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附魂王陵
公元前188年,大汉帝国突然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毫不客气地讲,这件大事的发生让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基层百姓的所有人都有点吃惊——皇帝刘盈突然驾崩于未央宫。
刘盈十六岁继承皇位,在吕雉的专断高压控制下,做了七年多的傀儡皇帝,年仅二十四岁就去世了。
刘盈的一生用两个字概括即可。一个是“仁”,一个是“弱”。
说他“仁”,是因为刘盈在位时积极推行仁政,对老百姓减轻赋税,大力提拔曹参为丞相,而曹参偏偏实行的是不折腾老百姓的“萧规曹随”的执政策略,政治上一度清明,实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
从这个角度,刘盈配得上一个“仁”字。
说他“弱”,是因为他在位期间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强势的母亲吕雉手中,他基本上就是傀儡。读过前面内容的读者应该也知道,当初吕雉打击报复情敌戚夫人时,刘盈目睹了吕雉变态的报复恶行,从此之后落下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可见,虽然吕雉是他的母亲,但是他在吕雉面前无异于一只耗子碰到了猫,当然他并没有Jerry那么聪明,而吕雉也没有Tom那么愚蠢。
众所周知,后来有个叫司马迁的牛人写了本《史记》,因而和《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并称“史家二司马”。恰恰就是在这本《史记》中,司马迁没有对汉惠帝刘盈设立本纪,偏偏对吕雉设立了“吕太后本纪”,由此可见,说刘盈比较“弱”是经得起历史推敲的。
可见,刘盈和光绪有点类似,都是有一定想法也有一定能力的人,可惜偏偏碰到的女家长比较强势和狠毒,非但未能在足够宽广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能,而且在关键时刻收拾自己的恰恰就是这位女家长。
这就是现实职场:当利益和权力被放大时,亲情也经不起考验。
虽然这句话听起来很悲凉,但是无数人间悲剧甚至闹剧都因此而上演。
按照常规,皇帝去世之后应该快速从他的皇子中挑选一个综合指数最高的继承皇位,刘盈去世之后,继承人的决定事宜自然而然也就由皇太后吕雉一手包办。
这里必须插播一段对于刘盈而言不堪回首的往事。
当初,皇太后吕雉为了充分巩固个人集权,她下令让刘盈的皇后,也就是所谓的张皇后找了一个别人的孩子过来抚养,并把这个孩子强行立为太子。
凶狠的吕雉为了防止他日生出是非,直接把这个孩子的亲生母亲灭了口。刘盈驾崩以后,这位被吕雉强制指定的太子也就顺理成章地登上皇帝之位。
考虑到小皇帝实在年幼,于是乎,吕雉也就很自然地以小皇帝不具备全面参与国事的能力为理由,代小皇帝行使一切天子特权。
简单地说,一位当奶奶的夺了她孙子的实权。自此,吕雉个人专权达到极盛。
读到这里,不知道读者您是否能够读出权力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别着急对吕雉批判和咒骂,其实古往今来这样的人和事多了去了,甚至放眼您的身边,被权力异化和扭曲了灵魂的人那可是一大批、一大批地存在着!
不信,你冷静下来环顾四周看看?
是谁,你不用明确说出来,做到心里有数即可。他们就像一只只生病的吃人猛兽,有的时候你会觉得他们可怕,有的时候你又会觉得他们可怜。
此处不多说,点到即可,我们继续看接下来的精彩的历史和职场故事。
夺得最高权力后的吕奶奶会不会就此罢休并安心享受她的特权和晚年呢?话说时间一晃就到了公元前187年的冬天。
某一天,吕雉代替她的假皇孙主持早朝时,明确提出想要册封几位吕氏外戚为诸侯王的想法,并以此征询时任右丞相王陵的意见。
别看王陵已经做到了丞相级,也算是职场老人,无奈情商的修炼还是不够火候。王陵当时没有顾及吕雉的面子,直接就急眼了。
王陵愤怒地喊道:“当年,高帝(即刘邦)曾与群臣杀白马饮血并立下誓言,他日若有非刘姓的人擅自称王,天下臣民可以无条件直接弄死他!太后您现在想公然分封吕氏家族的人为王,这是对白马之盟的公然蔑视,更牵扯到对已经去世的高帝的忠诚度问题!臣坚决反对!”
吕雉听后,脸色先是一阵铁青,而后便在一秒钟内迅速换上了慈祥的微笑,对着王陵轻轻点头,从嗓子眼里面轻轻憋出一个“嗯”字,算是表面上的赞同。只是不知道当事人王陵是否已经觉察出吕雉内心的怒火甚至杀机。
吕雉又微笑了一下,对着王陵和蔼可亲地说道:“王爱卿别激动嘛!你这也是一家之言,我们不妨再听听别人的意见。”
说完,吕雉将目光转向时任左丞相的陈平以及太尉周勃,以更加和蔼可亲的态度问道:“陈平和周勃,你们别光站着不说话,来,也发表下你们的看法嘛!你们也这么看吗?”
