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相遇是比爱更美好的事全文阅读 > 第5章 五月十二(1)

第5章 五月十二(1)


  〔1〕

  可能在大多数男生的字典里,父亲都是一个类似于榜样的词语,但是在我眼中,却常常不能将两者相提并论。有时候面对父亲,更多的是沉默,即使问候,也只是三言两语结束话题。在过去的二十四年里,我送过母亲手链、裙子、皮包、眼霜种种礼物,但是给父亲的礼物,却仅仅只有过一条廉价领带。之后很长的岁月里,我都对所有关于父亲的节日无感,甚至遗忘,包括五月十二,那是我父亲的生日。

  〔2〕

  从公司辞职后的一个星期,我给母亲挂电话问候生日,母亲阴历的生日与端午节同天,所以只要到吃粽子的那天,我就记得给母亲捎上一句问候。端午的这天,上海天气很好,经过前一天的暴雨,通彻的阳光洒在阳台的花花草草上。或许是天气的好转让人的心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话题不再那么沉闷,之前对于辞职的事情可是和母亲做了长时间的抗衡,眼下,事已至此,她也不再过多阻拦,只说电话费不再是公司报销,要节省些。虽然只是三言两语,但是却并不显得单调,结束时,母亲说,别忘了问候你爸一声。

  这时候,我爸妈已经没有在一起了,可是每次电话中,双方依旧会谈及彼此。

  等我洗完衣服做完饭,偶然瞥见日历,才发现原来已经六月了,回头去翻五月的日历,果然又忘记在十二号那天做上标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捡起电话,每次打开电话簿,总是在最后找到他的名字。工作之后,换了电话,重新储存联系人的时候,把“爸爸”改成了他的名字,因为姓氏拼音,他的名字总是排在最后。

  顺势拨了过去,响了三声,没有人接,立马掐断了电话,想想,既觉得不妥,又稍显心安,这种情绪很复杂。过去了十分钟,他并没有回拨,我发了一条信息,端午快乐,再无其他。

  〔3〕

  我的父亲总是会和我说一句话:好好念书,不要和我一样,做工人,累死累活,生在底层,永世不得翻身。他说得很决绝,即使那时候我才只有六七岁,但他就是这样语重心长地和我说教,一个不听话,反手就是一巴掌。

  小学的时候写作文——《我的爸爸》,写到后面写成了一种模式,爸爸在孩子们心中永远是伟岸的。可是我眼中的父亲,好酒嗜烟加赌博,出口成脏是常态,总之该有的坏毛病一点不少,我把这样的父亲写进作文里,最后却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虽然我一直坚持自己写的是真事,但老师依旧告诉我这不符合小学生作文的标准。到后来,我文中的父亲变成了一种信仰,那是我自己塑造的形象,和我父亲已经八竿子打不着了。

  五岁那年,父母第一次离婚,之所以说是第一次,是因为那并不是唯一的一次。

  那年父亲三十出头,风华正茂,但只能在牌桌上挥斥方遒,狐朋狗友,你来我往,夜不归宿。后来输了大把钞票,回家变卖家中价值不菲的东西,包括结婚时送母亲的邮票。有一天母亲在家打扫卫生,发现家中摆设有了异样,仔细检查,才发现那一套四大名著的联票不翼而飞。她在麻将馆找到父亲,两个人大吵了一架,父亲说,卖了就卖了,有钱再赎回来。当时母亲伤心地回了家,一边做饭一边掉眼泪。

  母亲夜里告诉我今后要好好听话,等我再回家时,她已经收拾好东西离开了。

  父亲把我带到奶奶家寄养,半个月来往一次,有时候买点零食,有时候干脆不带东西。我不知道他在外面过什么样的生活,但我知道,我的童年很少有父母陪伴。

  期间母亲来看望我,带我出去买东西,想要什么买什么,我一直觉得母亲比父亲好。回家的时候奶奶大骂了我一顿,担心我被拐卖,母亲没有多说,只告诉我,如果想她,就给外婆家打电话。

  我和父亲不亲,即使他来,我也很少和他说话。他总是一个人抽烟,有时候喝得酩酊烂醉,趴在奶奶家的沙发上睡,醒来就走。

  童年里唯一与父亲有关的记忆,就是他总是把我放在他自行车前面,带着我在泥泞的山路上骑行。那是他唯一和我亲近的时候。去不远的公园、书店或者餐馆,他都喜欢把我放在他车上。那些年,重庆的路很少有平整的,大部分都是爬坡上坎,坑洼不平。我总是被震得很难受,但父亲却并不在意这点颠簸。

  难得有空又天气不错的日子,他会教我骑单车,但是看见我摔倒,他基本不会去扶我,总是说,不管什么事,摔摔就会了,不受伤,哪里能学得过手呢。后来我索性放弃,新买的自行车只骑过一两次,就弃之角落。

  不久后爷爷奶奶和爸爸谈了一次话,意思是我要上学了,单亲家庭的小孩容易受欺负。

  奶奶说:“你都三十好几了,这样荡着要荡到什么时候,你耗得起,孩子耗不起啊。”

