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计研究全文阅读 > 第22章 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设计(3)

第22章 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设计(3)


  4.“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经验总结

  (1)工作环节一严格管理与企业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强化学员双重身份意识。学员作为员工在企业学习期间的管理和指导一直是“学工交替”模式的要点和难点,做得好将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员在企业工作和教学的顺利进行。若做得不好则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为此,在企业和高校共同加强管理的前提下将部分与企业相关程度大的课程进行企业实景教学,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2)学习环节一校内课程与企业实践课程结合起来,强化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在实施“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将企业工作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列人专业教学计划。要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内容和考核,保证教学课程的连贯性并安排部分与企业相关高的课程,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的课程进行实景教学,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3)企业实景教学的具体做法

  ①深人企业调研,结合企业、高校和学员的特点共同制定企业实景教学计划和授课计划。

  ②落实专人负责企业实景教学的实施,坚持定期企业教学情况汇报,及时沟通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③做好学员在企业实景教学的成绩评定,加强学员学习的过程管理,做到形成性考核与学员专业认识体会总结相结合。

  (4)“学工交替”课程效果

  该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课程教学实践,不仅对学员培养、教师培养和教学模式的优化更新等各方面有着深远作用,而且能给企业在人才资源优化、效率提高,企业形象提升等方面带来实际的好处。对学员的培养工作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

  ①培养学员的职业素质,使学员与企业保持“零距离”

  学员通过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方式,了解企业的技术水平、生产流程,岗位的技术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感受独特的企业文化,在实践中认识到理论技术学习的重要性,巩固了专业思想。学校根据岗位能力要求进行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教学,针对性强;学生在企业实践认知基础上进行学习,学习目的明确,主动性强,学习实效提高。

  这样,学员作为企业的一名正式员工,在企业经过一系列的熏陶及磨合后,基本上能具备企业所需要的职业素养,他们完成学业后就能直接迅速地胜任或转换工作岗位,大大缩短学员在单位的“适应期”。这样就使学员与企业保特一种“零距离”的状态。

  ②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员的教育效果

  “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企业实景教学把企业和学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的教学场所和学员的学习场所由课堂延仲到了企业,企业既是学员工作的场所,也是学习的场所。学员在企业里既是技术的学习者,是学员,又是技术、技能的应用者,是员工,从而拓展了学校教学的空间和学员学习的空间。

  学校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将一些相关课程带到企业,由学校委派驻企业教师和企业经验丰富的员工在企业现场进行,使得原本单一、抽象和枯燥乏味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直观、易懂、学员也能学以致用。这充分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③有利于学员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学员作为员工在企业工作期间,会遇到困惑与挫折,亲身感受其所处的现实与其理想的现实不一样,这将促使学员去不断思考、认清现实和自我,调整心态,端正自己的言行。通过这些锻炼及思索,学员能制定更为适合自己的正确职业生涯规划。

  ④企业实景教学对学校教师培养、教学模式的优化发挥着重大作用

  企业实景教学中老师在企业担任中高层管理者,而企业也有多名技术管理人员承担兼职教师,这将有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实力和及时更新技术知识。

  (5)“学工交替”培养模式深受企业欢迎

  大量年轻且富有潜力的学员在企业接受高等学历教育后,不仅给企业解决了人力资源短缺的作用,而且也给企业起到人才、干部储备及更新的作用。学校派驻企业的高素质教师在企业担任中层管理于部及技术干部,能在企业的管理规范科学,流程改造,技术更断,项目改进,技术攻关等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课程体系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成人高等教育院校与用人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员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该模式将传统的“校内教学一实习一结业”的方式,改革为“订单一校内教学一企业实训(或校内仿真实训)一订单企业教学一订单企业就业”的方式,实现了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高度、密切的合作,从根本上解决成人高等教育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学员就业等问题,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环节

