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西域:北匈奴重走祖先路
公元73年,汉明帝派窦固、祭彤等人率军4万余人分四路出击北匈奴。窦固一路在天山一带击败匈奴呼衍王,斩首千余级,收复重镇伊吾庐(今新疆哈密)。但其他三路连匈奴的影子都没见到,无功而返。不过此战对北匈奴民众的心理影响极大,纷纷远徙避难。公元76年,北匈奴皋林温禺犊王率众返居涿涂山(今蒙古国满达勒戈壁附近),南单于一看立功的机会到了,主动率轻骑偕乌桓及戍边汉兵出击,杀俘4000余人。两次战役后,大批北匈奴民众厌战,纷纷逃到南匈奴地区。由于逃亡人数不断增加,北匈奴实力受到严重削弱,被奴役的各族人民乘机奋起反抗,蒲奴单于内外交困,被迫率众再次向西北远徙,重新走上祖先重视西域的战略道路。糟糕的是,他们在这里碰上了另一个死对头:班超。
那时的西域,天山北麓基本被北匈奴控制。受其影响,地少人寡的南麓诸国为了自保,或者依偎于汉与匈奴之间,或者干脆投靠匈奴,前者如前后车师、鄯善,后者如龟兹和疏勒。西域诸国为摆脱匈奴奴役,在东汉政府成立后大多曾经提出“遣子入侍,献其珍宝,愿得都护”的要求,但刘秀比较保守,多次以中原初定,无暇顾及为由而婉拒之。公元73年的北伐占领伊吾庐,在匈奴和乌孙、康居等天山北麓诸国的联系要道上钉入一个楔子,取得了初步成功。于是,大将窦固决定趁热打铁,派假司马班超出使南麓诸国。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公元62年,班固被召入京任校书郎,班超和母亲跟随着迁居洛阳。由于家境贫寒,班超托哥哥关系做了个抄写工,赚些小钱补贴家用。当时的社会风气还是以征战沙场、封侯拜将为荣,对读书人评价并不是很高。班超实在不愿意做一辈子抄书匠,于是跑去相面。相师告诉他有封侯之相。班超很高兴,益发坚定了投笔从戎的志向。
窦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主动请缨参战,被任命为假司马,即代理司马。在战斗中,班超显示出过人的才干,深得窦固赏识,于是出使天山南麓诸国的重任落到他的肩上。
班超和从事郭恂率领36名军士首先到了罗布泊附近的鄯善,即原来的楼兰国。鄯善王对于汉使的到来非常欢迎,嘘寒问暖,礼敬备至。但不久突然改变了态度,班超估计是匈奴使者到了。于是,他把负责接待自己的鄯善侍者找来,出其不意地问他:“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者仓促间难以置词,只好实话实说。班超把侍者扣押以防泄露消息,随后召集部下饮酒高会。饮到酣处,班超故意设词激怒大家:“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才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随后班超又动员大家,“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部下一致称是。
当夜,班超率将士直奔匈奴使者驻地。此时天刮大风,班超命令10个人拿着鼓藏在敌人驻地之后,约好一见火起,就猛敲战鼓,大声呐喊。又命令其他人拿着刀枪弓弩埋伏在门两边。安排完毕,班超顺风纵火,36人前后鼓噪,声势喧天。匈奴人乱作一团,班超亲手搏杀了3人,他的部下也杀死了30多人,其余的匈奴人都葬身火海。
第二天,班超请来鄯善王,把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鄯善王大惊失色,举国震恐。班超好言抚慰,晓之以理,鄯善王表示愿意归附汉朝,并且同意把王子送到汉朝做质子。