  那个年代,离婚还不像如今,总归是难以启齿的事情。父亲就这样带着我去了一个女老师家里,那个女人有些瘦,看起来还算和气,但是说话总是气若游丝的样子,听起来特别费劲。父亲问我喜不喜欢她,我说不喜欢,父亲的脸色就变得很难看。后来又有了女医生,女老板,女主任,来来去去,我也厌了,总不给她们好脸色,父亲也厌了,最后父亲问我,你想做啥。我说我想妈。他没说话,自顾自抽烟,一包接一包,末了,说,来,我抱你睡。那一夜我很晚才睡着,他脸色难看,时不时叹气,我窝在他的怀里,始终觉得生硬。

  〔4〕

  父母在我七岁的时候复婚,我想并不是他们考虑清楚了彼此的关系,而是我成了维系他们关系唯一的纽带。

  父亲承诺戒赌戒烟戒酒,但这“三戒”条例最终没有实现。因为一些失误,他被迫失去了升职的机会,即使工龄渐长,但却再也没有得到重用的机会。那段时间,父亲变得很消沉,像是突然想通了一些什么事,对于牌局,他很少再去赴约,但是烟酒之类,依旧难戒。

  父亲的脾气也越发暴躁,总是因为一些小事责怪我。他喜欢翻我的抽屉,翻到漫画书直接给我撕掉扔进垃圾桶里;有时候朋友之间的来信,他也担心是不是我在谈恋爱;有一次我的钱包掉了,里面也仅有一百来块,他却罚我不能吃晚饭,惹得母亲与他大吵了一架。父亲把我关在房间里,叫我想清楚到底是丢了还是被偷了,还是自己悄悄买了什么不该买的东西。母亲说,钱没了,你逼孩子有什么用。父亲说,现在管不好财,大了更管不住。母亲冷冷地说,你管得好,那你还一天到晚欠别人钱。父亲自认理亏,摔门而去,深夜才归。那天开始,父亲开始学着控制脾气,不再那么凶暴。

  〔5〕

  高一那年体育课,我摔伤了膝盖,父亲用他的自行车每天接我上下学,冬天寒风刺骨,他在前面为我挡着,我冻得瑟瑟发抖,自然知道在前面的他是什么感受。我说,要是有辆桑塔纳也是好的。父亲立马把我扔在了大街上,我一瘸一拐地叫他,他只回头说,想要桑塔纳,自己得努力,和我抱怨有什么用。我看见他的鼻头已经非常的红,脸也干得掉皮了。我不走了,父亲也没有回头来接我。那天的风特别的大,他是在等我服软,但是我也是倔脾气,一句话不想说。末了,他在附近转了几圈,见我还在那儿,便回来把我驮上去,我别过头,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母亲有时倒班,没办法做饭,我也因为脚不方便,不能回家,他就买了菜在家胡乱做一通,用保温桶给我带到学校来。我吃着那咸淡不均的菜,难以下咽,最后还剩很多,但是担心他骂我,硬是一口一口吃完,后来,他自己吃了一口,才发现根本无法入口,咂咂嘴,说,这么难吃,你也能吃下!

  入春之后,因为换季,我身上开始出现红点,奇痒难耐,父亲带我去看中医,开了大堆的药,说必须全身擦拭。父亲让母亲烧好水,煮好药,要我脱了衣服在厕所等他,我觉得难为情,硬要自己擦药,但父亲说,你背上根本擦不到,这药要捣碎了敷在上面。那天,我第一次觉得父亲耐心,一遍一遍帮我擦身子,一遍一遍帮我敷药,后来他蹲得起不了身,双脚发麻,还一直说,过几天就好了,你别挠。

  〔6〕

  高中的语文课上,老师突然问班上同学,知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和年龄。大部分人都答不上话来,我举手说我记得母亲的,是端午节。老师说,那你爸爸的呢。我一下答不上来了,别说生日,我也答不上父亲的年龄,觉得尴尬,便先坐下了。后来,我又问了母亲几次,却始终很难记住父亲的生日,好像日子并不特别,也并不是什么节日。

  那年,我拿了第一笔稿费,五十块,给母亲买了一条手链,戴在母亲手上的时候,父亲只是在旁边抿酒,不说话,视线一直没离开电视。我突然想起那次语文课上老师的问题,洗碗的时候问母亲,父亲生日到底哪天。母亲说,五月十二,你得记住。

  那次之后,我总觉得对父亲有些亏欠,便开始留意起他来。我经常从窗户望出去,看着父亲骑着他那生锈的自行车回来。那时候,他大部分的同学都已经买了车,唯独他,始终只有一辆黑色的自行车陪伴。他按铃声很特别,一长两短,我一听就知道是他回来了。

  〔7〕

  没多久,母亲身体越来越差,希望辞职在家好好休养,父亲不同意,让母亲请病假就好,没必要丢了工作,但母亲已经打定主意辞职。那段时间,父母的矛盾格外尖锐,两个人基本上处于冷战状态,饭桌上几乎都不会说话,母亲又时常躺在床上,父亲工作繁忙,极少在家。总感觉这个家摇摇欲坠,随时都会出现大问题。

  而那次的事情似乎成了两人感情破裂的导火线。那之后,两人时常吵架,很多时候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两个人就大吵大闹,最终多半是父亲摔门而出,醉酒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