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笑明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十章 一场战争只为你

第1卷 第十章 一场战争只为你


  袁崇焕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皇太极很急,皇太极自从知道袁崇焕放话,“五年平辽。”皇太极就一直很紧张的提防袁崇焕。

  可是袁崇焕到了辽东,热火朝天的整顿军务,就是不来进攻后金。

  皇太极变得更焦急,皇太极知道,袁崇焕准备的时间越长,袁崇焕的攻势就越厉害。等袁崇焕准备好一切,就会发动石破天惊的一击,一举荡平后金。

  要是袁崇焕一来,就嗷嗷大叫的进攻,皇太极就放心了,皇太极会一雪前耻,和袁崇焕打几场,给袁崇焕一个教训,因为这样的袁崇焕不足为虑,五年是平不了辽的。

  可是袁崇焕没有,袁崇焕在井然有序的为平辽做准备,等到袁崇焕杀死毛文龙后,皇太极知道,袁崇焕来真的了,袁崇焕准备的差不多了。恐怕来年开春袁崇焕就会打过来,春战秋守,好狠毒的计策,再加上全面封锁,一年时间袁崇焕就能打垮后金的经济,后金经济一倒,离亡国不远了。

  皇太极不能再等了,等到袁崇焕发动蓄势已久的攻击,后金根本抵挡不住,所以不能让袁崇焕发出蓄势已久的攻击,必须先下手为强。

  皇太极和袁崇焕之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是袁崇焕死,就是皇太极亡。皇太极不想死,就必须杀死袁崇焕,可是皇太极杀不了袁崇焕,所以皇太极必须去找能杀死袁崇焕的人。

  皇太极很重视情报工作,皇太极很重视明朝,皇太极在明朝京城有密探,皇太极知道崇祯皇帝的性格,“多疑。”皇太极要用崇祯皇帝的疑心病杀死袁崇焕。

  皇太极本着先下手为强的原则,进攻明朝。袁崇焕这边太强,皇太极攻不进去。不过没关系,天无绝人之路,皇太极可以绕路,绕过袁崇焕的防区。

  1629年《明崇祯二年》十月初二,皇太极率领十万人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从蒙古绕路进攻明朝。

  蒙古人被李成梁打残之后,就一蹶不振,分散成许多部落。这些部落,皇太极征服了一部分,袁崇焕也说服了一部分。

  皇太极利用征服的一部分蒙古人为向导,偷偷绕路。反正蒙古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有地方可以经过,途中遇到放牧的人,皇太极就把他们抓起来,皇太极避过蒙古部落人群,悄无声息的绕到明朝边境遵化。

  遵化防御力薄弱,袁崇焕曾经提醒过,也没有人当回事。

  皇太极奇袭了遵化,一举攻克,明朝震动。

  袁崇焕得到皇太极攻克遵化的消息后,有些不敢置信,认为这是胡扯,但再三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后,袁崇焕认为皇太极疯了。

  袁崇焕知道遵化防御薄弱,是个弱点,但袁崇焕也不认为皇太极会真的绕路进攻遵化,因为太过危险,皇太极敢这样做,袁崇焕就敢让皇太极葬送在关内。

  要是皇太极葬送在关内,袁崇焕不需五年平辽,不需亲自动手,只需放话出去,那些蒙古部落就能把后金分食。

  皇太极确实疯了,是袁崇焕逼得。皇太极在进行一场豪赌,赌上女真人一族的未来,看是他皇太极把袁崇焕葬送在关内,还是袁崇焕把他皇太极葬送在关内。

  皇太极赌赢了,为女真人一族赢得一线生机。皇太极要是赌输了,不过女真人一族早葬送几年,皇太极为何不赌。

  袁崇焕得知皇太极奇袭遵化后,就马上派赵率教率领四千关宁铁骑救援遵化,准备断了皇太极的后路。

  袁崇焕还不能说走就走,袁崇焕是辽东最高领导,袁崇焕把事情都安排好,才能入关。

  皇太极占领遵化后,很诡异的停了下来。

  本来奇袭,就是讲究一个快,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在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把战略目标都打完,这才是奇袭的要领。

  比如班超奇袭北匈奴使团,当时班超出使西域鄯善国,鄯善王对班超等人先是嘘寒问暖,礼敬备致,后来突然改变态度,变得疏懈冷淡。

  班超知道一定有原因,就询问鄯善侍者,得知北匈奴使团到来。班超当夜率领三十六武士奇袭拥有两千余人的北匈奴使团,就是讲究一个快字,又是杀人,又是放火,北匈奴使团根本不知道敌人有多少人,在什么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班超攻入北匈奴使团大营,斩杀了北匈奴使者。