吕雉说最后一个“吗”字的时候故意把发音拉得很长,稍微细心的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既是对陈周二人的提醒,又是对他们的威胁:吕雉实在不想陈和周也像王陵那样不知深浅地反对她。
第一个开口的是陈平。
陈平双眼看地,两手下垂,慢条斯理地讲道:“回太后,我认为王陵说得大错特错!想当年高帝英明神武,打败项羽后统一天下,进而分封刘氏子弟为王,这样做是从国家稳定的角度考虑的,现在太后您临朝暂时代小皇帝管理国家,分封几位吕氏为王,臣觉得必然也是为国家和天下百姓考虑。太后能这样想,我们做臣子的佩服还来不及呢,怎么还能反对呢?”
说完,陈平对旁边的周勃说道:“周太尉,您说是这么个道理吗?”
周勃说道:“嗯,还是陈平同志的政治觉悟高!我赞陈平同志的说法!”
本来还吃不准陈平、周勃态度的吕雉,此时已经心花怒放,而其余在场的大臣们则默不作声,他们已经为陈平无耻但又高超的拍马屁能力所折服。
散会后,其余大臣们都陆续退场,只见王陵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拦住了陈平和周勃。
王陵怒发冲冠地厉声呵斥道:“你们两个还算不算男人?当初众兄弟与高皇帝饮血盟誓时,你们二位难道不在场吗?现在高帝驾崩了,太后要封她的娘家人为王,你们这两棵墙头草却为了个人荣华富贵而无视历史、阿谀奉承,请问,你们将来有何脸面去见九泉之下的高帝啊?!”
陈平一看王陵如此愤怒,反而乐了。陈平慢步走到王陵的面前,轻轻地拍了一下王陵的右肩,轻声说道:“老王,说句实话,你刚才敢在朝堂之上厉声呵斥太后,我是很佩服你的,不过,也容兄弟我送你一句真心话,就你这德性,想确保高帝留下的刘氏子孙继续拥有这天下,恐怕是太难为你了。在这个问题上,你还真得跟我和老周学习!”
陈平一边说着,一边用另外一只手指了指站在不远处的周勃。
说完,陈平扭头就走,周勃跟他对视一笑,两个人并肩走出会场,只剩下无言以对的王陵孤零零站在那里愤怒地喘着粗气。
几天后,吕雉发了一道圣旨,给王陵同学升了一下职:任命王陵为太傅。
太傅的行政级别是极高的,但是没实权。所以吕雉这一招还是挺狠的,明着王陵升职了,实际上直接剥夺了他担任右丞相的实权!
你王陵绝对不可以说我吕雉是在给你穿小鞋挤兑你哟!
情商明显不够用的王陵也不甘示弱,出了一招当年白起对秦王使用过的昏招:称病在家,我给你赌气!
这一下让吕雉更加讨厌王陵,索性就直接“成全”了他,直接免掉王陵的职位,让他回家养老了。
就这样,王陵遭遇了职场的逆淘汰。都已经做到丞相级的他,起手也算是一把好牌,历史上也算是有功的老臣,就这么被边缘化了。
现实职场最怕的是“一个多余”加“一个不足”——智商多余和情商不足。
“智商多余”是指很多人觉得自己特聪明,死在自己的小聪明上;“情商不足”是指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按捺不住自己的性情,不懂得以柔克刚和曲线救国,貌似耿直,实则愚蠢,最后死在认死理上。
台湾有个演唱组合叫五月天,他们有一首代表作叫《倔强》,一度传播度还是蛮广的。这是一首励志歌曲,歌的创作者在歌曲中明确提出并鼓励大家去坚持“以刚克刚”。
笔者想说的是,歌是好歌,可惜这个观点值得商榷,尤其是对于咱们这些在职场中苦苦奋斗的人在直接面对领导的时候,“以刚克刚”貌似英雄好汉,实则愚蠢至极。
的确,跟你的领导玩硬的,很爷们儿,很有骨气,但是你付出的代价将是对你曾经做过的所有功劳和成绩的100%的瞬间否定和顷刻抹杀。
整个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就是以柔克刚。一句话如果能软着说,就尽量不要硬着喷,一件事情如果能做得让领导和同事比较容易接受,就不要大搞硬着陆。
在职场中,不要试着去扮演负气的英雄,理由只有一个: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有同当事人生死与共的看客。
吕雉告诉我们的那些事儿
上节讲到,王陵在中高层大会上公然顶撞并严厉指责一把手吕董事长,不久便被明升暗降,随后王先生也赌气回家休病假了,从此,副总王陵的职业生涯划上了实质性的句号。
与此同时,对吕雉阿谀奉承极其到位的陈平则由左丞相升为右丞相,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
朝中大臣无不看在眼里,叹在心中:看来,在职场中跟最高领导玩硬碰硬的都没好下场,善于曲意逢迎的都能落着实实在在的实惠!