班超一击成功,声名鹊起。汉明帝知道后,晋升他为司马,再出西域。班超依旧带着原来的36个人出发了。这次首先到了今新疆和田一带的于阗。于阗是个大国,而且刚刚攻破昆仑山麓的莎车国,士气正盛。北匈奴派驻该国的使节不知收敛,依旧指手画脚,很让于阗王讨厌。班超到于阗后,于阗王不知道汉朝的真实想法,对班超颇为冷淡。当时于阗巫风炽盛,巫者对于阗王说:“你要倒向汉朝,惹怒了神仙。神仙命令你马上用汉使那批黄马来祭祀他。”于阗王派人向班超讨要那匹马,班超假意答应,但要求巫师亲自来取马。巫师不知有诈,欣然而至。班超不由分说,一刀砍了他的脑袋,然后把首级送给于阗王。于阗王颇为惶恐,当即下令杀死匈奴使者,归附汉朝。
公元74年,班超一行来到疏勒国(今新疆喀什市一带)。疏勒国王刚刚被龟兹人杀死,王位被龟兹人兜题占据。而龟兹的国王是匈奴人所立,疏勒等于间接被匈奴控制。班超了解到这个事实后,认为疏勒人不会死心塌地跟着兜题走,于是暂时在兜题居住的架橐城90里外停下,派勇士田虑只身去见兜题,并乘其不备,将他劫持回了驻地。班超迅速进入架橐城,把疏勒文武官员全部集中起来,另立原来被杀掉的疏勒国君的侄儿做了国王。疏勒人非常高兴,表示服从汉朝统治。
至此,班超两次出使,凭借智勇,先后使鄯善、于阗、疏勒三个王国恢复了与汉朝的友好关系,丝绸之路重新打通。
同年,窦固攻破天山北麓的车师国,大破匈奴于蒲类海,把北匈奴的势力彻底赶出天山北麓。汉明帝决定恢复设立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任命陈睦为都护,耿恭、关宠分别为戊、己校尉。
北匈奴不甘心就此丢掉西域,于次年利用汉明帝去世的良机派左谷蠡王率领2万铁骑突袭车师国,杀死车师王安得,进而直迫戊校尉驻节的金满城(今新疆吉木萨尔)下,大有一口吞下戊校尉的气势。让匈奴人气馁的是,在这里他们又碰上一个死硬分子——耿恭。
耿恭,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面对匈奴大军,耿恭临危不乱,他让守军在箭头上涂上毒药,匈奴中箭者的创口马上溃烂。匈奴人敬神,以为汉军有神仙保护,十分害怕。时逢天降大雨,耿恭趁势率众出击。西域地处内陆,很少下大雨,匈奴军士不习惯水战,纷纷败退。金满城解围。
但是西域都护陈睦、己校尉关宠先后战死,汉朝在西域的据点几乎都被拿掉。耿恭后来离开金满城,新屯扎的疏勒城(此疏勒在今新疆奇台县境内,和南麓的疏勒国没有关系)成为汉军在天山北麓的最后一个堡垒。当年七月,匈奴前来攻打耿恭。耿恭以逸待劳,固守坚城。匈奴人不善于攻坚作战,但他们狡猾地切断了水源,疏勒城边的山涧很快干涸。深陷绝境的耿恭身先士卒,榨马粪汁饮用,同时率众于城中掘深井取水,当井深达到15丈时,终于有水涌出。匈奴人万没料到建在半山坡上的疏勒城中居然有水源,以为神仙又一次帮助耿恭,只好再次撤围而去。
不久,匈奴又来进攻。汉朝政府拘泥于国丧,迟迟不发援兵。耿恭只好独守孤城。数月后,耿恭数千士兵只剩下几十人,粮食也吃光用尽了,匈奴开始了劝降攻势,以“封王,嫁公主”诱之。耿恭手刃匈奴劝降使者,“乃煮铠弩,食其筋革”。顽强地活了下来。疏勒城也成了匈奴人不可逾越的一道屏障。
公元76年,东汉的援兵终于到了。此时疏勒城中只剩下26个人。耿恭等出城不久,匈奴骑兵又来追击,汉军且战且退,抵达玉门关时,耿恭的部属只剩下13人。汉章帝大为感动,封其为骑都尉。但考虑到国力有限,汉章帝不愿意再和匈奴争夺西域,下令撤回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连伊吾庐的屯田也撤掉了,把天山北麓拱手还给了北匈奴。
