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无双劲旅是怎样炼成的全文阅读 > 第156章 练兵仗(二)

第156章 练兵仗(二)


负重并不算轻的独立营似乎是第一次在如此湿热的夏季行军,还要在重庆以北的岭谷中翻山越岭。不少汗流浃背新战士露出痛苦的神色,即便他们并不是养尊处优的那些群体出身也经历过一些锻炼。

张文尽量的克制着自己尽量不要列嘴皱眉,还要鼓励着营部连的官兵们前行。

“与如此优秀的战士们在一起真是压力不小啊。”偶而看看营部连那些神色坚定的战士们,张文不由的苦笑道。

没有去问营参谋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翻过一座山谷后终于看见了大江,还有大江的那一面广阔的四川盆地平原。

先行出发的三军团官兵已经在大江的那一边与王基陵部的敌军交火了。那个距离上传不来枪声但还是可以隐隐的听见炮声和爆炸声。

整个独立营及随行的近两千名随行人员在三军团预备部队的接应下渡过江后从友军那里临时借用了一些捷克式轻机枪及步枪进行了重新的编组。勤务部队和新战士被分成了九个大号的加强连,四个步兵连的老战士则分散于临时组建的各个步兵排排部班之中。

“这样一个临时而又不成系统、老战士和战斗骨干靠边站的编组方法,能成么?”营参谋长看到这种滥竽充数的奇怪编组方法不由的皱眉。

“我们只是练兵仗,为了把敌人当靶子打并检测出各个战士的表现。我们的勤务部队好歹也是精选出来并经历过一些考验的,我相信他们不会太下限。”张文想了想肯定的回答道。

在前线负责指挥的彭德怀虽是以一个相当于整军的军团对敌人的一个集团军,但是在普通部队火力配置也与川军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战斗力处于鼎盛时期的三军团毫不感到多少压力。彭在手“握”黄克诚精战团与张文独立营所部两支顶级王牌的情况下更是信心倍增,前线实际上只投入了两个主力师的兵力就压的整个王陵基集团不得不以密集的非常规队形与之在广安以北的平川丘陵地带投入主力展开对峙了。

一直在一线指挥战斗的彭德怀没有去找张文说无用的话,而是直接让通信员请张文所部来两个师防线的中央打这场练兵仗。

“让友军负责两翼把我们这般拱卫起来打仗,还让黄克诚精战团在后面负责后卫我们说出去可真是不好意思。这还是我们独立营么?”独立营最优秀的一连长赵阳下基层临走前也不由的苦笑道。

“我们是来筛选考评的,不要不好意思,告诉战士们不要被战场上密集的枪炮声子弹呼啸声唬住,既然在这样的距离上远远的开枪就要认真打。”张文笑道。

张文所部各临时编成的“步兵连”逐一替换到第一线略略靠后的位置上接替了友军的战线的时候,王基陵部川军独立第二旅杨国桢也发现了对面防线上的异样。换装后红军的战斗力原本就超出了川军各部队的想象,加上按一般经验这种战时替换上来的新锐部队往往是以更优秀的部队发动进攻的迹象,所以还手忙脚乱的着实紧张了一阵,调集兵力严阵以待。

可他发现对方居然在一里左右的距离上以机步枪火力开火,打的还不是特别准的时候不由的轻视起来:“这么远的距离上放枪,不是纯属浪费子弹么?想不到****也有这种战斗作风的部队,哈哈。”

“事有反常必有所鬼,我看他们是故意示弱于我们,想让我们上钩”被降职到独立二旅任参谋长刘煦鉴倒是还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不由的提醒道。

“这个我当然明白,大部队做好进攻准备。第六团周维干部去试探下吧。”

这此战斗不同于独立营以往面临的那些战斗,按照张文的要求独立营的大部分战斗骨干主要负责监督和考察参战新战士的实战表现情况。因此在刚刚进入机步枪标尺五射程的时候各**士们就纷纷开火了。

一开始敌人没有想到战士们的射击忽然在这么远的距离上也变的有威胁起来,伤亡了不少人。可当独立二旅的迫击炮与重机枪掩护的火力向独立营射来的时候各连参战官兵们的过半火力便迅速的被压制下来。

见到一个团的敌人居然也能在独立营面前这样有条不紊的前进,不少骨干都觉得憋屈异常。

“连长,让我们开枪吧,这打的叫个什么仗?传出去还不让人笑话死”不少人通过临时配属的有线电话向一连长赵阳抱怨道。

可军纪的概念在原一连的骨干中间还是更为深刻:“告诉各班,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亲自露头开火,这是营长的要求。注意监督和记录好战士们的表现就是了。”

“让第六团撤下来吧”放下望远镜的杨国桢看出了门道也做出了决断:“上报王司令,这几公里的地段确实敌两个主力师结合部之间的漏洞,即便是个陷阱后面还有后招。我们集中兵力短促进攻也极有把握重创对手一下,对方这个规模的部队要是有意识的做作不会在我们的火力压制下显得这么自然的被动的。”

王陵基苦于打破战斗的僵局。他知道现在可不是过去那个可以对上级命令阳奉阴违的时候,他这种级别的人物虽是个司令可还是觉得不要冒险的赌中央敢不敢拿自己开刀为好。

于是王陵基得到杨国桢的报告后迅速向战线中央方向调集兵力,并将杨勤安和周毅两个超编的主力团调到了独立营各临时步兵连的对面以密集兵力和督战队发起了真正意义上的进攻和突击。

面对十多门137毫米重迫击炮集中起来的二十多门中口径迫炮接连不断的火力压制,确实有不少各临时步兵连的官兵还在不顾伤亡风险的冒头开火向敌群射击。可这少数人组成的火力却已不足以压制兵力占据明显优势的川军的进攻。就连不知多少次与优势兵力之敌打教导的独立营骨干和老兵也不由的感到了压力。