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全文阅读 > 第12章 季札挂剑(2)

第12章 季札挂剑(2)


  可惜的是季札没有作品流传于世,让我们无法完全了解这位大圣人的思想。不过,很多学者认为季札和孔子是有交流的,公元前544年季札使鲁的时候,孔子才八岁。从小好学的孔丘在当时向“周礼活化石”季札请教是在情理之中的。

  所以有些民间传说认为季札是孔子的老师,那么至圣先师的部分文化与思想也是来自于季札的传授了。《上博简·诗论》中孔子论诗和季札评乐就有一定相通之处,孔子也称季札让国为“不因其(吴国)俗”的“天民”(指明乎天理的贤者)。

  三、庆封死前骂楚灵王

  跟随季札在列国逛了一圈,现在我们回到吴王余眜吧。余眜面对的楚郏敖,又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君呢?很可惜,郏敖没赶上能和余眜较量,就被杀害了,杀他的人是他的二叔——公子围。

  前文提到,公子围的野心早已是路人皆知了,但年幼软弱的郏敖却毫无办法。在季札出使的第二年(余眜元年,前543年),公子围就动手了。

  公子围首先把自己的副手——司马薳掩做掉了,这个薳掩是前宰相薳子冯的儿子,但不像其父无能,也有几番骨气,不愿意顺从公子围。所以公子围先杀掉他,无疑是为了减少自己篡位的障碍,同时也是对楚郏敖的一种试探。

  果然,面对二叔的倒行逆施,小侄子不敢说什么,其他大臣也噤若寒蝉。接着公子围又开始了他的第二步措施。

  公子围的第二步措施是,把弟弟公子黑肱(字子皙)和老臣伯州犁调去郑国前线修筑城墙,不明就里的郑国人开始还慌了,还是子产足智多谋:“这是楚国令尹要除去这两个人,对我们是没有什么危害的!”

  第三步,就是要取楚王的性命了。楚王也是不争气,体弱多病,结果被公子围借探病的借口,用冠缨给勒死了。公子围又借机杀掉了楚王的两个儿子幕和平夏。公子围的两个弟弟公子比(字子干)和公子黑肱一看不妙,后脚跟前脚逃到晋郑去寻求政治避难了。伯州犁跑得慢,被捉住杀死了。

  公子围把侄子葬在郏地,并且不以国君身份下葬,表示他侄子王位是不正当的。那么谁应该是正当的国君呢?当然是他公子围!他居然开始堂而皇之宣称他才是共王的长子。

  吴王余眜三年(前539年),公子围正式即位,是为楚灵王,任用死党薳罢为令尹,标志着新的一代领导班子形成。余祭!郏敖不配做你的敌手,寡人才是你的敌手!

  这位楚国有史以来第一位篡位成功的令尹,形容他只能用一个词——疯狂。晏子使楚时,让晏子钻狗洞的楚王,其实就是这位仁兄。

  楚灵王派死党伍举出使晋国,要求自己召集小弟们主持盟会。什么意思呢?就是让小弟们只听楚国的不听晋国的,也就是让晋平公让出这二分之一的霸主地位!

  面对楚灵王这样赤裸裸地疯狂请求,晋平公在大臣司马侯的劝说下居然答应了。司马侯的理由是:“就让他做盟主,那又怎么样?如果他积极行善,那我们肯定是要侍奉他;如果他趁机作恶,那么死的一定是他自己!”要让他灭亡,先让他疯狂!

  本来就是强弩之末的二分之一霸主晋平公也就只好答应了。但要晋侯在众目睽睽之下出席会盟做楚国小弟,那是太丢脸的事啦,万万不能做的,于是晋平公就推脱说自己腰酸背痛腿抽筋,我就不来开会啦,你要做霸主你去做好了。

  得到晋平公默许的楚灵王,就开始大肆举行国际盛会。这次国际盛会,楚灵王逮捕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徐国老板!为什么逮捕徐国老板呢?因为他妈是吴国公主!那么楚灵王召开这次会议的用意就再也明白不过,这个国君虽然疯狂,不过确是个坚定的倒吴派!

  会议之后的楚灵王,就带着这帮小弟们,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地杀奔朱方(也有说是钟离,不可信),朱方是以前的吴国国都,现在是故齐国宰相庆封的根据地。父兄未遂的遗志让寡人来完成吧!

  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楚灵王的部下莫敖屈申终于攻克了朱方并捉住了庆封,楚灵王把乱臣贼子庆封全家抓起来一个个砍死。等到庆封临刑了,楚灵王忽然想,就这么杀了他不好玩,要不先押着游街示众,让他承认自己错误,岂不是更能突出寡人仁者无敌?