此时的班超也已经在架橐城坚守了一年多。汉章帝担心班超独处边陲,难以支持,下诏命他回国。南麓诸国害怕匈奴报复,请求班超留下。班超也想在西域完成他立功异域的宏愿,于是拒不从皇命,留在疏勒,并在公元78年统率疏勒等国军队大破龟兹国的近邻姑墨,斩首7万级,彻底孤立了龟兹。
公元80年,班超上书汉章帝,提出只要消灭了龟兹,就可以稳定西域,斩断匈奴右臂,“以夷狄攻夷狄,计之善者也”。这是中原政治家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夷制夷的主张。汉章帝大为感动,接受班超的建议,并派徐干等领兵前往支援。
在争夺西域期间,北匈奴又几次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天灾人祸,极度困难。单于无奈,再次请求和亲。公元84年,汉朝发生大的瘟疫,耕牛大批死亡。北匈奴主动派人赶着大批牛羊到边境请求互市。北匈奴的举动无疑是雪中送炭,可汉朝政府依然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此事,认为是有意挑拨汉朝和南匈奴的关系。于是再次使出两面三刀的方法,一面允许互市,换取急需的耕牛;一面又指使南匈奴派兵到北匈奴牧地抢掠牛马,送到汉朝。
北匈奴对于汉朝的做法十分气愤,于是再次对汉朝发起报复性进攻。不过,北匈奴并不想过分刺激汉朝,没有在东、中线发起进攻,而是又一次选择在汉朝政府眼中已经可有可无的西域。但是驻节西域的班超并不想丢掉胜利果实,于是双方就此展开了不懈的争夺。
公元86年,匈奴纠集龟兹等15国兵3万余人进攻班超的盟友于阗,于阗王被迫投降,纳质子,贡方物。同年,匈奴又把莎车王换掉,扶植自己的亲信上了台。这样,匈奴就重新控制了天山南麓的主要国家,再一次切断汉朝通往西域的交通干道。
然而上天似乎彻底抛弃了北匈奴,每当他们有点起色的时候,上天就降下灾难予以阻扼。这次又是如此。公元87年,蒙古草原发生空前的蝗灾,草谷无收。北匈奴百姓无以为食,只好大量向南匈奴地区逃亡乞食。不久,老单于归天,优留单于即位。优留不思整顿国内经济,反而把单于庭西迁到鄂尔浑河以西,希望通过压榨西域各国来渡过难关。这引起了左地贵族的不满,他们另外拥立优留单于的哥哥做了单于,北匈奴再次发生分裂。
北匈奴的分裂给新兴的鲜卑民族创造了机会。鲜卑和乌桓族一样是东胡的别支,最早发端于大兴安岭中的噶仙洞。大兴安岭当时叫鲜卑山,这一别支也就以山为名,称为鲜卑族。秦、汉之际冒顿单于攻灭东胡,乌桓、鲜卑并受匈奴役属。汉武帝大败匈奴,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鲜卑人随之南迁至乌桓故地西拉木伦河流域,鲜卑拓跋部则直接进入匈奴抛弃的呼伦贝尔草原,并在这里迅速发展壮大。
公元49年,东汉辽东太守祭彤收降了部分鲜卑部众。为缓解来自匈奴的压力,祭彤别有用心地命令鲜卑进攻匈奴,并根据斩获的首级数量予以奖赏。新兴的鲜卑族本来就在谋求扩大统治空间,原来的主子匈奴占有大片草原,是他们首要的打击对象,现在又有汉朝的奖赏,鲜卑人的动力更足,开始连年出兵攻击北匈奴。北匈奴发生分裂后,鲜卑趁机发动大举进攻,优留单于兵败,连自己的胸皮也被当成战利品被鲜卑人割去。单于被杀,所部民众惊慌失措,于是大批南迁,屈兰等58部20多万人口投降了汉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