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无双劲旅是怎样炼成的全文阅读 > 第198章 战场皇后(三)

第198章 战场皇后(三)


武威以南的交锋仅仅持续了数个小时就以日军最精锐的第五师团两个旅团四个步兵联队遭到歼灭性打击而告终。日军第五野战炮兵联队在耗尽了所携带的半个会战份大约数万发炮弹后也相对沉寂下来,却也没有退到太远的地方。以偶尔零星的炮击象征性的显示着自己的存在。

因为旅级规模的部队相关参谋和勤务体系更为完善的缘故,对于这场近代战史上或许是前所未有的独特战斗相关的作战统计在天色还没有暗下来的时候就大致的统计就报了上来。

团政委钟万林也算是比较有文化的前一军团骨干之一,接到下级各方面报告后靠大致心算就有了大致的概念:“这场战斗我团伤亡损失一千一百左右人,其中只有少一半的人是伤亡于敌人的枪弹多一半伤亡于敌人的炮火。一线战斗兵的损失虽然不算,很严重但我以为还是暂时休整一下明日或今夜发动进攻比较好。黄克诚那边儿的精战二团不是首攻,损失要小一些,大概九百多,作战情况也大致差不多。”

张文却沉默不语思考了片刻。相比自己之前的部队,新组成的精战一团可以说从一线步兵到很多勤务单位都是由原来的战斗骨干组成的,这样的伤亡并不像是寻常步兵团遭受如此损失就需要修整很长时间再战。敌人的战斗力表现也使其很大程度上拥有了比之前更强的自信:“我们黄昏时继续发动进攻,弹药消耗的情况怎么样?包括二团那边儿的情况?”

“我们这边儿消耗了大部分战士们随身所携带的弹药,约莫三分之二左右的样子。幸好没有太久给养的负担所以底子比较厚。全团消耗各种子弹大概八九十万发左右平均每人二百二三十发的样子,加上二团那边儿一百七十万发左右,三分之一是冲锋枪子弹。手榴弹及轻迫炮弹消耗了一万九千多枚,携带的弹药几乎打光了,所起到的作用却是辅助性的。二团那边儿应该也差不多。如果不是敌人之前和红三军团及炮团的交战有了少量伤亡,我看我们恐怕入夜时才能解决战斗。在这平川旷野之上,即便是那些经过一定挑选和训练的骡马总还是不如人前线生存能力强,敌人火力威胁下很难有效生存。所以我建议辎重兵下次在最一线补给任务的时候最好组成辎重队多人徒手拉车完成一线补给,地形比较复杂骡马生存几率大的时候再进行一线补给。”

相对于精战团毙伤歼灭的万余敌人,张文对这此战斗的表现还是满意的。他也终于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做为对手的敌人很难像自己一样进行这种轻武器火力的超编配置。并不是所有的部队都有红军精锐一样的战斗效率,或者说根本没有多少军队拥有这样的实战效率。就像当年的长津湖新兴里战斗一样,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所净化的革命军队精锐只用了四十余万发子弹就毙伤了至少两千两百人以上。这还是同样针对有一定训练的正规军并且在不逊色于德日水准的空炮火力压制下取得的成绩。而相同的情况下德军则需要两三千发子弹才能毙伤一名苏军,包括炮火及其他兵器在内杀伤一人也需要六百发子弹;硫磺岛佩里硫等发挥较好的太平洋日军是建立在以复杂地形防御为主,并利用小型岛屿登陆战的特殊性带来的更高炮弹杀伤效率才做到包括炮弹在内二百发左右杀伤一人---只论枪弹的话要七八百发才能杀伤一人,而且同新兴里那样的攻坚完全不同。

各部队临时精锐骨干组成的辎重团向精战一团和精战二团补充了不少人员装备以替换原来的伤员后,两个步兵团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又恢复到齐装满员的程度。依据之前的作战经验,突击步兵、重步兵、辎重火力人员天然不肯全都获得很好的机动性。

突击步兵的战斗负重依然保持在十五到二十千克左右,主要由枪支和子弹构成。重机枪及掷弹筒手等火力排重步兵战斗负重确定在二十五千克到三十千克左右,而辎重勤务人员的负重确定在三十五到四十千克之间。经过许久的盘算,虽然部队已经完全能够实现骡马化但是在实际的战斗中除了少数侦察警戒人员之外大部分人还是徒步作战。只不过因为战役周期内的给养物资绝大部分可以由后方的骡马驮载。这样整个步兵团除了武器携带之外每人至少可以携带十五千克含包装的子弹,大概四百五十发左右,计一百七十一万发左右;至少五发轻迫炮弹及可由抛弹筒发射的手榴弹,重机枪子弹可由一百多匹最为优秀的骡马携带,又节约出几千发中口径迫弹的空间。

在部队整顿、准备在黄昏来临的时候继续向武南镇以东的敌人发动进攻的时候,张文来到了荒芜旷野间一座满目创痍的小村落边,那是管押日军战俘的地方。武威以南的激烈战斗连同红三军团的牵制性作战在内一共毙伤俘日军一万四千人,其中的俘虏也有七百余人。虽然被俘的比例因为日军精锐师团的偏见与纪律意识依然显得很低,但相对旅级规模的精战部队来说也并非可以忽略。

这些在激烈作战中最终被俘的日军显然是残酷战火中的少数淘汰者,红军精战团强悍的战斗表现又使得那些少数极曾经自大而顽固的日军骨干也似乎变了一个人似的沉默不语起来。

张文似乎看到了一个身穿少佐军装的被俘日军,同那些因为在作战中精神崩溃或者负伤而被俘的日军不同的是他的神色看起来十分镇定。张文并不关心他叫什么名字、是真的日军少佐还是像国民党军常干的那样只是找了个亲兵做替身。

“你听的懂汉语么?”张文只是随便一问,并不准备为了这样一件小事儿而去请团参谋处里的日语翻译。

“我曾经来过中国,也学习过汉语。”那少佐以不太标准的口音回答道。

“我看你的样子十分镇定,为什么不去九段板见你的部下还有上级们呢?在你们看来这种行为不是背叛么?”

“这场战斗的失败我们无话可说,我只是想看看你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战斗力。不仅仅是你们的火力,还有所有官兵在炮火的压力下战斗效率似乎是在训练场上一般。”

张文笑道:“这个问题青甘边界的马家曾经有人问过,我也早就想到你们会有这么一问。这个问题要从你们极端国家民族主义者本质上的卑微及懦弱,还有同我们共产主义左派,保守左派的差别讲起了。我现在却没有时间给更为详细的谈这些。”

荒芜的平川旷野冬日晴空下还算充足的阳光渐渐的暗了下去。张文也知道该到了部队再次出发的时候了。因为整体西北战局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敌人随时有可能因为白天战斗的剧变而做出针对性的战斗部署,部队必须继续穷追猛打彻底动摇和击破敌人可能的部署。

好在过了武南镇以东的结冰河流后就进入到河西走廊并不多见的大片农耕地居民区内,虽然是可能有敌人重兵部署的地方但好歹不像之前的平川荒漠那样很多情况下只能利用敌人不大的弹坑做临时掩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