎么还这样对我?”
好吧,对于这段感情,她先有嫌弃之心,甚至明确表示自己“不爱他”,可见基础并不好,而她勉强自己这么与对方相处,无非一图优越感,二图安逸,觉得将就一下也能成就幸福人生。
可人是多敏感的动物,你怎么想怎么表现,对方当然是会察觉出来的,在察觉后,人家又会有多么不平呢?如果你曾这样对待一段爱情,最后被伤得体无完肤,那么就不要怨天尤人了,他给你的这个报应,属于人之常情,没有哪个男人能够忍受这样的感觉一辈子。
如果他真是这么一种逆来顺受的性子,说真的,你还未必受得了他呢。被喜欢的人甩了,痛哭一场也就算了,但是被自己原本嫌弃的人抛弃,是多可怜的事啊!
因为即使你并不深爱对方,相处久了也是有感情的,分手时除了感情的破裂,更多的还有不甘心。
这个不甘心,就是传说中雪上加的那层“霜”,它会让你痛不欲生,人生观为之改写,甚至从此失掉对幸福的自信。
在爱情中,放任、等待、忍耐都不是明智之举,当你自己隐约能感觉到有问题了,那么别给自己找理由,问题一定存在。
你不去解决,它不会消失,只会积累起来,到头来爆发给你看。在开始时,不够喜欢,不够满意,就不要去答应;或者当你觉得一段感情成了鸡肋,淡薄了,对方对你不够好了,那就别再拖下去了。除非你确实能拿出一击制胜的有效行动来改变这个局面,否则越拖下去,你所拥有的爱和机会就会变得越少。温水煮青蛙,青蛙会死去,无非是因为它不肯相信,水总是会越变越烫的。
难道真要等到66岁才初吻
咱们国家比较传统,在普遍意义上,女人最好找个比自己年长的男士,女人一旦过了三十岁,挑选余地就会骤然缩小。
对于三十来岁的单身女人来说,面对那些二十三四岁发展期的小伙子,即使倒贴,他们也未必敢收。
而三十岁往上的男人们,多数都已经名草有主了,单身的、有钱的就索性直接把“黑手”伸向90后的可爱MM,直接跳过“奔三”的女人。
如果“奔三”们只是想要单纯的爱情,那倒好办,削尖了脑袋想找个小青年轰轰烈烈一场总还是找得到的,问题是,女人要的不光是爱情,还有婚姻,要是到了这个岁数还不以婚姻为前提交往的,那就真是高举标语摇旗呐喊、一步一步向着“独身主义”行列冲刺了。
一个快接近女人最佳生育期deadline(最后期限)的姐姐给我留言诉说她的苦闷。
她叫Ashley,今年31岁了,刚刚去相了一次亲,对方是一个离异的36岁的男人,两人不咸不淡地聊天、吃晚饭,然后他开车送她回家,Ashley对他没什么感觉,相信对方对自己也没什么意思。
自29岁之后,Ashley几乎每个月都会见1~2个男人,有时会跟其中的某位交往几个星期,最后皆是无疾而终。
她觉得这是因为感觉不到爱情,没有心动的感觉。似乎这么多年来,她一直都在寻觅着所谓的“爱情”,“可惜我运气不好,从来不曾遇到”。
让人惊异的是,Ashley从来没谈过恋爱,不曾与任何一个男人牵过手——就她说来,自己的条件并不是很差,一般而已——容貌平平,身材中等,在一个稳定的单位里拿不多的薪水,性格文静,甚至称得上温柔。
“大把大把跟我条件差不多的女孩子都嫁出去了,偏偏剩下了我。我并不挑剔,从一开始就是,只想找一个普通的男人,我爱他,他也爱我,然后过一辈子……却从来没有遇到过。我有时候也宽慰自己:他就在生命的某个路口等着,再等等,就等到了。”
话虽这么说,但他人的眼光总是会让Ashley感到难堪。年轻的时候,她总有坚持的理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连这种坚持都变得理不直、气不壮,大龄剩女的身份让她时常被人指为“挑剔”“眼光太高”“老处女脾气作怪”……这让她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而Ashley的婚姻大事更成为父母的“隐疾”,不想告诉别人,又不能不告诉别人,因为需要拜托别人帮她介绍男人。
Ashley还没有强大到可以独身一辈子,她非常渴望婚姻家庭生活,恨不得立刻就能把自己嫁出去,可就是找不到想嫁的、能嫁的人。
她感觉自己简直被逼到了人生的死角。平日里与朋友同事相处,她都很谨慎,告诫自己千万不要有所谓的“老处女”做派,于是在人前她总挂着温柔的笑容,多与人交往,保持平和宽松的心态。下班后独处的时光也用来阅读、看电影、做护理、养花、做饭,极力保持最好的状态,时时提醒自己:对自己、对生活再多一点耐心。
Ashley将这种状态保持了一年又一年,却始终没有等到奇迹出现。等待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她觉得,自己好像有这种一直独身下去的势头了,这让她觉得很恐慌。最好的朋友劝说她:“婚姻里重要的从来不是爱情,找个条件差不多的就行了。”
Ashley自己也相信,婚姻里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但是始终觉得心里有打不开的结。
“我都没爱过呀,让我怎么甘心,就算找了一个条件合适,对我也好的,但就像人家说的,纵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现在的日子对Ashley来说,非常难熬和痛苦。如果一个人,从来都有志于标新立异,要过与众不同的日子,那也罢了,可她偏偏是个最普通的人,想过“随大溜”的生活却不可得,真是让人想想就要抱怨上天的不公。
杨千嬅的《自由行》,唱着“算有幸有不幸,当作四处消遣散心,预备66岁初吻……”听着这首歌,她会感到一阵阵绝望,“难道,真要等到66岁才初吻?”
