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无双劲旅是怎样炼成的全文阅读 > 第112章 战略

第112章 战略


江北红军取得中原地区的大胜后,东至胶东、西至陕南、南至武汉北至黄河的广大区域内都已不存在能够在短期内有效挑战红军主力的势力。但江北红军主力即便在依靠根据地赤卫队的兵员迅速完成了休整补充,并还有一定潜力扩大部队的情况下,兵力仍然是有限的。不可能以数万兵力牢固控制数千万人口的广大区域,就是当年的日本人也做不到。

民权附近的总指挥部里,张主席看到徐总指挥深思的样子似乎并不以为意:“我看啊,这以后蒋集团要成偏师了。哪有我们取得胜利不巩固胜利的道理?我们应该分散开来广泛发动这几省的民众建立根据地。”

徐向前却皱眉道:“敌人的兵力依然很庞大。如果我们的主力过于分散,刚解放开辟出来的边区还是会被敌人蚕食掉。这又有什么意义呢?以我们以前的经验,能够完全牢固控制并且连县城也拿下来的核心根据地人口与主力部队的兵力应至少在五十比一以内。虽然如今我们部队的条件和战斗力比过去强多了,这次胜利后还能扩军至起码十万人,但我们总的核心根据地的人口还是以不超过一千万为宜,另设类似规模的地区为游击警戒区。这样群众的负担也并不算重”

“根据地如果不大,边界就不长。敌人很容易再以重兵封锁围剿我们。”

有人却对这种保守的单一根据地提出了意见:“开辟多个根据地虽然加大了边界长度有力于运动作战避免封锁,但却给了敌人各个击破我们的可能。”

徐向前与江北红军司令部参谋机构又讨论了很久,最终确定的合理方案是:选择长江以北民众基础条件最为优秀的大别山地区和胶东地区两个地方为根据地。在缴获了包括大型电台后的敌人一些通信工具后。不要说两根据地之间,就是两根据地与上海的联络也更为方便起来。而在兵力面积分配上:胶东地区除少数重点城市外要全部拿下边界扩展到山东腹地才能避免被封锁至沿海的忧虑,因此现有江北红军两个军团的主力要部署于此。大别山地区有比较成熟的群众基础和实现了正规无烟步枪化的赤卫队,以红一军独立旅一个旅外加二十多个实现了常备化枪械换装化的地方团,完全具备30年底以前换装前红军两个军团的综合抵御力,是能够有力量在一定时间内应付敌人大规模围剿的。

还有人提出以胶东为根据地会不会遭遇外国干涉风险太大的问题。徐向前在深思熟虑后认为:敌类似济南事件那样小规模的出兵干涉物质条件已经大大改善的红军是有能力在内陆给敌以教训的。而日本人如果把侵略扩大化,使之演变为全国的抗战。依然是利大于弊,至少是利害参半。国民党及旧军阀并不是所有的人愿意做日本人的剿共偏师,这有利于在政治上瓦解敌人。同时,在沿海建立根据地固然有风险,但同样获得了获得苏联走私通道的可能,这个风险是值得一冒的。

张主席虽然有些偏执,但还是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所长哪方面所短。军事上最终还是遵从了徐总指挥与江北红军参谋机构的意见。

在缴获的武器及物资力量分配方面:由于民权之战的交战地域距离大别山更近,老根据地的群众基础也好利于新建部队,所以净赚军火的六成也分运到了大别山地区。

共有近千万发机步枪弹、一万三千多发中口径迫炮山炮弹及三万多发小迫炮弹、一千五百挺比较完好的轻机枪及五百余挺比较完好的重机枪、五万支比较完好的长短枪、近百门山炮和中口径迫炮及几百门小迫炮、不少炸药及手榴弹都被运进了老根据地。

