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消失的帝国:匈奴帝国全文阅读 > 第36章 远交近攻:乌尔丁治下的匈奴帝国(2)

第36章 远交近攻:乌尔丁治下的匈奴帝国(2)


  不过,令乌尔丁始料未及的是,匈牙利草原虽然水草丰美,可毕竟地域狭小,根本养活不了太多的游牧健儿。加上当地有很多定居的日耳曼人,很多马上勇士被安逸的定居生活所吸引,纷纷跳下马来,加入定居者的行列,成为定居日耳曼人的“俘虏”。定居生活对于游牧民族的战斗力的打击是极为严重的,匈奴铁骑从进入欧洲腹地开始,其骁勇无敌的战斗力即开始一天天地减弱。尽管在乌尔丁时期还看不出多大危害,但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弊端的巨大杀伤力将被他们的敌人所利用,并最终葬送了强悍的匈奴帝国。

  为了赢得整合内部的时间,乌尔丁暂时收起了大棒,开始谋求改善同两个罗马帝国的关系。乌尔丁很清楚,要想长期在欧洲立足,匈奴和东、西罗马帝国之间肯定要大战一场。在条件不成熟之前,先驱赶日耳曼人到罗马帝国境内折腾一番不失为一个良策。当年巴拉姆贝尔大王无心插柳柳成荫,成功地“利用”西哥特人干掉了罗马皇帝瓦伦斯。乌尔丁开始有意地制造代理人,西哥特人阿拉里克和汪达尔人因此成为匈奴人南下的先锋官。

  三、罗马陷落:西哥特人交出的出色答卷

  西哥特人很听话,乌尔丁还没有任何进攻行动,他们就乖乖地离开家园,杀向罗马。霍诺留皇帝比茅坑里的石头还硬,龟缩在拉文纳,拒不接受阿拉里克的条件。肚子瘪瘪的元老们不干了,他们又选出一个皇帝,用一种滑稽的方式取得了西哥特人的谅解。

  公元410年8月24日午夜,在兵器的撞击和战马的嘶鸣声中,西哥特人杀进罗马。这座罗马帝国的母亲之城终于在建立1163年后,被“野蛮人”攻破了。地狱般的罗马大大刺激了基督徒的心。为了慰藉基督徒失望的心情,聪明的基督教哲学家圣·奥古斯丁创作了《上帝之城》,安慰人们说罗马并不是上帝之城,毁灭了也不要紧,崇高的天国是巍然永存的,阿拉里克只是上帝用来惩罚犯了罪的罗马人的鞭子。

  提奥多西去世时把汪达尔人斯提里科作为托孤重臣,引起了西哥特人阿拉里克的严重不满。罗马帝国分家后,斯提里科主要在西罗马生活,照顾年幼的小皇帝霍诺留。东罗马帝国的大权落到了皇室主管、高卢人鲁菲努斯的手里。在提奥多西晚年立过大功的阿拉里克始终没有能够接近权力核心,心里更加怨恨。这时,乌尔丁率部侵入巴尔干北部。定居在此的西哥特人虽然受到的损失并不大,但已经明显感到这里即将成为火药筒,三十六计,走为上策,阿拉里克决定带领子民另外找一块远离匈奴压力的乐土。和罗马人商量显然是白费工夫,还是刀剑有效。于是,阿拉里克于公元395年再次扯起反叛的大旗。

  西哥特人的南下打了阿尔卡狄乌斯和鲁菲努斯一个措手不及。阿拉里克很快进入色雷斯,横越马其顿平原,一路势如破竹,根本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因为东罗马军队的主体已经是西哥特人,当然不会同室操戈。更有甚者,君士坦丁堡的卫戍司令盖纳也是西哥特人,他已经暗中和阿拉里克打好招呼,西哥特军一来就开城投降。

  万般危急之中,阿尔卡狄乌斯决定向斯提里科求援。此时正在高卢前线抵御日耳曼人入侵的斯提里科没有考虑这里面的政治后果,即率军星夜赶往东罗马。在进入巴尔干半岛后,他要求恢复对东罗马军队的指挥权,因为提奥多西临终时任命他做整个罗马帝国军队的总司令。阿尔卡狄乌斯没有别的选择,只好同意。

  斯提里科果然厉害,在阿拉里克即将兵临君士坦丁堡之前居然奇迹般地追上了西哥特人,并最终把他们团团包围在色雷斯与希腊之间的丘陵地带。阿拉里克的所有突围尝试均被粉碎,西哥特民族眼看就要在历史上消失了……

