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消失的帝国:匈奴帝国全文阅读 > 第38章 “撒旦”降生:阿提拉的早年事迹(1)

第38章 “撒旦”降生:阿提拉的早年事迹(1)


  基督教主教们把阿提拉称为“上帝之鞭”,在普通百姓眼中,他更像到处和上帝作对的魔鬼撒旦。魔鬼的降生总是充满了怪异之气,要么飞沙走石,要么异臭遍野。阿提拉的降生好像没有什么新鲜,大概上天也没把他当成未来的主宰,所以把他送到了罗马,当起了人质。

  一、路加:乌尔丁外交政策的优秀继承者

  路加大王青出于蓝,他不再劳师远征,而是用威慑换回了大批黄金,塞满了他的国库。在西罗马帝国,路加精心培养了一个亲匈派,把埃提乌斯扶上了帝国总司令的宝座。更走运的是,东西罗马帝国同时陷入女人政治的泥潭,怯懦的普尔喀莉娅姐妹给了路加大王莫大的“帮助”。

  乌尔丁死后,多纳图斯和察尔托曾经短暂地接任东、西匈奴的大王,这是我们第一次知道东匈奴大王的名字。不过两个人好像在王位上没坐多久就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奥克塔和他的弟弟路加成为新的统治者。奥克塔的事迹我们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他大概是后来统一的匈奴帝国的缔造者,路加要听命于他。后来他曾经率部进攻莱茵河畔的伯艮第人,这是匈奴人第一次向德意志中西部地区进军。但是,胜利后的奥克塔过于大意了。公元431年,在莱茵河畔举行的一次宴会上,匈奴突然遭到伯艮第人的袭击,损失惨重,奥克塔本人也在这一次事变中去世。不过到底是奥克塔突然去世引起的慌乱让伯艮第人抓住了机会,还是伯艮第人的袭击杀伤了奥克塔,已经无从知晓。反正奥克塔死掉了。

  奥克塔死后,路加兼并了奥克塔的部众,成为第一个统治整个匈奴帝国的大王。作为第一个全体匈奴人的统治者,路加少不了要在内部折腾一番,因此,乌尔丁大王制定的远交近攻国策被他继承,并发扬光大。

  早在公元422年和公元426年,路加作为东匈奴的领导,即曾两度进攻东罗马帝国,蹂躏了色雷斯和马其顿地区。彼时的东罗马实力尚存,基本上还能把匈奴的威胁限制在巴尔干半岛的中、北部。但是软弱无能的提奥多西二世只知道沉溺于基督教神学,对匈奴人的侵扰一点办法也没有。路加大王很聪明,乘机压迫提奥多西二世,逼迫他用金钱换和平。提奥多西不敢不从,于是双方达成协议:东罗马帝国每年给予匈奴350磅黄金;匈奴同意不再侵入罗马边境地区,必要时还可以出兵帮助罗马人。匈奴帝国由此进入了一个靠军事威慑就能填充国库的时代。

  公元432年,成为全匈奴唯一统治者的路加觉得有必要让东罗马增加贡赋,他需要用金银来安抚刚刚收降的奥克塔部众。因为匈奴的统治方法单一,基本靠暴力压迫,很多匈奴部落的民众先后外逃,进入东罗马境内居住。路加觉得抓住了把柄,派使节严词要求东罗马政府把这些逃民引渡给他。以前居住在多瑙河沿岸的一些日耳曼人小部落曾经和东罗马帝国签订过很多协定,路加认为所有居住在多瑙河北岸的日耳曼人都是他的属下,东罗马政府必须立即废除和他们的约定。

  此时的东罗马政府软弱无力,让他们把逃民收集起来送还路加,实在是勉为其难。连匈奴大王都控制不了的“刁民”,他们哪有能力收集?没办法,他们只好使用“拖”来解决,尽量争取匈奴人的宽待。由于谈判进行得不顺利,路加决定动用武力。公元434年,路加调集大军,准备亲征东罗马。不料一道闪电正好击中他,凌云壮志还没来得及实践一下就一命呜呼了。东罗马朝野欢欣雀跃,感谢上帝拯救了他们。不过没多久他们就会发现,匈奴人真正大规模的侵略,他们还没尝过呢!