利用这些武器弹药加上一些根据地赤卫队对进犯之敌的零星缴获,计划在老根据地新组建两个军共六个师,每个师都拥有270挺轻机枪、72挺重机枪、6门山炮、12门中口径迫炮、54门小迫炮、五千支长短枪。另有两万支长短枪用于武装20多个县的赤卫队及地方武装。即便这样,在枪弹方面及重机枪方面还是不少富余。徐向前认为,从目前敌我战斗力及战术水平对比来考虑,大“利润”的在战斗中缴获净赚战斗已经比过去容易了很多,抽出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员带不走的多余子弹用于强化部队训练是完全可行的,特别是从为了让大别山地区缺少骨干做核心的部队迅速形成战斗力的角度考虑。

运到胶东地区的作战部队无法携带的弹药则要为与日军可能的冲突做打算,因为与外军交战能不能顺利达成缴获补充谁都没有把握。

老根据地的两个新建军团及胶东地区一个新建军团整训完成后。江北红军的主力将扩大到五个主力军零若干独立分队十余万人,战斗力比去年的主力红军上升一个层次。即便敌人的武器装备水平和战斗力也有在外来援助下的大幅度的进步,江北红军也有在第二年与敌展开战略决战的决心。

张主席忽然想起了什么,谈天般的笑道:“我听说红一军独立旅廖业祺手下的一个留苏归来的连长带领一个加强连在津浦铁路附近的藤州北山抗击了敌嫡系主力11师三个旅超过一个星期的时间,杀伤五六千给予敌以重创?连敌人那边儿的小报都登出来了。这位连长恐怕成为闻名度赶上我们方面军副司令级别的知名度了吧?”

“这事儿我也听说了,您觉得应该怎么办?”徐向前回道。

“敌人的记者恐怕无缘与他再见了,我们去拜会拜会,别让人家在家里等着我们。”尽管江北红军的重心已经决定要放在胶东,但张主席还是下定决心要会老根据地一趟。张主席与南方红军的总指挥相比在胆识上及性格上其实逊色不少,并不是一位合格政治家的料。然而在作风上却要好的多,他没有某些前****官员们装病躺着行军的习惯,而是爱好跟随部队骑马快行。

独立旅进入老根据地后,为了更有效的执行战备值班任务张文还是像戴团长提议部队分散部署。

“我们这次主力全体离家外出作战实际上是一次冒险,还是分头行动看看家里的情况吧。等武装了各县的地方武装及赤卫队再集中起来做拳头般的预备队不迟。”张文在归途中的一次临时团会上提议到。

独立旅一团二连长李永生赞同张文的看法,但却补充道:“一连伤员多、实际战斗员只有排级,光靠武装担架团的人负责护送我看不够啊。让我们连和三连负责随行吧。”

“根据地现如今还这么不安全?或是我们走后遭到了敌人的破坏?”

“那倒没有,不过一个排的人还是太少了。难道老张你独行侠当惯了不成?”三连长王耀华笑道。

张文还是以少有的自信不客气的笑着回道:“我们剩着一个排的人带着全连的自动火器不利的局势下对付敌人一个团也是不成问题的。难道说在这家里能有团以上的正规部队或土匪活动我们地方上还一无所知不成?”

团长戴业强最终做出了个折中,赞同张文大部队先分散到各县看看情况另外随运输分队完成队各县赤卫队的武装任务。但还是一营二连和三连的路线规划也离着一连不算远,大概四五里左右手榴弹信号及信号弹能够有效联络的范围内。

一连及担架队的队伍行进在夏末秋初大别山区的山野之中,虽是晴天,树阴及山间吹来的阵阵清风还是吹走了暑气。第一次在敌情危险基本解除的情况下行走在这山岭之中与其说是行军不如说是一次旅行。一些就连在这里土生土张的官兵也第一次感觉到家乡的风景原来如此的别致与美丽。

“长岭乡,天堂寨。这名字起的好啊,以后这里定会成为文明遐迩的旅游胜地。”王指导员在与张文的交往中也了解了很多,对于革命的前景更是充满了信心。

张文自己却明白:道路其实比人们想象的更为漫长。他希望未来的天堂寨一定不会成为景美人心却不美的某些旅游胜地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