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营自从装备大大改善后队伍里装备的步枪就不多,白刃战一般以工兵铲辅之以后勤分队临时携带的短枪等武器。红古乡夜间的激战中,有零星冲入战壕的敌人前锋证明了其强悍的肉搏能力。虽然使用马刀的敌人在白刃格斗中面对兵器并不趁手的独立营战士们也不占上风,可这终究促使三排长孙宏亮放弃了与敌人进行白刃决战的打算。
“还有多少枚手榴弹及轻迫弹?各班组报下数”做为临时连队指挥员的三排长喊到。
发射器五十多个,可筒发的手榴弹还有一百二十余枚---做为一连时代的老战士,算数对如今的他来说已经不是问题。
“迫炮弹还有多少枚?”
“全打出去了。”火力班的班长回道。
“把手榴弹和可以拉发的轻迫弹分配到格班每个人”
三排长继续叮嘱到:“这手榴弹虽然质量和威力都不同于以往,每个装正规炸药都在五两以上,但是如果不想死的太痛苦并且不让敌人有活下来的可能,引暴的时候最好能确保目标在一丈以内的距离,明白了么?”
拥有充足兵力最终在上级的催促下不甘心的敌人发起了又一次的进攻,之前残酷而激烈的战斗让冲在最前面的那些重赏之下的战斗骨干也为之胆寒,哪怕到了近距离敌未开火也是一样----之前有好几次似乎觉得敌人的弹药将要耗尽的时候便在近距离遭到了猛烈而精准的射击或是手臂不用露出战壕就能把迫炮弹般威力的手榴弹发射出来的掷弹器的攻击。
可当进攻的敌人匍匐在地逼近到手榴弹的距离上也没有遭到还击火力的时候不由的为之一愣,随之是从骨干到前线小兵们如获重释的欣喜。
“他们这一次是真没有弹药了,跟我冲”青马中连在后面的督战队员的心也放了下来,传达军官的话喊到。
没有花费多少功夫敌人就控制了整个战壕几大部分坑道口。
为了多消灭敌人,三排的战士们完全可以选择发起决死反击多消灭几个敌人。但是孙宏亮清楚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拖延时间及让敌人解除战斗状态才是最重要的。早在敌人这次进攻前的商议中就决定向敌人“投降”。至少先去让一部分人试探下,看看这里的敌人有没有苏区周边的那些人那样丰富的经验。
见到当最初走出坑道的人没有遭到分批搜身待遇敌人也没有保持距离意识的时候,各级军官就判断出敌人尚没有关内对手那样丰富的经验。为了确保敌人没有反应过来做好准备的后续战士纷纷紧跟着把枪举过头顶站了出来。
骑一旅一团的马正魁听到敌人投降的消息也大胆的赶了过来。“这就是天下闻名让关内的那些汉人们闻风丧胆的所谓红匪精锐?战技到是可以枪法武器也不差,不过这荣誉感可委实不怎么样。”
在民国时期的部队中,青马的战斗力和训练都未必是最突出的,但是做为军人本身的荣誉意识却是比较突出的。
为了避免引来敌人的关注,站出来举着手集合在一起的战士们大多沉默不语。但当看到对方结束战斗状态队伍渐渐收拢人员也开始密集起来并且负责押送的人员也赶了过来的时候意识到最后的时刻将要到来了。
“援军怎么还不来?难道就没有人来救我们吗?”忽然做为俘虏的红军战士们有人喊到。这样莫名其妙的话在并无多少纪律意识的青马的基层士兵中引来一阵嘲笑。“你们的上级把你们这些精锐骨干抛弃了而已!被人卖了还不自知。”嘲讽的话音未落,如炮弹般巨大的爆炸声就在押运战士们的队伍中接连响了起来。藏在腰腹间衣服内的那些装有半斤TNT炸药的大威力“手榴弹”吸气挺腹之间就炸开了花
如果是普通的依靠弹片杀伤的手榴弹,这样的自爆毫无意义。而装药威力堪比很多中口径迫弹的大威力手榴弹炸开的烈焰吞没了周遍一丈之内的绝大部分和物。短短不过数秒的时间内,近百名“被俘”的战士就给压韵的敌人造成了三四百人伤亡的代价,其中就近二百人被爆炸的火光吞没而当场死亡,整个负责押运的敌人半个营都遭到了重创。
其他的不少队伍内的敌人在第一时间还没有意识到是战士们引爆了身上的炸弹,还以为是踩中了连环地雷,密集的队伍迅速停滞下来。
敌人负责外围警戒开外的地方,精战支队对敌人的合围虽然完成了但还没有展开全面的防御工事准备。
可在望远镜中看到战士们以承受被俘和牺牲的勇气来换取的珍贵机会,张文再也没有理由犹豫。
早已做好射击准备的中口径迫炮连在接到命令之后就迅速向聚拢起来并停滞在地面上的那些敌人开火。迫击炮的理论最大射程有近三公里远,而在实战中这还是战士们第一次向四里远的目标开火。
虽然这个距离上迫炮的精度已经完全不能保证,但是当炮弹落在尚没有展开全部战斗队形也几乎没有多少现代战术意识的敌人中间时还是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接连不断的炮弹在敌群中开花,连续几分钟内几百发迫炮的射击之后才有头脑反应灵活的敌军官开始命令着手下的士兵们向远处展开并做好防御准备。
而在敌人做出防御反应的过程中,精战支队各加强连群也从多个方向缩小了包围圈。
“这是三千人对三万多人的围歼战,虽说我们的独立营野战部队的战士们足够强悍,可是把后勤分队平均到基层单位之后战斗力就稀释了很多,吃的下么?”营参谋长虽然看过独立营的很多作战纪录,但还是有些疑虑。如果敌人集中向一个方向突围,战士们还将承受巨大的压力。
张文望着战士们选择牺牲的地方,沉默了片刻坚定而自信的答道:“或许以前我也会认为这仗没有多少把握。然而我们的队伍是一支让世界上绝大多数组织和团体为之汗颜的队伍。我们真正做到了上下一心空前团结、几乎没有官兵、兵兵间的任何矛盾乃至各种私心及不良的****。我们勇于牺牲而不惜承受各种让人难以承受的风险和代价。相比敌人的优势,又岂止是简单的装备配置、战技、勇气这些?”
青甘边界的决战拉开了帷幕,战史上以少胜多以少败多的战例似乎举不胜举,以“一歼十”的战斗却少有所闻。然而一连三排用自己的战斗和牺牲鼓舞了整个精战支队与敌战斗到敌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