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无双劲旅是怎样炼成的全文阅读 > 第84章 破睢宁

第84章 破睢宁


尽管一连在岳集镇在战后只是以最快的速度打扫战场和组织群众分地浮财,毫无培养和建立组织的时间,忙完这一切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时间接近5月26日的黄昏。敌人从睢宁县城出发的大部队的前锋部队已经在离岳集镇不远的地方和攻击侦察排的战士们接上了火。

“对方的兵力和战斗力怎么样?”张文率一二三排赶到第一线的时候,敌人已经停了下来,便趁此机会询问攻击侦察排排长王秉强

“不怎么样,从战斗力到指挥感觉比二流国民党军要差,像是敌人的保安团?兵力看样子似乎也是团规模,装备倒还算是不算差”

“这并不奇怪,苏北这地方地主武装要比我们那里强不少。保安团可以集中部署在县城而不是分成中队驻扎在重点乡镇。”王指导员也马上分析出了情况。

“这仗打不打?我的看法,只要部署的好,解决了敌人的这个团伤亡不了多少人。城内敌人出动一个团,守敌恐怕不会少于一个团,这睢宁城我的意见是如果守敌兵力不超过一个正规团,战斗力也不甚强,我们哪怕付出一定代价也要打打看。总这么盲人瞎马的游击不是办法。我看过出发前的材料,这睢宁是我们党最早的传播地之一,应该有我们的组织。”张文不再像以前那样深沉,有话便直接讲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同意打这一仗”

“我也同意.”

战斗动员没有花费多长时间,一连的骨干和战士们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连队首先摆出战斗撤退的迹象向西南方向撤离,攻击侦察排负责迟滞敌人,敌人并没有随之尾随而来。

然后三个战斗排和勤务排在夜幕与庄稼地的掩护下迅速绕行至岳集镇与睢宁的西北方向,地形地理掌握能力与身手腿脚更好些的攻击侦察排分散消失在西南的田野之中后也陆陆续续的同三个战斗排汇合,整个一连就这样娴熟在并不长的时间里的截断了敌保安团向睢宁撤退的道路。

已经毫无人烟甚至连财务也没有留下多少的岳集镇引起了敌保安团团长的警惕,谁都知道驻守在这里的卓家民团怎样说也有着一个不输保安团一个营战斗力的民团,在这样短的时间就烟消云散了,进攻之敌战斗力必定异常强悍,也绝不会是什么小股****。想到这里,敌保安团团长越发觉得此地不可久留,带领部队企图返回睢宁过夜。

又一场规模不小的半遭遇半伏击性质的战斗就这样在岳集镇西北方向不远的县道上展开了。

因为时间来不及构筑怎样的防御攻势,一连的四个战斗排直接采取了散开的钳形的攻势从对手的两侧发起突击以最猛烈的火力和突袭。强悍的一**斗骨干们在第一时间就瞬间扫荡了敌人外围的警戒哨探,几倍于普通主力红军训练水平外加不输过去红军一个主力营火力的装备水平形成不小于过去一个主力红军团的战斗力。敌人战斗力并不强的一个保安团在日落刚刚不久时昏暗的光线下遭受的猛烈的打击使其迅速发生了崩溃。

紧接着短促的审讯中得到睢宁之敌只有一个团的防御兵力后,一连大胆的只留少量部队负责打扫战场,主力迅速向敌睢宁县县城城门外不远的地方前进并布置了第二次短促的拦截作战,又扫荡了敌人的不少打算回城的残兵。出城增援岳集镇之敌睢宁保安团的战斗直到天色完全黑了下来的时候才刚刚结束。守敌在震慑之下只是加强了戒备,而没有出城救援的打算。

“伤亡情况怎么样?战斗结果能统计到么?”见官兵们又汇集在一起,连长张文照例询问了有关这次战斗的一些情况。

“二班的藏会松和四班战士赵明牺牲了,一二排和侦察排四五个人负伤。他们都算是不错的战士。”王指导员说起这些话的时候似乎有些沉重。但张文明白那不是因为多愁善感,而是因为这些伤亡的战士第一次如此集中的出现在战斗力较强的前五班和侦察排,这似乎并不是个好兆头。

“战绩和缴获消耗的情况如何?”

