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的阻击阵地最终选在了津浦铁路进入滕州市以北龙山地区山口处的一座山脉中。这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小山脉对于一个加强连来说也似乎显得有些大了点儿。山脊与自东南至西北方向的铁路段呈垂直状,山脊西南边缘距离铁路也有约两里的样子。
从防守的角度来看,虽然一连的兵力有限,但只要控制山脊并且优良的战力遏止从东北方向沿山脊线进攻的敌人问题不大。而对于控制铁路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最理想的地方,权衡了利弊特别是考虑到一连已经拥有加强来的1门新式82迫后,张文还是最终选择把阻击阵地选择在这里。
接下来的几天,二百多名一连的战士们日夜以最大限度劳作。不但在山脊两侧完成了绵延约一公里可防御山坡两侧的地表连级阵地,还完成了不少可用于减少炮火危害的崖孔、防炮洞、避弹所、前哨阵地等。防御体系如同以山脊为中心的树枝蔓延开来。
这些大摇大摆毫不隐晦的构筑工事行为最终还是没有瞒过距此并不算远防备和警戒度也算比较高的敌人。
此时驻防山东滕州的是韩复举部第81师第2旅唐邦植部。隶属于展书堂、刘茂德等人的第81师。这第81师原本为被东北军击溃的石右三残部,到31年的8月份才刚刚组建完成,战斗力可想而知。
或许因为这只部队连东北军都能将其击败的战斗力,韩复榘对其倒也挺大方,少见的支援了不少机步枪和子弹小炮和炮弹等弹药。唐邦植部也打算借此振作表现一下,出动了一个团来查探北山情况。
精锐红军连队在南方的事迹此时在国民党各部军界已有所耳闻,唐邦植对自己部队保安团级别的战斗力也心知肚明,可绝无信心凭自己拿下已经开始凭险据守的这股红军精锐力量。只是这样一支敌人如果在自己的地头上扎根并给友军带来巨大损失,那么自己有很大几率成为出气筒。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做做战斗的样子才是万全之策。
31年8月13日,一个少见的晴空万里无云的日子里,赶在稍微凉快些的清晨驻守滕州市的81师第2旅出动一个团的力量向北山开进进行火力侦察行动。在走出滕州市不远的地位就在市民们普遍能听到枪声的距离上超着还有十多里远的北山方向放了一阵枪,又走了数里,在市民们可能听到炮声的距离上放了一阵迫击炮。一方面是临行前的状胆,一方面是让市区的百姓也能引以为证:81师2旅不是无所作为的。
天气晴好,滕州市北山以南又是麦田平原,81师第2旅也丝毫没有隐蔽行军的意识,所以在数里外的距离上南面赶来的这股敌人就被山上用连部望远镜值勤警戒的一连侦察排战士发现了。
“连长,关于这股敌人你怎么看?”三排长刘涛笑着问道。
张文看到这支队伍的状况还有附近一马平川少能安排伏兵的地形也是微微一笑:“前不久上面给我们送来了不少军火,但是我觉得还不够。这敌人据回来的侦察排战士说枪声都是辽十三式步枪发射的79尖弹,我们还得再捞一把。以往的统计情况虽然我们每毙伤一名敌人只消耗几十发子弹,但自己死伤一人却至少对应几百发以上子弹的消耗,我们连现在平均每人的各种子弹才二百多发,如何能在防御战中人在阵地在并充分发挥战斗力?敌人这批运输队来的值啊!”
说罢,张文迅速传命:除三排和勤务分队外侦察排大部留守山脊阵地外。包括9个班十八挺轻机枪在内全连三分之二以上的力量投入到对这股团规模敌人的包抄围攻中,火力排的两挺重机枪移到阵地西南端负责从前方对敌人的遏止。
“前不久新到手的冲锋枪要不要全带上?”一排长褚建新问道。
张文决定只挑十把冲锋枪千来发冲锋枪子弹适用下,手榴弹也没有多带。毕竟像冲锋枪这样的面对优势敌人的防御战利器如果在这种对手身上就消耗了太多不好了。这些月来的作战经验反应出手枪冲锋枪还有手榴弹这些武器远不如机步枪及其弹药更容易在战斗中缴获。
为了力求全歼,负责包抄作战的官兵都是一排与侦察排最精锐的官兵。当敌人刚刚越过铁路线的时候,负责包抄敌人侦察排和一排的战士们就迅速从两翼下山了。虽然这种晴好天气又是平川地形不利于隐蔽,但一顿饭功夫的山地越野能有七八里远的战士们娴熟的由分散到聚拢、低着身子借助麦田的掩护从通视距离之外越过铁路线在敌人侧后的两个方向部署就位。张文随郭轩的二排也从正面向敌人压去。
当山顶端的重机枪开始从近两里的距离上向山下点名射击的时候,81师2旅1团就已经开始骚动起来。
“团长,在这个距离上向山上开开枪意思意思就可以了,可千万别把这股强悍的对手引下山啊。刚才负责外围警戒的人报告说已经发现两翼大约各有十多名****向我们侧后包抄了。”
2旅1团的团长似乎并不以为意,但也打气道:“十几个人二十几个人就算再强悍能济的什么事儿?我们赶紧撤退就是了。这点儿人还能挡的住我一个团千把号人?传令:后队变前队,交替掩护准备撤退!”
当因为对自己战斗力信心不足所以一般采取密集队形行进的2旅1团准备展开队形向后突围的时候却忽然发现虽然向侧后包抄的敌人数量虽不多,机枪火力却毫不逊色于自己的两个营。原来最先就位的是一连侦察排骨干和一排的精确射手班的战士,他们每两人一组,共有十二挺轻机枪,连副射手都有冲锋枪。在自己步兵团所放出的排枪概射火力面前仍有相当中远距离准头的轻机枪火力迅速将2旅1团千把号人压制到难以起身的地步。
张文和二排长郭轩六挺轻机枪几十人的兵力向前交替掩护正面推进的同时,一排侦察排的其他战士也陆续部署到位,打退了敌人的几次冲击突击围企图,一连在三个方向上的包围圈越缩越小起来。
当敌人向任何一个方向的排封锁先发起冲击的时候,不但在正面遇到精准而猛烈的火力阻拦。身侧后两个方向的一连步兵排遍协同娴熟的迅速发起配合性攻击。张文连队虽然没有在排一级普及步话机,整个一连的参战部队却似乎是有人在无形中指挥的浑然一体的力量,以压倒性的战斗力优势迅速使2旅1团的敌人抵抗的勇气与信心垮塌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