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沙~”
感受到有些异物撞击在脸上,闭合的双眼突然睁开,入眼的却是满天飞沙与火海,四周人影绰绰,都在纷乱的扑灭火海,尖叫声指挥声此起彼伏,因为太过乱了,让他看不出到底发生了什么。
身下传来颠覆地感觉,再转眼打量下,原来自己胯下正在骑着一匹黑马,黑马的毛发乌黑得发亮,身型状实,线条优美,就算蓝渊不懂马也能分辨出来这是宝马的一种,具体是那种品种,他就不清楚了。
不等他思考自己为何在这,前方突然有一人一马跑了前来,来到近前翻身下马,躬身行起主仆之礼,随即响亮地呼喊道:“三王子殿下你终于从学院回来了,请你快速返回王宫,陛下和王后在等待你。”
蓝渊没有接话,他发现自己说不出话来,只能同意地点点头,任由对方拉扯着自己的马匹快速朝着王都中心区域奔去,走在大街上,忙活的子民和驻足观看的人,连忙给他们让路,仿佛清楚到来者尊贵的地位。
没有花费多长时间,他们就走到王宫的大门前,守门的军队提前收到命令,早早就把大门打开,迎接王子的归来。
一点阻拦也没有出现,来人很顺利地把蓝渊带到王宫主殿,此时大殿之内站满人影,这些人影大部分都是国家的文武百官,其余的一些人,从服饰上看很可能是来自西域的使者。
当蓝渊走进近前,正在进行会议的官臣们才察觉到大殿来了为不速之客,全都停下手中的事宜,朝着他看去。
被数十上百双眼睛盯着看,连平时脸皮有点厚度的蓝渊也不由心中一麻,发起慌了,脑海一片空白。
脚步不受控制地自动走到王位前,单膝跪地,低头沉声道:“父王,我回来了。”说话的声音十分好听,柔和中带点刚强,磁性又沉稳,蓝渊很肯定这道从他嘴巴说出来的声音不是他的,不是他原本拥有的声音。
这道陌生的声音让他想起在哪里听过,只是一时间想不起来。
坐在主位的北齐王,本来是一脸愁容的,看到自己儿子归来,难得地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平时威严的君主今天却在众人眼前露出慈祥的一面,实在难得啊。
“回来就好,孤刚好有一件要事需要宣布,高金,过来一下。”
“陛下,微臣到。”先前领蓝渊进来的哪位随从从大殿门外走进,走路的姿势,低着头垫着脚礼仪真的很到位。
“宣读诏书。”国王从身侧拿出一捆诏书,诏书随身携带可见其中的重要性,能让一国之君如此重视的事情,肯定是大事,站在大殿内的一众官臣都忍不住双双对望,希望能从同僚中得到一些有关此的消息。
高金咳咳两下,疏通嗓子,随后高声念道:“人间元年1432年,自纣王大君统治大地领导万国以来,天下昌平,北齐紧跟大君步伐,纣王大君厚赏一神武于北齐,现今奉北齐君主之令,封三王子为北齐新王,赐号兰陵,赏神武兵器神武臂刃作为佩器于兰陵王,恩旨!”
前半部分还是歌颂纣王大君,下半部分居然是陛下封新王,这架势怕是要让位啊,此等天下大事,让身为王室管事的他都感觉到惊悚,因为这诏书是突然拿出来的,王室中人估计并不知晓,没有经过大家商量,其他王子公主估计也是不知情的,北齐怕是要变天啊。
“陛下,陛下,收回成命啊!”
“陛下,请三思啊!”
“三思而后行啊陛下,不能这般...”
高金还没收起诏书,大殿中的官臣顿时如同炸了锅的蚂蚱,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向着王位上的陛下解析起来。
相比于吵杂的文武百官,蓝渊很是平淡地看着这一切,双手自动地接过诏书,此时他发现自己并不能控制身躯的行为,只能默默地看着,就好像,他的灵魂只是单纯的依附在别人身体上并没有夺得主权,原来身躯的主人发生的一切事情他只能通过第三人称去观看。
兰陵王接过诏书,不等高金有所发应,一把高高举起诏书,磁性的声音环绕在四周,清晰地出现在众人耳朵里。
“接旨!我绝不辜负父王的厚爱,北齐我会好好替父王守着。”
张扬,轻狂,甚至有点狂妄。
这是兰陵王给予蓝渊的头一印象,不单单是他这样认为,大殿之上的很多官臣也是这样认为。
有个别激进派的官臣立即就是忍不住口,怒骂起来:“竖子!你懂什么!北齐这样下去会被毁灭的!”
“你说什么!?”兰陵王转过头去,冰冷的眼神看着对方,他的手已经按在佩剑之上,只要对方再说出这般大逆不道的话,他发誓,定要把对方砍开数段。
忍不住骂出口的哪位官臣身边的臣子反应过来,几个人连忙捂着那人的嘴巴,同时替他向新封上位的兰陵王致歉。
“兰陵王请您赎罪,他也只是心系北齐的安危,才会口出狂言,看着他平日为北齐作出很多贡献的份上,求您饶他一命。”
“好了,孤既然选择如此,就不会收回诏书,孤也老了,你们这帮老骨头不累,孤可累坏了,难得王子归来,让他封个王位,暂时学习学习,应该没问题吧!?”北齐王看不下去了,这帮老臣子是他的老友,大家共事这么多年,感情还是有的,一边是亲儿子,一边是老臣子,手背是肉手掌也是肉啊,怎么能让他们互掐起来,趁着愤怒的种子还没萌芽,趁早把它湮灭。
“陛下啊,您错不在封王位,而是这个神武啊!陛下啊,跟随纣王不是正途,把他给予的神武佩给王子殿下是对他国散发错误信号,魔种始终是人族的心头之患,万一,如果出了万一,纣王可靠不住啊....”被捂着嘴巴的哪位大臣挣脱而出,抢先跪倒在地,一鼓作气地把心中沉积很久的真言说出。
他深知纣王可是对北齐王有知遇之恩,北齐王才会挺力支持,作为报恩,站在个人角度报恩是必须的,但,站在北齐子民的角度,这就大错特错,最近几次魔种屠伐战都失利了,各大国的君王们都十分愤怒,如果纣王再失利,站在纣王这一派系的势力,将会直面悲痛的局面,很有可能会被对方当做发泄愤怒的牺牲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