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官场 > 侠义双飞全文阅读 > 第45章 画坛巨星

第45章 画坛巨星


“行,那好,我们走吧。”赵义闯答应下来。

三人来到图书馆。

“大家就是大家,画人,形态十足;画虎,惟妙惟肖,画草而知风动。什么时候我也能有这个水平啊。”高毅边参观画展,不时还要发出感叹。

“只要你能坚持,你也能有自己的一番成就的。”赵义闯在给高毅打气。

“没办法比了,我也就做一辈子小木匠,把自己的木艺活干好就行了。”高毅画中既有谦虚也有几分自怨。

“高大哥,你不要急啊,慢慢来,你给我们雕的木像,已有很高的水平,刻画得动感十足,表情丰富,我的那些会员都赞叹不已,非要把我们兄弟俩的雕像放在展览厅,供他们学习用呢。”赵义敛竟然也能安慰人,实在是出乎赵义闯的想想。

“真的啊。”高毅听到赵义敛这么说,心情倒有了几分开朗。“不过,我不像你们啊,受过专业培训,文化底蕴又好,从小功底深厚。”高毅还是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和发展空间。

赵氏兄弟开始无语,不由又相视而笑。

“走,你跟我来。”赵氏兄弟同时说出这句话来。

哈哈,兄弟俩都笑道。

“你们笑什么?”高毅莫名其妙,有点不好意思,心想自己一个丑小鸭想什么飞上天成为白天鹅,一只黑乌鸦还想做什么金凤凰。

赵氏兄弟拉着高毅走进了另一个展区。

“看看这些人物画,怎么样啊?”赵义闯说。

但高毅并没有回答赵义闯,只是盯着这些画发呆,与其说发呆,不如说是在全神贯注地欣赏,高毅一进入这个展区,就深深的被眼前这些美轮美奂、惟妙惟肖的人物画给吸引了。

眼前这些书画正是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专门展厅。看着高毅全身心的投入,赵氏兄弟没有打扰高毅,也只顾自己欣赏起来。

齐白石出身贫寒,做过农活。1877年,跟随叔祖父学过木匠,次年改学雕花木工,于1888年起始学画,1894年,齐白石与同乡王仲言、罗真吾、罗醒吾、陈伏根、谭子荃、胡立三等7人组织了龙山诗社。因年龄最长被推为会长,时常相聚作诗,人称“龙山七子”。他的诗不以用典和声律见长,而以抒写性情、歌吟自然取胜。与此同时,他跟胡自倬等学书法,以何绍基一体为主,兼写钟鼎篆隶。1890年二十六岁时转从萧芗陔、文少可学画像,二十七岁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文书画。三十七岁拜硕儒王闿运为师,并先后与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1899年,经张仲飏介绍拜湘潭著名诗人王湘绮为师。齐白石在家乡先后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馆、茹家冲寄萍堂。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1896年又始学篆刻,以丁龙泓、黄小松两家刀法入手改学赵之谦体。五十五岁避乱北上,两年后定居北京。时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等相过从。1900年,用卖画得来的钱,典住星斗塘附近的梅公祠,新盖一间书房取名借山吟馆,这正是两个世纪的交接时期,齐白石的诗画篆刻渐渐成名,逐步由一名雕花木匠、民间画师成为一名具有士大夫文人修养的艺术家。他曾在70岁时写过一首《往事示儿辈》诗:“村书无角宿缘迟,廿七年华始有师,灯盏无油何害事,自烧松火读唐诗。”这时期他除画像外,兼画山水人物,花鸟草虫,尤其以仕女为多,人称齐美人。

高毅仔细欣赏品味这个展厅21幅画作,还慢慢回味自己作品。高毅终于从欣赏中回过神,待他回头四处寻找,赵氏兄弟也就聚拢了过来。

“怎么样?”赵义敛问。

“一个字,美,两个字,真美,三个字,太美了,四个字……”高毅高兴地说不尽的美。

“去去,还有完没完。”赵义敛打断高毅继续说下去。

“你知道这是谁的大作吗?”赵义闯问道。

“那上面不是写着吗,齐白石啊。”高毅回答。

“你知道齐白石年轻时候是做什么的吗?”赵义敛抢着问道。

高毅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和你一样,都是一个木匠。”赵义闯和赵义敛同时说道。

“他是木匠?”高毅终究是不敢相信的,“他可是大师级人物啊。”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赵义敛津津乐道,“当年徐悲鸿任北大艺术学院院长,当时的北平画坛,死气沉沉,以摹仿古人为能事,保守势力相当顽固。木匠出生的齐白石大胆创新,变革画法,可惜,却得不到多少响应,北平画坛对他一片冷嘲热讽。所以徐悲鸿就想聘请齐白石为教授。当徐悲鸿乘坐四轮马车来到张家时,齐白石为其诚心而感动说‘我一个星塘老屋拿斧子的木匠,怎敢到高等学府当教授呢?’

“你岂止能教授我徐悲鸿的学生,也能教我徐悲鸿本人啊!齐先生,我徐某正要借重您这把斧子,来砍砍北平画坛上的枯枝朽木!”赵义闯模仿徐悲鸿回答。

兄弟俩一唱一和,模仿徐悲鸿与齐白石当时对话的情景。

“英雄不问出生,有梦想,坚持就会成功,相信自己很重要哦。”赵义闯俨然不知自己比高毅小了十多岁,但他成熟的口吻,高毅似乎也很乐意接受,好像自己就是一个小弟。

欣赏了齐白石的画作,他们又去欣赏张大千的大作,要一个一个展厅欣赏下去。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张大千的传统功力十分了得。他曾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作,特别是他临仿石涛和八大山人的作品更是惟妙惟肖,几近乱真,也由此迈出了他绘画的第一步。他从清代石涛起笔,到八大山人,陈洪绶、徐渭等,进而广涉明清诸大家,再到宋元,最后上溯到隋唐。他把历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一一挑出,由近到远,潜心研究。然而他对这些并不满足,又向石窟艺术和民间艺术学习,尤其是敦煌面壁三年,临摹了历代壁画,成就辉煌。这些壁画以时间跨度论,历经北魏、西魏、隋、唐、五代等朝代。比如多年前香港市场中曾出现一件署名为元四大家之一的古画,便是张大千“仿古作”,拍出接近200万元的高价。

历史上许多人临摹的画一般只能临其貌,并未能深入其境;而张大千的伪古直达神似乱真。为了考验自己的伪古作品能否达到乱真的程度,他请黄宾虹、张葱玉、罗振玉、吴湖帆、溥儒、陈半丁、叶恭绰等鉴赏名家及世界各国著名博物馆专家们的鉴定,并留下了许许多多趣闻轶事。张大千许多伪作的艺术价值及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较之古代名家的真品已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藏有他的伪作,如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收藏有他的《来人吴中三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有他的《石涛山水》和《梅清山水》,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他的《巨然茂林叠嶂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