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无双劲旅是怎样炼成的全文阅读 > 第201章 转折之战

第201章 转折之战


武南镇以东的激战持续了整整一个白天。日军配属了三个野战炮兵联队的第二、六两个精锐师团在一天的激战中就消耗了所携带的半个师团会战份的大部分弹药。联同八个步兵联队的联队炮在内整整一天之内就打出了十二三万发炮弹,战局危急的时候。炮兵们想尽一切办法为火炮降温甚至不惜忍受炸膛事故。所有的观测人员紧张而不听的引导着炮兵向所有战线危急的地方开火,终于勉强抵挡住了红军精战团暂时的进攻。

两个日军师团的兵力虽然占明显优势,但为了抵御红军精战团对炮兵团的突击不得不猬集在一起,抵御来自各个方向上可能的进攻。原本预想中的火力陷阱在面对对方压倒性的战斗力优势面前似乎成了一个累赘和笑话。

“看样子我们必须要转进了。我远以为我们所携带的十几万发身管炮弹再加上步兵坚韧的战斗力足以将强敌彻底歼灭,可没有想到对手的精锐同我们想象的大为不同。他们不仅仅拥有像我们曾经见识甚至俘虏过的中国军精锐一样拥有良好的射击天赋及环境选拔出来的优良勇气,还拥有并不逊色于我们的战术素养。”较为稳重的第六师团长坂本政右卫门不得不叹道。原本内心有些傲气的参谋长下野霍一也不得不沉默下来。其实按照他当年在陆军军校学堂上所掌握的知识:75毫米身管炮弹为主的火力对于卧姿步兵的杀伤面积大概七十五平米左右。对于在没有工事掩蔽仅仅以标准战术队形展开正常防御的部队那些火力也要二十多发炮弹才能杀伤一人。而对于能够利用简单隐蔽物及简易工事作业能力的部队四十发炮弹杀伤一人也是不希奇的。只是他的教员告诉他这是针对苏联军队可能的情况而言的。所有对中国军稍有了解的日本军界人士从不认为中国军是一支讲究作战队形的军队。

可此时虽然第六师团为了保护自己的两个野战炮兵联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第二师团的伤亡却还没有到伤筋动骨的程度。第二师团的多门二朗是个性格更为积极的人,虽然白天的激烈战斗他也见识到了红军主力精战团的强悍战力,可凭借着自己多年的军事与文化教育加上在东北以来的作战经验却对战局有自己的判断。

“我们的消耗和损失是很严重,可是敌人呢?他们不过相当于两个联队的兵力,就是不携带多少粮水等辎重物资又能携带多少弹药?白天那么的火力是很沉稳而有效,但也消耗了很多,我判断他们的弹药消耗与伤亡损失也很大了。”多门二郎仔细思索后肯定的说道:白天我们的航空兵在附近无可掩蔽的平野之上已经进行了广泛的侦察和搜索,没有发现伤亡不小的敌三军团援兵有东调的迹象。

“但是一个夜晚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了。他们的大部队完全能够在几十里外赶到预定地点并展开渡河援助准备。”

“我还是坚持认为应该趁天黑之初对敌人发起一次突击,即便突击失利他们也应该没有多少可用的兵力用于之后堵截我们”坂本政右卫门及多门二郎在商议了很久之后最终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第二师团主力向南采取一个可以算是佯攻也可以算是主攻的重要突击,掩护第六师团的骡马队从北面撤退。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的时候,遍布弹坑的红军精战团的临时阵地上还拥有完整活动力的人们正紧张的忙碌着,临时阵地的各处甚至敌前最一线抢救着伤员。白天赶到的黄克诚的精战二团主动承担了大部分的攻击及作战任务,几乎在敌人的炮火及步兵阻击火力下大部分伤亡。张文的精战一团虽然在黄克诚的劝说下有所保留,也就近半的人负伤。

“我们是伤员,但我们依然能战斗!”二团的不少伤员对战友们说到。

青甘边界之战精战支队的事迹,使不少亲眼所见的二团官兵在钦佩之余也愿意进行一次不逊色于此的作战,发挥出部队的最大效用。

对此,张文却有些愁眉不展:“我们这些伤员都是从各部队抽出了的骨干,是宝贵的资源。着不同于上次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情况。”

整在这时精战一团无线电通信处传来了来自冰河西岸的消息,几颗事先约定的信号弹也在河西岸升起。

原来,虽然红三军团步兵部队损失较大,但火力分队勤务分队损失不大。虽然短时间内难以凑齐大部队的渡河工具,但却利用为数不多的临时打制的船只送来了三百余吨包括82迫弹、50迫弹在内的军火物资。从新缴获的到过去积赞的还有不少50或82口径的照明弹及其发射装置。

因为顾虑弹药问题而心里有些没底的张文此时迅速下达命令并联络对岸,首先运送对于作战最为关键的冲锋枪子弹及轻重机枪子弹。其次是50毫米迫击炮弹及照明弹,再次才是82迫弹等弹药。

正在红三军团辎重部队忙碌不断的运送弹药、精战部队不断的将弹药奋发到各部队的时候,多门二郎的第二师团主力的全力一击展开了。

首先是阵地右翼的不少夜间渗透作战的敌人摸到了一线以手榴弹为掩护展开白刃突击。虽然精战团自动火力众多但因为伤员比例不小的缘故还是一时间出现了巨大的压力。

幸好当初在星星峡的合同训练中对于此种情况早有应对的准备。遭到突击的战线不少指挥员迅速以特制的信号弹向敌人来袭的方向斜上方发射。这些火箭般的有线信号弹大致有固定的发光飞行距离和角度,使得夜间在远处的火力单位能够大致的通过简单工具观察出敌人来袭的大致方向和方位。各步兵连伤亡相对较轻的火力排、营迫炮连及团炮迫营迅速根据敌情向敌人的主要渗透攻击地域打出一轮轮轻迫弹。

在爆炸的火光辉映下,进攻之敌的身影闪现出来。很多伤员也不得不在一线操作带着轻防盾的轻重机枪向敌群射击。

战斗进行的同时,随着后方送来并落实到各炮兵单位的弹药不断增加,红军精战部队因为敌人的炮火压制沉寂多时的50迫炮、82迫炮乃至重机枪都活跃了起来。而在各类炮弹的辉映下扫荡着暴露出来的敌身影乃至从对面射来的火线源头。敌人的肆虐了整个白天的炮火到了夜晚似乎不在有以前的声势了。

在双方得到的炮火支持都比较有限的情况下,精战团顽强和坚韧的战斗力终于发挥出来,即便因为伤员众多而大打折扣,也在防御中对日军进攻的轻步兵体现出巨大的战斗力优势。在进行了连续多个波次的进攻中,第二师团的攻势似乎委靡下来。

而此是并非在最一线的张文所思考却是整个战场上的形势:此时的战局防守虽然尚可,但如果敌人此时在夜里打算突围的话,凭现在已经减员严重的两个精战团是无论如何也当不住对方的,但是:无论如何也一样要迫使对手不能把他们的伤员安稳的带走。

“你放心的进攻吧,我们精战二团减员虽然严重但在充足的照明火力支持下是守的住阵地的。”黄克诚似乎心有灵犀的意识到这种情况,利用无线通信直接将电报发了过来。

张文没有犹豫也没有别的选择,集结起全团尚能进行激烈战斗的一千八百余人临时组成了一个精编突击团。在82迫发射的照明弹接连不断的侦察下终于在郑家庄村以北发现了敌人撤退的大部队,便迅速展开了追击拦截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