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现实浪漫主义侠客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四章 军事摩擦 考好就嘚瑟(一)

第1卷 第四章 军事摩擦 考好就嘚瑟(一)


  杨金昆满脸羡慕的盯着这个死胖子,黑呼呼的死胖子————萧子墨。这家伙平时吊儿郎当的。看不出来啊,轻易不出手,一出手就是扶摇升天啊,这敢情自己身边藏了一只鲲啊,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李健倒是习以为常:”这孩子跟自己一个德行。考不好就随便吊个车尾,扮猪吃老虎,考好了就膨胀地分不清东南西北,唉,还是不够沉稳啊。”

  陆小甲则是一脸惊异:俗话讲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难道就是萧子墨爆发起来的真正实力?看来还是小看这个屌丝男青年了。

  年级第一是个沉稳的女生,一直都是班级前五,虽说对萧子墨的成长有些惊讶,不过高人嘛,总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至于其他那些一直碾压萧子墨的各路大神们要不就是不服气,要不就是深深地怀疑萧子墨是碰上狗屎运了,一切纯属偶然。要不就是:恕在下才疏学浅实在想不到萧君耍的是哪门子的杂耍。

  萧子墨确实是撞大运了。导数那个设变量二分之一b的方法如果让萧子墨自己想,他是打死也不会想出来的。只是前两天刷五三的时候偶然刷到的原题,方法独特而巧妙。萧子墨仿佛周芷若得到了九阴白骨爪秘籍一样开始走火入魔地钻研起来。哈哈,看来功夫还是没白下的,这么快就得到回报了。

  理综卷更是可人了,磁场里电子在洛伦兹力下转出美妙的圆形的那一刻,萧子墨就兴奋起来了。他最擅长的就是解这类简单的几何画图题。这也是和萧子墨喜欢画画有关。而这微弱的关联使得萧子墨最爱物理中的连电路图和磁场中粒子的运动。萧氏画图法从来不用尺规。魔性的用铅笔一扫就是一条直线,再一圈,就是一个正正方方的圆。这也是萧子墨唯一值得骄傲的地方了吧。

  不过萧子墨是不承认自己是运气来的的。就像一个土鳖突然得到了百万,那种感觉,土豪啊。一只狗从来都是捡人家剩下的骨头渣来果腹,突然天降大运有了一块肉。狗是不太舍得这么快把肉吃下的,它要慢慢品。放到萧子墨身上就是他是决计不会让大家忘记这件事情的。这次的年级第二萧子墨吹了很多年,上大学后还在吹:想当年我萧子墨可是至少能上浙大的。所以说这次的得胜对萧子墨来讲弊大于利。骄兵必败不一定很有道理,但放在萧子墨身上这就是真理了。

  “哈哈,健哥,你行不行?”萧子墨在李健面前嘚瑟。

  “啧啧啧,行啊子墨,有我当年的风范。”李健拍拍萧子墨的肩,一副小弟不错的大哥模样。

  萧子墨心里挺郁闷的。这世上真有这般不要脸之人。李健和萧子墨从某种程度来讲是一类人。李健初三时考过年级第一。他吹了一,二,三,整整三年!旁边一群大佬们心中早已是:擦擦擦,这俩人真是王八绿豆,臭味相投啊。苍天啊,大地啊,身边怎么总是这种小人得势的嘴脸。奥赛班里怎么还有这种人。

  萧子墨乐了一天。嘴里哼哼的歌曲从:阴天快乐,分手快乐,祝你快乐。变成了:记着你的情记着你的爱。而陆小甲发挥一般。只是理综比平时还高上几分。像看个白痴一样看着萧子墨:唉,本王就容你嘚瑟几天。

  萧子墨中午回家的时候。就像一个凯旋的将军。进门大吼:妈!妈!我们周考成绩出来了。你猜我考了多少分?