  和乌尔丁在西罗马各派力量之间纵横捭阖,暂时没有找到一个称职的代理人不同,路加大王精心选定了一个合作者:西罗马将军埃提乌斯。

  在介绍埃提乌斯这个罗马帝国最后的英雄的生平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两个罗马帝国在5世纪初出现的一个共有的现象:女人政治。东罗马皇帝阿尔卡狄乌斯和他弟弟一样有着难以启齿的生理疾病。他的年轻貌美的皇后叶夫多尼亚可不愿意压抑自己的情欲,风流倜傥的约翰伯爵成了她的公开情人。大家都相信约翰才是阿尔卡狄乌斯的继承人提奥多西二世的真正父亲。不知道阿尔卡狄乌斯是真不知道还是装傻,反正他对这个小皇子非常喜爱。大概不到4年,叶夫多尼亚就因为一次不成功的流产丢了性命。公元408年,31岁的阿尔卡狄乌斯在统治了13年3个月零15天后,终于死掉了。按照爱德华·吉本的说法:“我们无法概括他的人品,因为在一个充满丰富史料的时期,我们一直无法弄清究竟哪一件事属于伟大的老提奥多西的儿子所为。”

  阿尔卡狄乌斯死后,提奥多西二世继承了皇位,但权力掌握在仅比他大2岁的姐姐普尔喀莉娅手里。普尔喀莉娅聪明伶俐,16岁时就被授予“奥古斯塔”封号。“奥古斯塔”是和“奥古斯都”相对应的女性封号,获得者意味着有权继承皇位。尽管普尔喀莉娅没有做皇帝,但人们相信这是因为她和另外两个姐妹很早就宣布要把自己献给上帝,所以不便于再沾染世俗的缘故。

  在普尔喀莉娅别有用心的教育下,她的弟弟注定要在一群女人和宦官的包围中度过漫长的童年。罗马皇帝应该掌握的骑射本领、治国之道,提奥多西二世一点也没学到,相反,脑子里被灌输了大量的繁文缛节。打猎和抄书成了他的爱好,并因此获得了书法家的美誉。在这点上,他和宋朝的徽宗皇帝很相像。宋徽宗也是整天不理朝政,沉醉于自己创造的“瘦金体”书法之中。不同的是,宋徽宗落得个金朝阶下囚的下场,提奥多西二世则在打猎时直接摔断了脖子。

  普尔喀莉娅还给弟弟选择了一个美貌的媳妇:欧多里亚。欧多里亚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在她的影响下,提奥多西二世又迷上了基督教神学,比大主教还博学。不过欧多里亚的权力欲很强,两个女人开始了长时间的竞争。结果大姑姐显然更胜一筹,欧多里亚被流放到她一直“向往”的圣地耶路撒冷。

  公元450年,窝窝囊囊的提奥多西二世死了,没有留下继承人。普尔喀莉娅这回只好亲自出面。她迅速地脱下修女的衣装,嫁给了马约安将军,然后把马约安扶上了皇帝宝座,自己以皇后的名义继续参与朝政,直到7年后马约安驾崩。

  回头再看看西罗马。公元415年,西哥特国王阿道夫斯在巴塞罗那遇刺身亡。在临终前,他要求他的弟弟把自己的妻子、罗马公主普拉西迪娅送回罗马,并与西罗马政府实现和平。但是西哥特人不愿意和西罗马政府和解。临时的统治者斯格瑞查怀疑普拉西迪娅和阿道夫斯的死有关,还惩罚了她,牵着她在自己的马后步行了12英里。不久,瓦里亚当选为新国王,他继续和罗马作战,并把目标瞄向北非。不过,和他的祖先阿拉里克一样倒霉,瓦里亚的舰队也被狂风吹个一干二净。这时饥饿开始袭击西哥特军队,瓦里亚终于明白阿道夫斯的良苦用心,于是主动与西罗马政府联系,准备谈判。

  公元416年,双方达成协议。霍诺留用60万担粮食迎回普拉西迪娅;瓦里亚作为帝国的盟友,有义务帮助帝国恢复在西班牙的统治。2年后,西哥特人在国王提奥多里克的领导下赶走了汪达尔人、阿兰人和苏维汇人,在伊比利亚半岛建立起自己的西哥特王国。

  普拉西迪娅回到罗马后,军队总司令君士坦提乌斯强迫她嫁给了自己。普拉西迪娅为他生了两个孩子:女儿荷诺维亚、幼子瓦伦蒂尼安。公元421年,霍诺留被迫宣布妹夫君士坦提乌斯为西罗马的共治皇帝,但是东罗马帝国拒绝承认。君士坦提乌斯很生气,没几个月就死掉了。丈夫虽然死了,可历经磨难的普拉西迪娅却“成熟”了。生活在妹妹阴影下的霍诺留皇帝每天只好和自己钟爱的小鸟为伴。