我们先来看看Ashley最新的相亲对象——一个36岁的业已离异的熟透了的熟男,身上能有多少爱的心力和热情?
一顿饭吃下来,不咸不淡简直是个必然。倘若这样的熟男能对她一见钟情,她也不至于蹉跎到今天了。人到了Ashley这个年纪,追求的不外乎就是稳定和过日子,绝大多数这时候相亲的人也是怀着这个朴实的愿望的。而Ashley却像个刚刚怀春的少女,张口闭口都是爱情,实在让人有些不解。我非常诧异她的慢热。Ashley姐姐啊,你在19~29岁之间都在干什么?整整10年,足足3650多天,你身边竟然连一个你想要的“普通的”男人也没有冒头,会有这样的小概率事件出现?我非常无法理解,只能猜测,恐怕Ashley自认为的“并不挑剔”里面有些水分。
一个专门给人家牵婚姻红线的朋友告诉过我,那种进了介绍所的门,张口就说我一定要找个35岁左右的博士且有车有房子的女征婚者并不算离谱,虽然她的条件俗气,但是俗气得有可操作性,只要自身条件相符,那么用了心去找,是不会找不到的。
而比较令人崩溃的,就是那种口口声声说就要找感觉、找爱情的征婚者,你给她介绍了无数个,她却嫌张三太矮、李四没车……折腾了十几个没一个令她满意的。
后来他们索性就不伺候此类客户了,因为这类客户的意思就是:我不喜欢的,千万富翁也不嫁;我喜欢的,百万富翁也嫁了。
这种隐形却苛刻的条件,其实就是不能正确估量自身的一种体现,是对自己认识不够充分、对婚姻没有务实的规划和期许的人做出的判断。
20岁的少女大概还可以这么天真矫情,而一个需要求助到婚姻介绍所的女人还这么不切实际的话,那我们就只好建议她先回家上床睡觉,梦里寻他千百度啦。
喜宝预备军
这是一个发生在国外的故事:有一个出身一般的美女,嫁了个富甲一方的老男人,这个老男人对这位夫人宠爱有加,什么事都由着她的性子。
后来男人暴毙,这个女人就失去了靠山,她完全无法相信大势已去,不改其性,在一次名流聚会上,肆意对另一位名媛大打出手,结果被判了故意伤害罪,被关进大牢沦为了阶下囚。
这个故事应该可以教育很多把“喜宝”奉为经典的女人。在我的生活圈子中,有许多这样的女人,我把她们叫作“喜宝预备军”。什么是喜宝预备军呢?
先说喜宝,她是香港女作家亦舒笔下一个为了追求高物质生活而放弃了爱的女人,当她成了最富有的女人时,才发现青春已逝,爱情不再。
而我现在所说的喜宝预备军们虽然自命不凡,却不能像喜宝一样可以单凭漂亮和智慧生存,所以追求物质生活的方式不外乎将肉体赔上这唯一选择。
虽然心比天高,奈何命比纸薄,只好终年恨恨然,觉得自己原本不至于如此。
所以说,喜宝预备军,则不如喜宝。这些预备军的特点是有一大堆恋爱带来的坏习惯,几乎没有什么女性朋友,对比自己强的女性饱含恶意妒意,很不容易爱上男人。
其实我觉得,她们很值得同情,因为她们随时准备出卖自己,但又不一定能够把自己兜售出去,而且自己也已经不容易爱上他人,对任何事物的评判标准都带着势利,于是就把孤僻当作清高,还要稍带把别人都想得卑劣才作罢。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养成很多习惯,我们怎么来分辨习惯的好坏呢?
很简单,明知不对又不容易改掉的就是坏习惯。
比如说,习惯奢华的生活,这就是一个很坏的习惯。就像亦舒说的那样:女人的堕落是从高跟鞋开始的。因为穿惯了高跟鞋,她便不能好好走路,于是只好打私家车的主意。
某律师,个人条件非常一般,只是特别有钱,他有一个非常漂亮的老婆。为了防止老婆出轨,他天天把老婆供养得好好的,只是不给她太多现金花,另外用他老婆的名义首付了七套别墅。人家都夸他对老婆好,他阴阴地笑着说:“倘若以后出了变故、她要和我离婚,我就不付月供,让银行找她麻烦去。”
这位律师的做法就是典型的养金丝鸟的方式。笼养了的鸟,是很难再放养出去的。
即使撇开钱不谈,要是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对你无微不至、体贴礼貌周到,你便不容易再爱上张三李四。没有对比你不知道他们竟然差成那个样子,讲话无味,面目可憎,没有内涵,花钱小气,欠缺家教。曾经沧海只需要一次,便再难为水动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