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能够有效掩蔽的开阔地带,炮弹对立姿目标的杀伤幅员为对卧姿目标杀伤幅员的两倍,如果只算威胁距离可能还不到三分之二,因此快速通过是最佳选择,这也是五公里武装越野的由来。在战前的研讨会上要求全体指战员以最快速度通过至少两至三公里距离的开阔地,直到在敌重机枪群和直瞄火力能够展开精确射击的两公里内才调整队伍集结掩蔽。
日军的炮兵有着比较完善的通信和远比多数列强更为优秀的素质,还拥有能够在平地有效测距的光学测距仪,在观测气球的指挥下不断调整防卫进行拦阻射击。四十门山野炮在每分钟八百发炮弹的猛烈火力下还能不断的调整角度射击。尽管是射击移动目标,这种猛烈射速持续了十五分钟之内还能保持一半射速的情况下,六千余枚身管炮弹大多打在张文红军第一精战团各阵线前后距离不超过一百米的范围内。
炮弹爆炸后横飞的弹片有时飞过上百米的距离还能使人挂彩,有的在阵线中爆炸的炮弹更是引起了战士们身上弹药的殉暴,在血肉横飞的同时附带造成不少人伤亡,即便是久经战场的老兵面对如此猛烈而准确的炮火拦阻还是又不少人感到了压力。战场上的紧张感更加剧了不少战士的疲劳。
张文等人的伤没有康复到毫无影响的地步,按照会上的要求经历过很多作战的江北精战支队骨干并不是安排在最前面,而是风险最小的中后位置,并且无需携带大量武器弹药进行负重越野也无需从事最危险的一线突击任务。可不知怎的,在第一次与日军地面部队大规模交战的情况下还是有一种心里没底的感觉。尽管从火力配置和以往战例的推算上就算面对最精锐的日军也不至于失败。可谁又能知道战场上会有什么意外发生呢?
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冲过三公里的开阔地带,十五分钟内至少有三百余名战士减员性伤亡。几乎占到精战步兵团伤亡人数的百分之十了,这还是在部队完全未与对方交手没有造成对手什么伤亡的情况下。
不断从远方飞来的似是冲锋枪弹头一般的火力却越来越多,江北精战支对的老战士确定那是远处射来的重机枪子弹。对方的骑兵似乎也从远处包抄过来不断的在难以精确射击的距离上袭扰。张文适时的拔出唯一携带的信号枪发出了信号,突击前进中已经疲惫不堪的战士迅速开始后退一节距离进行卧姿工事作业,而携带迫炮弹药的迫炮手和弹药手以及重机枪手则利用后面为数并不算密集的敌人炮弹弹坑进行休整作业展开射击前的准备。
对方原本越来越精确而猛烈的炮火不知因为什么原因逐渐稀疏下来。从战前的作战部署乃至随后传来的敌人向另一个方向密集开炮的声音可以得知是黄克诚精战团从古城镇方向向日军进攻了。
没用多长时间十数门82毫米中口径迫击炮已经完全展开。迫炮火的射击并不密集也没有造成敌人多少伤亡,但在敌重机枪及联队炮直射射程外的猛烈射击,以及敌方还击的火力还是使硝烟在风并不算大的正午逐渐弥漫在双方阵线的两侧,直射射程变的不清晰起来。
趁此工夫,稍做停留并进行战术队形整编的精战一团迅速在迫炮火的掩护下发起长距离冲击,此前艰苦集训时期的体能训练加之集中农业资源的优越还是起到了作用,尽管还是时不时有透过硝烟的敌人火力的不断干扰,官兵们还是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内穿越了三里多的开阔地带,在敌掷弹筒有效火力的边缘上利用敌人掷弹筒等轻型火力的微弱弹坑及冻结的田垄做临时掩蔽完成了与敌部队的接战。日军骑兵联队此期间层多次试探发起侧翼进攻,甚至试图下马步战。但其贫弱的火力被落在后方正在行进中的重机枪群及掷弹筒群轻松击退了。
即便是久经战场的战士在敌火力威胁下也不可避免的感到紧张,这更加剧了长距离武装越野冲击中的疲惫,使得抵达一线的战士们一时间无法展开有效的火力。驻守在清水乡的第21旅团两个步兵联队早已完成了作战准备,接到作战命令后迅速的在掷弹筒群的火力下展开了对立足未稳、掷弹筒群和重机枪群未能跟随部队有效展开精战一团的全力进攻。
因为长距离突击带来的疲惫而一时间难以有效精确射击的精战一团似乎被一里之外日军从掷弹筒到轻重机枪与精确射手的各种火力完全压制了。
身处战场前线的21旅团长三浦敏事从望远镜中见此情况不由的一笑:“这就是所谓的精心准备的精锐么?也不过如此。在炮兵给他们上了一堂课后我们步兵也该教育教育他们了!”
说罢,21和42两个联队里的四个步兵大队十六个步兵中队几乎两倍于精战一团的进攻兵力从近十余公里的战线上程狐型向精战一团包抄过来。
对于老精战支队的官兵来说,敌人的步兵部队从兵力上来说远没有当年经常拥有优势兵力的国民党军的那种声势,可不时射来的精确射手火力与更为准确的重机枪火力从战士们头顶掠过的时候所有人都赶到了压力。
当日军在轻重机枪及掷弹筒的火力掩护下一线步兵抵近二百米的距离上不断开火的时候原本有些内向而懦弱的下级日军士兵也感到了自信:相比以前遇到过的那些冒着伤亡的风险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断冒头开火射击的对手,这股敌人真的算是精锐吗?
坚持教条并未感轻敌的日军基层指挥官按时按部就班的展开推进,直到逼近到百米左右的距离的时候才突然在掷弹筒忽然猛烈起来的压制下展开冲击。
“开火!”在之前的演练中早已确定好战术原则,无需张文等团指挥机构临时下达开火命令,各步兵连便依据实际情况和敌人冲击的距离在敌人逼近到手榴弹射程之外就将炮射筒发射的射程更远可以卧姿发射的大威力装药手榴弹打了出去。
普及了冲锋枪的一般步兵使一个步兵班瞬间可以将三四百发子弹以长点射的方式快速发射出去。各步兵班的自动步枪手则从侧面交叉掩护透过敌人最后冲击前的掩护炮火向敌群晃动的身影猛烈开火。两个联队的进攻主力冲击在最一线的近千米日军瞬间就遭遇到数百人的杀伤,而暴露出来的自动步枪手装备的轻型防盾又使中远距离上的负责掩护和压制的日军轻重机枪手及精确射手发挥不出多少压制作用。
日军从炮兵到步兵气势汹汹的进攻和一系列凌厉而正规的战术行动同真正的对手开始接战的时候,便如同竹枪捅到了烧红的铁墙上一般瞬间的瓦解了。
不论是以前同日军交手过的其他部队补充兵源还是未与日军交战过的精战支队官兵都大松了一口气。
“敌人的表演该结束了,该轮到我们了吧?”张文看看四周的重机枪和掷弹筒单位此时已经部署就绪,便在信号枪里装下了早已准备好的一发子弹向天发射出去。
相比日军两个联队的数量明显占上风的重机枪群和规模庞大的掷弹筒群此时开始在整个战线的后方射出密集的火力将敌人的支援火力彻底压制下去。
前线各部队如同接到了信号似的迅速发起了反冲击,21旅团准备已久的进攻便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土崩瓦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