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就是对课程学习内容的设计、学习进程的设计、学习方式方法的设计、学习资料的设计,以及学习场地的设计等。对于社区教育课程而言,最重要的课程设计原则是坚持课程与社区市民生活形态的耦合。无论是在内容的取材、内容的表述方式上,还是在学习时间的具体安排、在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的针对性设计以及在学习资料的编写方面,社区教育工作者必须随时随地考虑到课程学习者的特定偏好与思维或行为习惯方式,以提供适当的设计方案。
以课程学习内容的设计为例,社区教育课程一般有三种形态:(1)文化课程。此类课程以学科或专业学习主题作为课程的主要结构,以课堂作为课程实施的主要场所,旨在提升社区市民的文化与科学素养。(2)生活技能课程。此类课程以赋予或改善市民的各种生活技能,提升市民的日常生活质量为主旨,因而以“在做中学”作为课程实施的策略。(3)社团活动课程。此类课程更多的是以社区形式开展,其目的就是通过各类社团活动,培养市民主动意识和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
6.课程准备
任何一项社区教育课程在完成设计任务后,还必须进行各项精心的准备工作,然后才能确保实施的成功,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工作:(1)课程的营销。可以利用贴海报、设摊、上门和广播等多种宣传途径,针对社区市民进行有关的课程宣传,使市民了解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了解课程对提升自身生活质量究竟有何助益,方便市民作出进一步的学习决策,并最终完成招生工作。(2)人、财、物等资源的落实。任何课程的实施,离不开一定的资源保障。
7.课程实施
由于社区教育的根本功能是帮助解决社区问题,提升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和个体价值,因此,社区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重点培养学习者对课程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强调课程的活动性、互动性与趣味性。
8.课程评估
评估是课程开发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环节。由于社区教育的功能、目标与其他类型的教育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因此社区教育课程的评估从评估的目的,到评估的指标体系等都应有所不同。关于社区教育课程评估的基本观点:
(1)关于评估目的。社区教育课程评估的目的一是为了使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帮助他们获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二是为了进一步改善社区教育课程的社会满意度。
(2)对学习者学习情况评估。这种评估更多地以自主评估的方式进行为好,课程主持者可以向学习者提供一系列自测工具,使学习者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便于他们进一步改善学习效果,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中心,从而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3)对教师教学情况评估。大部分社区教育教师都是志愿者,因此,对他们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估的出发点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针对社区市民的学习特点改善教学效果,鼓励他们今后更好、更多地为社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4)对课程实施效果评估。这是对整个课程开发情况的一种综合性评估,一方面是为了了解社区市民对课程的满意度情况,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了解课程的实施对于改善整个社区环境与市民生活质量方面所起的作用。
三、模式特点
从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来看,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模式与前述的其他模式相比似乎并没有独特之处。但由于在模式建构之初就提出了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一系列理念,即社区教育课程的设计,应以解放知识、服务于广大社区市民的生活为导向,应以社区问题的解决为导向。因而这种理念也渗透并支配着模式的各个环节。
如在需求调研流程中,注重需求源于市民的生活、源于各种亟待解决的社区问题;在课程设计环节,强调课程内容的设计、学习时间的设计和学习方式的设计等与社区市民生活形态的耦合。在课程实施和评估方式等环节,则突出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意识、参与精神和参与能力。
由于社区教育课程的推广很大程度上受外部资源的制约。模式强化了需求决策流程和课程准备流程,以此希望社区教育工作者既要量力而行,避免开发现实性不强的课程,又要尽量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尽可能实施课程计划。
第六节自主学习课程开发模式
一、起源和适用情境
课程开发模式大都是以机构为本的,因此常常认为,学习知识的途径就是一个由教育者为学习者设计的、自上而下的过程。但成人教育明显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教育。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诺尔斯认为,成人能够而且应该主导自己的学习,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各种途径从事学习。诺尔斯的自我导向模式就是一种适用于成人个体从事自主学习的课程开发模式。
二、流程及策略要点
这个模式是从两个方面来完成课程开发过程的。一方面,是作为模式主体的学习者;另一方面,则是替代了传统教师职能的、在学习中起促进作用的促进者。
1.定义
诺尔斯认为,“无论有无他人协助,凡个人主动地诊断自己的学习需求、建立学习目标、确认学习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选择及实践适当的学习策略、并评估学习成果的这一过程便是自导式学习”。他强调,自导式学习虽然常常以自我计划、自主学习和自我教学为特征,但自导式学习仍然常常与各种协助者(如教师、导师、学识渊博人士和同伴等湘关。
