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业因结果说
第三圈搜寻下来,依然是一无所获,大伙兴匆匆的上到第八层准备返航。要出血迷岛其实不难,只要站在仙云塔第八层,捏碎同行令牌,就可以传送出,落脚点是血迷岛周围的海域。一眨眼的功夫,寻宝小队走的干干净净,李岳虽然还想待下去,可架不住炎凤美女的瞪眼和拉拽,不甘心的捏碎玉佩。
出来了,问题也就来了。等所有人到齐,立刻有人跳出来指责,所有矛头都指向策划者三清教。万花岛的两位女散修,抛出一个尖锐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不早点告知飞出血迷岛的方法,偏要等到任务结束才说出来,实在有点坑人的嫌疑。
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弄得不好就是一拍两散的结局,绝对会给联盟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口。就连三清教的铁杆盟友万佛宗,都没站出来作和事佬,谁都不愿意有一个坑人的朋友。
“我们走吧,这件事不是我们可以参与的……你小子给我回来,乖乖的跟我走……导师带你闭关休息……”炎凤劝告同门不要参与到是非中,一把拽住李岳的耳朵就走,生怕这小子过去生出祸端。宗派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不是三眼两语可以说的清,但是李岳参合进去铁定会把事情搞大,不管不行啊!
找凤凰族的消息要慢慢来,李岳也知道这一点,其实这一族也是很容易就知道,北荒妖盟的盟主为李岳指明了道路。
现在的凤凰一族的人丁十分稀少,而且所处之地也是非常难找,要不是有人指引,给李岳一万年的时间也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找到凤凰族的消息之后,李岳立马回到御宇剑派,因为剑灵提醒了他还有一件事。
取出那次在洞中发现的神器“湮灭”,因为现在李岳的修为再加上有几件异宝相助,李岳取得了“湮灭”。
在死亡谷内那只凤凰的帮助之下,李岳踏入了业因界。
生死事大,有生就有死,每个人都无法避免。所以,自古以来人类就一直在探索: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生死到底是怎么回事?能不能超越生死轮回?这些问题人类已经探索了几千年,东西方的圣哲对此都有深入细致的讨论。三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就已经对生死轮回的真相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给出至善圆满的回答。中国古代的圣人孔子也说过“未知生,焉知死”,“未知事人,焉知事鬼”,“敬鬼神而远之”……他对做人处世的道理讲述得很多,而对死亡和鬼神的道理讲得很少,因为儒家是入世的。但是他也承认有鬼神和轮回,孔子在《易经》注解中提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所谓“游魂”是指死后还没有投胎之前的状况(俗称灵魂、佛教称神识),“精气”指父母血气结合,是投胎以后的状况。可见孔老夫子也知道人不是死了之后就什么都没有,而是会去投胎转世的。西方圣哲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里,也多次提到人有灵魂以及灵魂离开身体的现象。不仅东西方圣哲对于轮回转世、因果报应都有很多描述、垂训和教诲,而且中外历史上,有关轮回转世的著述也非常丰富。
业因界存在的原因,有很多种,知道的人也是众说纷纭,往往得不到最佳答案,不过李岳可以想想古代关于因果轮回的说法。
先不谈中国的野史或者民间传说,仅是被古今帝王和国家承认的正史,上面都有很丰富的轮回记载。如《宋史》十帖三册四百四十四卷记载,唐朝的诗仙李白,转世到宋朝,名叫郭祥正。《南史梁纪》一帖三册八卷记载,南北朝时代,梁元帝的前生是一名出家人,号称眇目僧。还有天人转世来的,如《唐书》三帖二册二十七卷记载,唐代宗是神人降胎而来的。也有人转世成动物的,像《东周列国志》上有一段记载,在春秋战国时代,秦国和赵国打仗,赵国的大将赵括,他不懂用兵之道,只会纸上谈兵,结果被秦朝的大将白起打败。白起竟然把赵国的四十万降兵都活埋了,造下很重的罪业,所以白起转世为畜,后堕地狱。据《东周列国志》记载:唐朝末年的某一天,突然打了个晴天霹雳,劈死了一头牛,牛肚子上有“白起”二字。历史评论家认为,白起造了重大杀业,所以生生世世轮回恶道受苦,屡遭天雷劈死的报应。这都是正史记载,真有其人。这类案例中国的历史记载很丰富。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说:“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这不就是濒死体验描述吗?经里说的阎浮提,就是指地球上的人,就算是善人,临命终时都会见到一些恶道鬼神,这些恶道鬼神不是别人,都是你过去生中的冤亲债主,在你临命终时变成家亲眷属,把你勾引到恶道去讨债、报复。善人尚且如此,至于恶人,那结局就更加可怕可悲了。一生如果没有爱心,自私自利,总是想自己,不肯帮助别人的人,到临终的时候可就悲惨了!所以佛经里常常提醒我们,要断恶修善,洗心易行,改变不良的行为、念头、习气,放下自私自利的思想,这样,临终时才能看到美好的景象,来世的处境也会更好。
释迦牟尼佛曾经问弟子们,你们都说说看,生命到底有多长?一个弟子就说,生命在昼夜之间,很短暂,一宿之间可能人就不在了。佛摇摇头。第二个弟子说,生命在饭食之间,一顿饭的工夫人的生命可能就没了,吃饭一下噎住过不来,那就是来世。佛还是摇摇头。第三个弟子说,生命在呼吸之间,这一口气呼出去吸进不来,那就是来世。佛点头称是,生命确实如此短暂。当我们知道生命短暂,生死无常,真的要把握时光,进德修业,这样才不辜负自己,不白来人间一趟。
关于轮回还有很多的事情:明朝大儒学家王阳明,学问道德深受世人赞叹。他五十岁那一年,参观江苏镇江金山寺,感觉曾在寺里住过。当时一位法师陪他游览,走到一间关房门外,这关房很小,门窗紧闭,上面贴有封条。王阳明觉得这关房很熟悉,请求法师开门进去看看。法师说:“寺院内那里都可以去,只有这关房不能进去。因为五十年前住这关房的老和尚,在里面圆寂,他的肉身没有损坏,还好好的保留着,现在仍然供在关房里,为了保护他,所以不敢进去。”王先生很好奇,苦苦哀求法师让他进去看看。法师知道王先生学问道德都受世人景仰,便同意让他进去看看。房门打开,进去一看,老和尚虽然已经圆寂了五十年,但肉身保存得很好,还端坐在蒲团上。王阳明看到老和尚的脸,觉得似曾相识,转过头来,看到老和尚五十年前圆寂时,题在墙上的诗,诗云:“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精灵去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