吕雉搞掉王陵,表面看上去只是排挤掉一个耿直的老臣,其本质上是一次对反对势力的成功反攻,从此之后,吕雉想要封吕氏家族的谁当王就能封谁,或许有的大臣敢怒,却也终究不再敢言。
于是乎,吕老奶奶趁热打铁,追封她去世的娘家爹吕公为宣王,追封其娘家哥哥吕泽为悼武王,以此拉开了疯狂分封诸位吕氏为王的序幕。
关于吕雉到底分封了哪些娘家人为王,此处就不再一一列举清单给广大读者看了,不过有一点倒是很有必要告诉大家,《资治通鉴》里明确记载了稍后发生的这么几件蹊跷事:
一、在吕雉大肆分封吕氏的当年秋天,桃树、李树都不合时令地开了花。
二、公元前186年的春季,发生了大地震,很多山体出现崩裂。
三、出现了日食,那个时候的人认为这是极其不吉利的。
四、日食刚刚结束不久,长江流域泛滥成灾,史书记载四千多户被淹。
五、某一天,星星突然在白昼出现。
奇异事件和灾难的集中、频繁出现,是否暗示出吕雉的一系列做法不合天道呢?恐怕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了,在这里笔者就不给出自己的看法了,还是请看官您自己慢慢去想吧。
暂时稳定住反对自己的群臣之后,吕雉又迎来了新的问题。
前面讲到过,现任的傀儡小皇帝并不是汉惠帝刘盈与张皇后亲生,随着小皇帝渐渐长大,各种各样的传言也就陆续传到了他的耳朵中。
虽然小皇帝不是《红灯记》里面的李铁梅,但是他得到了和李铁梅一样的信息:“你爹不是你亲爹,你奶奶也不是亲奶奶!”
要说这小皇帝和李铁梅还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拥有一颗红亮的心——小皇帝眼睛不容沙子,小小年纪就想为生母报仇。
要说小孩毕竟年轻,他还不懂得仇恨只能放在心中而不能挂在嘴上的道理,吃饱了没事儿在御花园的书房打魔兽的时候,跟他游戏中的小弟时不时地牢骚几句:“皇太后怎么能杀了我的生身之母呢?我长大之后,一定要复仇!”
小皇帝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汉天朝的互联网是被监控的,久而久之,他所言所语便被安全组织的相关工作人员汇报给了吕雉。
政治敏感性极强的吕雉听说之后,于第一时间下令囚禁了小皇帝,并断绝其与外界的一切来往,与此同时,为了掩人耳目,对外则宣称小皇帝感染H7N9封闭治疗,为避免交叉感染,谢绝一切探视。
此时的吕雉已经从内心深处彻底放弃了小皇帝,她决定另立新帝。聪明的她是不会让自己说出这样的话的,她要巧妙地借别人的嘴来说出这样的话。
吕雉秘密召集大臣开全体会,在会上吕雉悲痛地哭诉道:“如今……小皇帝长期患病不愈……精神状态实在是太差……恐怕不能继承皇位治理天下了……我本想他健健康康成长起来……我也好尽早颐养天年……我怎么就是这么一个劳碌命呀!”
此时已经泣不成声。
吕雉稍稍平复情绪之后,以无奈而可怜的口吻向各位大臣问道:“大家说,我一个妇道人家该如何是好呢?”
群臣异口同声地喊道:“如果小皇帝实在恢复无望,那就尽快另立新君。臣等不希望皇太后为社稷再度操劳下去啦!”
听到这里,吕雉稍稍擦了一下眼角的眼泪,十分无奈地说道:“好吧,我一个妇道人家也实在没别的办法,就按照大家的意思办吧!”
散会后,吕雉于第一时间下旨废掉小皇帝,当然,只是废掉还是不能够让吕雉放心的,当天吕雉便派出杀手将这位小朋友暗杀在卧室中。
如此,汉朝第三任皇帝的生命便匆匆划上了句号。不管怎么样,人家毕竟也曾经屌丝逆袭了一把。按照泰戈尔同志和孙燕姿女士的说法就是“天空没有飞过的痕迹,而我已经努力飞过”,所以在这里还是很有必要正式公布一下他的姓名:刘恭。
刘恭死后,谁又将坐上汉朝第四位皇帝的龙椅呢?
这一次吕雉吸取了刘恭的教训,她选了汉惠帝刘盈的亲生儿子刘义立为皇帝,为了让刘义跟过去说再见,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帝王的生活,特命其改名为刘弘。
按照祖训,新皇帝继位应该称元年,强势的吕雉为了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谁才是大汉帝国真正的一把手,故意不让继位后的刘弘称元年,整个朝廷自上而下弥漫着恐怖的气氛。
自此,吕雉的集权达到极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