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桓之不知道慕容正为了救他,而在敦煌城内奔走。
http://www.136book.com
即使知道,他也觉得那是无济于事的。
他太了解自己的家族,和自己的大哥。
他觉得大哥是不会宽恕他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行事作风。任晴川的作风就是铁面无私,绝不徇情。
任桓之暗想,如果有朝一日,自己像大哥似的,掌握莫大的权力,自己会变成这样的无情吗?
www.136book.com
他觉得不会。如他要去争权夺势,那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那种冷酷无情的做事风格,和他的理想根本是完全违背的!
136book.com
就在这时,他大哥来找他了。
任晴川是带着副将任平生来的。在门口他犹豫了一下,就把副将留在门口,自己进去了。
这营帐是他们匆忙出征的路上,一路征集来的,应该是西陆哪个部族的制品,带着一种西域特有的风格。任晴川在这里有种不自在的感觉,包括这个最小的弟弟,给他的感觉也是这样。
他感觉自己的血脉和任氏的铁血是完全结在一起的。可是这个最小的弟弟,这个一出生就生了病,一辈子不能冲锋陷阵的弟弟,完全不像任家的人。
他穿衣不好好穿,吃饭不好好吃,练武——罢了,他不能练武。
不练武,也可以从文。即使文不成武不就,也该乖乖呆在家里,做个正正经经的世家子弟。
最低限度,不添乱。
如今任桓之却和什么天道盟的乱贼搅在一起,从他手里救走本该军法处置的月氏叛贼。
一般人对任晴川的评价,会说那个是“可怕的男人。”
同时,也不吝惜赞美之词,称他为“将才”、“青年英豪”,或“百年难得一见的将星”!
这最后一个称谓是他第一次领兵出征之时,朝堂之上,当今皇帝慕容幽的亲戚,名叫做慕容逊的家伙所说的。
慕容逊以一双眼睛闻名天下,据说被他品评臧否之人物,从来没有出过错。只是他称赞完任晴川,脸上却一点欢欣之色也没有,一双细长眼睛里流露出的,反倒是略带遗憾的神色。
——他当然没有明说,为何会遗憾。
慕容逊同样也点评过当时四大武门其他几个后起之秀。对统领天曜剑武、同样声名喧耀的澹台世家的澹台名,他却并未称赞对方有统兵之才。
他只称赞澹台名是用剑的天才。
这当然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这几年间,任晴川带着任氏铁军南征北战,战功显赫。而澹台名却因剑技而声名鹊起。虽然同样带兵,但在运筹帷幄、行军之中,又的确不如任晴川。
两个人同是武门之后,难免常常被人拿到一起来比较。而这两个家族其他的孩子,就有意无意的被世人忽略了。
比如任桓之。
任晴川一想到这个弟弟,就觉得很头疼。
他从小到大所秉持的理念都很简单,接近单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传承铁军的声名。维护任氏作为天下武门的尊荣。
上无愧于父辈,无愧于朝廷,下无愧于将士,无愧于本心。
然而任桓之这个弟弟与他完全不同,自小离经叛道,如今竟然组建乱党——好吧,虽然这所谓的叛乱贼党也不过三五十人。但行事规模无关紧要,关键的是他这样做了。
这就像是把一块石头丢进水池里。
无论石头大小,那一瞬间,水池的平静必将被打破。
任晴川决心要让一切回到正道上来。
不惜一切。
他看着任桓之,忽然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看清楚过这个弟弟。
一看到他,任桓之就笑了,口齿清楚的喊:“大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