  萧子墨的母亲满脸笑着:620?子墨考得很好啊。

  “不是,你再猜。”萧子墨孩子气地有点生气了。

  “650?不会这么高吧?”萧子墨的母亲有点吃惊了,萧子墨总是让她惊讶。起码成绩上是这样的。萧子墨家境不好。住址在几近郊区的地方。初中是划片就近读书,家里穷,交不起借读费,没法去实验一中。只能像大多数附近的孩子一样在一所有些破烂的中学读四年书。而附近的学生大多是普通村民家的孩子,要不是城乡建设的暴发户。有的同学要不就是好一点中学打架斗殴被开除,然后父母强塞进来的。一个班也就30多个人一个年级四个班。初一到初四共四个年级不到五百人的学生。只有一栋教学办公楼。操场跑道只有100米。篮球场只有三个破落的半场。开运动会只能比赛跳绳拔河和排球。学生呢家里有一点关系的都陆续转走了。教室虽然很小但很空。下课了乱糟糟的,用初中班主任的话讲一下课地上爬的滚的什么都有,跟个动物园似的。这就导致中招时全校参加考试的只有六十人,而选择继续完成学业的就只有十几人吧。萧子墨就是这其中的一个。虽是初中很小。但那也是萧子墨最快乐的四年。他遇到了生平最好的语文老师,英语老师,数学老师。。。。。。。。所有老师都以为萧子墨会考取清华北大为那个小小的初中争光。可萧子墨后来还是辜负了他们的希望。很多年之后每当想起初中萧子墨有的只是深深地眷恋和无尽的愧疚。萧子墨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实验一高。全市第50名。

  “妈!你怎么这么小瞧我!我考了662啊!年级第二!”萧子墨嘟着嘴像小孩子一样撒娇。一个大男孩,也就只在母亲和妻子面前可以撒娇了。

  “子墨最厉害了!考上北大!”萧子墨的母亲笑的合不拢嘴,一瞬间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就算萧子墨考得很垃圾。萧子墨的母亲也会觉得值得。母以子为贵。不管萧子墨走到哪里,走多远,富甲天下或贫穷落魄,在母亲眼里他终究是个孩子。萧子墨的家庭不允许萧子墨的母亲过度溺爱萧子墨。但萧子墨的母亲把家里所有的一切最好的都给了萧子墨。每一个母亲都是伟大的。在不起眼处为我们付出太多,而我们总是忽略又不停的索取。直到有一天离家远了,直到有一天受了委屈,才真正知道家的温暖。

  萧子墨膨胀了,确实这几天萧子墨一直在嘚瑟。老班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在等着一个机会,狠狠地教育一番这个熊孩子。暴风雨还在酝酿着。一切还都很平静。

  咸阳到太行山大概有六百多公里。杜甫曾写:八百里分麾下炙。马儿日跑八百里估计就是极限了,也就是一天400公里左右。而且是轻装行兵,一般还是传令兵传加急三道鸡毛的军令的时候。一般行军一日200公里已经是急行军了。带兵打仗不是单纯的召集几队士兵,下一个命令:你们几时几刻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那里。如果是这样的话怕是还没到作战地点士兵不是半路饿死就是刚一作战就被以逸待劳的敌军打死了。

  行军作战需要辎重部队,医务兵做后勤保障。所以樊於期最快也就是三天后可以赶到太行山。这还是要甩下辎重部队一大截才可以做到的。而邯郸距蓟(燕国都城)400公里。太子丹动员部队需要一日。这一日之内如果乾诃可以赶到。还可以来的及阻止的。慕容云海其实心里还抱着很大的希望。对于乾诃的身手他很有信心。而高渐离是太子丹十分信任的客卿,只要乾诃见到高渐离一切都来得及。拖了这两日燕国就会得到消息:白起没有被启用!燕王喜就一定会撤兵的。现在是多事之秋,所有的国家都像干柴一样堆积在一起,燕国虽是一团小火,但所幸还没有接触到这些木柴啊。乾诃,你可要再快点啊。

