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计研究全文阅读 > 第6章 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3)

第6章 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3)


  第二节特征表现和组织框架

  一、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征表现

  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能熟练运用基本和专门技能完成比较复杂的工作,运用特殊技能解决工作中非常规问题,应用关键技术处理工艺难题;

  (2)能熟练掌握设备的工艺特征和生产流程,并能够在工作现场合理支配资源和维护生产;

  (3)能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技能创造性解决技术难题;

  (4)能在更加广泛领域中适应不同条件下的创造性工作,等等。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特征表现

  “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校企双方签订学员培养协议;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学员培养计划;利用校企双方教育资源,共同培养学员;针对岗位要求进行实践能力培养;企业参与学员质量评估,从而使学员既掌握知识、又增强能力,并获得学历文凭。

  (1)培养主体多元。从校企合作培养目的来看,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展开应围绕学员,为满足学员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和提高技能要求,学员就是主体;从教育教学责任承担来看,学校须主动加强与行业、企业联系,增进对社会用人单位了解,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设计校企合作方案,提高师资队伍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就是主体;从合作对象来看,企业在谋求利益最大化前提下,要引导学校按企业发展要求培养人才,使高校朝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方向办学,企业就是主体。

  (2)办学形式多样。校企合作培养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可采用多种办学形式,可以是脱产,也可以是业余或函授,甚至举办培训班,具体选择那种形式,主要是看所选形式最终是否能确保学员达到教学大纲确定的培养目标和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学时,较好地将学习理论和掌握实践有机结合,从而使学员达到学历教育或满足非学历教育的需求。

  (3)校企合作规范。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后,形成一种契约式的人才培养合同关系。一旦建立了这种合作,就具有法律性,校企双方就应相互信任,规范操作,并通过双方各自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监控机制加以维系和保障。

  (4)教育资源共享。这是“校企合作”培养成人高等教育人才模式的优势特征。能将学校缺乏的经费和操作技术,和企业缺乏的理论和教育技术有机整合,发挥双方优势,增加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合作层次。

  (5)培养目标针对。成人高等教育人才采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其专业和课程设置与开发、教学内容确定与安排、教学方式方法选择与运作,都是和产业、行业和企业紧密联系。

  (6)课程设置实用。“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教育课程计划和设置,既符合人才培养定位和教育教学规律,也密切关注企业现状与需求,旨在培养真正适合企业岗位需要,深受企业欢迎,并能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组织框架

  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运行,必须以合理的组织架构为基础,其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组织保障。

  各组织机构的职责: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遴选学校、企业以及人才培养过程的监控督导;

  (2)校企合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合作思路、战略重点和阶段目标,审议决定合作工作计划,决定并聘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协调校企双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3)企业教学点:负责日常教学管理,执行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和企业下达的行政任务,并接受专业指导建设委员会的监督指导;

  (4)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专业建设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及与之相适应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等指导。

  第三节基本原则和模式分类

  一、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原则

  实施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有市场意识,通过充分调研论证,校企之间形成一种人才培养约定协作关系。为此,应把握如下基本原则:

  平等互利。一则高校利用企业实践性教育资源服务教育,使学员较快成为符合企业要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二则企业利用高校办学特色,为企业针对性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通过校企双方平等协商,达到高校、企业和学员在培养人才过程中互惠互利。

  遵循规律。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必须遵循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基本规律,设立的专业必须符合规范要求,设置的课程体系特别是主干课程应符合教学基本要求。

  诚信合作。实施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模式,校企双方要签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明确校企双方职责,高校须按企业要求培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人才,企业则按协议要求提供人才培养条件。协议一经签订,校企双方必须严格遵守,以确保合作培养人才的质量。

  规模效应。高校在充分了解企业用人需求、人才培养规格和注重培养质量基础上,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尽可能多培养人才,使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办学规模效应。

  二、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类

  1.按合作程度分类

  初级合作。高校专业方向按企业所需确定,并在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实训指导委员会等方面,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实训协议,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

  中级合作。高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建立横向联合体,成立董事会,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制订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按照岗位群分类,确定专业能力结构和非专业能力素质的群体要求,根据企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

  高级合作。企业和高校相互渗透,高校针对企业发展需求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高校和企业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一科研一开发”三位一体。高校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各种技术、营销、管理和咨询服务的过程中获得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需求的现实资料,为课堂教学提供素材和案例,使理论和实际真正达到有机结合。

  2.按合作内容分类

  订单式的校企合作。企业根据其对未来不同规格人才需求情况,与高校签订培养协议(订单),然后由高校按照教学计划和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数量要求组织生源,进行培养,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工学结合”培养方式分别在高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员毕业后择优推荐到用人单位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