  心急如焚的阿拉里克使出最后一招:行贿东罗马帝国的实际主人鲁菲努斯,并承诺不再进攻君士坦丁堡。鲁菲努斯害怕斯提里科抢班夺权,在得到阿拉里克的明确保证后,开始向皇帝进谗言。小皇帝耳根子发软,把鲁菲努斯的话奉为天谕,不仅下令收回斯提里科对东罗马军队的指挥权,还派人谴责他肆意践踏本国领土、杀害百姓。斯提里科莫名惊诧,但对先帝的忠诚让他接受了这一现实,没有作出任何反应即班师回国。

  大难不死的阿拉里克早把昔日的誓言丢到九霄云外,令大军继续南下。鲁菲努斯的情报工作太差,大难即将临头时还乐颠颠地跑到军营里慰问,结果被哥特雇佣军一刀砍死。失去敌手的阿拉里克迅速进入希腊,底比斯、德尔斐、科林斯、斯巴达等历史名城先后被攻占。著名的雅典居然根本不进行抵抗,为了全城人的生命,情愿付出全体市民一半的财产。

  为了活命,阿尔卡狄乌斯只好又向斯提里科求援。斯提里科不愿意背上抛弃幼主的罪名,再次出兵援助,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包围了阿拉里克的大军。阿拉里克这次干脆不再寻找突围的道路,而是故技重施,直接向东罗马帝国的新“主子”、宦官奥特罗匹乌斯行贿,而且又让他成功了。

  斯提里科气愤至极,下令放走西哥特人,随后收兵回国。没了援兵的东罗马政府只好使出招安的办法,把肥沃的巴尔干中部平原“赏”给阿拉里克,任命他做了那里的总督。和斯提里科的两次交锋让西哥特人损失不少,阿拉里克也觉得应该休整一下,于是给了东罗马帝国一个面子,接受了小小的总督职务。

  阿拉里克虽然不再闹事,另一个哥特人、君士坦丁堡卫戍司令盖纳却坐不住了。原本想在叛乱中捞一把的盖纳对不争气的阿拉里克非常恼火,遂决定自己动手。公元399年,盖纳发动叛乱,迅速占领了首都。哥特雇佣军在城中大肆掳掠,连皇宫也没放过。不过让他们没有料到的是,君士坦丁堡的市民可不像希腊人那么软弱,罗马公民的尊严和荣誉感让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在夜间突袭了叛军的营地,杀死大批哥特雇佣军。盖纳仓皇逃出城,可去哪里呢?投奔阿拉里克,实在没面子。盖纳决定率领残部到多瑙河沿岸讨生活。也是活该盖纳倒霉,此时的匈奴大王乌尔丁正准备和东罗马帝国搞好关系,盖纳不就是上好的见面礼吗?于是,乌尔丁毫不客气地摘下盖纳的人头,派使节给东罗马皇帝送去。

  公元400年1月3日,匈奴使团来到君士坦丁堡。这是欧洲历史上明文记载的第一个匈奴使团,也是君士坦丁堡朝野上下第一次见到匈奴人。阿尔卡狄乌斯对匈奴人的厚礼大喜过望,立即宣布匈奴人是东罗马帝国最好的朋友,还为此建造了一根凯旋柱,上面刻上匈奴人纵马奔驰的英姿。这根柱子现在还保存着。

  公元405年,乌尔丁又迎来了和西罗马帝国拉关系的好机会。东哥特人拉特给萨斯在匈奴的压迫下带领数十万哥特人及其他日耳曼民众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出现在亚平宁半岛。拉特给萨斯的部众纯粹是一群拖儿带女的亡命之徒。绝境中求生存的欲望使他们的战斗力出奇地强悍,兵锋直指罗马。斯提里科抵挡不住,只好备下重礼,向据说很友好的匈奴王乌尔丁求助。这是罗马帝国第一次向匈奴借兵。乌尔丁表现得非常慷慨,马上派出数万铁骑,亲自前往援救。

  拉特给萨斯不熟悉意大利的地形,最后被匈奴——西罗马联军包围在佛罗伦萨附近的多斯加纳山中。拉特给萨斯父子以及大批战士战死,只有几千人幸免于难。这些幸存者被作为奴隶集体推上市场,结果引起市场奴隶价格暴跌。一个奴隶只能卖一个奥勒斯(古罗马货币名称),比牲口的价格还要低。