  邯郸城外的道路旁,三个精壮的柴夫慢悠悠地担着柴走在小道上,往邯郸方向走,穿着粗布衣,青色的布鞋。黑色的粗布勉强的系着裤腰。嘴里哼着粗野不堪的小曲。时不时停下来,一人趴在地上听一会儿。“奶奶的,都在这里装了三天了,一匹马都没有。那老头搞什么鬼?”站起身,拍掉身上的土。这时候你如果仔细的看他的手你会注意到手掌上的老茧,还有一条条锋利的划痕。显然是一双经常握剑的手。

  “老三,你别急啊,就来砍一匹马就是几百两黄金,自然要多等他一会了。等干完这票,我们就去蓟城里的望春楼里耍去。好几天没碰过女人的身子了浑身痒痒。”另一个长相有些猥琐的稍微年长一点的人满脸淫笑。

  “老二,这才几天,就忍不住了。干完这一票,有你受的。就怕到时候榨干了才好。”老大讲完哈哈大笑。

  大梁城上中年人抱着一把剑,手里把玩着一个精致的铜牌。凝视着城边越聚越多的战马。“黑芒吗?有意思。”转头对身边的副将下令:“命一队二队往太行山方向集结,时刻观察秦军动向,入魏者,杀不赦!”“是”身旁副将下去传令。

  “其他人听令,不得擅动,如有违抗军纪者,立斩不待!”

  “是!”大梁城外的王翦听到这吼声皱了皱眉。心事重重。新郑虽说离这里不过几十里。但儿子还没有完全肃清韩国。加上韩国在外士兵突然召回,很有哗变的可能。而且韩国的国库连年打仗早已空虚。现在并不能征收多少粮草,一切花费用度,还要从大秦远输过来。黑芒士兵重甲重剑,本身就极耗体力,马匹也要精粮,每日就算在外不战就要花费巨大,更不要说和魏武卒这个主方作战了。黑芒也不知道能撑几日。一缕缕忧思爬上王翦的额头。顿了顿。亲自着书:恳请秦公心系大秦子民,樊将军和李牧作战无异于以卵击石,我军胜利渺茫,望秦公以大局为重复用白将军!

  “传令兵!”

  “在!”

  “速把此信交于咸阳!”三匹马飞奔而去。神羽传令时需要三匹马。速度永远是他们可怕的地方。

  王翦不知道,寄出的这封信会给他和白起带来多大灾难。或许灾难从他恳请白起出征的那一天就在酝酿着。

  燕国蓟城内。“高先生,姬丹此次出行恳请高先生同往,助我拿下中山!”

  少年抚着琴,冰冷而绝美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嘴里说了声:“诺”

  函谷关外,一队队骑兵飞驰而过。正中间是一展印有“秦”字的大旗,在风中烈烈作响。

  崤山上两个老头还在喝着茶。“孺子不可教也!”看着下面的秦军把运粮部队甩的好远,一个老头子怒冲冲地讲道。

  “哎!我看到是小辈们勇敢有为敢于冲锋嘛!青出于蓝胜于蓝,老白,你老喽!”另一个老头打趣道。三日前,赵国边界:“你们三个去往这条路的中部,等着一个骑马的少年。只需要把他的马废掉就行,这里五十两黄金,事成之后,燕国望春楼,另付三百两黄金。”一个老人指着一条从赵国到燕国最近的路的最荒凉的部分对三个中年讲道。三人,换了装匆匆离去。这老头现在很开心,每次看白起这样他就很开心,准确的来说是幸灾乐祸:破老头子了还天天不安生,气死你。

  另一个老头子脸抽了抽。“老钱啊,不都对你讲了嘛,除了我谁能敌得过李牧?樊於期这么不稳重,输得更惨!”说着眼睛还瞪得像铜铃一般。满脸不服气。

  “好了好了”那个老头觉得越发好笑了,自己这师兄还是跟小时候一个样。

  远处,某小道上一个童子骑着一匹马还在飞奔着,朝着路的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