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伤的张文所部骨干们对于未来的忧虑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当天下午黄克诚就将重新组建精战团的消息甚至是决策的大致过程传了过来。
在西北地区红军主力总的形势因为日军主力的到来未得到改观的情况下,打破被动争取时间的唯一办法就只能是集结起全军尽其可能的剩余物力条件集中武装优秀骨干给敌人致命一击,就像江北苏区和红三军团的成功经验那样。黄克诚还告诉张文:前线排除减员的八九万红军主力中精选出大约三四千名最优秀的作战骨干---几乎是前线类似级别骨干力量的三分之一前来星星峡接受整训和接受转移至此的精选缴获物资及弹药,迪化化那边的炮兵团完成了初步训练之后也要赶到星星峡进行为期只有一个月的临时合同急训了。最晚明天最多不过三四天后便会有第一批转移至此的队伍展开训练。
“下次作战行动准备在什么时候展开?”张文问道
“大概年底之后吧,我们至少还有一个月的冬季集训时间。战胜敌人虽然困难重重,但利用西北地区甚至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地理条件来逐步牵制敌人我想我们还是能争取不少时间的”黄克诚回道。
听到这样说张文的心不知怎的还是感到了一丝希望。虽然即便是最优秀的骨干也不是天生热爱战争和战场才是如此,但在这危急紧要的关头战士们的力量能够在更好的物质条件下再一次充分发挥总是好的。如果是年底之后展开作战行动的话,两三个月的时间足够使江北精战支队和黄克诚精战团的大部分伤员完全康复了。
大概是十一月中旬的时候,第一批穿过星星峡漫长山谷赶到星星峡镇的前方各部队精锐兵源赶到了。张文趁着吃午饭的时候勉强赶到村镇外面的帐篷去看望那些新来的战士们。这些人明显不似是自己那些少年战士,至少也是十七八以上的成年人了,同自己差不多年龄的“老战士”更为常见。
见到张文拄着拐杖赶来的时候,大部分其他部队来的战士见到张文还是投来恭敬的目光。毕竟精战部队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仅仅是敌人那里,即便在军内也是不少人羡慕的对象。第一批其他各部队抽调的骨干在出发前就被总军总部赶来的军政人员传达叮嘱要视精战部队的老战士为军官,不论自己原来是什么职务。除极少数人外这次作战都要临时做为一名战士服从精战部队临时军官们的命令。
不过,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知什么时候有个年纪似乎比张文还有稍大些的人站了出来,用很难听懂的客家话嘀咕了几句。张文是典型的华北一带出身,学过大别山的一些方言但对于南方方言并不了解。
“你是有事情问我么?”张文也有意用标准的国语回到。
“他在问你是三军团的还是江北苏区的战士,干掉过多少个敌人”沉默了片刻不远处才有一方面军的一位政治主官站出来翻译道。
张文像来有直来直去的习惯,便直接回道:“我就是江北苏区精战部队的军事主官,我叫张文。至于我自己干掉过多少个敌人么,我无法确定也记不清了。但是能够绝对保证击毙的至少五十人以上吧,也就是我们一连时代以来的骨干平均线以上。”
那人似乎并不以为意,没有惊讶当然也没有轻蔑。
这时张文才发现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郭富站了出来,毫不示弱的笑了笑问道:“我看这位大哥的意思是想比试比试?”
那位年纪比张文稍大一点儿的战士见到一位二八年华的姑娘还是在右肩负伤的情况下如此说不由的觉得刚才的问话有些不合适,但也不备不亢的用接近能听懂的国语说到:“我叫钟万林,红一军团七师特务大队的,枪法比准这东西强中自有强中手,就这样比试,我的枪法并不敢说是如何出类拔粹。正面交战的战场上勇气和心理素养是第一位这个道理我是明白的,此外打动和打静,瞄准射速要求不同也大有不同。”
郭富听这样似是谦虚又似是骄傲的话直言不讳的说到:“昨天前方运归来不少缴获来比较堪用的重机枪,集结在这里的子弹也有很多。我们就试试用这些装备打打三里外的目标测试下性能如何?”边说郭富边向张文示意。张文觉得虽然自己的右腿还有些问题,但即便不是实战,坐着操作重机枪只有限的打几个点射还是做的到的,于是点了点头?
“三里外的目标?我没有听错吧?”钟万林有些诧异的问。在一军团,即便是轻重机枪也不过能够有效向一里外的目标直射而已,再远了即便有目标能看的清也不可能通过准星来看清了,更不用说打的准。而三里外的目标不用望远镜几乎都无法看清哪怕是立在平地上的人,他到真是想见识下。
花了不少的工夫,终于在相隔很远的两个比较高的山岭之上搞好了标靶与射击位置。好在星星峡一年四季不论温度如何大多是晴空万里无云,这也是西北地区的好处之一。精战支队几个前来观战或协助的战士大多负伤身体不便,在首先赶来的一军团优秀兵源的协助之下才等上了山坡。
郭富把一具倍率及质量较好的望远镜用自制的高射枪架在山坡上固定好,没有去直接观察目标而是把镜头选在目标下方根据风偏直瞄落弹大致可能的位置上。张文做带石头上操作重机枪瞄准目标打出了第一个点射,虽然没有使用观测弹或拽光弹但郭富还是观测到标靶右下方三十多米左右的地方一处需要仔细注意才能看到的腾起的小土花。
“上二左一试一次!”郭富喊道。
就这样,经过几次试探性的点射不但目标的大致距离被试了出来,那个距离上合适的角度也被找到了,连续十多个点射在目标的方向与距离上被打了出去。
众人下了山坡赶到标靶附近观测射击情况的时候看到那些子弹不仅有的打中了长达一千七百米外的目标,有些还打到了战壕里或掩蔽物之后的目标。
钟万林终于清楚为什么当初首长亲自叮嘱自己要服从命令听指挥,在精战部队要安于普通战士的身份了。
“看来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从一军团敢来的不少老战士不得不叹服。
此后,张文又不厌其烦的讲解到这次可能要广泛装备的另一种兵器:五十毫米轻迫炮的射击要领乃至估算水平位置和距离的方法。还有精战支队最为拿手的松散进攻队形中的协同与通信联络,不少觉得凭自己的战绩和能力未必比精战支队差的多的红军官兵终于明白这些精战支队的战斗表现之强不完全是靠从敌人的缴获物资里精挑细选堆火力推出来的。尽管其他部队的红军骨干在战斗表现和政治素养上未必比张文所部更为逊色,可要相互之间摩和成为一支发挥出各类兵源的战斗特性都能完整的组合在一起的部队,一个多月的时间远非宽余而是相当紧迫需要付出长时间繁重而专注的训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