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甘边界的永登县红古乡旧战场,其实也已经是难以脱离对居民点依赖的日本陆军援华派遣军主力能够行进和部署的最西边界了,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原山地在数九隆冬之际对来自于日本南部九州的第六师团士官及士兵形成了严酷的考验,不少人因为缺乏冬装而冻伤或患病。如果不是第六师团夏季在山东作战时遭受不小损失被迫修养了一阵,落在了其他“助剿军”的后面因此可以专门劫掠当地居民生活物资乃至强占其住宅的话,这种损失恐怕更大。
青甘边界精战团与马家军主力的决战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但在秋末野狼与鹰等动物的侵袭下无数的尸体还是变成了累累白骨,在整个宽阔空荡而荒凉的山谷之中透着残酷的气息。
相比士气还不算差的其他师团,第六师团因为与共军交手最多伤亡也最大,不少人已经改变了以往那种对中国军极为轻视的看法。
“济南事变以及调停满州的事情之前的时候,我们的参谋部曾经认为只要九个师团就足可以击败至少是抗衡全中国的二百万军队。而我们现在在帮助中国人打仗的情况,仅仅对付十几个师的赤军就要投入这么大的力量。”坂本政右卫门不知怎的如此感叹般的说道。
随行的参谋长下野霍一没有年长的师团长那么多愁善感,自信的说道:“这里的环境是并非理想,可我们帝国军人何时畏惧过这些呢?我们当年也同样在后勤艰难的东北战场对俄国和清国取胜过。这次,我们不是也正在走向胜利么?”
“在赌国运的大战中,我们只能藐视对手。我们不敢去设想什么最坏的可能。可如今的情况下,越要到我们快要取得胜利的时候就越要重视对手。我们需要假设最坏的可能来应对可能的危机。”坂本政右卫门如此说到。下野霍一知道师团长也是个赞同孙子思想的人,虽然对此颇不以为然但因为上下级及巨大资历差距的问题也不得不附和并口头赞同道。
“此时的赤露虽然还有韬光养晦的需求,但我料定他们在我们出兵干涉的情况下不可能完全对中国的事情不管不顾,默许一个远东防共大国的存在。从时间上判断,如果他们做出决策,那么第一批物资可能已经武装到****的先头部队并完成一定程度的集训整合了,因为新疆的盛世才早就与露国人勾结。我们做为援华派遣军的拳头力量之一和后备集团,应该马上就招手准备展开对河西走廊赤军情况的侦察,否则的话面对加强了得****力量很有可能吃亏。”坂本政右卫门决心以整个骑兵联队做为侦察力量冒着隆冬可能马匹有所损失的风险从侧面跨过贺兰山进行实地侦察。虽然航空队同属陆军,但青甘边界的事情使他对于飞行队并不信任。
参谋长下野霍一虽然认为中国赤军的主力部队此时已被粘住,并节节败退。他们就是有部分部队能够重新整备也根本不可能对此时集结在西北的众多皇军主力构成决定性威胁,但他还是没有最终提出异议,毕竟万一出现战败的情况自己也要承担责任。日军基层部队官兵虽然不畏惧牺牲,但做为指挥层的上层很多人因为害怕这种承担责任的风险对军事还多多少少抱着一种严谨的态度。
为了适应西北地区恶劣的环境,第六师团用于侦察的骑兵联队罕见的没有使用速度更快也更为珍贵的阿拉伯血统骑兵马,而是采用更容易补充有着中亚血统,并且从军时间相对较长的后勤系统中型马,随行的有不少用于后勤和用于减员储备的马匹。高原山路上的最大日行速度在这荒凉崎岖的山谷中日行距离从日行一百公里降低到日行六七十公里山路。但即便如此也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抵达了西北红军战区后方古浪县以北的侧翼。
古浪位于天祝与景泰县之间的后方,是离开中原农业后勤密集区进入河西走廊的一座大门,日军如果稳步的推进占领古浪也就意味着将主力红军堵在了河西走廊之内,似乎是需要漫长的决战才能打开反攻中原的通路。
日军的侦察机虽然早就临时绘制了西北地区的各种军用地图,并得到了中华民国方面的顶力协助,从来未经历过这种地形与气候的日军依然感觉这里的环境似乎比满州或日本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要荒凉而严酷,很多地方几乎连水源都难以查询到。要不是依靠向导和早有准备的军用地图不少人都有种似乎处在迷路中的感觉。
花了很大的力气才爬到一处高山山顶上的日军大佐猪木近太和随行的几个尖兵骨干匍匐在寒冷的山顶岩石上用着联队里最好也是倍率最高的望远镜向远处眺望着。终于发现大约十里之外的地方似有一座地图上没有标明的“居民点”凭经验他有七八成的把握确定那是敌人外围警戒部队的兵营,不少次与共军交手的经历则告诉他那附近两三里的范围内一定有敌人潜伏的暗哨。好在冬季的西北能见度格外出色,这有利于侦察任务从远距离发现敌人大部队并有效避免自身被外围力量察觉。只有少数实在无法通过的警戒线才集中起骑兵联队的出要力量闯过,并且尽量的原离敌人主力。一路交战中骑兵连队因为为了机动而携带的火力连中国军队也不如,损失了上百人战绩却不理想。然而队伍却终于突破了红军主力战区后方的外围,似乎发现到了什么。
“那些是赤军的辎重队么?”猪木近太连同身边的几个负责侦察的主要骨干终于似乎发现了什么值得一提的。骡马和辎重队在这并不缺马的西北显然并不希奇,但如此的数量的集结却是在中国军中少见的。
“把支架架好,把镜头稳定住并倍率调到最大!”大佐说到。
“马上似乎是弹药箱一类的东西?”虽然十里之外的目标即便在望远镜里细节也有些看不清,但是对自己装备和军队十分熟悉的日军侦察骨干辨认出那不像是通常子弹的弹药箱。
“还有山炮的炮管和轮架!”
“不止一门。”不少的其他第六骑兵联队的侦察兵也看到了。
日军骑兵联队因为给养的原因没能在古浪附近继续停留并进行多长时间的侦察,但发现红军大量军火辎重的消息在第一时间就通过架在高山上的电台通过接力传播的方式送到了永登县第六师团的临时指挥部。
不用问,对这支部队有过一些研究和了解的坂本政右卫门知道对手绝不可能像己方某些直来支去的部队一样条件一抵达就直来直去的发动反攻。他们会佯装稳步的败退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发动围攻。
“既然这样,我们就先下手为强,利用火力陷阱一举消灭赤军闻名多时的精锐主力!”业务熟练的第6师团参谋长下野霍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想到很多种应对的办法。
了解过这些精战部队战史的坂本政右卫门似乎觉得并不保险,让通信兵接通了师团无线电分队的电话线:“准备给五师团的二宫治重中将发报,用于发报的文件我们会马上递送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