  班超这次奇袭就是讲解一个快,否则等北匈奴使团反应过来,班超和三十六武士早被砍成肉酱。而班超斩杀北匈奴使者后,鄯善王无奈只能选择汉朝,有鄯善王的保护,其余匈奴使团的人奈何不得班超,班超赢得出使的胜利。

  皇太极占领遵化后,停下歇着,违背了奇袭的原理,把辛苦绕路一个月得来的大好局面葬送了,给明朝留下了调兵遣将的时间。

  这不合理,因为违背原理,袁崇焕没有料到,所以赵率教危险了。

  可皇太极的战略目标是袁崇焕,不是抢点东西回去。要除袁崇焕,先断其羽翼。停留四天,就是为了引袁崇焕入关。

  皇太极等了四天,等来了赵率教。一方以逸待劳,一方远道而来,一方有备,一方无备,一方兵多,一方兵少,一方是皇太极,一方是赵率教,结果,赵率教死。

  皇太极杀死赵率教后,开始主力迅速西进。

  袁崇焕得知赵率教全军覆没,很是纳闷,皇太极到底要干什么?

  袁崇焕纳闷归纳闷,还是要入关阻击皇太极。袁崇焕紧急调集关宁铁骑,由于时间有限,袁崇焕为了尽快入关阻击皇太极,无时间等候更多的关宁铁骑到来,只带了两万关宁铁骑入关。

  袁崇焕把辽东军务政务都安排好,带关宁铁骑入关前,还写了一封信,送了出去,这封信很关键。

  袁崇焕带领祖大寿,何可刚等将领携带关宁铁骑入关后,得知皇太极主力迅速西进。袁崇焕想把皇太极拦在蓟州,袁崇焕率领九千关宁铁骑带足口粮轻装上阵迅速赶往蓟州。

  其余关宁铁骑带着粮草军械随后赶来,毕竟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袁崇焕要是不自己带着粮草,等着饿死啊。要沿途州县供应粮草,那更是行不通。

  袁崇焕到了蓟州,建立防线阻拦皇太极。

  可是皇太极知道袁崇焕在蓟州阻截他,并未与其交锋,潜越蓟州。

  袁崇焕看着地图,很不理解皇太极的举动,寻思,“皇太极到底要干什么?”

  皇太极奇袭遵化,但是破天荒的停留了四天,难道皇太极停留四天就是为了消灭赵率教和四千关宁铁骑。用四天时间换赵率教和四千关宁铁骑,不值。如果不是停留四天时间,袁崇焕没这么容易追上皇太极,但既然袁崇焕追上来了,皇太极想要退回关外就没这么容易。

  而袁崇焕已经追上来了,皇太极还不想着退回关外,还在绕过袁崇焕,向前进攻。这不合理,皇太极是不准备退回关外了,想把全部人马葬送在关内。

  袁崇焕不了解崇祯皇帝,并不知道崇祯皇帝的性格多疑。如果袁崇焕了解崇祯皇帝,那么袁崇焕就能猜到皇太极的的目的。

  袁崇焕就不会入关了,袁崇焕会去攻打皇太极的老巢,把辽东全部收复。至于皇太极入关,对不起,我不知道,皇太极又没有从我的防区过,我怎么知道皇太极入关了,皇太极攻打什么地方,不归我管,那里不是我的防区。

  可是没有如果,袁崇焕不了解崇祯皇帝,猜不到皇太极的战略目标。

  皇太极潜越蓟州后,袁崇焕没有尾随追击,而是往位于蓟州西南的河西务,布置军防,要皇太极进的去,出不来。同时袁崇焕也要弄清楚皇太极的战略目标,要知道皇太极最终要攻打什么地方?