“手枪弹消耗的不少,大约消耗了两千多发,机步枪弹五千多发,手榴弹七十多发。包括弃械逃散的缴获机步枪五百余支,子弹两万余发,缴获的手榴弹不少,大概有四百多发,值得庆幸的是敌团机炮排被我们端了,缴获2门轻迫炮和3挺重机枪。毙伤敌大概三百多人,这都是留下尸体和被俘的。”报战绩更多还是一排长褚建新负责。

“守敌的更详细情况如何?”

“刘镇华64师的一个补充团,千把条枪的样子。有重机枪,没有中重迫炮。这是审讯了敌人不少军官的结果。”

张文下定了决心,再一次问道:“我觉得可以攻城,这样我们不仅能和睢宁县委取得联系,还能利用更多的缴获武装这里的组织,为下一步北渡做好准备。大家还有问题没有?”

“没有”

暗夜中,全连又一次迅速的在睢宁城外忙碌起来。虽然这种并非著名军事要地的县城城墙往往只有四五米,并不比有些大户人家的土围高多少,两人一组相互协助再加上一把锄头就能翻上城头。但是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打开通上墙头的突破口并尽量减少伤亡风险,连队还是连夜砍伐了不少树木制做快速登城的梯板以供突击队快速登城形成突破。

一连还是以逐步暴露和不断增强的火力从睢宁城南对射吸引敌人,可当全连二十多挺轻机枪自动步枪三挺重机枪上百条步枪精确而坚韧的火力完全暴露的时候,对手似乎还是仅以步枪为主向外漫无目的的射击。

“敌人的火力看起来不算弱,毕竟有一个团的人。可这轻重机枪与轻迫火力不太相趁啊。”有过不少战斗经历的王指导员也看出门道来了。

“伤亡情况怎么样?”张文询问道。

“只有两人负伤,没有人牺牲。”一排长褚建新回答道。

“结论显而易见:刘镇华师的补充团团长大概判断出我们是正面佯攻侧后突击的常见套路。正面兵力虽众,但是有威胁的自动火器和精兵不多。来了个兵力前重后轻,火力前轻后重的虚虚实实,那么我们就从正面展开强攻,大家以为如何?全连手榴弹还有多少枚?缴获的轻迫炮弹还有多少发?”张文询问道,虽然上次缴获的印象似乎是足以满足攻城作战,但还是照例这样问道。

“手榴弹一千二百多枚,满编。”

“轻迫炮弹也有二百余发”

“那么我们以最猛烈的火力从正面展开攻击,不留余力。参加第一线战斗的每人至少投弹三发,明白没有?”

黎明前的后半夜,激烈的对峙之后,迅雷般的攻势在睢宁县的南门进入到高潮。全连四个战斗排展开长约一里左右的攻击锋线在南墙展开了强攻,敌人的枪械火力在迫近的一连面前连盲目的射击也难以进行了。手榴弹雨却还不算弱,但面对运动和进攻中的一连官兵爆炸的火光往往在战士们的身后较远的地方响起。而全连短时间精准的数百发手榴弹,持续轻迫炮的射击数间就扫荡了一里宽度的敌阵线。各战斗排迅速在攻击线的两侧墙头上架起“通天桥”,全部携带轻机枪/用来做自动步枪的轻机枪等自动火器的战斗骨干班迅速等上城头暂时的控制了城墙两个方向上的通道。更多的战士则冒着偶尔飞来的手榴弹火力两人一组利用农具按照演练过不少遍的攻坚战术先后翻上了城头。

此时,部署于睢宁东西两侧和北面挫子里拔将军的“精兵强将”发现一连在南墙展开的不是佯攻而是强攻的时候为时已晚,一连主力已经登上墙头的情况下,已经不是靠他们这一个战斗力二流的补充团能够将其赶下城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