  刚刚消灭了拉特给萨斯,阴魂不散的阿拉里克又冒了出来。在巴尔干休养生息的阿拉里克总觉得这里距离匈奴人太近,应该另外找一块地方。匈奴人成了东罗马的朋友,再向君士坦丁堡进军等于向匈奴人宣战,肯定是死路一条,唯一的方向是进攻西罗马。于是,从公元401年开始,阿拉里克就对意大利发起进攻。可是该死的斯提里科总挡住他的去路,几次大战都没讨到便宜。西哥特人唯一的成果是让斯提里科把驻高卢的军队集中到意大利本土,使莱茵河防线非常虚弱,便利了其他日耳曼兄弟南下。

  不过上帝似乎很钟爱阿拉里克。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西罗马帝国内部突然发生内讧,斯提里科被皇帝霍诺留处决了!作为一个蛮族,掌握帝国大权,让很多正统的罗马官僚非常不满。他们一个劲地煽风点火,在皇帝面前诋毁他,元老院的元老们尤其卖力。忠于先帝的斯提里科也想和皇帝搞好关系,先后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可是霍诺留皇帝先天生理有问题,不能享受男欢女爱,只能喜欢男人。这个人人都知道的秘密,斯提里科居然一无所知!这嫁女儿不等于公开羞辱皇帝吗?被羞辱的霍诺留杀敌的本事没有,处死大臣的能力还是有的。公元408年8月22日,罗马帝国少有的忠臣良将斯提里科不明不白地掉了脑袋。

  杀了斯提里科也就罢了,罗马贵族们居然把军队中的日耳曼雇佣军也当成仇敌,大肆杀戮。惨遭迫害的雇佣军们怀着对旧主的眷恋逃往异乡。很多日耳曼人为了替斯提里科报仇,跑到阿拉里克那里,向他求助。虽然和斯提里科打了那么多年,可英雄毕竟惺惺相惜,阿拉里克当即决定进军意大利。

  处于混乱中的西罗马帝国根本无力抵抗西哥特人的入侵,阿拉里克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扑罗马。霍诺留怕得要死,连忙带领家人、宠臣逃往拉文纳,并正式迁都到那里。

  拉文纳城始建于公元前49年,后来被屋大维皇帝加固为全意大利最坚实的堡垒:他把城北的波河水引到城南,使它的南北两面被波河包围;城东是亚得里亚海;城西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沼泽,只有一条小路可供进出。每当波河涨潮时,全城干脆就成了一座汪洋之中的孤岛,没有船只,外人休想接近它。糟糕的地理环境使这里的居民住得非常不舒服。波河涨潮带给城里遍地泥浆,卫生状况极差。不过,这也使拉文纳成为一座最容易防御的城市。为了活命,霍诺留在拉特给萨斯入侵时就曾经逃到这里避难。现在,他干脆待在这里不走了!

  和脏、乱、差的拉文纳相比,富庶的罗马当然对西哥特人更有吸引力。阿拉里克下令包围住城墙,封锁了12座城门,并严密看守台伯河航道,严禁任何船只进入罗马,切断了罗马同外界的一切联系。阿拉里克并不急于攻城,他要等罗马人主动来求和。圣城罗马1000多年来还是头一次遭到如此沉重的打击。无能的罗马公民除了诅咒野蛮人,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散布谣言,硬说西哥特人是斯提里科的遗孀——塞雷娜公主招来的。自以为聪明的罗马人居然相信了,元老院毫无理由地判处塞雷娜死刑,把她残酷地绞死了。

  令罗马人奇怪的是,西哥特人并没有因此撤军,相反,包围得更严密了。罗马出现了大饥荒,每天的面包供应从3磅减到半磅、0.3磅,后来干脆没有了。粮食价格飞涨,平时享受荣华富贵的元老们突然发现手中的珍宝居然只能换回一点点可怜的连宠物都不愿意闻一闻的粗劣粮食。即便如此,饥饿的威胁还是逼着他们大口大口地吞食。数以千计的贫穷市民被饿死在家中或街头,腐烂的尸体散发出的臭气弥漫在昔日清爽的空气中。可怕的瘟疫接踵而至。为了生存,很多人居然抛开“万能”的上帝,重新回到神庙,乞求早被他们遗忘多时的罗马诸神庇护。为了活命,元老院只好派出使者,去和阿拉里克谈判。

  阿拉里克对使者不屑一顾,傲慢地提出议和条件:交出城里所有的金银,不论是公有的还是私有的;交出贵族所有的不动产;释放全部日耳曼出身的奴隶。

  使者大着胆子问道:“那么,尊贵的国王,你准备给罗马市民留下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