  毕竟关宁铁骑战力强于皇太极的后金骑兵,但关宁铁骑有一项比不了后金骑兵,就是奔波作战。女真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后金骑兵奔波一天,战力还剩七成,关宁铁骑奔波一天,战力只剩三成。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不是袁崇焕的风格,

  皇太极越三河,略顺义,至通州,渡河,进军牧马厂,兵势如风,攻向北京。

  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中途堵截,都被击溃。满、侯两部兵马退保北京。

  袁崇焕得知消息,两日两夜急行军三百余里,比清军早到了二天,驻军于北京广渠门外。

  袁崇焕到了,崇祯皇帝立即召见,大加慰劳,亲自脱下身上的衣服,披到袁崇焕身上。

  袁崇焕很感动,心中再次踊跃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念头。袁崇焕以士马疲劳,要求入城休息。

  崇祯皇帝拒绝,不许袁崇焕部队入城。

  袁崇焕心生疑虑,但心中也为崇祯皇帝找理由,崇祯皇帝是破不由己。袁崇焕只好在城墙底下驻扎。

  祖大寿,何可刚,和关宁铁骑心中抱怨,“我们辛辛苦苦前来救援,不让进城修整,却让在城门底下驻扎,这是哪门子的道理。后金军队来了,不让我们以墙而守,而是在城墙底下打野战,他们在城墙上悠哉悠哉的看着。既然不信任我们,我们走。”

  袁崇焕亲自劝解为此心寒的祖大寿,何可刚,和关宁铁骑。好在袁崇焕威望高,劝住了。

  袁崇焕率领九千关宁铁骑守广渠门,满桂率兵五千守德胜门。

  皇太极亲自帅军攻打德胜门。皇太极的心腹多尔衮,大贝勒莽古尔泰及贝勒阿巴泰、进攻广渠门,同时调集弓箭射杀袁崇焕,要是能把袁崇焕射死更好。

  皇太极率先发起进攻,满桂带兵死守,德胜门城墙上大炮助守,一炮下去,把满桂炸伤。

  京城的炮兵缺少训练,毕竟炮弹也要钱,要把平时训练用的炮弹的钱分了,这不是很好,即省了辛苦,又能补贴家用,有时候上面都贪了,也到不了这些炮兵手里。

  这些炮兵只懂原理,没有实际操作过,结果一炮下去,打偏了,炸伤了满桂,炮兵吓住了,问上司,“怎么办?”

  上司咬牙说道:“皇上和朝中诸位大佬正等着听响呢,要是不放炮,我们就等死吧。继续放炮,我上面有人,运作一下,或许能免死。但是广渠门不能放炮,要是炸死了袁督师,就解释不清楚,赶快去通知。”

  然后城墙上就乱七八糟的放炮,有时炸到满桂的人,有时炸到皇太极的人。

  皇太极看着,心生一计,无声笑了。

  广渠门,袁崇焕亲自率领九千关宁铁骑死守,这九千关宁铁骑是关宁铁骑中精英中的精英。袁崇焕不但守住了,袁崇焕更是组织关宁铁骑发起冲锋,打退了后金军队的进攻。

  后金军队不支败退,退了十余里。袁崇焕率领关宁铁骑直追杀到运河边上。这场血战,清军劲旅阿巴泰、阿济格、思格尔三部都被击溃。

  袁崇焕打败后金军队后,向崇祯帝提出,连日征战,士马疲惫不堪,请求援引满桂所部进入德胜门瓮城的先例,准予所部官兵进到城内,稍事休整,补充给养。

  崇祯皇帝拒绝。

  袁崇焕感到意外,心中有了不详的预感。

  当天打完后,多尔衮垂头丧气的像皇太极请罪:“属下无能。”

  皇太极拍了拍多尔衮的肩膀,说道:“不怪你,袁崇焕既然敢来,岂敢能没有准备,这九千关宁铁骑,恐怕是袁崇焕手中最精锐的部队。”

  “满桂怎么……?”多尔衮知道皇太极去攻打满桂,就是想把满桂杀死,好方便发动下一步的计划,可是皇太极亲自出手,怎么没有拿下满桂?

  皇太极笑道:“满桂军纪败坏,士兵只凭一时之勇,好对付。只是我发现满桂被德胜门城墙上的炮弹炸伤,我觉得活的满桂比死的更好。”

  “那我们的计划?”多尔衮问道。

  “正常进行。”皇太极说道,“袁崇焕啊袁崇焕,我发动这场战争只为你一人。”

  “对了,袁崇焕被后金军的箭矢射的两肋如猬,但因身穿重甲没被射穿。”多尔衮说道。

  “是吗?我试试。能把袁崇焕杀死于战场上最好,因为计划也有失败的可能。”皇太极说道。

  皇太极不再逼近北京,而是驻兵在海子、采囿之间。

  皇太极率领后金士兵休息了几天,再次向袁崇焕发起了攻击。。

  结果皇太极没能杀死袁崇焕,再次被袁崇焕打败。

  皇太极叹气,说道:“计划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