  楚灵王此举是想树立自己正义的形象,没想到却闹出一个大笑话。当时伍举甚至很直接地提醒他:“臣听说没有缺点的人才能这样杀人!大王能保证他的嘴不会乱说话吗?如果丑事被宣扬出去了,何必又这样做呢?”楚灵王死活不听。

  楚灵王指挥法警往庆封背上插上两根斧头,要把他押往诸侯盟会中示众。楚灵王先让人拿着台词逼他背:“大家一定不要像我这样,杀死我的国君(齐庄公),控制幼君(齐景公),自己去和齐国的大夫会盟!”要他等下当着诸侯宣布自己的罪状。一开始庆封坚决不答应,估计后来也受了皮鞭蜡烛等刑讯伺候,伤痕累累的庆封就伤痕累累地答应了。

  灵王没想到,老庆算准了自己必死无疑,那何必还受此侮辱呢?果然等到庆封被法警推出去示众的时候,他就大喊道:“大家一定不要像这位狗头楚王,杀了他的侄子篡位,自己来和诸侯盟会!”

  楚灵王还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得这样,气得他橘子皮一样的老脸上一阵青一阵白,赶紧让法警把庆封拉下去杖毙了。围观的诸侯是一个个想笑又不敢笑,绷紧面部肌肉,尽量憋住不笑出来。

  攻克庆封驻扎的朱方后,楚灵王还在返回途中顺手灭了赖国。赖国国君双手反绑,嘴里含着玉璧,抬着棺材出城投降。楚灵王不明觉厉地问伍举,这是怎么回事?伍举说,这是投降的仪式啊,您要赶紧帮他烧了棺材。接着楚灵王把许国迁到赖国,并加固城墙,企图建立一个进攻吴国的中转站。

  由此可见,楚灵王虽然有一定谋略,但毛病就是不知礼数,这种好大喜功又缺少粗中有细的性格终于导致了他的悲剧。

  按照套路来说,接下来是吴王余眜出招了。

  想当年,庆封像落水狗一样逃到咱勾吴的时候,我大吴先君余祭做主把他安排在这个地方的。现在你老熊(楚王为熊氏)真的是以为天底下就你最大了吧?寡人倒要会会你!

  吴王余眜拔出了宝剑,剑指楚国的棘地、栎地、麻地。面对吴军的全面攻势,楚灵王也委派了几个高干到楚国东部防线去统一筑城。两军正在相持阶段,不料边境长江发生了水灾,楚国的城池是筑不起来了,但吴军也因此撤退了。这一回合楚国处于被动地位,应该说还是吴国小胜。

  当然,楚灵王这种性格的人绝对不会忍气吞声的。楚灵王先是把怨气发泄在莫敖屈申身上,把他拖出去杀了。——这个屈申就是当年活捉庆封的统帅,楚灵王给他的罪名是亲近吴国,可能是责怪屈申为何不趁胜直捣吴都,擒获余眜吧?

  第二年,楚灵王又带了一群小喽啰,更特别的是,还有一些东夷小国比如徐国甚至越国也加入了楚灵王的阵营。

  不过这次伐吴也很有意思,大家记得,楚灵王上次纠集多国联军一起进攻吴国,是在先会盟之后紧接着就打过去的。这次却不同,是直接召集各国一起会师的,因为各国离吴楚边境远近不一,所以有的国家先到,有的国家后到,先到的国家只好等后到的国家。这样的信息很快被敏感的吴王余眜捕获了。

  余眜马上召集大军,袭击吴楚边境长江以西的鹊岸(在今安徽省铜陵市一带),鹊岸的楚军将领叫薳启强,当时也不知道他在等谁,反正最终是等到了吴军。结果没防备的楚军被吴军打得落花流水,薳启强带领残军狼狈而逃。

  但鹊岸的失败并没有阻挡住楚灵王坚决踏平吴地的步伐,楚灵王等到了他要等的人后,计划从罗汭渡河,扫平吴国。

  四、疯狂的楚灵王

  面对楚灵王的再一次多国联军压境,余眜的表现也是不慌不忙。本来以为楚灵王会因为鹊岸之战的失败而退兵,没想到楚灵王却咬紧了牙要啃吴国一口。这个时候,余眜派出了庶弟蹶由和副使沮卫一起去楚营犒劳楚灵王,一来是刺探联军的动静,二来也好表示我们吴国是有所准备的——对于多国联军余眜并没有十足把握战胜,只想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楚灵王却是没有和余眜讲和的耐心,面对蹶由和沮卫,灵王二话不说先命令部下把他们按倒在地给扒光了,然后说要把两人当牲口杀了用血祭鼓。在杀他们之前,楚灵王还幸灾乐祸地问:“你们俩来之前,难道没有占卜过,来这里是吉利还是不吉利呢?”楚灵王对自己的部下尚且杀人不眨眼,看来这两个敌国使者只怕是有九条命也保不住了。

  没想到,吴王的这位老弟没别的特长,就是口才特别好。只见他临危不惧旁若无人口若悬河地回答道:“占卜过了,当然是吉利啊!我们大王听说贵国要出兵,特意掰开乌龟壳占卜了一下,结果是说我们胜利与否是能够预知的,所以就派我这个使者来了。”

  “如果大王可以高高兴兴接待我,让我们两国共享和平,这样鄙国放松警惕,也许很快就会被贵国灭亡了;可是现在不是要杀我么?所以啊,您杀了我之后,我们国家肯定就会做好防备,修筑城墙,囤积粮草,这样呢,可能贵国进攻我们就有一点麻烦啦!所以呢,大王您杀了我,但对我国肯定是吉利的!”