  (1)企业调研。深人企业,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是学校承接订单不可缺少的环节。企业调研,一是通过走访企业人事部门和技术部门,了解企业人才要求的类型,企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等,为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提供决策依据;二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技术状况,特别是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状况,为学校理论技术教学的适用性提供现实参照;三是通过调研了解企业的合作意向,为“订单”教育寻找合作对象;四是通过调研,增进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与企业负责人之间的感情,为双方以后的合作打下感情基础。

  (2)确立订单。要实施订单教育,首先要确立订单。“订单”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确立的关键,而企业的需求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首要条件。

  (3)签订协议。在确立订单的基础上,校企双方要签订人才培养协议。通过订单培养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学校须按企业要求培养人才,企业则要接纳合格的订单人才。协议一经签订,校企双方必须严格遵守,以确保“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质量。

  (4)组织学员。校企双方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后,学校就要负责挑选参与订单培养的学员,组织学员实施订单教学。

  (5)培养方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工学交替”、“2十1”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

  (6)学员录用。符合毕业要求且在企业工作期间表现良好者,由订单企业录用或转换相应工作。

  (7)跟踪调查。学校要通过跟踪调查,了解企业对学员综合素质的评价;了解学员的岗位变化和薪酬状况;了解学员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了解学员的学习愿望,从而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学校为企业和学员服务的能力。对企业不满意的学员,学校要负责进行“继续”教育,然后再推荐就业,以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3.“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基础

  (1)“一教双证”的课程体系

  “一教双证”,即学员在毕业时除获得学历证书外,还必须获得一个乃至几个职业资格证书为直接就业准备条件。这种教学体系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因此它能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个有效的操作平台。

  (2)以“两个平台十职业选项”为模式设计教学

  该课程体系模式由文化基础平台、专业技术基础平台和一个职业选项模块组成。按照这一课程模式,订单企业的职业能力要求被纳入专业技术基础教学计划,增加订单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加大职业能力训练的比例。

  (3)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集理论教学、实习实训为一体,产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实施培养。该教学方式主要有:①单元教学方式。即将一门专业技术课程所需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安排完成,学员在这个单元时间里,完成课程的理论学习,并进行实训,最后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②顶岗实习教学方式,即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安排学员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对学员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意识教育。③项目教学方式,它是将某门专业课程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④产品教学方式,即以企业为平台,以产品为核心,将专业教学融入企业产品的开发与实现过程。⑤工作室式教学方式,这是以专业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教师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

  (4)为学员求知、发展服务的教育教学管理

  在教学组织上,实行全天候、开放型的滚动教学,以适应学员工学交替顶岗学习的需要。在教学评价上,突出实践能力评价的比重,强调企业和学校共同对学员质量和教学模式进行评估。

  (5)仿真式的校内实训基地

  按照实用、真实的原则,建立多功能的教学实验实训中心。为使学员获得实际工作的感受和经验,各实训中心都应按照企业实际设计和布置,并且在实训期间全部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运作,学员在实训过程中能够体验企业工作环境,培养企业意识。

  (6)紧密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直接将订单企业作为实训和工作场所;二是由企业提供设备,在校内按企业的要求建立实训和工作场所。

  (7)“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培养、鼓励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承担科研项目,参与技术革新与改造,参加教学改革与教材编写等;二是引进,可从“订单”合作的企业以及社会上聘任专业人员担任教师。在“订单”教育中,许多课程是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承担的,他们是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8)适应“订单式”培养的课程结构与教材体系

  “订单式”人才培养就是以企业的“订单”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因此,其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是经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和认可的。应根据订单的要求,在教学内容、课程安排、教材建设、教学方式等方面要进行改革,按照企业岗位的需要增加相关课程和技能实训。由于“订单式”教育因企业和岗位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为此,专业的课程结构必须是模块化的,这样才能根据不同企业订单的要求组织教学。

  “订单式”教育是一种针对性较强的教育模式,需要开发和编写适用的教材。学校教材体系从内容到形式都应适合订单式教育的特点。如基础课教材可相对稳定,专业教材则可以做成活页式的,便于进行更新和修订。教材的编写工作要邀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或者征求他们的意见,去掉那些与工程和生产实际不相符的内容,增补紧密联系实际的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以保证学员学到有效知识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