  但是,军队总司令的职位不能长期空缺,支持皇帝的一派和有着西哥特背景及前夫旧部支持的普拉西迪娅一派发生严重冲突。前者的代表是卡斯提努斯,后者的支持者是卜尼法斯。最后,卡斯提努斯获得胜利,荣任总司令。卜尼法斯被迫放弃大法官的职务,跑到北非做起了总督。普拉西迪娅和她的两个孩子被礼送出境,流放到君士坦丁堡,交给东罗马皇帝监管。不过卜尼法斯依旧支持她们,经常从非洲秘密送钱给她们母子。

  公元423年,霍诺留去世。霍诺留比他的哥哥好一点。他曾经下令废止了延续了将近2000年的血腥游戏:角斗;还曾在西哥特人离开后下令减免受害地区的税收,并制定了吸引农民耕种荒芜土地的政策,而且效果还不错。霍诺留的死,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大英雄埃提乌斯登上历史舞台。

  公元390年埃提乌斯出生在一个军官家庭,父亲高登提乌斯有日耳曼人血统,年轻时在近卫军中服役,后来晋升到上议院长官的高位。埃提乌斯的母亲是个门第高贵的罗马人,非常富有。埃提乌斯很早就被选入近卫军。因为父亲的地位很高,埃提乌斯不幸地被作为人质送到阿拉里克那里待了3年,好在毫发无损。近卫军官卡尔皮里奥觉得这个家伙不错,把他招为女婿。著名的格雷戈里大主教对他的评价是:“高度适中,相貌英武,身材匀称,既不十分脆弱,也不十分笨重;他才智敏捷,手足灵便,是一个十分有经验的骑兵和熟练的射手;他对于枪矛乐而不疲。他天生是一个战士,却以谋求和平的策略而驰名;他没有贪婪之心,不为欲念所动摇,在智慧上禀赋甚厚,不为任何邪恶的煽惑而偏离志向。他以最大的宽容忍受委屈,并且热爱劳动。他对于危险毫无畏惧,在忍饥耐渴和熬夜方面,无人胜得过他。”溢美之词都快被他用尽了。

  公元411年,他再次作为人质,前往匈奴王路加的宫廷。路加慧眼识珠,决定把他培养成匈奴忠实的朋友。埃提乌斯很快学会了匈奴人的语言,大大提高了自己的骑射技巧,并和很多匈奴贵族成了朋友,为他日后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里,埃提乌斯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日后的战略伙伴阿提拉。路加兄弟有三个,除了奥克塔,还有一个默默无闻的蒙狄祖克。蒙狄祖克虽然只是匈奴小王,但他有两个后来让欧洲人闻风丧胆的儿子:长子布列达、次子阿提拉。阿提拉生于公元395年,比埃提乌斯小5岁。在埃提乌斯来到匈奴之前,阿提拉已经被送到西罗马首都拉文纳,身份同样是人质。

  对于阿提拉的人质生活,我们几乎一无所知。可以想象,作为友邦王子,他的生活待遇应该是很优越的。他肯定学会了一些拉丁语,但水平并不高,因为他日后在外交场合还需要翻译。他大概也能听懂一些希腊语,而且对希腊人很有好感。在意大利的生活丰富了他的知识——包括军事、经济和基督教,也拓宽了他的视野。通过学习罗马史,他无疑认识到了国家和民族分裂的坏处,但未必真正理解了罗马的文明,因为他的人质兼留学生活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不知道是他不擅长交际,还是不屑于和那些虚伪的罗马贵族交往,反正在拉文纳他没有结交什么朋友。

  在埃提乌斯结束人质生活之前,阿提拉“及时”回到了匈奴王庭。在这里,他和埃提乌斯一见如故,相识恨晚。在埃提乌斯回国后,两人还保持着频繁的书信往来。两人的交往对匈奴帝国的发展,对西罗马帝国的毁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剑桥中世纪史》的作者甚至因此把埃提乌斯活动的年代单独作为了一个历史时期。

  霍诺留皇帝死后,西罗马皇室只剩下普拉西迪娅的年仅4岁的儿子瓦伦蒂尼安一个男人。东罗马的提奥多西二世似乎又看到了重新统一罗马帝国的机会,因此他隐瞒了霍诺留死亡的消息,并积极准备出兵西部,重现祖父提奥多西大帝的荣光。但是卡斯提努斯的动作更快,西罗马帝国的首席公证员约翰长老被他推到前台,披上了象征皇权的紫袍。为了抵抗东罗马军队和可能出现的卜尼法斯叛军,已经升任宫廷总监的埃提乌斯临危受命,前往匈奴人那里借兵。约翰指示他,如果敌人先出现在意大利,埃提乌斯应该毫不犹豫地从后面袭击敌人。路加大王很给面子,一下子拨给他6万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