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计研究全文阅读 > 第27章 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实践型课程设计(5)

第27章 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实践型课程设计(5)


  3.课业评价

  实践型课程的学习评价以课业评价为基础,课业评价综合构成课程成绩,因此课业评价被看作实践型课程教学的阶段性“终结”。

  第一步:提交课业成果。一是直接提交给任课教师,请教师评价。二是提交给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一般是学员操作课业所在企业的“师傅”审阅评价。三是通过班级范围的课业交流会、网上课业展示等。教师要创设多种平台,为学员课业成果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同学共同参与和分享。提交和展示课业成果,不仅是课业评价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对课业实践的提炼和升华,学员通过分享展示成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学习获得延伸和拓展。

  第二步:课业成果打分。个人课业或小课业通常只由教师打分。团队课业或综合性课业,可由教师、学员和企业共同参与打分。教师应设计课业评价表,确定各个课业分值在课程总分中所占的比例,组织各个方面给出评价。评价等级可以是等级制,也可以是描述性评语。通常小课业采用等级制,综合性课业不仅要有等级分,还要有描述性评语。

  第三步:课业评价反馈。要求学员对教师、企业、同学给出的成绩予以反馈,包括认同或不认同意见。反馈意见根据一定的程序在一定的时间段传达,教师要提供有效传递的渠道,并对学员反馈意见作出“反馈”。

  三、构建实践型课程教学师生关系

  实践型课程不仅仅由教师去“教”,更多地是在教师指导下学员自主去“做”,这一特点是伴随着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建立而实现的。在实践型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学员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而教师只是学员学习活动的规划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1.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传统的教育观,正确认识师生关系。传统教育将教学过程仅看作知识传递过程,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学员是知识接收者,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直接或间接控制学员的过程。这种“传递性教学观”仅仅将师生关系看作主客观关系,教师是主体,学员是客体。教师没有把学员视为具有发展潜力的、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是把学员当作自己作用的对象。对此,教师对学员往往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树立教师身份的权威,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员。结果导致教师无法走进学员的内心世界,师生之间难以产生共鸣,影响学习效率。

  实践型课程教学要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应把学员作为一个完整人格的鲜活的生命体平等对待,师生之间没有地位高低之分,只有价值的平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员提供尽可能多的展现自己智慧和才华的机会。教师的职责应减少知识传递,更多激励学员思考。

  树立正确的学员观。学员观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如何看待学员的学习过程、发展过程、智力与人格上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等。在实践型课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克服学员观上的偏差,把学员出现的问题归结为学员自己的因素,归因于学员能力差、基础差和习惯差,而不从教师自身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上找原因。这一偏差实质上是因为教师放弃了教育者应尽的义务,忘记了教育的责任而造成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实践型课程教学模式的特点,给予各种不同特质的学员提供多样化的机会,让所有学员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健康发展。

  2.发挥学员主体性

  为使学员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除了转变教育观点之外,还要淡化教师权威意识,更多扮演“朋友”、“顾问”、“指导者”、“引路人”的角色,为发挥学员的主体性提供条件;尊重学员,留给学员足够的自主安排学习的空间,认真指导和批改学员所做的课业,与学员保持经常的联系和交流,鼓励学员对教师教学工作作出反馈,允许学员对课业评价提出申诉等,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尊重学员,理解学员,与学员成为亲密无间的“知己”和“朋友”,从而更好地发挥学员的主体性。

  3.掌握师生沟通技巧

  教师要成为学员的良师益友,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应掌握沟通技巧:

  (1)教师要理解学员。经常与学员对话、沟通、交流,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畅所欲言。一是,教师要注意倾听、学会倾听学员的声音,将话语权真正交给学员。教师不要认为讲得越多越好、讲得越细越好;不要总是牢牢控制课程教学活动,要学会腾出时间和空间,让学员自由发挥、自主管理。二是,教师要倾听学员中“弱势群体”的声音,给那些不善于主动参与活动的学员更多的鼓励、更多的机会。三是,教师在与学员对话的过程中,态度要诚恳、内容要真实,所说的观念和想法均发自内心,用心去交流,才能碰撞出融合的火花。

  (2)教师要欣赏学员。学员个人的智能发展、家庭背景、工作经历和生活条件存在差异,导致他们对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在实践型课程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课业操作过程中,学员可能开始起点不高,成果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教师应对此有足够的准备,对学员每一点进步,都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3)教师要宽容学员。容许学员对课程教学内容以及课业实践活动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让学员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保护学员理解的自由,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员。

  4.完善师生交往信息系统

  成人高等教育实践型课程的师生信息沟通,除课堂上面对面交流外,还应构建师生之间的信息回路反馈系统。一是直线反馈型,即单向直线信息交流,教学过程中,学员作课业、考试是对教师授课的反馈,教师批改学员作业和试卷是对学员的反馈都属于直线反馈,传统教学过程大多应用这种反馈系统。二是回路反馈系统,教学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教师与学员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学员不仅向教师反馈自己“学得怎么样”,而且有机会向教师反馈“教得怎么样”。一个单元课程教学结束时,要求学员对本单元学习的收获以及教师授课、指导情况作小结简评,对存在问题和希望改进方面提出看法。采用信息回路反馈系统,不仅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员学习情况,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学员自主管理学习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节实践型课程质量保障

  任何一种课程,都需要建设相应的资源条件和质量控制系统,以保障课程的顺利实施和课程质量的不断提高,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实践型课程也不例外。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实践性课程特点,决定了它比其他任何一种课程更需要建立完备的保障体系,主要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一批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一套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教材和一个贯穿教学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系统等,本书不再具体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