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神话修真 > 仙亦人间客全文阅读 > 仙亦人间客

仙亦人间客


  五月初五,仲夏之月,是为端午。

  黎明破晓,在一个名叫平安巷的古街里,一处简单的院落已经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尽管是黄土平地,却如同外面的青石板路一样光滑,看得出来,这家小院的主人很是勤快,不过要是下雨的话,恐怕就没有这么入眼了。

  小院的墙壁全是泥土堆塑,有一颗矮柳树,靠近大门左侧,房屋内生动的演绎了什么叫家徒四壁,光秃秃的墙壁和空荡荡的屋子显得很是凄凉,光景惨淡,也许空荡荡并不适合,因为这个院落算是平安巷里最小的宅院了,屋子也并不大,更何况也有一个四方桌子和床头柜子,和一个到膝盖处的土炕。

  小院的主人名叫宋客,是一个瘦弱的少年,正好十六岁。

  宋客起得很早,因为今天是端午节,所以从柜子里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白芷、艾叶、蒿草等植物,准备薰苍之术,其实苍术是一种植物,而薰苍术就是把苍术捆扎在一起,燃烧后会发出清香,起到驱除蚊虫的作用,在《本草正义》中言:“苍术,气味雄厚,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不过宋客是不知道的,因为他认识的字不多,也未曾上过私塾。

  当然,在端午这一天有着特殊意义,宋客很快按照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照旧进行,已经四年了,从十二岁开始,宋客就开始一个人生活了,好在母亲教会了他最基本的生存本领,至于父亲,他根本没有见过。

  在端午节大户人家还是要喝雄黄酒的,雄黄是一种药材,晾晒后可以入酒,起到祛毒解痒防病的作用。不过宋客可用不起雄黄,即便是有,也会卖到药铺,换些铜钱贴补家用。

  “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

  这个在十二岁以前,每逢端午,母亲都会用艾叶编织成手环,在菖蒲叶上写下“王”字,贴在宋客额头,然后才会让他出去。

  如今这些都是宋客自己在忙活,好在他昨天新摘的艾叶枝干,不会编,所以就自家缠绕在手腕上。

  然后他从怀中取出黄色符笔,在菖蒲叶上认真的写下王字,贴在额头上。这符笔是宋客的母亲留下的两件东西之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点石成金;除此之外,还有一本书,名叫《云笈七签》,如果非要说还有其它东西,那么就是这座连小偷都不来光顾的院子了。

  至今宋客也未能学会《云笈七签》上的多少符篆之术,因为他真的不认识上面的字。不过一些简单的灵符还是可以写出的,比如风行万里符、阳气挑灯符、阴兵借道符、百病不侵符等等,都是生活中可以用到的,因此宋客依靠画符的本事,也活了下来,不然早就饿死在荒山野岭了。

  宋客做完端午的准备工作后,就要外出谋生了,不过最近的生意有些不好,因为来了一个竞争对手,摊位旁边多了一位青年道士。

  关上大门,虽然一贫如洗,但是宋客从来没有放弃过,穿着一身灰白色的粗布衣服,沿着平安巷,向外走去。

  平安巷,寓意平平安安,大概穷苦人家都是这么祈愿,所以这个巷子里居住的都是贫穷人家,当然,再穷也没有宋客穷;还有少部分的另类人家,不富裕,可以温饱,不合群,住在这里。

  这个镇子叫小周镇,方圆十里左右,却只有三百多户人家,宋客就是其中之一。

  很快,宋客出了平安巷,又经过镇上唯一的铁锁井,来到茗坊街,既然称为街,自然就比巷子宽敞得多,即便是十几个人并行也无碍,不比平安巷,两个人相遇而行,一个不慎就要擦肩而过。

  茗坊街上算是镇上为数不多的热闹区域,宋客已经在这里摆摊四年了,其实颇有些神棍的意味,但是如果不这样,宋客只能空着肚子回家了。

  宋客来到原来的位置,那里有一块平整的石头,正好供画符之用,宋客也就直接坐在地上,取出一张画好的吉祥如意符摆在石头上,目的不言而喻。

  “嘿,小子,你来得挺早啊!”

  旁边多出一位青年道士,长相就是一副小白脸的样子,穿着一身灰色的破烂道袍,头戴高冠,手持竹竿,上书“仙人指路”四个大字,晃晃悠悠的坐在宋客对面,然后从宽松的道袍中取出签筒,放在地上,专门给人摸骨、看相、算命。

  这青年道士自称为木子李,是前段时间从外界过来的过来的,不是小周镇人,整个茗坊街很长、很宽,偏偏选择坐在宋客对面,好几次宋客换地方,对面也跟着换,三番两次下来,宋客已经放弃想要狂揍对面一顿的念头,因为宋客担心自己是否能否打过他!

  也算是得饶人处且饶人,青年道士除了喜欢坐宋客对面之外,就没有其它过分的举动了,而且整天一副笑呵呵的模样,宋客也只好任由对方抢生意了。

  宋客听见对面的热情招呼头也不抬,他担心自己会忍不住冲上去给对方一拳的,整天猥琐的样子看着宋客,实在难以忍受,尤其是摸骨,镇上的年轻少妇有过来算卦求签的,青年道士除了趁机揩油,宋客就没看出别的本事了,还不如宋客自己,好歹画出的符篆的确含有灵力,只不过是灵力极其微弱,而且撑不过一个时辰就会失效。

  青年道士见自己的热情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也不生气,然后开始正襟危坐,准备抢生意。

  “哎,瞧一瞧,看一看,神机妙算喽!”

  青年道士刚瞥见走过来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少妇,顿时来了精神,收起玩笑不恭的态度,喊道:“上通天文,下晓地理,预测吉凶祸福,占卜人生百命,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只要十文钱……”

  宋客闻言顿时纳了闷,这家伙怎么这么卖力,抬头一看,原来是居住在福禄巷的顾嫂,前年结的婚,还在宋客这里要了一张吉祥如意符,没少照顾生意,不过由于青年道士不要命的叫卖,让宋客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宋客难为情的说道:“顾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