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无双劲旅是怎样炼成的全文阅读 > 第98章 战前筹算

第98章 战前筹算


一连主力对滕州市赶来的81师唐邦植部2旅1团的围攻战进行的十分顺利。在张文下定决心的手榴弹与自动手枪的攻势下,敌人实际兵力大约一千人左右的一个团只伤亡了三百人左右就投降了。缺乏勇气突围的三流之敌几乎没有人逃散。虽然双方战斗力差距悬殊战斗进行的也很顺利,可还是有二排的一名战士牺牲,侦察排和一排共有各有1人减员性负伤。

这些日子以来战斗张文也得出一个经验:手榴弹甚至小型炮弹的杀伤力并不比枪弹更危险,造成的结果往往是伤多死少。可是就心理威慑力而言却还是比枪械火力大那么一点儿,爆炸类武器结合自动火力的突击往往能使弱敌在伤亡和弹药消耗并不多的情况下余部就投降。简单的来说就是,必要的时候应该视情况舍的下本才有机会最大限度的大赚。

负责战场统计的一排长褚建新像以前一样把战斗的消耗和缴获情况报了一下:“己方没有枪支在战斗中不可修复的损怀。消耗机步枪弹六千余发、手冲枪弹一千余发、手榴弹五百余发、没有枪械损毁。缴获堪用的重机枪3挺、轻机枪12挺、步枪700余支、半自动手枪几十支,手枪弹千余发,79机步枪通用弹7万余发,手榴弹一千五百枚余。还有两枚新式82迫,二百余发炮弹,6门47迫和四百多发炮弹?瞧瞧?这装备弹药的配置可是实在对不上他们的战斗力啊,简直就是敌人给我们的见面礼。加上这此缴获,我觉得我们的机枪什么的要富余出不少了。各种子弹多达十三万发、中迫弹三百余枚、小迫弹千余枚,手榴弹两千五百枚弹药实力增加一倍,足够我们抵抗到底了。”

侦察排的张小垒此时不由的笑道:“我们的一排长都快成帐房先生了,打仗难不成是算帐算出来的?”

“说打仗是算帐算赢的那是过了点儿。但是完全没有可靠军火生产供应渠道的我们能不计算消耗和缴获么?不要说我这个去年才在革命军队参加一线战斗的半内行,做为侦察班长的你应该更了解这一点才对。”张文这时却郑重的说道:“不过这一次,我们只要在战斗中注意好射击纪律和要点,不过分浪费。很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需要计算消耗多少缴获多少的关口之战了。如果这次战役胜利,全国的形势将有改观,加上我们的战斗力和武器配置和过去大为不同,战斗缴获的净赚率和胜算要比过去大了许多。”

随后,一连的战士们并没有松懈下来。在把大量的武器弹药运往山上的阵地之后又开始进行土工作业。机炮排的技术人员趁着把六十多枚中口径迫击炮弹改造为地雷,并准备埋设在长达近一公里铁路的一百二十多节铁轨的连接处的下面。

忙到太阳落山无线电信号更好一些的时候,上次随火车来到一连的无线电技术人员终于收到了全连得到的第一份秘电,陈诚嫡系敌第整编11师三旅九团约两万五千余人的先头团已经开始从上海向济南乘列车出发了,敌正准备集中精锐力量在济南集结一个武器弹药升级后的江北红军主力部队也吃不下的精锐小型兵团,以应付中原战场的被动局面。以应付阻击这股敌人的战斗马上就要打响。连排干以外的基层班长曾有人提议对这个先头团来个下马威,不能干巴巴的死守,指导员老王似乎也有些倾向于这个意见。

“短途战斗,我们不带干粮,连主力只带武器弹药。全连官兵的身体素质也不算差,这样我们的火力实力可以提高到原来的两倍。敌人一个团的战斗力就算强到我们江北苏区兄弟部队一个团那样,我们也不会吃亏。”似乎有些像有战争经验的德国的指挥员一样,一连指导员老王除了实战经验以外也学会用军事专业知识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了。

“游击战斗或者针对连排级的小股敌人如果我们有了突然性优势可以大损失比的将敌重创,可自从去年换装这些日子以来我们打的仗也不少了。有没有过哪一场战斗,我们通过突袭优势在面对众多敌人的时候以远轻微于正常实力对比下的低损失将敌大破呢?几乎没有。”张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不准备用一连去和敌人精锐部队的先头团对抗去冒险。事实证明:如果说打保安团或三流武装敌人的指挥应变乃至警戒能力还可能形同虚设的话。那么自从经历了中原大战那样大规模全局性的冲突以后,敌人二流团级部队也不是那么容易以巧妙的指挥战术来占一个数量级的便宜了。指挥艺术不可缺少,但根本还是要靠实力硬吃、要依靠战斗力对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山地防御优势和突袭优势之间选择,面对美日那种列强他绝不会选择死守,那是白白挨炮的代名词。而面对这时的国民党军,在突袭优势加成系数和山地防御加成系数半斤八两的情况下。他会选择更稳妥的防御。

“有谁觉得我们是守城必先出战以夺气的古代军队?或者敌人的精锐主力是这样的军队?”张文最终问道。一连的指战员们最终也赞同了张文的意见,趁敌人的运兵列车赶来之前力争准备破坏更大范围内的铁道,毕竟这是一连扼守附近这座山岭高地的主要目的。

整整一昼夜,忙碌在山岭之上和之下的一**士们仅仅在第二天的清晨休息了两个小时,就听到了侦察排负责在滕州市内负责情报的小战士跑来传来的消息:敌先头团已经在腾州市下车。自从上回那次战斗之后津浦铁路也近一天没有发车了。

“全连退入山岭防御阵地隐蔽!”张文第一次下达了这样儿的命令,既然确定了依托有利地形以阵地战应对敌人的战略。连队便按照防御战的最佳战略隐蔽和低成本的示弱于敌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