  伶牙利嘴的蹶由弄得楚灵王一下子还真的想不出杀他的理由,以为吴国已经准备妥当,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放蹶由和沮卫走,就把他们带回了楚国。这个时候,不可一世的楚灵王也开始产生畏惧吴国的情绪了,便派几名大将加强边境的防守。多国联军侵吴战争第二次以楚国小败而告终。

  这里提到两种春秋时期重要的仪式,一种是祭祀,一种是占卜。原来,古人比较迷信,不仅认为自然现象的能力是无穷的,甚至万事万物也都被认为具有神的效力。比如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但门也有门神、鼓也有鼓神。所以人们要通过祭祀来打点上天,而这里楚灵王想杀掉蹶由和沮卫,就是要祭祀鼓神,保佑自己一鼓作气,打败吴国。

  当然,你各种神灵收了我的祭品,也要为我办事才成,那么人和神之间怎么交流呢?方法就是占卜。占卜这玩意,我们现在看来是一种非常神秘的东西,但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娶个老婆要占卜、生个儿子要占卜、外出打仗要占卜、加官进爵要占卜。占卜道具又分为龟壳和蓍草两种,龟壳占卜法就是把龟壳烧断,从截面的裂纹看卦象,具体攻略现代人已经摸不清了。而蓍草占卜法更简单点,一般是准备一定数量的蓍草,通过一阵排列组合,剩下的根数表现出来的就是卦象。

  第二年,因为一起外交事件,楚灵王又和余眜杠上了。

  这起事件就是徐国太子仪楚出使楚国,笔者一直认为徐国要派这么个叫“仪楚”的太子当使者,应该还是比较心仪楚国的;但楚灵王就认为徐君他妈是吴国人,一口咬定觉得徐国早晚会反水,把太子仪楚给拘留了。

  没想到这位徐国太子也是个人才,居然还能越狱一路小跑回了祖国。这样一来,楚灵王倒是明白了,本来不反水的徐国估计也要被自己给闹腾得反水。灵王迅速派薳泄进攻徐国,在得知吴军已北上支援徐国后,楚灵王立即又派令尹薳罢东进掩进攻吴国。

  应该说,在理想状态下,楚灵王这两路大军的计划还是非常有战略意义的;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打算声东击西的令尹薳罢居然在房钟被吴军打败。薳罢居然还认为是薳泄牵制不力的原因,上报楚灵王把薳泄给咔嚓了。

  连续三年,经历棘栎麻之战、鹊岸之战、房钟之战,吴王余眜在和楚灵王的对决中,至此已是三战三胜。对于吴人来说,鹊岸之战是吴国第一次顶住了多国联军的进攻,并且获得小胜,标志着吴国此时至少成为一个准一流国家了。而晋国放手让楚灵王去纠集联军攻打自己,也着实让余眜寒了心。没有人是真正的盟友啊,一切只能靠自己!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问鼎中原,纵横华夏!

  而三战尽输的楚灵王,不得不暂时放弃对吴的进攻,转而往其他人身上泄愤。倒霉的是楚国官民和中原小国。

  前文说了,楚灵王还是令尹的时候,就杀了司马薳掩;棘栎麻之战中楚国战败后,楚灵王又抓了莫敖屈申给剁了泄愤;房钟之战战败后,楚灵王的心腹薳掩有样学样,又把战败责任一股脑推给大夫薳泄,灵王居然也默许了。莫敖是在楚国令尹、司马之下的一个显贵官职,由此可见在灵王的白色恐怖统治下,连楚国高层人士的性命都朝不保夕。

  楚国的普通百姓就更不用说了,房钟之战的第二年,楚灵王又在楚国大兴土木,建造章华台(在湖北枝江)以供享乐。据考证章华台大概东西长一千米,南北长两千米,平面面积差不多有二百二十个足球场那么大!这个台子也挺高,在没有电梯的当时,从台底走到台上中间还要休息三次,所以又有个名字叫“三休台”。我们伟大的鸟巢跟它比比,也真只能叫鸟巢啦。

  楚灵王还在章华台上还建了细腰宫,因为这哥们对美女的要求比较另类——腰围越小越好,所以宫女们为了争宠都进行节食——而后人有诗评价说“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争宠不会争到不珍惜生命吧!可见更多的宫女节食行为,还是被暴虐的楚灵王所迫!

  为了庆祝章华台的建成,楚灵王还广发请帖邀请各路诸侯来出席剪彩仪式,但楚灵王其人的反复无常以及面对余眜的屡战屡败,让诸侯们都不理他。应邀参加的只有鲁昭公,还是被楚国太宰薳启强忽悠来的。

  原本打算是万国来朝,结果只有一个鲁昭公和自己对影成三人,楚灵王越想越气。正在这个时候,陈国大夫干徵师来报丧,原来陈哀公去世,陈国人立了陈哀公的次子公子留为新一任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