2.理由
自导式学习是针对传统的教师指导的学习而出现的。存在的理由:(1)当学习者创造性地投人学习时,学习才会更加有效。(2)随着人的自我概念从儿童期的依赖型发展到成年期的独立型,自导式学习日益成为这一自然发展过程中的一部 分。诺尔斯强调,“成熟”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成人承担自己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责任的能力增加,使他们成为能进一步自我指导的人。(3)许多新的成人教育项目要求学习者创造性地参与才能获得学习成功,并为自身学习承担更多的责任。(4)社会变迁异常迅猛。传统的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已不能适应快速的变化。为更好地生存,成人必须通过贯穿一生的学习掌握探究技能,成人应该摆脱被动学习,把生活经验作为自己的学习经验。
3.假定
自导式学习与传统的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所依据的假定。
4.过程
自导式学习模式由促进者(如教师)和学习者两个方面构成,他们并不是互相排斥、彼此独立的,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在自导式学习中,教师必须把自己从只重视传授知识的传统角色,变成一个更注重让学习者获得知识并善于促进学习的人。教师要能成功地帮助学习者进行自导式学习,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1)营造适宜氛围。首先,教师应使学习者相互了解,并建立一种合作的而不是竞争的学习关系,提倡一种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彼此尊重、彼此合作的和谐的学习气氛。其次,让学习者了解教师在自导式学习中的作用在于帮助学习者计划和实施自导式学习,而不是传统的传授学习内容。
(2)规划。促进者对学习进行规划,主要侧重决定学习的一系列程序或决定由哪些学习者参与决策。
(3)诊断需求。促进者应为学习者诊断自己的学习需求提供一种能力模式,使学习者能够据此了解能力的理想状态、自身的能力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差距,以便帮助学习者找到学习的需求。
(4)建立目标。促进者的责任是帮助每个学习者把需求转化为清晰的、可行的、对个人有意义的目标。
(5)设计学习计划。促进者应为学习者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尽可能使学习者认识到小组成员是重要的学习资源,能向学习者提供各种学习方法,以使学习者达到学习目标。
(6)开展学习活动和提供咨询。咨询者的目标是帮助学习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增加自信心,帮助学习者进行深入探究。
(7)评估学习成果。要求促进者和学习者双方都能认同评估标准和方法。
作为学习者,首先必须改变自我概念,接纳自导式学习的价值观。自我是一切有别于他人的总和,包括一个人的观念、躯体、价值、感觉和智力等,它意味着一个人的全部真实。自导式学习可以帮助个人树立理想的自我,在此基础上,比较现实自我与之的差距,以便努力成为其潜能所允许成为的人。在自导式学习模式中,学习者要具备以下能力:
(1)与他人建立关系。只有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促进者都把对方看作是可以互相分享的、有用的学习资源时,自导式学习才最有成效。
(2)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自导式学习的首要任务。学习者首先要明确预期的行为要求或能力标准,其次评估自己的现状,最后找出两者的差距。
(3)将学习需求转化为目标。诺尔斯把目标分成5种类型:知识、理解、技能、态度和价值观。
(4)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不同的学习策略适合不同类型的目标,自导式学习者必须非常熟悉各种方法,以便从中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
(5)搜集和评价表明学习成果的证据。不同的学习目标有不同的评价程序。通过评价了解目标达成的程度,如果仍然没有有效消除现状和要求之间的差距,那么学习者就必须重新设立目标,选择学习策略等,直至达成目标。各类学习的评价方式也应是不同的:①知识:以论文、测验或汇报的形式检验获得的知识。②理解:在问题解决或模拟游戏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③技能:进行实际的操作。④态度:考察在角色扮演中的实际表现。⑤价值观:考察在价值证明小组或模拟游戏中的表现。
5.订立学习合同
学习者通过合同能更明确自己的需求以及运用哪些学习策略和评估手段达到学习目标。促进者可据此追踪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在学习合同中,可记载学习者过去的学习历程、学习成果及未来的活动计划。合同形式可多种多样,一般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单元、参考书目、学习资源与策略、评价标准等要素。合同的建立应符合学习者的基本特征。学习合同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予以调整。
三、模式特点
诺尔斯模式的本质特点是依据其对成人自我概念的基本假设,赋予了成人学习者在学习中真正的主体性地位。虽然前述的霍尔、布恩等成人教育课程开发模式也对成人学习者自身的学习需求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它们毕竟是以机构为本位的。相比之下,诺尔斯模式则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其中促进者(如教师)和学习者在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各自应承担的学习责任等,和传统的教师主导下的学习有着本质的差别。相应地,他们各自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所需具备的能力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此外,诺尔斯模式还对成人学习的类型、学习策略与评价方式的选择等作了较为细致深人的研究,所有这些为有效评价成人学习成果提供了基本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